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滥竽充数》教案标识为例谈当堂完成作业

时间:2021-12-16 09:47:49 教案 我要投稿

以《滥竽充数》教案标识为例谈当堂完成作业

  硚口区易家墩小学  罗  婧 (登载在《硚口教育论坛》2008第5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聚焦课堂,聚焦作业”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共识。课堂作业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从而改进教学方法。专家说: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百道题,不如在课堂上独立做一道题。可见,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能够促进知识的有效内化。因此,教师在教法和学法上应作一番探索,帮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实现课堂作业最优化。 备课时,在教案中标识出完成作业指导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当堂完成作业,实现课堂作业最优化。教案中的标识,它的首要意义在于强调,在于提醒:提醒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注重教师教法的运用,学生学法的指导,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当堂完成课堂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仅以四年级下册《滥竽充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篇课文中的5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滥竽充数”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顺学而导,抓住词句感悟人物的形象。通过南郭先生前后结局 的对比,理解滥竽充数的意义,领悟其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 一切的考验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形象,理解寓意。 难:通过对课文的拓展,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学法指导: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抓住动作,换词等方法理解滥竽充数、装腔作势、待遇这三个不同的词。同时,通过关键字“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滥竽充数向我们揭示的道理。   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滥竽充数》。(请学生注意“滥”和“竽”字的写法。) 1、板书课题。 2、什么叫寓言?(指名说) 3、  3、师小结:寓言这种文学作品形式我们以前已经接触过,它往往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隽永的道理。 4、  5、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6、  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7、 (1)认读生字 8、  寓言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腮帮 9、  场面 捂着 装腔作势 混 (2)文中需要注意的字音:   齐湣王 脾气   2、齐读读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1)指名读文。 (2)指名说故事。 (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装会吹竽,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报酬,齐湣王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偷偷逃走。)   3、带着对故事的理解,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看看题目的表面含义。 (1)指名说说。 (2)归纳字的含义: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竽:乐器。  充数:凑数。 (3)连起来说一说。   4、快速浏览课文,你觉得哪个字最能表现南郭先生在乐队里吹着不成调的竽凑数。(混)   三、理解课文。   1、看到这个“混”字,你能结合上下问提出哪些问题呢? (为什么能混?怎样混?最后结果如何?)  2、解决问题。   (1)为什么能混?   A讲排场  你能说说讲排场是什么意思吗? B出示句子并比较:  他常常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他有时让三百人吹竽给他听。   (“常常”能否换成“时常”或“有时”?) C小结:是啊,正是齐宣王的爱面子,喜欢讲排场给了南郭先生机会。 (2)南郭先生是怎样混的? A找出相关句子勾画下来。 B抓住动词谈谈你的体会。 (鼓、捂)请学生做一做动作,演一演。 C这样的行为,在文中用一个词来概括就叫:装腔作势。那么装腔作势的意思是?指名读这句。 D你能换一个词来表示吗?(装模作样) E南郭先生这样的装腔作势,在当时结果如何?   (高待遇)用换词理解待遇。   F他混过了一次有一次,结果不仅没被人发现还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他当时肯定很(  )?你能用这样语气读好这一部分吗? (3)可世事难料,齐宣王死了。南郭先生还能混吗?   3、学习课文3—4自然段,看结果。  (1)读这部分,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南郭先生结果如何吗?(板书:逃)  (2)对于“逃”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问题呢? A逃的原因:一个一个吹。(不适合混了) B逃之前他会有什么表现呢?会想什么?(从动作心理去指导。) C其他人为何没有逃呢?  (3)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最后却逃之夭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或事吗? 面对这样的人或事,我们该怎样做呢? 四、小结:没有真正才干而不会装会、弄虚作假、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是经不起考验的,他的真面目终究会暴露的。   五、独立作业。(附后)     揭示“寓言”的特征,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寓言的作用,为探索寓言蕴涵的道理埋下伏笔。             此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自己认读,在读中纠错,巩固读准生字字音,强调轻声的读法。采用这样的教法和学法是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设计中的第一题。     抓住主人翁“南郭先生”吹竽的前后结局归纳故事主要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设计中第四题的前一问。       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是先理解语素,再组合各语素的意思形成词语的意思。这样做的目的是:教给学生解释词语的方法,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设计中的第二题。             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比较句子所表达的效果,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种理解句子的方法在这个教学环节体现得很充分,有利于学生较好的完成作业设计中的第三题。         对“装腔作势”一词的理解,先通过学生自己勾画文中的动词:“鼓着”、“捂着”来初步感知,再让学生自己做一做动作,进一步感受,接着引导学生明白这样的动作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最后,通过近义词的方法巩固对这个词的理解。完成词语理解。                       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混”与“逃”的对比,受到启示,并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辨是非,明道理。同时,学生也可以顺利地完成作业设计第四题的后一问。   板书设计: 7、寓言两则   滥竽充数 混  -------------------------- 逃 没有真才实学     作业设计:   7、寓言两则  滥竽充数   一、用横线画出下面读轻声的词语。 寓言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腮帮 排场 捂着 装腔作势 脾气   二、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滥竽充数—— 装腔作势——   三、比一比,说一说。 A 他常常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B 他有时让三百人吹竽给他听。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滥竽充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寓言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所以,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要注重文与道的统一。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语言文字的教学,也就是在课堂上落实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一、注重了字词的教学。在开课伊始,检查生字读音的环节中,在学生读词的过程中,我通过一定的评价语和正音,让学生注意了本课平舌因,翘舌音,特别是轻声的读法。因此,学生完成起作业中的第一题也就轻而易举了。在词语教学的环节中,我重点指导了滥竽充数和装腔作势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滥竽充数一词是通过层层推进的法方来理解的。首先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工具书,说说这个词语的表面含义。其次通过南郭先生前后不同结局的对比,说说从这个词语中感悟到的道理。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体会。而装腔作势一词则是结合课文内容,抓住文中的动词,演一演,想一想南郭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给学生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来理解此词。由于教学环节落实的比较清晰,学生对这两个词语理解也比较透彻。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本课教学以南郭先生前后不同的结局对比为线:混——逃。围绕这两个字,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环节比较清楚,同时也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乐于探究。而这样的学习氛围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当堂完成课堂作业。 这样的教法和学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当堂完成作业奠定了基础,但一些环节的处理也稍显薄弱: 1、在教学中,虽然教学环节落实清晰,但有累赘的倾向,留给学生的作业时间不够充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优化整体感知部分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直奔主题,谈谈对“滥竽充数”这个词表面含义的理解,充分的给学生质疑,思维的空间,学生的训练会更扎实。 2、有“重文轻道”的倾向。语文教学姓语,那么它的人文性如何体现呢? 是在文字的训练过程中渗透出来的。特别是对于寓言故事这样一个特殊的体裁,它的人文性我们就更不能忽视了。在教学的过重中,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忽视了语言文字背后道理的渗透与感悟,以至于后面的总结时,学生对“生活中有这样的人或事吗? 面对这样的人或事,我们该怎样做呢?”这个问题理解的不够深刻,学生能明于心,但不能明于口,写于手,影响了作业中的最后一题的完成效果。   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钻研,不断的探索! &nb

【以《滥竽充数》教案标识为例谈当堂完成作业】相关文章:

减负增效-谈课堂作业的当堂完成与反馈01-20

谈有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文07-15

以《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01-21

谈有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文350字07-18

也谈顶真式衔接-以《经典常谈》为例08-27

独立完成作业01-20

独立完成作业05-02

知识“盲点”例谈01-20

知识“盲点”例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