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毕业生实习报告-福州海峡都市报实习

时间:2021-12-12 16:31:54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2007年毕业生实习报告-福州海峡都市报实习

  简介:我终于记起我该写一篇总结——准备给老师看的总结当然早已完成,但那始终是官样的,而给自己看的呢?我想,还是需要的,毕竟那两个月又二十天之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难以忘怀的。

2007年毕业生实习报告-福州海峡都市报实习

  岁丙戌,元月初九日,我便把自己撵上了开往福州的火车,我只知道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叫“福州”的城市,那座城市有几家我想去试一下的报社,此外我的包里有一张福州市区地图,其他,我几乎一无所知。而还有一点很糟糕的是,这次出行,出去了,我毫无退路。

  那列火车是在夜间运行的,当天微明的时候,它就到了那座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还十分陌生的城市。走出那座看起来很壮观的火车站,再在略显寒冷的公路边等待了近半个小时,表哥出现了,他把我接到了他的住处,那地方叫新店镇磐石村——这是我后来才弄清楚的。

  在大体弄清楚福州城区的道路之后,我便去了海峡都市报——传说中的福建第一大市民报——开始我的实习,为期两个月又二十天。

  我始终都认为自己足够优秀,或者也可能是因为在我实习过的多数地方都缺少一个同等层次的人做对比,于是,我自认为在报社里我过得还算顺风顺水。

  初入报社,部门主任在寻求记者们的意见之后,给我指定了一个老师,他叫柳志荣——他是我应当感谢的,此外部门里还有一个叫候希辰的记者——他也是我应当致以谢意的。

  我认为我很幸运,因为甫入报社,我的老师柳志荣便接到了一个大的报道策划,是关于福州市内河治理的——这是个延续了近一个月的系列报道。在这次报道中的投入使我得以最快速度地融入了报社的工作中——在部门记者们的帮助下。

  重点要提的是那位叫候希辰的记者——他的另一个称呼是“候总”——我的老师这么叫他,后来我也是这么称呼他——总是叫“老师”多别扭啊,“都把我叫老了”——部门的一个记者MM如是说。

  候总也是龙岩人,我的老乡,在我的实习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有时甚至不用他带的实习生而是用我,让我从我老师之外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范围不只是记者职业工作。

  “福州内河治理”系列报道就是主要由柳志荣和候总来做的,延续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福州城,沿着那些河道溜达过许多次。

  据说这组报道最后被报社内部评为好稿——只是据说,因为我并没有去证实。

  在表哥家住了一个多月后,我在报社后租了间民房住下——为了更方便于我的实习,月祖160。

  此时实习生活已入正轨,做完了“内河治理”的系列报道之后,失去了自己实习生的候总带上我伙同部门的另外一个记者——美女李雅进行了“3·15食品安全”系列报道。

  这次报道受益颇丰,尤其是暗访的进行,使我学到了以前学不到的东西。那几天为了查口水油,同志们连着吃了好几天的水煮活鱼,于是后来据说候总见着那玩都怕。当然由于部分引用话语的不准确,这组报道似乎引起了一点点麻烦——这是后话。

  再后来,报社来了不少福建工程学院的实习生——我个人认为他们很失败,作为实习生居然就那么大咧咧地聚集在一起大声聊天——我想,这估计没几个记者能够接受,我也曾给了他们一点意见——我不知道我这么做是对或不对,但我想是对的。

  在报社做的最后一个系列报道是关于福州市区交通灯、交通标线的系列报道,这次策划部门同样投入了不少人力,并且同987进行了合作,几乎将福州市区大部分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报了个遍——据说引起了有关部门人士的不满——当然,这只是据说。

  比“福州市区交通灯、标线治理”系列报道稍早进行的是一次招聘策划活动——“巅峰对决2006”。我不知道别人如何评价,但就我个人而言,当我深入参与这个活动时我更觉得这是个闹剧,虽然在最后的专家点评时我收获不少。

  穿插在各个系列报道中间及期间,我还做了一些零碎的报道,有些是同部门的记者们去的,有些则是自己去的或者同摄影部的实习生去的。

  当我独自采写新闻时我学到了更多,而自己存在的许多不足也在这时体现,甚至弄得我一度很迷茫,但庆幸的是最终我保持了清醒并且努力改正了一些缺点——虽然还有许多有待改进。

  我想我努力了,我做到了最好。

  但我知道我还是有许多要学。

  感谢在实习过程中帮助过我的部门的那些记者们,你们对我的帮助我一生难忘。

  至今我还在怀念福州,怀念那段日子。

  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不会是那里,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