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读书笔记

时间:2018-11-02 08:31:3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奥义书》读书笔记

  《奥义书》是记录古印度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之总称,其核心思想是探讨世界的终极原因和人的本质。“梵”和“自我”是古印度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奥义”亦即“梵 ”和“我”以及二者合一(梵我合一)的道理,整个奥义书的最终结论可表述为:“宇宙即梵,梵即自我”。

《奥义书》读书笔记

  《奥义书》认为“梵”即世界的本原,是宇宙的自我,代表终极的真实。“我”则指人的个体自我,即人的本质或灵魂,意即真我、自性。

  正如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创世纪中是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在奥义书的创世说中,世界万物则是由“自我”创造的。这个自我也就是梵,所以印度教中的创造之神大梵天,即是整个宇宙人格化的象征。可见,印度古代哲学中将“自我”视为最高知识,《大森林奥义书》中说:“应该崇拜自我为世界。任何人崇拜自我为世界,他的功德就不会消失,因为从这自我中,他能创造出愿望的一切。”

  大森林奥义书指出了自我的构成:即思想、语言和生命气息。又指出大地是语言的身体,天空是思想的身体,水是生命气息的身体。所以印度教虽然体现为唯心主义,但仍归根结底指出自我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自我与财富的关系:“(人)含有十六分。他的十五分是财富,第十六分是自我。随着财富,他增减盈亏。而这自我是轮毂,财富是轮辋。因此,即使一个人失去一切,他自己依然活着。”这和中国古代“金钱乃身外之物”“千金散去还复来”的思想也是一致的。

  自我与欲望的关系:《第二樊书》指出自我必须抵御“七个怀有敌意的堂兄弟”,喻指人的七个感官:双眼、双耳、双鼻孔和嘴。如同《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人的生理欲望会阻碍认知内在自我。

  如何达到真实的自我:《歌者奥义书》中说“这是自我。它不死,无畏,它是梵。这个梵,名为真实。”等量代换也就是说“自我即真实”。

  《歌者奥义书》第七章用很浅显的'语言阐述了如果达到自我的真实,浓缩如下(文字有删节):

  “有认识,才能说出真实。没有认识,不能说出真实。

  有思想,才会有认识。没有思想,不会有认识。

  有信仰,才会有思想。没有信仰,不会有思想。

  安身,才会有信仰。不安身,不会有信仰。

  做事,才能安身。不做事,不能安身。

  获得快乐,才会做事。不获得快乐,不会做事。

  快乐是大者。快乐不在小者。”

  这段话和中国的儒家思想《大学》里“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讲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以后才能获得知识,有了知识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才能心思端正,从而达到自我的修行。

  《歌者奥义书》又指出:凡出自真实的愿望,“凭他的意愿都会出现,他得以拥有快乐。”然而,真实的愿望常常被不真实蒙蔽。“正像埋葬的金库,人们不知道它的地点,一次次踩在上面走过,而毫不察觉。”这些不真实就是远离自我的欲望。人们常常因为小快乐的蒙蔽,而放弃了大的快乐,所以无法从做事中获得快乐,无法安身。

  那么到底什么是小快乐,什么是大快乐?

  《歌者奥义书》二十四说:

  “在那里,不看到其他,不听到其他,不知道其他,那就是大者。而在那里,看到其他,听到其他,知道其他,那便是小者。大者不死,而小者必死。”

  快乐的最高境界即是全心投入,达到忘我无他的境界。

  从《奥义书》中,知道了梵和自我,认识到梵我同一,即自我与真实意愿同一,方能达到内心的平静,获得解脱。

【《奥义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佛教本体论与奥义书

2.风动,还是心动?--从奥义书看《齐物论》的理路

3.企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4.网络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5.读书笔记

6.读书笔记

7.读书笔记

8.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