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1-05-01 14:44:54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锦集8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锦集8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一、 问题的提出

  高一新生入学后,都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新环境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一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为了了解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分析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是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本人于20xx年11月初在xx市第十九中学高一124班进行了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

  1. 调查对象:长沙市第十九中学高一124班学生。

  2.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向全班58位学生发出问卷,收回58份。

  二、 结果与分析

  1.对新学习环境不适应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34.4%学生认为学生压力过大;58.8%觉得还可以对于目前的学习任务,有87.5%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对于进入高中后,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是否感到不太适应这个问题上,有71.5%学生选择的是有时18.4%选择的是总是如此这表明学生学习压力已经超负荷。表明高一学生与高二高三中学生相比,承担的学习负担与压力和初中相比更重,高一阶段的课程明显增多,难度增大,教学进度比初中明显加快。此外高中老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的探究,去发现一般性规律。

  同时介绍大量延伸内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老师还有意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教学内容也更注重系统性、序列化和阶梯度。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学习内容的加深以及方法的改变,学生难以很快适应任课教师新的授课方式,在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仍沿袭初中的老习惯。因此,尽管高中教学内容根本上符合可接受原则,但对于刚进高中的新生来说确是难以接受。

  2.对新生活环境不适应

  来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群体,部分高一新生感觉不适应,或难于融入新的生活环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23.4%的学生还没有熟悉班上所有的同学,40.2%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心理上存在较大距离。对于学校环境,45.1%的学生表示不习惯新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有的同学则表示很怀念以前的学校和同学。这表明学生对新环境还有很多不熟悉不适应的地方,怀旧念家的现象比较普遍,同学之间相互交往还在 比较浅的层面,还处于情感磨合初期。

  3.男生的适应性比女生差

  男生适应不良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面对困难和新环境时,女生比男生更善于向亲人朋友倾诉或以其他方法发泄心中不快,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女生来到新环境里更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三五好友,而青春期男生的个性特点是强烈的心理叛逆和成人感,同时男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较女生弱,这些性别特点导致了男生在偏执、适应不良和心理不平衡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

  4.目标模糊多迷惘

  调查显示,58.3%的学生觉得没有目标,76.8%的学生认为班上学习气氛差。124班班级学风不够积极,学生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学年,都是勤奋、拼搏的,考上重点中学的信念和父母的期望促使他们在初三学年竭尽全力,当终于结束中考,因为中考失利来到这个班级,有一部分学生便松懈下来,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拼搏精神,这些学生认为考上高中了可以休息下了,高一学年不必太紧张,不妨先放松一下,加之班上学习气氛不浓,觉得自己考大学无望,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下降,干脆就放任自己,消极应付每日的任务,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方向感,感觉迷茫,产生了失落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困惑中,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5.早恋心理

  调查显示,很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谈恋爱是很正常,甚至很必要的事情,而且在较重的学习压力和青春期烦恼面前更容易倾向于早恋寻求理解和关心。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男女关系意识的增强,令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火种越来越亮,向往爱情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不过,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父母师长的教育使大多数中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没有过早陷入早恋的情网。但是,繁重的学习任务,来自考试和家庭的压力,使一部分自控能力低的学生情感发展不稳定,这一时期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指导,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就促使这类学生寻找新的情感寄托,特别需要同伴的友谊,以获得情感的支持和理解,形成安全感,这种友谊在不正确处理的情况下很容易转变为所谓爱情。

  三、要求与建议

  无论学生出现哪种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巨大的。首先,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一般来说,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速度和完善程度。健康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是优良品德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其次,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智力活动总伴随着情感、意志等心理成分,情绪的好坏,意志强弱,既影响到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形成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一级的班主任,一是要做预防心理失衡的超前指导,二是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下面,本人根据自己对心理咨询的了解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一谈对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与疏导。

  1. 转变观念。

  教育者转变德育观念,对心理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把心理问题德育化。教师要认识到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也是犯错行为最频繁的 危险期。教师要根据其年龄发展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归因于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全盘否定。教师要认识到,对高一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时代的要求。

  2.引导学生正确辨识自我,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高一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教师如能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授课,使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长的压力。

  3.学法指导。

  学业压力无疑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一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多,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这一转变时期,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所以,高一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注重劳逸结合,制订学习计划,这样,从预习到考试,都不会感到压力大,无形中减轻了焦虑程度,考试也能应付自如了。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实,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来自于与集体的不善,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向有心理障碍学生 求教,借此对其短处给予开导,这样有利于心理障碍的排除,又可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5.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来到新的学习环境,一旦失去了以往的熟悉感,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重视做好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的同时,从长远来说,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在面对表扬时也能不忘乎所以。所以教育者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鼓励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成功与失败,随时保持沉着冷静,以理性的态度思考问题。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教师能掌握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在学生中树立公正、无私的教师形象,以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并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厌烦学习,即便是成绩优异的的学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厌学情绪。为了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特进行此项调查。

  调查对象:

  天狮民族中学七――九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个别交流

  调查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

  2、学生问卷调查

  3、个别交流,收集相关数据

  4、统计调查资料

  5、分析调查结果

  调查过程:

  问卷调查

  资料统计:(总人数417人)

  1、喜欢学习的有235人占57.3%

  2、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没意思的63人占15.1%,因为不懂而不学习的112人,占27%

  3、希望学校多开展活动的占85%

  4、认为教师对学生影响大的占46.3%

  5、因对某位老师不喜欢而该科成绩差的占35.2%

  6、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占36.7%,

  7、认为自己努力的占673.%;想学好的占98.3%

  8、认为学习无所谓的占21%。

  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的资料分析,学生中有42%左右的学生存在厌学倾向。学生的厌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理想缺失,没有目标。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如今这个社会,如果还有人说自己学习是为了某某主义,大家都会笑话他。即使再退一步,说学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这样的人大概也很少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服。我不好去评论这些想法哪个对哪个错。毕竟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为某某主义也好,为中华之崛起也好,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好,都是为了使自己过得舒服。不过,如果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的话,这种学习观是值得怀疑的,它完全是自私的了,不是人性自由所追求的——自由的人应该是既利人又利己的。而完全自私的学习,也使得学习这个本来应该具有正外部性的事业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没有目标,也就谈不上学习了。

  2、 新学习无用论左右学生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意识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普遍家长认为孩子读中学外出是打工,大学毕业后外出也是打工,家长也就并不重视学生读书。学生在家长和社会意识的潜移默化下也就认可了这种价值观。另外,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片面的认为就是不读书,也一样有所成就。

  3、学校生活单一,学生无法表现自我。

  通过调查,学生整天都重复着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生活太枯燥乏味,而且提供给学生的展示平台太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以在学习上展示自己的长处。而成绩并不理想的,甚至较差的则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渴望表现自己,不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普遍渴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希望在学习之外的空间表现自我。

  4、 教师的教育影响学生的学习。

  62%的学生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对象,同时最重要的是学生同时又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当学生的思想感情得不到教师的尊重时,他在内心深处会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如果课堂教学形式活泼有趣,教师所教知识通俗易懂,学生的兴趣会增加,这就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和用心。

  5、学生学习压力大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与部分学生厌学相反,有41%的学生有学习压力,这种压力大多来源于家长。现在社会竞争相当激烈,家长在竞争攀比的环境中生存,他自然而然也就给孩子造成紧张的,大压力的竞争,攀比的氛围。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往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里负担,他们强迫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失去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天真、好奇、好玩的天性被扼杀。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6、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心路历程中最为躁动不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少年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经历巨大的变化,摆在他们面前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学习、交往、发育、升学、就业等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有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与考验。一方面,强烈的自尊心与过高的期望值常常使他们幻想一切顺利、事事成功;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实际的现实面前,他们又面临着各种压力,要承受各种困惑、烦恼、挫折、忧伤乃至不幸。处在这种现实中的青少年,面对挫折和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堪一击,部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承认自己经常伴有焦虑不安、精神抑郁、冷漠、恐惧、易怒、自卑、多疑、逆反心理等症状。这种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调查反思:

  在问卷调查与学生交流的中,在整理与分析统计数据的同时,我们觉得,我们学生的厌学倾向比较严重,当然,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彻底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农村中学学生在校上课时间远远大于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所以,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应该是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如何提高效率呢?首先教师要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内容安排要难易适度。要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收获,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让学生学得快乐。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这样的效果肯定比老师为主的讲解,学生被动听课要好得多。第三,教师对于每一节课必须精心准备,这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辅助工具加以直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简单明了、生动风趣。改变以往的枯燥、乏味的填鸭式讲授。最后,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远比授之以鱼更能让学生接受。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爱活动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种活动。这样既可以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也可以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欲望也能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3、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学生形成的压力很大。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要与家长建立民主和谐的合作关系。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要经常家访,建立家校互访制度,必要时教师要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和科学育人的方法,使家长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家校及社会的通力合作,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乃发展,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的魅力感动学生。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他的学习效率。“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迁移到喜欢他教的课程,不良的师生关系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的矛盾冲突会阻碍教与学的结合,阻碍教学交往的通常性与有效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他是构建互相激励和教学相长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爱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师权威。对学生的严厉呵斥、横眉冷对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越来越讨厌学习。作为教师,严师的要求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在对学生严格的同时还应该更多的把他们当朋友。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寻找厌学的根源。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5、改善隔代教养的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当前学生普遍隔代教养,性格和心理存在或多或少缺陷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学生进行心理访谈活动势在必行。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和留守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对学生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及时的开设讲座或开展活动,对单亲和留守家庭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格的事情。对出现的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班级的温暖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多与家长结合,尽量给孩子更多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的个性品质更完善。

  总之,中学生厌学现象问题已不容忽视,只要每个学校、每个教师、每个家庭都重视起来,找出症结,努力想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我想,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把学习当作己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才。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消费主体之一,他们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消费意识和特点。大学生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代人,他们新型的消费观也必将备受瞩目,新型消费观可能从中衍生,并引导未来社会的消费主流。与此同时,他们一些超前的理财观念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审视。理财作为一种技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在以后的社会中,理财将作为一种作用不容小觑的能力,体现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大学生消费的总体情况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全体的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从一定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未来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月生活费情况的结果反映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与以往相比,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消费基数在不断增大,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正在大学生消费领域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炫富消费等。消费观念正确与否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月生活费的相关情况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月生活费总额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水平集中在800~1500元这个区间内,生活费水平在8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体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仅占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大致位于800~1500元这个水平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独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比如一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去做兼职,一方面可以赚取学费,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或者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用并且锻炼自己。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还是以父母供给为主,但相比历年情形,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方式来赚取生活费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其中22%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兼职经历。4%的大学生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得了一定资助,2%的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作为获取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购物、交际等方面。但相比较以往,大学生消费更加多元化,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分不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餐饮食宿方面,这一比例占到总消费额的59%,总消费额的18%用于交际娱乐,在近年来,这一比重正有所增长。通讯网络费用占到大学生总消费额的13%,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长。此外,总消费额的10%用于教育学习。

  (三)大学生的预付消费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不再囿于时间的框架,超前消费的形式也开始为大学生所接受,一些大学生也已经开始尝试预付消费。预付消费和超前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费具有很强的享乐色彩,是一种不值得推崇的消费方式。而预付方式是一种健康的新型消费方式,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对预付消费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预付消费,有33%的人对预付消费持无所谓的态度,26%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论。所占比例最多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可以接受,但要引导其理性消费。

  二、大学生理财的总体情况

  大学是了解理财的起步时期,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阶段。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和演练尤为重要,它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理财习惯。理财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完成财富累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的是可以通过学习理财而实现的。没有科学、适当的理财,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理财投资,对于精神财富相对富有,而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大学生对理财的认识情况

  如何更好的理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会前沿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对理财有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些大学生己经开始尝试自己理财,接触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通过自身实践来进行理财训练。

  大学生理财目的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主要的理财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做准备。有23%的同学理财目的是盈利。17%的大学生理财是为了今后消费更合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钱的能力,为以后的理财道路打下基础。另外,由于大学生可利用资金较少因此也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理财获得盈利,改善生活。

  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

  图6反映了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由图可知,有71%的大学生只知道有哪几类理财产品,具体不了解。15%的大学生一点也不了解,9%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而只有5%的大学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技术。以上表明,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缺乏了解,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应该提高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理财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大学生理财的现状也将关系到大学生理财观的形成。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理财进程顺利运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大学生理财能力自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中,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财能力,73%的人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19%的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仅仅是一般。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的还是大多数,说明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一般。

  (三)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理财在近些年来形成了一股热潮,不知不觉间,理财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了一项事业。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理财这个概念,然而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大学生对理财能力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对理财能力的需求较大。有15%的人认为理财是一种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认为理财的作用很大,仅有6%的人认为作用不大,6%的人认为无所谓。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未来理财规划,他们的理财需求较为明朗。他们表示,建立家庭账户体系,实现家庭现金管理是理财能力的一种体验。而对外投资理财要考虑到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规划资产配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方法。

  三、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中出现的问题的综合分析

  经调查分析,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攀比心理、冲动消费、他人引导等。

  (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问题反映

  1.消费差异性的体现。在此次社会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在大学生月总消费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76%的学生消费水平在800~1500元,仅有2%的学生每月消费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能够理性消费,消费观念也比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现象只是个别存在。另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和城镇群体中。这一现象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平衡。

  2.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学生普遍能理智消费,其在消费中各项支出分配为59%用于食品开支,13%用于通讯网络,18%用于休闲文娱,10%教育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分配比较合理,大部分的消费用于食品支出。同时,相对于近几年来的消费结构,大学生在休闲文娱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这也体现出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由此体现出大学生消费心理较为积极,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少。

  (二)大学生的理财观念的问题反映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特殊,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和理财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我们首先对大学生可支配费用进行调查并整理如下数据:91%的大学生表示对可支配费用的结余不满意,一般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费的6%左右。

  其中,我们也对大学生如何理财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3%的同学基本局限于将生活费活期存入银行,只有6%同学进行了理财投资。由此我们发现大学生理财存在如下问题:

  1.理财观念薄弱。家庭或者是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是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生活费得来源,生活费的用途也普遍局限于把将钱存入银行,支付生活费的开销。不但花钱没有计划,甚至有的大学生奢侈浪费,缺乏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不能够深刻了解理财产品。因此,他们的理财意识相当匮乏,甚至可以说并不具备应有的理财观念。还有同学认为理财就是炒股,基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风险过大,这些都是对理财的误区。

  2.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时,或者把生活费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其他的投资渠道;或者把钱大量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规避风险,行情不好时往往会带来较大损失,导致以后的生活费也没有着落。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还存在着较强的主观随意性、极端性。

  针对大学生理财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合理制定投资计划,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了解更多适合的理财产品。虽然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局限较多,而投资理财产品收效又较低。但是大学生仍旧可以通过深入学习理财投资,合理规划个人可支配收入,掌握理财技巧,不盲目追求过高的收益,最终获得投资理财的益处。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目的:探究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状况,并给予大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一步步、融入我们的生活,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再加上生活富裕后饮食质量提高,人群逐渐肥胖化,这两方面共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下、身体素质下降。对此,我做了当代大学生自身健康状况的报告,现就对此结果做一下分析报告。

  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原因:

  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生殖健康等内涵看.大学生健康理念确立、疾病预防、饮食起居、学习行为等习惯还存在许多欠缺。较为突出的问题有: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缺乏体育锻炼,近视眼增多、三餐饮食无规律、不懂营养科学、睡眠质量难以保证。大学生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颈椎病、肩周炎等患者增加.不少大学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状况.对大学环境适应自我评价与认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存在矛盾和迷惘,面对繁重的学业考研就业、寻求独立和条件不足.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对友谊的渴求不能满足.家庭贫困学生的矛盾压力.导致许多大学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精神萎靡甚、至忧郁、厌世。

  本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睡眠、饮食、运动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以下几方面:

  1. 睡眠方面:大部分学生会在11—12点之间睡觉,还有一部分人1点或以后睡觉,睡眠时间多为6—8小时。

  2. 饮食方面:在一日三餐方面,除了极少数学生不吃或很少吃早餐外,三餐偶尔有间断与三餐很有规律的学生约各半。约一半学生仅仅偶尔会有所顾忌而不吃,仅约1/8的学生吃得很少,由此可看出垃圾食品是降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3. 运动方面:被调查的学生中,约四分之一的学生平均每天仅锻炼30分钟左右,这与大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还有一定差距。

  在调查大学生生病情况方面,约一半学生很少生病,但也有很多的学生是冷空气一来就生病。尽管如此,却仍有大部分的学生健康防护意识很一般。 健康防护意识低下,又进一步使得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降低。

  大量的事实表明,不少大学生对健康的意识不强,在不少方面有偏离健康轨道的表现,因此,有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

  结论与建议:

  第一,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种有组织、有计划、 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对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益。可以安排高素质的医生担任健康教育课的任课老师,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卫生保健及性保健知识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健康体检、就诊、治疗过程中,针对个体疾病的具体特点,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他们获得防病治病知识。 第三,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校医院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与心理咨询门诊是高校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健康教育门诊,不仅可对有疾患的大学生提供康复指导,还可满足他们对卫生保健知识的特殊需求。通过心理医生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进行及时转介和危机干预,达到减轻心理负荷,化解不良情绪,纠正行为偏差,避免挫折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第四,利用校内媒体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利用广播、校报、广告橱窗、板报等宣传载体,开辟卫生保健栏目,图文并茂地宣传和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身心素质。

  第五,利用校园网建立大学生保健网站。互联网信息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隐秘性,信息承载量大,教育覆盖面广等特点。网络打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全新的人际互动关系,使人们不必再为诸如性心理问题、情感隐私问题而难为情。高校医院应联合学校诸部门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传播工具,聊天室、电子信箱、qq、msn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20xx年2月25日至3月20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专门抽调人员成立调查组,依托全区人力资源保障服务平台,对全区公司用工需求和未就业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掌握全区就业第一手资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先后走访调查公司585家,召开专题座谈会6次,发放调查问卷及宣传材料1万余份,对未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逐一进行了登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台帐,录入电子信息平台,构建了“公司用工需求库”、“就业人员信息库”和“就业组织人事管理信息库”,为用工公司与求职人员的有效对接架起了桥梁。

  (一)公司用工需求情况。

  在调查走访的585家公司中,可提供就业岗位8545个。其中,民营公司377家,提供就业岗位6125个;国企83家,提供岗位1125个;三资公司27家,提供就业岗位285个;个体公司98家,提供岗位1010个。从这次调查情况看,民营、个体公司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体。从提供的岗位看,服务类岗位人才需求居首,市场营销类岗位人才需求第二。其中,餐饮服务类3311个;管理类3205个;机械操作类20xx个。从文化程度和年龄要求来看,大部分公司需要高中以上学历,50%以上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详见表1)。

  (二)未就业人员情况。

  这次摸底调查共登记未就业人员13309人。其中,男5904人,占未就业人员的44.4%;女7405人,占未就业人员的55.6%。从求职者学历构成来看,大专以上学历1248人,占未就业人员的9.4%;高中、中专5260人,占未就业人员的39.5%;初中以下6801人,占未就业人员的51.06%。从求职者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上为求职者主力,占求职人数50%以上,其中,16-34岁占44.3%,35-44岁占24.8%,45岁以上占30.9%。从人员类别看,高校毕业生489人;失地农民11177人;就业转失业1643人,失地农民是这次求职者的主要群体。(详见表2)。

  二、问题和分析

  当前就业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在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过程中,对就业的影响也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客观全面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正确决策和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一)部分公司出现招工难现象。在这次调查过程中,许多公司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难”的问题,特别是服务行业更为突出。造成部分公司“招工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层面分析。“招工难”反映出了我区经济向好发展,特别是西部新城建设,公司用工需求增加。从公司层面分析,“招工难”反映了部分公司在用工理念上存在着偏差,公司用工存在短期行为、薪酬偏低和员工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造成了劳动关系紧张,必然导致“招工难”。从政府层面分析,政府在加强信息引导、解决公司招聘与劳动者求职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职业培训、解决公司要求与劳动者素质不匹配问题,加强环境建设、解决公司规范用工与劳动者体面就业问题等需进一步研究解决办法。

  (二)就业质量偏低。近年来,我区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岗位等措施,保持了就业形势的稳定。但从这次调查来看,全区新增就业人员中,灵活就业人员占到50%以上。据统计,在区职介中心代缴养老保险的近4万人,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就业形势。为稳定就业,政府虽然采取了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的就业援助,但灵活就业人员、年内失业人员就业两次以上的比例仍在30%左右,由于这种就业方式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新的困难群体。全区未就业人员中,失地农民占到了一半以上。即便是在目前实现就业的人中,灵活就业比例也高达60%。被征地农民从心理到技能都难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对政府救济依赖性强,缺乏就业的主动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这部分人的数量还会增多,对就业形势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群体性就业矛盾凸现。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是我区就业服务的重点人群,围绕促进三大群体就业,我们通过相关政策进行了重点帮扶,但随着帮扶工作的深入,帮扶难度越来越大,当前救助的城镇就业困难人员5000多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就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更为特殊,该群体就业问题被社会各个领域所关注。今年我区预计毕业生1500多人需要安置,虽然政府采取了购买岗位的措施,但就业安置压力仍然很大。

  (五)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本次调查的13309名未就业人员中,初中以下的6801人,大专以上的只有1241人,仅占9.5%,总体文化水平明显偏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西部新城建设的加快,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外资公司、民营公司招工,对求职者的文化要求较高,基本上都招聘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而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0%以上,年龄超过40岁的也占到50%以上,很明显,目前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不能适应招工的要求,造成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六)就业意识淡薄。本地劳动力就业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改变不了就业观念,他们对工资要求、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都有着自身的主观愿望,挑肥拣瘦。这与外地人员“低报酬,肯吃苦”的优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对策与建议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为政府调配人力资源的职能部门,为公司服务,满足他们的用工需求,为劳动者服务,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针对这次调查工作所反映出的问题,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建议探讨实施相关措施:

  (一)服务公司稳定就业。公司是全区经济发展的脊梁,公司发展壮大是实现“三三五五”发展战略的强大引擎,也是解决就业的根本。要牢固树立服务公司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的理念,把服务好公司作为优化全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驻区公司当作我们同甘共苦、携手共进的亲密朋友,千方百计为公司谋发展。要加大对公司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各项就业政策。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人才需求,实施重点人才引进工程,建立健全公司后备人才制度。积极开展劳动用工指导服务活动,与驻区公司建立直接联系,在一线解决公司实际问题,建立公司用工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公司用工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

  (二)项目超前运作安置就业。借西部新城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在项目落地的同时与公司沟通协调,将就业与项目建设统筹考虑。探索项目建设就业影响跟踪服务机制。从招商引资环节开始提前介入,对项目进行就业评估,把就业岗位增加和人力资源配置结合起来,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必须明确增加就业的数量;在项目开工建设时,同步启动对从业者的技能培训。同时搞好招聘登记、职业指导、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关系接转等全程服务工作。

  (三)政策扶持推动就业。充分发挥各项政策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援助就业困难群体的长效机制。重点做好困难家庭及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工作。把符合条件的“4050”困难人员全部纳入社保补贴体系。通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开展公益性岗位安置,确保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同时,鼓励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等有创业愿望的各类群体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5-10万元的贴息小额担保贷款,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要按照专业设计与本地产业相衔接,培训内容与求职者需求相衔接,开设专业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衔接的原则,引导培训机构改革培训课程,丰富培训方式。组织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和就业质量。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五)优化服务保障就业。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准确掌握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及时维护“就业信息库”,为劳动者和公司搭建有效对接平台,实现“数据集中、信息共享、一点登录、全区查询”,促进人才供给和公司需求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联网业务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区人力资源保障网,建立由区职业介绍中心、人力资源保障服务中心、社区经办人员组成的QQ群,从而进一步提高就业信息的利用率和就业岗位的对接率。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供需对接见面会等方式,为公司和求职者无缝对接提供全天侯服务。同时,将公司招工信息编印成册,在公司招聘会和街道人力资源保障中心免费发放,向求职者提供用工信息。开展向公司“三送”(送政策、送信息、送项目)服务活动,切实为公司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一、现状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推进,职专生校外租住现象越来越普遍。职专生为什么不住学校公寓,要在校外租房住宿?学校对校外租住现象怎样看待?如何管理?为此,我们开展了广泛调查,掌握了职专生在校外租房的第一手资料,并做出了客观分析。

  在一所普通小学的四,六年级中进行了抽样调查,分别抽取了三年级1个班53名学生,四年级4个班220名学生,六年级1个班52名学生进行调查,总共6个班325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25份,收回325份,有效问卷297份,其中男生问卷154份,男生问卷中三年级32份,四年级107份,六年级15份.女生问卷143份,女生问卷中三年级11份,四年级113份,六年级19 份。

  (二)调查时间区间:xx年9月10日至xx年11月10日,共两个月。

  (三)调查对象:xxxx县职专职高二年级学生196名,其中男生68名,女生128名。

  (四)调查方法:

  打暑假工和做兼职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首选。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除了赚点小钱,减轻家庭负担;而且学会接触各类社会人士,丰富社会经验;不浪费空余时间,理论结合实际,也是为今后工作打基础。

  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个性。它使我们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在竞争中形成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个性。

  1.问卷调查法: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包括月均消费水平,校外租房价格,校外租住原因,家长、学校对校外租房的态度以及学校住宿条件、被调查人性别等方面。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

  2.访谈法:选取部分教师、家长、学生进行直面访谈,对校外住宿现象和问题做深入了解。

  (五)调查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在校外租住的学生数远高于校内住宿的人数,男生高出9%,女生则高出16%,而在家住宿的学生还达不到总数的5%。从学生的愿望来看,愿意在校外住宿的学生达到总数的近30%,且男生高于女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和通讯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然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尚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丑恶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是否同时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网络建设的确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我们也不可以盲目乐观的看待网络发展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学生还在网络的认识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关注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十分必要。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校外住宿产生的原因

  学生选择校外住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

  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我们学区随机抽取六年级12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坐谈的方法进行了此次调查。

  1.学习的需要。集体宿舍环境太嘈杂,还定时断电,不提供热水。而校外租房环境相对安静,学习生活时间也相对充足,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安排。

  2.家长陪读照顾的需要。少数学生由于体质较差、多病,身体不宜受凉,而校外租住可以烧火炕,生火炉,有电褥子,甚至有家长做热饭。

  3.自由方便。少数学生由于不愿服从学校统一管理,住宿校外,听音乐、看小说电视、甚至上网等,都相对自由,私人空间大。

  4.不适应集体生活。部分职专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或不愿与同学交往,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或自卑畏缩,脱离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中,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财能力,73%的人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19%的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仅仅是一般。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的还是大多数,说明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一般。

  阅读训练过程中应尽量少查词典或不查词典,应把注意力放在关键词、核心词上。设法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阅读时注意力集中,选择难度适中的文章来练习如何运用上下文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必须坚持长期进行各种题材文章的广泛阅读,培养不断自我总结的意识。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计时阅读的好习惯,要有明确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逐词逐句阅读翻译、重复阅读某些段落等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5.节约生活费。有超过六成的职专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宽裕,他们选择校外住宿,有的自己做饭吃,来降低生活成本。

  6.学校住宿条件不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硬件建设跟不上需要,学生宿舍紧张,一般10人一个宿舍,多者12人一个宿舍,过于拥挤,不够卫生。

  (二)校外住宿的弊端

  虽然校内住宿存在诸多制约条件,但租住校外,却问题不少,弊大于利。

  1.容易让学生放纵自我。校外住宿就有机会逛夜市,出入网吧、歌舞厅,睡懒觉等等,不用担心会被老师发现。但缺乏规律的生活,容易使学生坠入“堕落”的深渊,甚至违法犯罪。

  2.存在安全隐患。校外闲杂人员多,治安难以保障,被抢劫、被入室偷窃、煤气中毒、交通事故等事件时有发生。

  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

  3.疏远同学。在校外自己那个独立的空间处的太久,就容易疏远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降低自己在同学中的威信。

  4.早恋。职专学生进入人生青春期,但缺乏自控能力,经不住诱惑,极易产生早恋甚至偷食禁果现象,败坏学风校风,影响自己一生。

  三、应对措施

  1.加强教育和引导。学校要借助师生大会、团活动、主题班会、家长会等机会,加强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校外租住的弊端,自觉融入到宿舍生活,与舍友建立融洽的关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加自我保护能力。

  选择手机时,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质量21%,外型19%,价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后服务9%,广告宣传2%,其它方面也占2%。其中,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最高,手机是日常的通讯工具,如果质量不好,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2.加强管理。首先把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治有机结合,强化寝室纪律,确保宿舍安全卫生,对住校生加以约束和引导,消除消极因素,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楼道安装摄像头,免于老师巡查带来的不便和对学生心理上的干扰。

  其次,对于确实因特殊情况需在校外住宿的,要通过本人申请,班主任审核、家长签名,学校主管领导签字的程序,并与学校签订《安全协议书》。学校要制定校外住宿生安全管理方案,登记清学生姓名、性别,房东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采取全程跟踪监管的办法,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学生租住地的居室安全、环境卫生、生活设施等进行摸排清查,力保住宿生安全。

  第三,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应达成共识,经常互通信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3.加快硬件设施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学生公寓的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学生宿舍水电暖、楼梯扶手、门窗玻璃等设施的检查与更换,实行人性化管理,保证寄宿制学校的健康运转,使校外住宿生乐于回校。

  职专学生在校内或校外住宿,虽然应视情况而定,不可搞一刀切,但学生的成长过程,大部分还是在校内,所以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最好还是住进宿舍,与同学们过集体生活,不但能保证学生的安全,也可锻炼他们相互交往的生活能力。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内容摘要

  一、水对世界的重要性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着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很大作用。

  水是吸收营养.输送营养的介质,是排泄废物的载体.人通过水在体内的循环完成着新陈代谢过程.在这过程中水还具有人体散热, 调节体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等作用,它对人类生命至关重要,如果失水达10%~20%就会危及生命.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水能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还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地球辐射量的60%,保护地球不致冷却。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能吸收和积累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使气温不致过低.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形成了云,云中的水通过降水落下来变成雨,冬天则变成雪。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冒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入大海。形成一个水循环。

  水是生命的源泉,对我们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不珍惜,可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这种情况若放任不理,将会是我们人类生存面临资源枯竭的一大挑战......

  人体重量的50~60%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分更高达80%。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在这3%。淡水中,可供直接饮用的只有0.5%。地球是一颗水的星 70% 为水覆盖。地球上全部生物体主要由水组成,如果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二、怎样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1 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2 工厂都必须有污水处理器,污水不可以直接排到河流小溪等等地区。

  3 市区截污处理工程。将市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流。

  4 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

  5 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

  三、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制止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的做法,自觉约束人类活动,努力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努力保护生态和环境,既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给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来自李风银

  四、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保护水资源

  中学生应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观念,积极向周围的群众宣传保护水,节约水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认真落实环保行动,为南水北调工程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提几条节约水的建议,如:1随手关水龙头,利用洗脸水浇花、冲厕所等

  2.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

  3.使用洗衣机时要节约用水:集齐衣物一起洗涤

  4.向有关部门举保不合格的工厂,使其改进。

  总之,树立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极地加入到节约用水的行列中来,以实际行动为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五、研究過程的感受

  1. 王超:水是生命的发源地有啦水可以保证人们的生长发育发展,然而人们却在肆无忌惮地浪费水资源,把浪费水资源当作耻辱!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变的更美丽。

  何岗:水虽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不去节约,肆无忌惮的使用,总有一天也会枯竭。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希望广大人民能够及早认识到它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想想那些缺水的地区,他们对水是怎样的态度?他们甚至几天才洗一次澡.再看看我们, 每天打扮的干干净净的,对水是毫不吝惜.相比之下,难道就没有人感到惭愧吗?若再这样任之下去,我想我们将来的下场肯定比他们还要惨十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就要从现在起,树立节水意识,慎重对待此问题.

  卢彬:水是,生命之源。她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丰富了人类多只多彩的生活。直至现在还有许多人还未认识到水之源的宝贵,还再是无忌惮的浪费它,这然我对人类的将来感到深深困惑,人类将来的出路在哪里。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吧浪费水之源作为一中可耻的行为。节约水之源,从我做起,相信世界会因你而该变。

  唐超一: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一词并不陌生,而且这个词语也经常出自他们之口。可是,试问有多少同学真正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呢?恐怕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要不然为什么经常会有大学生由于失恋、学习失败、甚至于心理空虚而走向极端呢?近来,一则北京的消息称:一清华学生无故将硫酸泼于四只狗熊身上,造成严重烧伤。大学生正处于一种"心理断乳期",其强烈的心理独立感与其心理的不成熟发生了巨大冲突,特别在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青年人心理活动频繁,容易出现心理不适,甚至于心理障碍等疾病。一则1999年的社会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心理障碍发病率在10%左右,其中有0.07的人迈向通过死亡解脱的大门,有0.15的人因此走上了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之路。这与我校自1999年以来的心理疾病的人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0%左右是个十分吻合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处于心理过渡期的大学生更应该注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时时调节自我,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为此,笔者特专访了我校负责大学生心理研究的郭兰教授,并针对大学生多发的心理不适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大学生能为广大学生,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使同学们能够更顺利的走过大学难忘的四年。 郭教授认为:大学生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大学生活的认识,特别是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自身地位问题;第二,两性感情问题;第三人际交往问题。以下笔者将对其作如下分析 (1)关于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其中主要表现在:不知道怎样正确处理学习与其他活动的关系。这主要发生在大一新生当中,他们刚刚从那种极其紧张和单调的生活中脱离出来,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一时显的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便分化为三种态度的人。

  第一种是仍然沿袭高中那种学习生活方式,专心致志学习,很少参加活动、与人交往,其与大学生活显的格格不入,结果是自己越来越封闭,心理越来越感到压抑,如果任其发展,也会走向心理障碍。第二种是完全摆脱了高中生活的印记,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种多采的活动之中,结果虽然短期内表现的很开发、开朗,但是由于疏忽学习,结果心理在一段时间后便显得空虚,就像离开水的鱼儿一样难受,有的甚至由于学习成绩不如意而走向生命的误区。第三种是干脆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只觉得什么都想干,什么都又不想干。心里面闷的发慌,久而久之,越来越懒散,得过且过,结果浪费了大好时光。 针对以上三点,郭教授指出。一方面要学生在课堂上调节自己。不如大一新生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课,这是应国家要求,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产生的。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时间多学些调整自己的知识,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其中,特别是对于第三类同学,要学习适度的加快自己的生活节奏,这能帮助其在适度的紧张中淡化空虚浮躁的念头。同时,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另一方面,郭教授还提醒大家,以上三种心理不适是新生处于新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不必过分担心,只要能尽量克制自己,一般在一个学期后就会漫漫走上正轨。

  (2)关于两性情感问题。这是近年来大学生心理最容易走向误区的一个方面。进入大学的青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特别是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两性情感十分敏感,一时间,在大学校园内恋爱之风甚是普遍。但是郭教授认为,大学生在意识、物质、社会角色等方面还不具备充分的恋爱条件。所以奉劝广大同学尽量不要过早的涉足这个区域,尽量用道德、理智来克制自己,同时,要正确处理对待爱情的走向,用一种博大的胸怀去看待它,不要为一时的失败而走向极端。

  (3)在人际交往方面。葛教授说当今大学生交友主要出现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都渴望多结交朋友。但是他(她)一方面都多半将朋友理想化了,所以就会产生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的局面。另一方面,他(她)们在交往过程中,站在别人的角度少,而站在自己的角度多,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在任何事情上都于自己保持一致,结果,发现现实并非如此,于是越来越失望。

  第二交朋友也是一个较为浪漫的过程,但是许多同学都操之过急,环境变了,离开了从前的同学,就有了孤独寂寞的感觉,于是就希望迅速的寻找新的朋友,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交朋友需要给彼此都多一段时间,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一蹴而就"是不正确的。

  第三不少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失败不是由于对朋友的要求过高,而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也就是过低的评价自身。这主要是由于自己在学习、恋爱、上有过失败的经历或者因为自身长相、身材稍差等原因而引起的一种自卑心理。这类同学一般都采取自我封闭,很少与他人交往、交流,有的甚至觉得自己不配与他人交往,于是久而久之,在人际交往上越来越偏。长期封闭造成心理的抑郁,从而影响对事情的正确认识,影响学习、生活。严重的甚至出现深度的心理障碍,对以后的人生会形成极大的不利。 就此,郭教授希望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狭隘,同时要正确的发现自己的个性与优点,不要由于自身某一点不足而整日抑郁,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精神舒畅,而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

  在采访之余郭兰教授提醒大家,心理咨询并非一件难为情的事,它是很正常的,能帮助大家及时解决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帮助大家了解自己,引导同学们正确的对待大学生活。

  最后,笔者引述郭兰教授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3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4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学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调查报告06-23

学生调查报告04-26

学生的调查报告04-27

学生调查报告06-10

大学生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01-01

中学生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01-01

小学生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01-01

学生近视的调查报告02-08

学生消费调查报告02-10

关于学生调查报告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