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读后感

时间:2021-03-23 18:18:05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中国妈妈》读后感

《中国妈妈》读后感1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妈妈》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妈妈》读后感

  我读了《中国妈妈》这篇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儿子的耳朵聋了,母亲带他去北京求医,但每次结果都是一样的。可是母亲没有放弃,她帮助儿子克服种种困难,使儿子当上了记者。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母亲的故事。让我想到发生在我真实生活里的一件事情。

  记得那年我 小学一年级,那天下午,快要放学的前一节课上,同学们在认真地听着课。忽然,一阵滂沱大雨从天而降,“哗啦啦”地倾泻下来。到放学的时候,许多家长都拥到教室门口来接,而接我的人正是爸爸。出来教学楼,爸爸把大半个雨伞都打在我的头上,而他只遮到一点点,雨把他的衣服都淋湿了,他还是若无其事地向前走着。

  我觉得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是默默无闻的、无私的;虽然没个人除了父母还有其他很多人关爱着,但是这种关怀比不上母爱的伟大和父爱的深刻。

  每个人都在感恩中成长,我们不仅要感谢父母,也要感谢更多人的爱护。就像花草树木感谢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一样!

《中国妈妈》读后感2

  文中的“中国妈妈”或者作者自己是个居高临下俯视孩子的妈妈。她坚韧不拔,她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相信自己能创造孩子的未来。如果孩子的成绩或钢琴表现是成功标准的话,她确实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我不喜欢,也不愿意成为这样的妈妈。孩子不是寄托自己未竟理想的对象。很多父母耿耿于怀与年少梦想的擦肩而过,而把满腔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承托起自己当年的'梦想。于是,经常能听到父母亲们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控诉:“我把全部心血(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怎么还这么不争气!”接着就是絮絮叨叨为孩子做出的种种牺牲。这不公平。正如我们无法替孩子成长一样,孩子也无法替我们感怀春秋。孩子有孩子的梦想,我们自己的理想自己追求去啊,各做各人该做的事去。孩子的未来应该自己来创造。我们对环境和社会的理解早已被套上了种种框框,打上了各种文化烙印。我们理解了功利,却丢失了好奇心和激情。带着这些框框为孩子构思未来,确实很有效率,但丧失了源自激情和好奇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国妈妈”们大量制造了一批批的医生、律师、学者和企业白领,然而没有了创造力和激情的驱动,能产生几个真正站在潮头的领袖人物?!我还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们热衷送孩子学钢琴或小提琴。出于对音乐的热爱?我相信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学琴前是不识五线谱的;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相信大多数父母不会乐意孩子从事并不“稳定”的音乐行业;给孩子培养一个课余兴趣?那这个兴趣的培养成本可太高了,与效益产出明显不成比例;人云亦云,唯恐孩子落伍?也许是,也许不是,我没看懂。我想,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个体。抚育孩子就是个相互教育的过程:我们给孩子启蒙知识,孩子教会我们用新的视角和纯净的心去理解世界。我们是孩子的导师,教会他们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学习,指给他们方向,告诉他们哪里有精彩的世界,该怎么去找;而领域种种,选择哪个领域深入下去,那就要靠孩子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了。当孩子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在热爱的领域遨游,他们就在书写自己的未来。那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自然是在我们热爱的领域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啦!

【《中国妈妈》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妈妈》读后感400字08-20

《为什么中国妈妈是一流的》读后感03-12

中国妈妈观后感11-10

大班音乐教案我的妈妈是中国07-12

《中国妈妈》观后感作文05-12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02-10

“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06-25

中国即世界--《中国震撼》读后感08-04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