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教案(第26课)

时间:2021-12-16 20:47:59 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上教案(第26课)

二六  短章一束 【教学目标】 1、  感受诗歌形象的画面美、情感美和哲理美。 2、  能够模仿诗歌作品,创作新诗,表达自我真情。 说明: 《短章一束》共收录5首现代诗歌,都是语言简洁、明白、晓畅又含义丰富的代表作品。诗歌贵品。诗人艾青说:“《雨》全诗七句:以‘熟透了的葡萄’来形容‘五月的雨滴’,这是多么精彩的比喻!把雨滴写得多么可爱!这就传达了雨的重量。”只有引导学生品出诗歌形象美,才能使学生懂得诗歌、喜欢诗歌,进而顺利引导学生模仿创作诗歌。中华民族是诗歌的国度。我们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诗歌、创作诗歌,才不愧这个光辉的称号——不负我们传承的职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在朗读中,还原、再现、感悟诗歌形象。 2、 难点:咀嚼关键词句,明确作者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快速成诵   1、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最初表现形式,也是文学最有魅力的最永恒的表现形式。今天,我们学习“短章一束”——5首短诗。 2、教师背诵5首短诗。 3、组织学生背诵五首短诗。 1、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背诵五首诗歌。 2、交流背诵5首短诗。 5首短诗30行文字,5分钟能够背诵。采用首先背诵——先入为主的形式,不仅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而且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品味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配乐朗诵 初步感知 3、  教师配乐朗诵 4、  组织学生朗读   1、  倾听教师范读 2、  配乐朗诵(声音洪亮、有节奏、有感情)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诗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环。朗读能够使学生自然进入诗歌意境,接近诗歌的形象。 还原再现 咀嚼品味 1、以《红叶》为例,还原再现诗歌形象,咀嚼品味诗歌景、情、理之美。 示范过程: ① 还原景物:绿叶-经霜-红叶-风-红叶-(我) ② 再现形象:有热血的绿色生命 ③ 相似联想: 经霜-经过艰难 绿色生命-普通人 热血-激情、梦想、辉煌 ④ 体悟真情: 赞美了普通的生命同样能够创造人生的辉煌。 2、组织学生咀嚼品味《雨》、《故乡》     1、倾听教师示范、笔记品味方法 2、学生仿照教师品味诗歌的方法,品味《雨》和《故乡》。 《雨》 ①雨滴-落地 ②酿造的季节 ③雨滴-葡萄 蜜-甜美 酒-醉人 ⑤ 赞美了甜美、醉人的生活。 《故乡》 ①霜-小路-故乡-床 ②以我为故乡的母亲 ③霜-月光或乡愁 小路-思念 故乡-情感归宿或者精神家园 ④赞美了母爱的深切和永恒 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的作用。教师的示范,尤其是方法的示范,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法可依,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了,这样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渐入佳境,习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模仿创作 抒发自我 1、  仿照《我》创作一首新诗 2、  组织学生仿写新诗 教师仿写示例: 我 杨伯红   我, 一座山, 扎根大地, 也将擎起蓝天。 1、  欣赏教师仿写的新诗 2、  自己仿写新诗 诗歌是属于青年的。教会学生写诗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写诗从仿写开始,走的是一条捷径。 课后作业 延伸学习 1、仿照其它诗歌,写一首新诗。2、《断章》新解 (先查阅资料,再仔细阅读品味,选好一个角度,写出新意) 1、选作一个或两个 2、完成作业 1为巩固作业,2为探究作业,作业分层,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八年级上教案(第26课)】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教案(第6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5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4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3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1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7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18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17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16课)03-10

八年级上教案(第28课)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