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1-12-16 13:02:05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初一(4)学生共49人,整体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欠缺自主的动力,单靠教师的“盯学”,效果不显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后进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较缓慢,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甚至出现“空白”面。课堂上参与度不甚理想,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而且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同时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有待发展,学生手中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对此,必须继续努力,力争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平时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但仍有相当部份的学生借口不会做为理由,不及时完成当日的作业。在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回家作业独立完成方面做得很不够。如何培养“优等生”与“后进生”、及时落实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作必要的笔记、指导学生及时复习、总结、课堂上专心听讲、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等问题急需对策。 2、教材的内容与目标分析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能利用全等三角形解释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会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已知条件作三角形。 第二章  图形和变换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连结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理解连结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了解有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全等。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具体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移动后的图形,了解平移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了解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5)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相似,了解平面图形的相似图形是把原图形放大或缩小,形状和方向不变。 (6)欣赏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案,会运用图形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三章  事件的可能性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例举法(包括例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并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可能性的大小。 (3)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而小于1。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认识对给定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的值及另一个未知数有一个确定的值。用列表的方法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多个,了解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会殒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第五章  整式的乘除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数指数幂计算,会进一步理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2)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整式除法仅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4)会用乘法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乘法公式的某些应用。 第六章  因式分解 (1)了解多项式因式法分解的意义,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变形。 (2)会用提取公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会用因式分解解决某些简单问题。 第七章  分式 (1)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约分和通分。 (2)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 (4)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体会验根的必要性。 (5)能利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 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概括归纳,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学会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具体不同的要求,落实学生对作业题的不同要求。 4、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5、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提高教学成效。重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鼓励评价为主,充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成功感,促使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课时安排(不包括作业校对、期中、期末复习)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实授新课9节,复习、测试7节,共16节。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实授新课6节,复习、测试6节,共12节。 第三章  事件的可能性:实授新课3节,复习、测试3节,共6节。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实授新课6节,复习、测试6节,共12节。 第五章  整式的乘除:实授新课11节,复习、测试6节,共17节。 第六章  因式分解:实授新课5节,复习、测试5节,共10节。 第七章  分式:实授新课7节,复习、测试7节,共14节。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总结01-10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01-17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10-04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09-26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工作计划05-22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01-23

八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1-16

五数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1-18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二下)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