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情况报告

时间:2022-04-26 04:50:26 情况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市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情况报告

按照xx政办明电(2005)105号通知要求,现将我市今年上半年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宣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主两翼”发展思路,按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坚持实施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两区一带”格局,加快“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建设步伐,不断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持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1-6月份,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价)8.24亿元 ,同比增长2.8%;财政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9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41.3%。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工业经济发展。大力实施“一举两翼”战略,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实现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工业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62%。在工业布局上,着力完善“两区一带”发展格局,积极推行“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整合土地、电力和人力资源,提升省级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承载能力,东三角、港口、中溪、汪溪、河沥溪工业集中区建设初见雏形。在行业结构上,着力培育六大主导行业,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更趋明显。在产品结构上,新增国家科技引导攻关项目1项,国家科技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试制3项。中鼎公司汽车橡胶零部件基地综合扩建、双津集团医用输液包装薄膜、飞达工业园、聚隆公司双搓式减速离合器计改等项目加速推进,飞达集团高低压电力电容器、华普建材非采暖地区板块节能复合外墙结构与外墙用硅酸钙开发、源光电器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挤进省“861”行动计划。
  (二)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抓手。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兴市、园区兴工”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载体功能和集聚效应,促进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年初,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和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形势,为了进一步增强开发区的承载能力,我们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大会战。截至目前,开发区新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2.8亿元,开工建设了千秋南路、创新路、万福路、太平路、东津南路、杨山路、双龙大道等11条主干路网和污水处理、排水工程,同步推进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征地6300亩,完成了3450亩土地平整,建成区已达4平方公里。60余家浙江企业签订了入园意向协议,24家企业已开工建设。在此基础上,还组建了2个配套园区、4个乡镇工业小区和2个农产品加工小区,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管理限制,推行“异地办工业”,引导企业跨乡镇向特色园区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目前,以省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河沥、汪溪园区为配套,乡镇工业小区和专业园区为补充的园区经济群体已初步形成。
  (三)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突出“奖罚并重”的考核机制,兑现招商引资奖励资金80余万元,营造了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注重开发区、办事处招商,先后10余次组织小分队赴江浙发达地区招商,组团参加徽商大会、西洽会和日本世博会。突出企业招商主体地位,中鼎公司引进德国史密特公司。1-5月份,实际引进省外资金3.6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214万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对上,加大项目申报力度,6个项目挤进省“861”计划,中鼎公司电子商务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评审,2个省级“三高”项目已批准实施。对内,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源光公司电容器生产线已部分投产,中鼎公司橡塑密封件扩建、飞达工业园、聚隆公司洗衣机全自动离合器、双津公司医疗用大输液包装薄膜等项目进展顺利。
  (四)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错位竞争和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发展山核桃、竹业、畜禽等主导产业。完成人工造林1.77万亩,新增经济林面积近6000亩,家禽饲养量达1100万羽。蔬菜、中药材、日本大葱等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组织实施了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太阳禽业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詹氏、健宁被列为省级龙头企业,我市连续第三轮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太阳禽业、五星集团畜禽屠宰深加工建设项目加速推进,产业链条得到有效延伸,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提升。积极组织参加上海农交会、徽商大会,进一步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00多场次,参训农民近8万人。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点25个,积极推广大棚蔬菜机械管理、山核桃机械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扎实推进农业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了农村户用沼气国债建设项目,建成沼池200口,积极申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组织开展了农民负担大检查,及时纠正涉农不合理收费。组织开展了村级财务规范年活动,初步建立农村财务规范化运行机制。
  (五)着力抓好旅游经济发展。立足构建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市,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宁国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完成规划评审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旅游发展引导资金。积极筹措1000万元建设资金,加快青龙湾基础设施建设,中鼎度假村景区道路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周塘景区道路顺利开工建设,平湖长堤正在勘查设计。旅游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划海山庄、天缘度假中心正式开工,恩龙旅游度假区列入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考核验收名单。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业,制定了“农家乐”行业标准,确立50个“农家乐”标准示范户,并实行挂牌动态管理。
  (六)着力抓好城市和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划龙头作用,编制完成了宁城南路等主干道路排水专项规划,制定了《宁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基本建成济川大桥、东津河大桥,全面贯通宁国大道,打通了城市南北主干道。启动东津河防洪工程,完成了宁城南路、宁阳路综合改造工程,宁阳公园二期工程竣工开园。在推进市政重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城区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的集中治理工作,完成了邮电南巷、双龙巷、津南街的整治改造。开展了取缔摩托车非法载客营运集中专项整治,完成了市区公交车站点设置工作。在继续推进环卫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模式改革,推行了ABC管理模式,规范城市管理执法和审批程序。进一步做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连接苏浙沪地区的快速通道。目前,连接浙江的河塘公路已全线贯通,通往江苏、上海的宜黄公路今年可建成通车。同时,通过积极争取,我市被确定为全省11个村村通油路试点县(市)之一,全面启动了总长490公里的村级油(水泥)路建设工程。
  (七)着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就业培训,新增就业岗位1186个,其中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50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征缴养老金1565万元,失业保险金94万元,医疗保险金687万元,工伤保险金8.5万元。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计划生育率达99.5%,人口出生率2.53‰。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顺利通过省“两基”复查考核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督导评估,高考再创佳绩,专科达线率96.78%,本科达线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均居宣城各县市之首。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群众文化健康发展。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经历“3.15”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后,全面开展了高危行业市场整顿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和对台、侨务政策,审计、物价、统计、档案、老龄、残联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上半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较为平稳,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效益有所下降,尤其是宁国水泥厂生产效益严重滑坡,预计影响全市生产总值增速2个百分点,影响财政收入增速20个百分点,全年财政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二是一些重点项目建设相对滞后,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发展后劲亟待增强。三是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速度还不相适应,扩大就业和致富群众的任务较为繁重。四是少数部门的全局意识不强,思想观念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一些办事环节“肠梗阻”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干部工作作风还不扎实,自律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再争“百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贯彻落实“东向”发展战略,坚持“一主两翼”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关键措施,着力构建对接平台,加速建设“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下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速构建要素支撑平台
  坚持增量挖潜与存量盘活、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调度,保障需求,加速形成对接长三角的比较优势。
  第一,针对土地紧控的情况,做到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提高集约用地水平。首先是盘活存量,向内部挖潜要地。全面开展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情况专项调查,分类处置,抓紧盘活用好,尤其是充分利用荒坡地。其次是扩大增量,向项目审批要地。积极争取用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业项目的省批单列计划用地指标。第三是增加容量,向深度开发要地。建立用地预审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有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建设用地的跟踪管理,确保土地集约利用。同时,加紧推进土地收储工作,为大项目、好项目预留发展空间。第四是用足政策,向置换指标要地。充分发掘我市在土地整理和耕地复垦方面的潜力,置换用地指标,为项目建设储备土地。
  第二,针对信贷趋紧情况,做到增加信贷资金供给与拓宽融资渠道相结合,努力缓减资金紧缺压力。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和平台,促进沟通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加强对上衔接,争取将宁国列为全省金融生态安全区,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紧扣工业经济主体,在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地方发展之间找准结合点,争取信贷政策,增加有效投入。着手编制《宁国市年度主要建设项目商请银行贷款建议表》和《宁国市年度商请银行贷款重点支持企业名单》,定期召开银企联席会议,协调金融机构支持重点建设项目和主导产业发展。
  第三,针对电力紧缺形势,做到节约与挖潜相结合,努力缓解用电压力。按照“先生活、后生产,保主保重、兼顾一般”的原则,积极对上争取用电计划指标,千方百计搞好电力调度,科学实施限电预案。加紧完善电力设施,加快推进汪溪110KV输变电建设,尽快完成宁阳、梅林110KV输变电工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针对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做到培养与输入相结合,保证企业用工需要。坚持内部培训就业与外部输入保障两手齐抓,超前谋划人力资源问题。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网络建设,继续组织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和金钥匙行动计划,尽快培训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工人。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务工环境,吸引市外人员来宁务工,逐步形成人力资源的集聚优势。
  (二)加速构建产业对接平台。
  立足自身优势,按照“产业互补、合理分工、实现双赢”的原则,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第一,强力推进工业对接。一是高起点编制产业规划,组织实施主导产业腾飞计划。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汲取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经验,抓紧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细化产业目录,明确发展方向。大力实施主导产业腾飞计划,继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发挥中鼎、亚新科的品牌效应,推进合资合作,加速资本运营,构建汽摩配件协作配套生产基地;依托凤形的龙头作用,整合耐磨材料生产行业,形成块状经济强势;通过飞达、源光的带动作用,着手组建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二是紧抓主导产业链条的配套,加速构筑集群优势。尽快建立中小企业的数据库,拿出详细的发展计划,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吸引长三角地区零部件加工企业加速涌入,引导市内中小企业加快产品转型,拓展产品门类,形成龙头企业领军、中小企业簇拥的产业集群。三是紧抓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合作,打造共生互补的优势。认真研究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发展趋向,掌握产业的转移动态,找准产业切入的方向,通过错位竟争和差异发展,尽快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的强势,培植一批小件精品、小件巨人,使宁国工业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基地中不可或缺的链条。
  第二,强力推进农业对接。抓住时机,按照错位竞争的原则,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为长三角地区提供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深入开展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年活动,组织实施“315”强龙工程,促进资源整合和规模经营,突出抓好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产业链条延伸。推进太阳禽业、五星集团畜禽屠宰分割项目,加快建立省内一流、辐射苏浙的畜禽加工基地。二是注重加工能力扩大。支持山里仁、詹氏公司实施农产品加工扩建项目,提高山核桃等特色产品加工规模;扩大中鼎健宁竹胶板生产能力,加快培育品牌企业。三是注重新产品研发。支持喜乐林公司新上中药材生产项目,加强林佳青梅酒、玉盘山山核桃油和凯瑞山楂饮料的产品深度开发和规模生产,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原则,大力发展畜禽、毛竹、山核桃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加快山核桃、肉鸭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适应长三角大中城市的准入要求,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鼓励龙头企业申报质量认证,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组建山核桃检验检测中心。鼓励建立面向苏浙沪的专卖店和营销网点,组建山核桃、竹业协会,开展农产品系列促销活动,扩大我市农产品在长三角市场的占有份额。同时,抓住国家政策向农业农村倾斜的机遇,精心编制农业项目,积极开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安全饮水、农村能源等重点项目的对上争取工作,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扶持笼子。
  第三,强力推进旅游业对接。围绕《宁国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聘请业内人事开展深层次研究,探讨确立并包装推介创意新颖、彰显特色的宁国旅游主品牌。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平湖长堤和周塘景区道路、码头等重点工程年内建成。积极推进全省旅游经济强县争创活动,开展旅游项目筛选推介工作,制定旅游发展引导资金实施办法,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推进旅游区域间交流合作,促进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速构建转移承载平台
  第一,继续推进省级开发区建设。继续按照大会战的目标和建设现代工业园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水、电、路、通讯等“四通一平”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宜黄线沿线的土地收储与开发,拓展开发区的发展空间。集中力量,加强衔接,狠抓签约项目落实,确保签约企业尽快开工建设。推进开发区规范管理,加紧组建开发区服务中心,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办事程序和高效的服务运行机制,大力推行服务承诺制和跟踪服务制。同时,积极创新开发区的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第二,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认真贯彻《关于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与发展的意见》,科学规划,加快发展,确保“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效一片”。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领导组,集中区组建管理委员会,具体履行集中区的规划、建设等管理职能;二是抓好集中区规划编制。尽快聘请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紧紧围绕集中区的建区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高起点编制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三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尽快成立集中区建设开发公司,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子。同时,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进区创办“区中园”、“区中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集中区建设上规模、上水平。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有序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城镇建设相衔接,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发展,。
  第三,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牢固树立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生命线的观念,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着项目转,以项目建设的大推进,促进经济发展的大提速。一是高起点编制项目。在深入研究长三角产业结构状况,了解苏浙企业投资意向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本地特色资源,精心编制一批重点项目;二是要对上争取项目。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对上衔接工作组,力争更多的项目挤进全省“861”行动计划,争取在土地、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三是积极抢上大项目。加紧做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前期准备,加强省水泥厂四期扩建协调,力争早日动工建设。密切与大田集团的衔接,超前做好供地、用工等前期工作,争取大田国际刺绣工业园项目落户宁国;四是加速推进在建项目。加速推进中鼎汽车零部件基地综合扩建,抓好凤形工业园、飞达工业园和司尔特1830项目建设,力促双津液体药剂包装基材、亚新科高尔夫球场配套设施、聚隆洗衣减速离合器等项目竣工投产。
  第四,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一是增强招商的针对性。立足本地比较优势,找准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流入的切入点,尽快编制《宁国市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资源简介》,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招商方案,向苏浙沪地区进行系统、全面推介。加强与长三角城市政府、行业、企业的互访交流,完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衔接,提高区域合作成效;二是增强招商的灵活性。强力推进园区招商,加速推进产业链招商,积极推行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三是增强招商的实效性。明确挂钩领导和责任人,定人员、定进度、定质量,形成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使推介项目早达成意向,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实施。
  (四)加速构建对接的环境平台
  第一,加快城市建设。一是推进新区建设。全力开展征地拆迁,进一步加快西津河北新区开发建设步伐。超前做好济川西路、仙霞路和仙霞大桥建设的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开工条件。创造条件贯通人民路,延伸东岸路,启动建设火车站 广场,加快城北新区发展。二是整治改造旧城。加速中溪中路、山门中路旧城改造;开展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等薄弱地段环境整治,实施星河、小南河改造二期工程,着手筹建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三水厂建设,开展城区烟尘、噪声、油烟污染治理,实施排污企业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尽快归并相关部门执法职能,理顺管理机制,抓紧制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同时,积极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加快公共绿地建设,开展“园林式单位”评选活动,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第二,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协调沟通,解决S104线、石千线东向衔接问题,消除“肠梗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积极争取溧黄、宣千高速公路立项建设和宁国火车站等级提升,加速构筑连接苏浙沪的便捷交通网络。加紧建设广宁线宁国段,尽快拉开外环通道。推进凤板线、宁大线、虹竹线拓宽改造,突出解决宁港线建设制肘问题,确保按期建成通车。同时,加大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力度,全面改善乡村道路状况。
  第三,致力优化软环境。一是加快观念更新,重点解决思想观念落差问题。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东向发展、再争百强”目标,引导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发达地区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冲破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束缚和体制障碍,进一步确立宁国改革创新的新优势。二是进一步优化重点工程建设环境,从严打击不法行为。妥善解决征地难、拆迁难、强供地材等突出问题,从重从严打击少数蛮横无理、蓄意破坏重点工程建设环境的不法行为。三是切实改进政务环境,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立说立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作风,继续简化审批、办事程序,从严控制各类检查活动,规范部门收费和检查行为。
  (五)加速构建对接的社会平台
  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扎实抓好生态村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致力于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一,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依法推进养老、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完善医疗保险监管运行机制,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做好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健全和完善临时救济、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制度,继续抓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认真组织开展生产救灾、扶贫济困和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第二,扎实开展生态村试点工作。制定《生态村建设实施办法》和《生态村建设考核办法》。做好态村建设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水平地抓好整体规划设计,力求做到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坚持多策并举,通过农民出一点、市乡财政补一点、有关部门帮一点、社会力量筹一点的办法,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第三,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围绕新一轮城市规划要求,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危房改造力度,鼓励发展职业教育,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基地。加强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计生技术服务水平,努力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推进新一轮初级卫生保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和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制假售假行为。加速推进电视信号进村入户工程,规范乡镇电视网络建设和管理,深化电视新闻改革。继续做好物价、统计、气象、民族宗教、残联、对台和侨务等各项工作。

【市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情况报告】相关文章:

安全生产情况汇报(通用10篇)08-18

国庆中秋节前事故隐患排查情况汇报09-01

司法局档案工作省一级达标情况汇报范文04-08

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03-29

手机情况调查报告03-21

开学情况自查报告03-18

经济管理自查报告04-16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报告05-23

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02-23

资金管理情况自查报告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