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时间:2023-08-06 18:41:30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读《昆虫记》有感[荐]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昆虫记》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昆虫记》有感1

  法布尔的这本《昆虫记》记录了大约100多种的昆虫,但他不会像其他研究者一样,只会凭着传说,凭着口头上不合实际的、荒唐的言论,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有一个荒石园,虽然是一处废弃的地方,但却成了法布尔时常光顾研究各种各样昆虫的实验基地。

  这里有那些开始时随着风吹的土粒而来的,而后又常年积存起来的植物,最主要的是犬齿草,是一种禾本植物;其次是矢车菊,浑身长满刺,或者长满棘,其中又可分为两年生矢车菊,蒺藜矢车菊,丘陵矢车菊,苦涩矢车菊,而尤以两年生矢车菊数量最多……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有黄斑峰,它在两年生矢车菊那蛛网般的茎上刮来刮去;还有切叶蜂,它的腹部下方有一个花粉刷刷子,颜色各异,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白色,有的则是火红火红的颜色;还有十倪峰他们专门加工水泥和卵石的等等。因此,法布尔称它为美丽迷人的伊甸园。

  翻开法布尔的《昆虫记》,你仿佛走进了一个美妙绝伦的昆虫世界,这里有残忍的食肉动物,如直翅目食草昆虫中的一个例外——螳螂,它专门吃活食,它是昆虫界和贫民界的老虎,是埋伏着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可想而知它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外加它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他可能成为野地上的一霸,“祷上帝”可能变成了凶神恶煞般的刽子手;还有绿蝈蝈。绿蝈蝈是夜间凶猛凌厉的猎手,它向蝉扑去,拦腰将蝉抱住,使它开膛破肚,掏心取肺,欢歌曼舞之后,竟是杀戮……这里还有宽容善良的蝉,虽然民间的传说竟是它伤害蚂蚁的故事,但是事实上,法布尔却发现,蝉和蚂蚁之间确实有一些关系,只不过这些关系与人们讲给我们听的正好相反,这些关系并不是出自蝉的主动,它从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好活下去,而是来自蚂蚁,这个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它把所有可吃的东西全都搬到自己的粮仓里,无论何时蝉都不会跑到蚂蚁门前嚷饿去,还一本正经的许诺,将来连本带利的.一并奉还,恰恰相反,蚂蚁实在饿得不行,跑去掠夺那个歌手的,而蝉也非常宽容的给予给它食物,蚂蚁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使得蝉在冬天里经常会饿死……还有粪金龟、食粪虫,这些可爱的环境保护者们,它们孜孜不倦的为我们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并用巧夺天工的雕塑手法,繁衍着后代。他们也是昆虫记里极少的一类身上凝聚着最充分的母爱,他们所有的本能才干都倾注于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觅食谋物,他们是畜群的,挥之不见的客人,它们身上可散发出一种苯甲酸的微微香气,可以净化一下羊圈里的空气。

  在这本书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法布尔一丝不苟的对待研究昆虫事业的热忱与认真,他每研究一种昆虫都会亲自去抓十几只,放在他的实验室,精心的喂养它们,然后便开始了做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因素,不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像在写朗格多克蝎时,他还把普通的黑蝎与它进行了对比,从而使读者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加具体的了解到了这一昆虫的体态及生活习性。

  在《昆虫记》里,法布尔在“粪金龟与公共卫生”中也提到了如今我面对的一大灾难——传染性极强的疫情,他是这样描述的:“人类最可怕的种种灾祸都能在微生物中找到根源,微生物与霉菌相近,属于植物界的极边缘的生物,在流行病爆发期间,这些可怕的病原菌在动物的排泄物中迅速大量的繁殖,他们污染着空气和水这两种生命的第一要素,他们散布在我们的衣物食物上,把疾病传播开来,凡是被这些病原菌污染了的东西,通通都要用火烧掉,用消毒剂消灭掉,用土深埋掉。”

  所以法布尔是伟大的,他的话也恰好与今天的疫情有很大的关联。读完这本书,我不仅被法布尔持之以恒、追求真理的精神所震撼,而且也获得了很多的知识。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昆虫研究,研究它们也是一项大学问呐!《昆虫记》里奇妙的昆虫世界,让我流连忘返!

读《昆虫记》有感2

  记得第一次接触《昆虫记》,还是小学时的一篇课文。过了这么久,印象最深的还是其中描写作者亨利法布尔那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相信每个人读完整本《昆虫记》,都会不禁感叹它包罗万象的内容以及富有诗意的语言。它不像一般的学术论著那样枯燥乏味,作者用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和拟人使它行文优美,朴实清新,让人感受到一股生命的活力。而我认为,这本书之所以能被世人所传颂,也是因为它富有人情味。这部作品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厚感情。

  而令我惊奇的一点是,现在再一次翻开这本书细细品味,吸引我的不再单纯是作者伟大的精神,还有作者对昆虫无微不至的观察和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在他描写的蜣螂捕食中有一段对蜣螂相貌的描写令我印象深刻。“他整个身躯一副安详状,同极其准确的欲为之杀人机器的前爪相比起来反差极大,他的腰肢异常地长而有力,其功用就是向前伸出狼夹子,不是坐等送死鬼,而是去捕捉猎物。”读着这一段,我眼前仿佛出现蜣螂那蓄势待发的样子以及充满野心的眼神。从前心里对蜣螂的厌恶也渐渐消失了。其实转念一想,昆虫与人又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呢?作者通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出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世上不乏有为人们带来益处的昆虫。它们不应该因为小部分害虫就每次被提及,都遭到人类的白眼与嫌弃。我们应用人性去看待昆虫。谁的生命都应当得到尊重。

  大自然的奥妙是那么无穷无尽。正所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也应学习法布尔那样,在现时代热闹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生活的美,对生活世事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学会对任何生命尊敬与热爱。乐于观察,坚持不懈,记录事实。也学习昆虫的自强不息,看到它们平凡生活里的智慧。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教会了人们尊敬与热爱生命。这不仅仅是一部科普著作,也是一篇用生命之美谱写的优美诗篇!

读《昆虫记》有感3

  《昆虫记》这本书是出自法国法布尔。其中有许多篇集,作者用具体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昆虫的习性,的感悟、与观察的好奇心编出了《昆虫记》这本著作。

  昆虫记的英文学名为“Souvenirs Entomologiques”作者法布尔更是用放松而又充满的态度写下了自己对观察的每一只昆虫的观察日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昆虫在干什么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或者外表凶猛却又可爱的昆虫,也或许是其他内容。作者坚强不屈和遇到不退缩的精神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发现或的动作。一直观察昆虫作者法布尔并没有感道乏味,而觉得昆虫是他的的一部分。观察昆虫是他的习惯,比如说蟹蛛,虽然外表可爱但是内心却是个刽子手。小碧蝇虽然令人厌恶,但是却是腐蚀或的巨大强敌。蟋蟀在草地上用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唱歌,甲虫无论如何都要抱着最爱的枯露菌。菜豆象在豆子上,“腐蚀”人们的'谷物与干燥的豆子。外表凶狠的恩布沙性情却很温和。

  上面的几个短文重点描写了法布尔不懈,每天都仔细观察昆虫的句子。《昆虫记》有许多有趣生动的文章,真不愧于“文学之作”!

读《昆虫记》有感4

  知识是人类文明色彩中的绿色,书籍是蕴藏丰富知识的乐土,读书则是所有人精神成长、完美人生的必须。

  法国思想家迪卡尔曾说“阅读优秀名著就像和高尚的人进行谈话,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是它们的智慧、思想。”众所周知,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再现了那段时期的人物、社会、生活习俗、科技水平及其它种种知识,其中《昆虫记》就是一部很好的名著。

  读了《昆虫记》,我觉得它是法布尔从人性观察昆虫,用散文化的笔调,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生育、死亡等。这本书渗透着法布尔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这是一部昆虫世界的史诗,一首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众多自然界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本永远解读不尽的、值得世代相传的世界名著。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昆虫界的微观世界,还知道了许多知识,例如第一章“螳螂求食”的故事中,在一段一段地阅读中,我的脑海里也闪现出了一个接着一个动人的情景。当介绍它的外貌时,我仿佛就拿着一个放大镜在入神地观察着它,栩栩如生的笔调、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些处处让我心动,让我为《昆虫记》而着迷。

  读了《昆虫记》,我对动物的认识又更上了一层楼,我从此摆脱了对昆虫的无知,变得博学起来。读了《昆虫记》,我受益匪浅。

读《昆虫记》有感5

  《昆虫记》是一本讲述昆虫的书,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歌唱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其中的内容生动有趣,讲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在《昆虫记》不仅是一本反映昆虫内心世界的书,也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多少人陶醉在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多少人欣赏着情趣盎然的文学经典。

  《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描写的淋漓尽致,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带给多少人无限乐趣。而这成功的背后,法布尔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心血,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耗尽毕生时间与昆虫默默交流,谱写一部昆虫世界的乐章,创造出只属于他自己与昆虫的`一个世界,他,比任何人都具有传奇色彩。

  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科学着作注入了灵魂,他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以人性观照虫性,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在他的笔下,每一只昆虫都同人类一样有灵性,会说话,会唱歌这些看似不起眼甚或有些让人讨嫌的昆虫,经过法布尔的细致观察后,显示出生性美好的一面。因而也被视为动物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源自于他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人对所有生命的热爱源自于他对每个生命的尊重。法布尔以人性观察虫性,与大自然融合的无比和谐。他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是因为他能够品味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他尊重每一个生命,是因为他懂得生命的可贵,他尊重每一个生命,是因为他知道生命的意义非凡。

  此刻,我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在眼前徘徊。

读《昆虫记》有感6

  《昆虫记》——这部由法布尔撰写的史诗级昆虫著作,它主要讲述了法布尔多年来观察昆虫的成果,他和其他科学家研究的方法不一样——他们在实验室里用手术刀为虫子开膛破肚来实验,而法布尔是在虫子自然生活的情况下观察,他们探究死去的虫子,而法布尔研究活着的生命。

  走进《昆虫记》,它告诉我:我们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等昆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受到保护,得到尊重。

  法布尔总是珍惜每一个生命,哪怕是很微小的生命,他也从不杀死它们。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有自己可爱的小宝宝,它也有自己的家,各有各的`本领,只不过它们不会说话。

  法布尔的一生过得十分艰辛,56岁时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荒石园,用来观察他那些可爱的小昆虫。他用了整整二十年,才满足了自己儿时观察昆虫的梦想。

  在这之前,他靠着刻苦自学,学懂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文学并写出了许多为后世广为流传的科普读物;他靠着刻苦自学,用生平只上过一节化学课的履历成功当上了一名化学老师,并发明了一种化学染料;他靠着刻苦自学,虽然从未上过大学,但他却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

  直至56岁,他才用他的积蓄买下这片荒地,搬到那里去住。他整日里与昆虫打交道,他说:“我收获的不是谷物,而是大自然的秘密。”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昆虫记,不仅仅是对昆虫生活习性的记录,更是一位执着的追梦人用毕其一生的热情来对自己的梦想进行描绘的结果。

  那也是法布尔在用他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出,他眼中的最真实的昆虫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7

  这一回考试考得不错,我就嚷嚷着让妈妈带我去书店买书。我左挑右选最后选了一本著名作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

  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跑到书桌前,仔细的想了想几个关于昆虫的问,于是我带着疑问和好奇读这本书。哦,原来萤火虫最喜欢吃蜗牛,它要先给蜗牛打一针“麻醉剂”,它的麻醉工具很小,这个工具由两片锋利的大颚组成,就像两个弯曲,锋利的獠牙一样。呀,原来金步甲这样残忍啊!它还吃自己的同类,它先撩起同类的'鞘翅,从腹部开了个口子,

  头伸进去开吃。每一次“凶手”的“作案”方法都一样。读完这本书,颇津津有味,知识回味悠长。

  有一次上科学课,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螳螂是怎样捕到食物的?”我马上举手。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站起来:“螳螂会先张开翅膀,嘴里发出“嗞嗞”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术,动物们吓傻了,朝螳螂走去,最后只能成了螳螂的食物了。”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看来,这本书让我掌握了不少知识。

读《昆虫记》有感8

  自从读了《法布尔昆虫记》之后我就爱上了科学,我从《法布尔科昆虫记》里知道了:金蝉怎样脱壳,狼蛛的家园是怎样的,蜣螂怎样做卵袋,孔雀蛾的由来。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想到这里我便知道了这些动物也和人一样狡猾。但是这些科学知识还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法布尔昆虫记》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狼蛛的居住大约有一尺深,一寸宽,这就说明了狼蛛的体型有多大,由此可见,现在的科技是多么发达。别看小小的狼蛛,他们自己的家可是用自己的毒牙一点一点挖出来的.,洞边有一堵墙,是用废料做成的,大约有一寸高,这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不遭受其它动物袭击的“盾牌”。

  蜣螂的卵袋是完整的球,先做成一道圆环,直到圆环形成一个深沟,后来,像一个瓶颈的形状加上压力,压成一个凸起的中央,做成一个火山口,是边厚,凹穴深,最后渐渐形成一个袋子。真没想到这些小动物的本事也不小啊!这些袋卵的层端朝着封口,如果塞子重压深入卵就会很痛苦,甚至死亡。所以甲虫把瓶口塞住,却不撞下去

  孔雀蛾,最大有小鸟那么大,都喜欢在天花板下飞翔,都喜欢成群飞,最少有2只,最多有只左右。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蛾一般都是很小的,但是孔雀蛾却有小鸟那么大还真是希奇啊!这些孔雀蛾很坚强,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即使是在烈日下,还是在狂风暴雨下,依旧要坚持飞行达到目的地。孔雀蛾果然比我们人类要坚强。孔雀蛾一生中最想找到一个合适的配偶,理念是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多么坚苦,也依然坚持。孔雀蛾的寿命只有两三天,因为他们不懂吃。我真为他们感到惋惜。孔雀蛾是由一只漂亮的毛虫变来的,脖子上有一个领结,他们的身体为底色。

  这些小动物都是法布尔细心观察所得的结果,科学,可以让你确切知道动物的大小或看到一些特别的东西,读了《法布尔昆虫记》使我仿佛置身于现场,看着小动物怎样产卵,听见他们怎样鸣叫,是法布尔带领着我们走向科技的未来。

读《昆虫记》有感9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昆虫记》。在这本书里学到的知识,改变了我很多一直以来所认为的观点。

  比如,我之前一直以为,当人们靠近蜜蜂的'时候,蜜蜂就会来蜇人。但当我看到法尔布先生有次靠近掘地蜂巢穴的时候,掘地蜂们并没有发动攻击,而是任凭自己的巢穴和卵被破坏。原来掘地蜂是极端和平主义者,只要不是遇到其它种类的蜜蜂过来抢夺地盘,它们都不会主动发起攻击。

  再比如,每次想到屎壳郎推着粪球,就会觉得它们很脏很臭。但这种最早出现在古埃及的小家伙,被当时的埃及人称为“圣甲虫”。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屎壳郎的智慧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它们会将粪球推进巢穴,然后掏成中空,接着会把卵产在里面,便于幼虫一孵化就有食物。屎壳郎也有天然的母爱,每当夏天到来,屎壳郎妈妈会背向洞口,为幼虫遮蔽阳光和炎热。

  读书很有趣,不仅改变了我之前建立的错误成见,还可以往小脑袋里装进很多新的正确知识。我相信,坚持阅读会带给我一个全新的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10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读《昆虫记》有感11

  《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的著名作家法布尔写的。这本书描述了大自然中很多昆虫的生活习性比如:蝉、蚂蚁、蟑螂、黄蜂、蜘蛛、荧火虫、松毛虫等等各式各样的昆虫,作者法布尔还仔细的介绍了昆虫的本能、婚恋、繁殖、死亡等情况。

  书中说一只刚长出羽毛可以出窝的'小麻雀,被有剧毒的黑肚狼蛛刺伤腿后流出了血,伤口慢慢的变成了紫色,这条腿已经不能动了。但是它胃口还是很好,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前期它仍然能好好的吃东西,喂得迟,它还要发脾气!但是过了两天,他什么也不吃,身体缩成一团,羽毛凌乱,有的时候动也不动,有时身子不住地发抖,不久小麻雀就死了。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有很多飞舞的光点,大家应该知道这是荧火虫的杰作吧!以前我以为荧火虫是吃树叶、草、花之类的食物,现在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后我大吃一惊一一荧火虫竟然是食肉动物,他们的主要食物居然是蜗牛。还有,红蚂蚁既不会抚育儿女,又不会出门找食物,他们为了生存,只好用卑鄙的手段掠夺黑蚂蚁的儿女,使他们沦为自己的奴隶为自己服务。

  感谢法布尔,让我知道了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奇妙的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好好学习吧,我们一起去探索神秘的昆虫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12

  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书迷,最近我看了一本让我如痴如醉的书,它就是一个文学史上的奇迹《昆虫记》它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的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他在这三样上面,样样都是出类拔萃。他还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我被法布尔深深征服。

  这本书讲了大自然中非常有趣的一种生物昆虫。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分别描写了绿色蝈蝈、神秘池塘里的生物、爱好昆虫的孩子、被管虫、黄蜂等。描写了生物的生命过程。

  这是一本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本书。它让我明白了自然昆虫界的太多太多。我不知不觉对我之前瞧不起的昆虫的'肃然起敬。从他的字间我了解到建筑师:蜘蛛,编织家:被管虫,预测天气的大师:松毛虫……我了解到他对昆虫们的热爱,让我也被这奇妙的昆虫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非常佩服法布尔,他是这样的顽强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还能依然坚持着出《昆虫记》这样的在科学、文学都堪称精品的好书。他拥有对观察的热心、热情、细致、用心,使我佩服。我认为这是一种天才般的观察。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四十年后,他用他的观察和昆虫一起努力终于铺成了一本精品《昆虫记》。我非常敬佩他为了自己喜欢的昆虫世界而不惜自己的生命时间也要创作的精神。法布尔这种对科学的向往,把他引进了科学这个奇妙的世界。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也像法布尔这样努力、坚持不懈的话,那我们的成绩一定会大大地提升了。

  法布尔让我了解了昆虫世界,而他的著作《昆虫记》则令我永远记住了法布尔这位伟大的人。

读《昆虫记》有感13

  上个暑假,像一条小河一样。河里面的鹅卵石就是我所读的课外书。

  其中里面我最爱看的便是法布尔先生写的著作《昆虫记》了。这本昆虫记很厚,比语文书还要厚。我估计法布尔先生一定在这本《昆虫记》上洒尽了心血。里面写的昆虫有很多很多,比如:毛茸茸的狼蛛,可恨的菜青虫,美丽的蝴蝶,好帮手七星瓢虫等等。

  给大家讲讲那可恨的,绿油油的菜青虫吧!大家可能会在蔬菜上见到过几次,农家的人们可见得多了,他们认为是厌恶至极的大坏蛋。看那,这个卷心菜的叶子被菜青虫啃得七零八落,好恶心啊!这犯人菜青虫就躺在那片菠菜叶上饱餐一顿呢!他爱啃食所有蔬菜,是蔬菜的克星。无论是卷心菜,无论是大白菜,还是西洋菜。如果有一群菜青虫的话,百分之一百会把他们给啃得一干二净,连渣也不会剩给农民。

  菜青虫妈妈一般都会把卵产在那些新鲜,完整的大青叶上面。他们不会像辛勤的麻雀妈妈,离开巢穴去给自己的子女们找吃的'。他们一产下卵就一走了之。那片新鲜菜叶便是充足的营养。自已便是一走了之。农民总是把菜青虫一一除掉。但擒贼先擒王。老大没有抓住,就会繁殖更多的下一代。但是,高尔基先生听说农民们有一种祖先留下来的消灭菜青虫的有效办法。先在阳光最猛烈的地方设一个木制的十字架,在头顶上摆上羊头骨或者牛头骨。距他们的祖先说:“菜青虫最喜欢呆在有光亮的地方,羊头骨或者牛头骨可以通过阳光放射光线。它们爬上了骨头上面。那里晒,热,干,最关键的是没食物。一,二个小时就能晒死一条菜青虫。农民只是说偶尔在头骨上见到过几条菜青虫被晒死。祖传下来的办法只能消灭少部分的,大部分都呆在自已那一片大菜叶上睡觉。现在烂菜叶少了,价值更加高了。

  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又增长了一些知识。比如我外公种菜时也会遇到菜青虫啃食蔬菜的时刻。但他们不知道怎么预防,用农药呢,卖出的收获少了。自已吃怕对身体有害。自从我看了《昆虫记》,知道了高尔基先生那里的农民祖先有种消灭菜青虫的有效方法。我外公使用了一下。还真有效。看多书好啊!我外公常赞叹道。

  我爱看《昆虫记》,更加爱看课外书。

读《昆虫记》有感14

  我们都曾被文字感动过,那些单一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可以成为一部名著,它是可以让人用一生来阅读、品味的。读了法国生物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后,我对这部名著肃然起敬。

  《昆虫记》是一部描述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食性和婚习的昆虫学著作。法布尔呕心沥血,用了毕生的光阴、细腻的笔触去描写昆虫的世界。他拥有一片美丽的土地,那是他的荒石园,也是另一个世界。达尔文曾评价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而我认为他是昆虫真正的朋友。

  走进书中,在另一个世界里畅游,透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我看到的是“手脚麻利,摔起跤来让人替它捏一把汗,但它却总是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奋勇地滚动着大粪球”的舒氏西绪福斯蜣螂,它的顽强与坚持不懈令我敬佩;我看到的是圣甲虫们“在一堆牛粪堆儿上,你争我夺的.劲头”,它们为了生存的努力让我欣慰;我还看到了“未雨绸缪,对严冬如此这般防范”的松毛虫正在加把劲干活,它们面对环境的忧患心让我感慨……

  我看到法布尔用真理来打破《蚂蚁与蝉》这个寓言,用事实告诉了我们,蝉的自力更生、聪明机智,而蚂蚁则是窃取蝉的食物的强盗,是在秋季蝉鸣已了时,将蝉扯碎、肢解、弄烂,当做食物过日子的坏蛋。法布尔用有力的证据,改变了人们对蝉的看法,使我们对另一个世界的小生灵有了另一种爱。“鳃角金龟用歌声表达痛苦,用沉默表示欢乐”,法布尔的这句话证明了他真正是一个了解昆虫的人。多少年与昆虫、花草作伴,使他对于歌声有了不同的理解,那是对昆虫的尊重与热爱。他听见了蟋蟀在演唱交响曲,此起彼伏,抑扬顿挫,他知道那是自然的声音,那是最接近灵魂的触动,比起遥远的恒星,这样有苦有乐的生命的颤动,才是最美好的东西。

  是谁说研究昆虫必须要在显微镜下看它们垂死挣扎?法布尔的做法改变了人们的观点,他对昆虫的尊重告诉了我们生命的重要。这本《昆虫记》是一部奇迹,它所记录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那是由蚂蚁、螳螂、蜘蛛、蟋蟀等等组成的一个大家庭;那是法布尔用了一生的精力,为小昆虫们描绘的动人诗篇;那是他每日蹲着身子,与昆虫嬉戏中体现出的探求真理、不断求索的精神。

  合上《昆虫记》,却依然回味在书间。我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法布尔正在充满浓郁普罗旺斯气息的荒石园里,拿着放大镜,全神贯注,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此时,我也沉醉了,昆虫们那可爱的身影,那悦耳的鸣叫,那动情的故事,那美妙的世界,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读《昆虫记》有感15

  看了《昆虫记》后,我才知道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奥秘:蝉在地下待四年才能钻出地面,蟋蟀善于建窝、管理窝巢;蜘蛛很会织网、捉虫子;螳螂用心理战术让对方害怕&&这本书让我们身临其境一般,足不出户就能感到昆虫世界的奇妙。当我看《昆虫记》时,一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他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但是我却没有这种作风,相反我做任何事情都总是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很少做完再检查。有一次语文老师让我们回家背课文,那天作业不多,但是我却磨蹭了好长时间,到了10点钟才写完,我刚准备上床睡觉,但是被妈妈叫我背课文。我根本不会背,妈妈就让我重新背。我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就去睡觉,结果第二天起来就只记得几个字,被老师批评了。现在读了这本书,我一定要向法布尔学习,要有认真严谨的想学习态度。我佩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细微观察。我觉得无论是谁,阅读一下《昆虫记》,一定会喜欢上它的。初一:杨牧云《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法布尔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昆虫记》也让我在读时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观的昆虫。每一只昆虫都有人一样的情感。如:“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在读《昆虫记》时,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再歌唱,蟋蟀再管理家务,蜘蛛再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读《昆虫记》有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的读有感02-04

读昆虫记有感06-14

读《昆虫记》有感06-12

读昆虫记有感05-19

读《昆虫记》有感05-13

【热门】读《昆虫记》有感07-31

读《昆虫记》有感【荐】07-21

读《昆虫记》有感【精】08-06

【荐】读《昆虫记》有感08-07

读昆虫记有感【精】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