安妮日记读后感最新文章
  •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

    安妮是一个善良的女孩,下面unjs小编整理了《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欢迎阅读!《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一】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

  • 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

    读书是一件使我们快乐的事情,下面unjs小编整理了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欢迎阅读!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一】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

  •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一)《安妮日记》里的小主人公安妮·弗兰克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为什么呢?那就跟我来吧!《安妮日记》讲述的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和人在密室里的真实记录。安妮原来是居住德国的法兰克福,由于有外来人侵犯,她的一家就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岁的生日,她收到了...

  •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一)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

  •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一】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

  • 安妮日记英文读后感

    安妮日记英文读后感(一)Not long ago I just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of "Diary of Anne Frank." In fact,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I read this book. When I first ...

  • 安妮日记读后感

    第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今天,我阅读了一本文学经典——《安妮日记》,我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因为,这一部经典之作,也是构成文学世界的一小部分,同时,这一本书也是一个完整美妙的“心灵世界”。我阅读这本书,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奇幻之旅。在旅途中,有欢乐与希望,也有忧愁和悲伤;有阳光与鲜花,也有黑...

  • 《安妮日记》读后感作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这几天终于把《安妮日记》这本书看完了,我被安妮的一则则日记所震撼,无法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折磨。因为战争,原本过着富裕、安逸生活的一家人和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杜瑟尔医生,这八个人在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胆颤心惊地生活了两年多。他们完全失去了自由,每...

  •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人,虽然十分富裕,但是自由却被严格限制,不能骑自行车、不能坐电车、晚上八点犹太人不准在大街上或在花园里——最终,安妮必须躲藏起来——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和朋友等8名犹太人躲进了安妮的父亲准备好的密室,从此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生活。6月12日,也就是安妮13岁生日的那一天,她...

  • 天使安妮 -《安妮日记》读后感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安妮日记》,书中那个阳光,自信,充满理想的女孩安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有一个富裕的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也是富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疼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可悲的是,她的身体里流淌着犹太民族的血液,而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在那个沉重的二...

  •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范文,小编为大家推荐,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快快来看。《安妮日记》读后感_600字一当我在新华书店寻找书来写读后感时,第一眼我就被《安妮日记》所吸引。曾经我不知在哪里听说过,《安妮日记》主要是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妮的犹太少女在二战期间所写的日记,但是具体的内容我并不清楚。于是借着这次...

  • 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200字【一】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

  • 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一:安妮日记读后感直到今日,我仍不愿去回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那场全球性的战争,一想起它,脑中便会浮现出遍野的尸首和撕裂心肺的痛苦呻吟,我不要看到不幸的泪,不要看到绝望无助的眼神,我要听到全世界人民高声颂读渴望世界和平的赞美诗,而不是吟唱无助的咏叹调。初涉《安妮日记》大约是在两年前吧,好奇的我与一名...

  •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一)《安妮日记》是妈妈推荐给我读的一本书,据妈妈说她小时候读完这本书很受震撼。我在寒假期间也阅读了这本书,读了之后我也不禁受到了震撼,我还想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的读者。《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这本书记叙了在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的两年中,13岁的犹太少女安妮一家躲进狭小...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的一切鼓励了我。 安妮在1942年6月12日开始写日记,写的是关于他们藏在后屋的生活,我认为她很开朗,但是在1944年8月1日最后一篇日记里她却说:我的灵魂是一分为二的,这一方面具有我那放纵的乐观性情,我的这一面通常埋伏着,等着把我那更美,更纯洁...

  •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我经过朋友的介绍读了 《安妮的日记》,这是安妮·弗兰克留下来的日记 。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若是成天被关在密室里苟且偷生,或许她的生活就从此黯淡无光,然而安妮就是这样一个不服命运的人。安妮,犹太人,身处二战时期,为躲避纳税...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怎么写安妮日记你可能有写日记习惯。女孩日记,这是应该纪念一天到一天幻想,情窦初开悸动。普通和快乐"流水帐",往往是这个年龄段写作产品。你见过这样一个女孩日记"密室"在死亡威胁下时刻?"安妮·弗兰克日记"是一个小女孩人民生活角度来看,在二战期间秘密房间记录帐户。"安妮·弗兰克日记"告诉我...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这几天终于把《安妮日记》这本书看完了,我被安妮的一则则日记所震撼,无法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折磨。因为战争,原本过着富裕、安逸生活的一家人和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杜瑟尔医生,这八个人在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胆颤心惊地生活了两年多。他们完全失去了自由,每...

  • 《安妮日记》读后感45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450字这几天,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令我产生了许多想法。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我先给大家讲一讲吧!安妮是个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因为希特勒上台后,十分排挤犹太人,所以他们一家搬到了荷兰。之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占领了荷兰,因此,他们的生活变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许多自由。接着安妮上了犹太人...

  •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感想:安妮是个很善良的女孩。她有自己人生的目标,不同于普通人的伟大理想,她只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来感染周围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理想看似很小,却可能是最伟大的理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密室中的安妮并未被完全禁锢。因为她的坚持与努力,她的理想现在已成为现实。而她将永...

  •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刚见到这本书,知道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

  • 安妮日记读后感200

    安妮日记读后感200(一)周日爸爸回来时,给我带回来一本书。名叫《安妮日记》。刚拿回来,我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写的。这是一本她在二战期间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家在“密室”中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苦生活。这...

  •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

    你一定可以想像,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会问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得出满意的答案。为什么英国人的飞机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

  • 安妮日记读后感英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英文(一)The Diary of Anne FrankAfter reading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I was deep in thought with a heavy heart. I was shocked not only by the a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