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0)《论语》教案

时间:2021-12-16 19:33:54 教案 我要投稿

C(1.10)《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写法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3.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并说出句意。 能力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培养文言翻译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背诵翻译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积累实虚词文言文知识。 3、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点评、质疑法 3、分类整理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前五则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理解课文内容,并正确朗读、背诵、翻译。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积累实虚词文言文知识。 2、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内容,并正确朗读、背诵、翻译。 一.导入1.有谁知道孔子这个人?说说有关孔子的知识吗?(请3—4人回答)当我们说到孔子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论语》了,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少年时家境衰落,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仁义”政治主张。晚年致力于教育,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他还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但《论语》并不是孔子写的或整理的,它孔子的弟子(学生)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谈论。 二、认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老师指导:边读边对照课文下面的注解自己试着翻译一下,并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2、老师将“说、愠、省、传、罔、殆”写在黑板上,由学生将音读出,老师在黑板上标注,全班齐读两遍。 3、老师:本为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 三、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第一则 1、齐读课文第一则(老师提醒: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 2、请学生翻译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明确:学习了知识,时常地复习,不也高兴吗? 3、老师讲解不易理解的重点字词 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这里可译为先生、老师,指孔子。 时:时常、经常  习:温习或复习  说:通“悦”,愉快或高兴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两个“而”:前一个表承接;后一个表转折 4、分别请学生翻译第二、三句。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君子(的所为)吗? 5、总结: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则 1、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则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泛指多次; 省:反省; 为wei:介词,替; 谋:谋划;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复习 3、请学生翻译这一则 明确: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4、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 个人修养:吾日三省吾身 第三则 1、全班一起朗读 2、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温:温习; 故:旧的(知识); 而:表承接; 可:可以; 以:把,后面省略了代词“之”; 为wei:动词,作为、当作。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明确:这一则表明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老师:这里的“温故”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阅读,而是边复习边思考探究,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在温习旧知识中获得新体会,掌握新知识,才“可以为师”;这里的“知新”,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得到新的体会,即认识的加深;第二是领悟到新的内容,即知识的扩大。 第四则 1、自由朗读第四则,结合注释自行翻译一下 2、老师讲解不易理解的重点字词 而:表转折; 则:就; 罔:迷惑; 殆;有害 3、请学生翻译这一则 明确: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4、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明确: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多得。 第五则 1、齐读第五则 2、老师讲解不易理解的重点字词 诲:教导;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此、这; 最后一个“知”:通“智”,聪明才智 3、老师翻译“诲女知之乎!”,请学生翻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明确:由,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则 这一则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明确: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言行谨慎,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布置作业 1、归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的句子 2、背诵前五则 3、预习后五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后五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并正确朗读、背诵、翻译。 2、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释词、口译,分析后五则;积累实虚词文言文知识。 2、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正确朗读、背诵、翻译。 一、回顾之旧知,导入新课 1、请几个学生背诵前五则。 2、提问:前五则中,讨论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的分别有哪些? 明确: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日三省吾身; 3、老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五则又是从哪方面讲的。 二、探究学习课文后五则 第六、七则 1、齐读第六、七则 2、老师引导学生一起理解不易理解的重点字词 思:希望、想着; 焉:语气词,无实义; 内:内心; 自省:自我反省; 三;虚数,几个; 行:走; 焉:于此、在其中; 善者:长处、优点; 从:学习;不善者:短处 3、请学生翻译 明确: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4、这两则文字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明确:正确的学习态度。我们要向一切人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们累世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则 1、结合注释,讨论并合作翻译(三分钟时间) 2、请学生翻译此则,老师根据其翻译引导学生正确解释不易理解的字词。 士:读书人,有志者; 弘毅:刚强、勇毅; 任:责任; 仁:(推行)仁爱; 以为:把……作为; 重:重大; 已:停止; 远:遥远 3、全班一起翻译 明确: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 4、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 讨论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的目的士鼓励门人要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第九则 1、请学生翻译这一则 2、老师根据学生的翻译引导学生正确解释不易理解的字词。 岁:年; 然后:这以后; 凋:凋谢 3、再请一名学生翻译这则 明确: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才凋谢的。” 4、老师讲解这则所蕴涵的哲理:这一则所讨论的是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处于浊世,君子能洁身自好。 第十则 1、结合注释,讨论并合作翻译(三分钟时间) 2、请一名学生翻译此则。 3、老师根据写生的翻译引导学生正确解释不易理解的字词。 行:奉行; 之:代词,它; 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不欲:讨厌(的事) 4、老师分析:此则是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是“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三、回归并思考 这五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讲个人修养的? 明确:学习态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请2—3人背诵 二、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 提问:文章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讲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讲个人修养的? 明确: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讲解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四、

【C(1.10)《论语》教案】相关文章:

.1.10半年小总结01-11

南宫职中12.10-1.10工作计划02-20

设计模式1.10桥接模式 -电脑资料01-01

C(1.6)《理想》教案03-08

C语言课程教案04-01

论语十二则教案01-12

电子教案《论语》选读03-21

论语十则教案07-24

C(1.8)《人生寓言》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