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时间:2022-12-07 13:15:46 松涛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精选9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精选9篇)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1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物质载体。学好数学语言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数学语言呢?兴趣的培养是开头,那么,方法的指导则是关键。说话者能准确、明了把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数学语言显示给听众,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所以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中尤为重要。

  1.教师做出说的示范。

  可塑性强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我们知道,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原型启发”。学生口头表述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模仿—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课堂用语的精炼、严密,具有启发性。特别是有关数学概念的表述,数学问题的阐述,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仿有“范例”。

  2.训练学生学会听

  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不仅能专心听老师讲话,而且还要认真地听课堂上每个同学的讲话,要听后作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养成听的好习惯。再次我们还要给学生指导一些发言的技巧,例如语言表述时的节奏、速度、语气变化等。在学生形成一定的口头表述能力时,进一步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2

  数学语言与其它语言不同,因为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数学语言说的完整、准确、简洁和有条理。一定要言简意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要添枝加叶。

  (1)完整性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思维单一,语言不完整,不会有意识地说一句完整的.话。根据学生的这种弱点,训练时要求学生先想后说,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

  (2)准确性

  数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恰当,科学合理,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要求有条理、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条理性

  数学的逻辑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条理性。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法则的归纳,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要学生学会利用判断和推理,“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再把思考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落实训练模式,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

  一班学生,肯定有的学生口才好,有的学生缺乏口才,也有学生由于个性差异,平时沉默寡言,表现内向。为了让全体学生的口才得到提高,我们必须改变那些形式化的小组合作,灵活运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练习评价”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3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再学习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算法。

  这节课虽然内容不多,只有两个知识点。但毕竟是新课,学生们第一次接触,而且对于学生来讲,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新知的接受主要是靠第一次信息的接受、理解,如果在第一次讲解时,学生没有抓住要领,没弄清楚,以后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习、辅导,有时还难以完全纠正过来。因此,我在教学新知时,不急于求成,先画图(左边3个苹果,右边5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用文字叙述;再引导孩子看着这幅图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4

  由于学生已学过用加法解决图文问题的题目,因此很快提出“左右两边一个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有好几个字,如果写下来要好一会,但数学王国里的符号家族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麻烦,可以用这个符号表示(板书画出括线),让学生看着这个符号,自己说说其表示含义,在请几个小朋友说含义时,有小朋友说表示把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的意思,但还听到有小朋友说是在问“一共有多少个?”他的这个说法肯定代表班级里部分小朋友的想法,这正是我担心小朋友以后在做题时犯的错误,也是我在这堂课上希望听到的回答,只有在课堂上第一时间发现小朋友的错误才能在第一时间里帮小朋友解决问题,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因为在初学时学生对错误的`印象还不深,容易消除他的错误看法和观点。我没有断然的否定这位学生的回答,只是告诉他:“它可没有这么大的本领,它只表示把左右合起来,一共的意思。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5

  你看,它用左右两只手把左边和右边的东西括起来,合起来了。”我用拟人的手法把括线的意思形象化,学生们听了也点点头,觉得很有道理。只要在括线下面添个“?”(板书?)就把刚才那个问题表示出来了,谁来说说这里的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把符号和板书对照,明确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也体会到符号表示的`好处。这个例题教学完后,我没有马上教学“试一试”,而是先让学生动手动脑“试一试”想想做做的第1、2题。组织学生先看图,同桌互说图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什么,再在全班交流,明确图意和所求问题之后再让学生提笔列式解答。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口说的过程中把知识内化,促使学生理解、掌握。

  接下来我才教学“试一试”,在教学时,我直接出示整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里括线表示的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及“?”在哪里,它表示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这道题的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这环节,我相对放开些,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际问题的结构,自己列式。

  之后,我再次组织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两幅图,比较: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比较中学生发现:图中的括线都表示左右合起来一共的意思,都有一个“?”,左右两边至少有一边是已知条件;不同的是“?”所在位置不同,表示要求的问题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决,“?”在括线下的是求一共多少要用加法解决,“?”在左边或右边的是求总数里面其中的一部分,要用减法解决。学生们在比较探索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以此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质量。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6

  例题加法是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看图了解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结构,通过理解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出示例题后,我先告诉学生“︸”和“?”合起来表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表示什么意思,告诉学生表示“一共多少个”以后,再让学生看图说说意思。在说的时候,我会提醒学生观察“?”在图中的位置,看看不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的意思。在学生都能看出“?”的不同处之后,我再进行总结。

  相比例题,其实“试一试”对学生来说,理解和列式都更难一些。出图后,我先引导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并借助在例题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认识到图中的括线及下面的'数量‘8个’表示一共有8个苹果,篮子外面有1个。篮子上面的‘?个’表示要求的问题:‘篮子里面有几个苹果’。讲解清楚后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充分理解后再让学生利用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解决问题。由于减法是难点,因此对减法算式的理解要比加法更细致,列式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8’要写在减号前面,充分理解减法含义。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7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对看图列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要想学生做对一定要舍得时间,让学生多说,只有在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另外,由于学生才一年级,一切都处在学习、成长阶段,因此像看图列式还要告诉学生:求篮子里有几个苹果,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去数,有时是数不出来的,而应该用小脑袋去思考!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发现有些孩子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掌握的并不理想,特别是用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学生错误率较高!不禁反省起来,发现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还少了一些总结引导!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是首次接触到括线,更是首次接触到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所以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理解括线的含义,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解决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我虽然注重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但在总结方法这一环节做得还不够!我应该引导学生比较加法和减法两类实际问题,让学生清晰得知道问号的位置不同,就是所求的问题不同。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知道了合起来的总数,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只有通过这样的比较,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含有括线的实际问题的理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8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看懂图意,了解图片中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能够将图片中所包含的信息用语言描述出来,同时在练习中不断感受符号特点。因此在教学本课内容时,着重让学生多说一说图意,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在课堂开始前,以开火车进行口算训练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心理准备。随后,与学生谈话,回顾我们以前在学习“比一比”这部分内容时。会用勾和圈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让学生感受符号在我们数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使用符号的优势。

  教学例题时,先让同学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能够大概说出左边有多少个,右边有多少个,一共有多少个。随后指着括线与问好向同学们介绍。让学生说一说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已经知道的就是已知条件,不知道的要求的就是问题。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列式计算。

  教学试一试时,让学生说说括线表示什么?括线下面的8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再指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进一步理解括线及问号所表示的实际问题。

  想想做做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先说一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在回答第二题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根据图片直接说房子里有一只兔子。这时,引导学生找到问号,让学生说一说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再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总体上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在描述时有困难,可引导着让他们多说一说,多练一练。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篇9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画图表示的实际问题,理解里面的数量关系,用加减的含义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会列出算式。在这节课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但也要学会与同学相互交流想法,在交流的过程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主要教学过程:在教学例题时,会让学生看图说一说自己得到的一些信息,慢慢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提出问题。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确“括线”表示的意思是一共,问号在哪里,就说明要求的就是那一部分。例题的条件与问题我不止请了一位同学,而是几位同学,还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明白问题与条件。在教学试一试的时候也让学生多说一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快速地做题,我给学生总结了一下:像这种题目,“先写符号,再找数字。”——(1)“?”在括线的尖尖嘴这里,就用加法,如果被括线包围起来了,就用减法。(2)题目中能清楚地看到的数字肯定能用,能很清楚地数出来的个数也能用,但是问号在的'地方,就算能数,这个数字也是不能用的。发现掌握了这个方法的学生,做题速度明显快,而且正确率也高。

  不足与改进措施:学生在看图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时,比较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提一提数学问题,多思考。在教学例题与试一试的时候花的时间稍微有点长,导致在后面的练习中,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的时间就有点少了,在这一点上之后要更加合理安排。对于我总结的方法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起来,还需个别辅导讲解。

【课题研究六《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用括号线表示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01-04

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研究教案)01-05

反思与追问-课题研究的关键12-08

用形容词表示类别和整体02-06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01-04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12-14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后记01-06

线绒粘贴画的教学反思01-05

海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新课题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