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时间:2023-04-14 14:47:02 雪娥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精选2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精选25篇)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

  应学校安排,我于20xx年11月20至21日,赴庆阳五中参与了庆阳市第二届“适学课堂”观摩研讨会,为期两天的学习中,真真地让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领略了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受益于专家教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见证了和而不同的智慧火花在迸发碰撞。对于“适学课堂”,我是陌生的,也是好奇的,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踏入了庆阳五中的多媒体报告厅,想要一睹“庐山真面目”,果然,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适学课堂之新,同课异构之巧,以及观课研课之细,都让我耳目一新。现我就本次学习我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为各位同仁做一个简单的传达,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一) 适学课堂之“新”

  “适学课堂”立足课堂中心,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提供教师教学效率出发,以”适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不同类型特点,适合学生生命天性”为原点,以“先学后展,当堂达标”为要旨,探索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范式,提供了“问题引探型”,“任务活动型”,“整体三学”型,“学展练”型,“梳理练习”型五种模型供教师选择,他把教师变成了课堂的“主持人”,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服务者,而不是传授者,引导者和帮助者。郭亚龙校长说:传统课堂的最大弊端就是教师帮助太多,教师起了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指导。“指导者”与“引导者”是有区别的,是大不相同的,引导者站在学生的前面,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路,“指导者”站在学生的旁边甚至是后面,在学生迷失方向时抬手一指,课堂需要指导,而引导会让学生丧失辨识能力。在课堂效益方面,郭校长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果一节课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学会了,达标了,那么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

  (二) “同课异构”之“巧”

  在观摩了三节语文课后,我开始从心底认同工作室的左维平老师的一句话: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合水乐蟠初中李芳老师,庆阳五中张世猛老师,袁馥荔老师,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同上《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李芳老师以读为切口,以美为目标,声情并茂,学生竟然当堂成诵;张世猛老师像极了一名主持人,他妙语连珠,于谈笑间使学生领略文中精髓,可谓“学在课堂,功在课外”;袁馥荔老师构思新颖,大胆放手学生,将《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对比学习,既是课堂又是徜徉山水间。三位老师都是努力在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着最美的课堂,果真是“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三) 观课评课之“细”

  庆阳五中尤秀老师的数学观摩课之后,“郭亚龙工作室”的各位老师们为我们展示了课堂研究方法,短短一节复习课,五十分钟的时间(拖堂十分钟),竟然从八个维度来观察点评,精细到了教师用时几分钟,学生用时几分钟,回答问题多少次,集体回答多少次,个别回答多少次,点评多少次,如何点评,学生情绪如何,教师表情如何。剖析之细,维度之广,可谓是细致缜密,滴水不漏,着实令人叹服。

  对于“适学课堂”,对于各位名师,只能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由衷一句:佩服佩服!以上是我本次学习所得,现与各位同仁分享,疏漏之处,欢迎各位质疑提问,谢谢。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2

  xx月15、16日,全县三十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培训会,和全省近千名教师共聚xx文理学院,观了八节观摩课,聆听了三场专家讲座。观摩课授课教师既有全国特级教师、知名专家,也有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已经比较成熟的青年骨干,还有年轻的教学新秀,他们的课也就各有特色:或者朴实而韵味悠长,或者匠心独运、点拨巧妙,或者活泼生动、新颖明快。三位专家报告也深入浅出、引人深思:徐老师的“解决问题教学研究”用大量生动案例为老师们答了疑解了惑,孙老师的.“提高教学质量从研究学生开始”获得老师们的认同。

  培训期间,我县参训教师都能按时参加,特别是xx小学、xx中小等教师还能积极交流讨论,认真学习的精神可贵。

  培训会后,xx中小、xx中小等学校参训教师按要求上交了心得体会或教学设计,共计16篇,部分学校还组织参训教师上了汇报课。这些学校及参训教师重视二次培训,重视反思与总结的做法值得提倡与表扬。

  总之,本次培训会,我感到老师们不论是在观课、听讲座过程中,还是回校反思实践过程中,总有一点、两点被打动、被点亮的地方。培训会对老师们的影响正如徐斌老师追求的“无痕教育”那样,“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不露痕迹中理解”,相信老师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在春风化雨中提升”。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3

  通过对现场课堂的观摩、学习、以及倾听专家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解读,使我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在杜郎口小学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新课程理念和教育理想在课堂的具体实践。杜郎口小学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杜郎口小学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大环节。杜郎口教学模式使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象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就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来讲,颇有感受。

  最大的收获不是课改的新理念新模式,而是我们身边的`教育所缺少的课改实践,因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一直是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我们学校多年来也一直在倡导新课程的理念,但实行起来还是走不出旧模式的阴影。走了进杜郎口小学,我身临其境的感受了杜郎口老师的作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活跃的课堂氛围之中,看到这些你就会相信,新课改的实现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的课堂将会更加自主高效,让课改不再成为一个口号,让教育理想成为现实。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4

  今天有幸到蒲汪中心小学听课学习。我们一共听了四节课,三节低年级的,一节高年级的。四节课可以说节节精彩,并且各有各的个性和优点,让初涉小学数学的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感受到了小学数学的精妙与魅力。

  我个人从小数学不好,感觉数学,特别是小学数学无非就是数字之间的加减乘除,没有什么乐趣,枯燥无味;而现在教了十几年中学则感觉小学数学内容简单,没什么教头。可是,今天这四位老师的课,却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目瞪口呆。原来小学数学可以这样教,它的课堂是如此有乐趣,如此让人着迷。

  今天这四位老师,不愧是各片中选出的优秀教师。四节课展现了他们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的教学素质。对教材深刻的挖掘,让他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深入浅出;对孩子天性的了解,让她们把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的学习的`游戏乐园,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轻松愉快;对孩子们多样化的评价、鼓励,让她们提升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对孩子们严格地要求,习惯养成的培养,让她们为孩子们以后的成长提供了保障。

  和她们比比,我知道了自己的差距有多大。同是老师,真是惭愧。还好我现在已经意识到并开始学习。我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会有收获。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5

  十一月七日,我校的播放室里,聚集了来自沂南县各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这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讨会。

  我带着学习,带着思考,有幸参加了三四位老师的教学课堂,聆听了田红梅老师的《钓鱼的启示》,张伟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陈祥莲老师的《称赞》,杨青老师的《跨越海峡的生命线》的精彩课堂。

  几位老师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年级段的课,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侧重点。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收获。

  首先,田红梅老师的《钓鱼的启示》。教师对课堂能有很好的调控能力。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能够及时进行引导,启发,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而且非常注重细节教育。其次,张伟老师的课,很有感情,很激愤。全文始终贯穿“中华不振”这个词,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让中华振兴。再次,是陈祥莲老师的课堪称精彩,课堂导入时那诗一般的语言,让听课的我如沐春风,教学环节衔接的紧密而又顺其自然,让我觉得听陈老师的课没有压力,有的'只是沉醉,只是感悟。最后,杨青老师的课,让我们通过板书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且让我学会了,对于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我们要补充教材,让学生理解。

  通过这次的活动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让我进一步感受听名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无能是教学功底还是文化功底都是我终身的追求!那精彩的课堂将铭刻在我的心间!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去深研和探讨。我也深刻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蕴含的深刻道理。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就意味着我们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只有去科学的掌握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6

  20xx年4月13日4月15日,我有幸参与“全国小学品德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有幸听取了一些名师、专家的经典课堂及精彩讲座,我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现将我参加这一次观摩的心得总结如下:

  首先,品德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副科,他是学生发展的必须要素,不过这也不是说一定要把品德课太强化,而需要老师们能给他一个正确的定位,把握品德课的特点,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让孩子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然后适应社会的过程。

  其次,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孩子也是一个比一个聪明,一句话:今天的学生非常难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否则,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情况,将会让你措手不及。品德教学非常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为,一个好的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的幸福,反之,一个不好的习惯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另外,我们要知道:我们在搞教育,我们应该知道教育的核心,那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其实,学生的健康人格非常重要,可以说有时候学生的交往能力比成绩更重要,因为,健康的人格可以让一个学生正常地发展,而成绩只能是文化水平的体现,它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再次,通过听了贾峰老师的《新科技,新生活》的教学,加上《凝注品德教学细节》的讲座,让我明白:品德教学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细节反映课程理念;教学细节能彰显文化内涵;还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并引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传播师者形象等等,所以,品德教学注重细节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教师要发挥品德教学的导向作用及反馈功能,利用教学评价来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使新课程不断完善,促使课堂教学活动的重新建构,从而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7

  6月10日、11日,我们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高效课堂现场观摩研讨会,小学高效课堂现场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在研讨会上我们认真听取了王增昌教授、孙永福教授、黄解放教授、吴正宪教授及东街小学几位同行的精彩讲座,使我受益很多。

  王增昌教授给我们解读了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孙永福教授讲授的'主要内容。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能力,研究先进的思想方法、教法和学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领头羊”,而不是“赶羊人”。并且要有一颗爱心,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黄解放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歌曲和照片,向我们讲解了探求教育的生命意义。教育是人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生命智慧,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作为教师要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生活和爱自己。我们要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做学生“进步的欣赏者,落后的啦啦队”。

  东街小学的几位同行向我们介绍了“突破问题导学的两大瓶颈”。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努力、进取、拼搏的精神。我要以她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博采众长,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会把我所学到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时俱进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8

  非常有幸能去双语学校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亲身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颇深。下面就xx第九小学xxx老师的“平均数”的课堂教学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名师的课前交流非常值得我们欣赏

  在课前交流时她那么的亲切,语言那么的感人,像聊一聊呀,说一说呀,快夸夸呀等,这样学生都喜欢和老师交流,愿意把心里的话和老师说,这样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的兴趣很高。

  二、针对知识点逐层分析

  王老师由课间喜欢做什么活动引出套圈活动,接着出示四人的套圈比赛成绩统计表,从这四人中再选拔一人代表本班参加学校的比赛,然后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选拔,引出平均数产生的重要性。然后逐人分析,先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分析徐杨的成绩,再让学生发现还有别的办法吗?进而转化为求和平分,从而渗透转化思想,在使学生认识平均数意义的同时,并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像谁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等,说完整。并认识了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还具有很强的敏感性。

  三、练习设计层次性很强

  像四一班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xx的身高就一定是134厘米吗?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这样就巩固了平均数的特点,更加深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然后又引入了生活中的平均数,像青年歌手大赛的成绩,如何计算平均分等,都是层次性很强的联系设计。

  总之,xxx老师的这节课上的细腻扎实,设计独特,求实创新,沉着机智,非常值得我们去品、去悟、去反思。

  还有xxx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她的课堂风格是朴实、扎实、精炼、简洁,有坡度,有深度,孩子们从心里佩服喜欢老师。她的这节课一共用了一个小时,孩子们没有感觉时间长,下课时孩子们都不想离开,依依不舍,真感人啊!

  请问一下自己,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如果都能让孩子们喜欢,让孩子们依依不舍,试想一下课堂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去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一点我们是能做到的。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9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于20xx年11月15—16日在重庆市育才中学举行,研讨专家是来自全国的郑桂华、李卫东、邓彤等。能够参加这次研讨,机会实在难得。会上我不但听到了优秀的研讨课,还聆听了着名教育专家的语文教学讲座,受益匪浅。听完讲座我总结归结为八个字:育之有方,教之有法,现将本人学习体会作如下陈述:

  一、育之有方

  在一天时间里,我们集中学习了xx老师和xx老师的教学理念:xx老师介绍他们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操作指南,xx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研究,为我们讲述了“小说阅读与教学”。

  xx老师从目前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谈起,主要讲了四个大方面的问题:什么是教学操作指南?为什么要研制教学操作指南?如何研制教学操作指南?教研组如何推动指南研制?xx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教学操作指南,明白易懂,给我许多感触,从她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教学是完全有依据的,来源于他们对课程标准和阅读知识的深入解读,特别是他们对于各学段阅读目标的细化做的十分详尽。

  教学操作指南的第三大模块: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系统与我们17级的语文《导学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杨老师详讲的“预习清单”和“反馈清单”,值得我们学习,其中“预习清单”着眼于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两方面,比我们“预习与导航”的单一化明显合理,且有整体意识;而在“反馈清单”部分,同样是检测,但他们的检测明显是有层次有梯度的,分为巩固、试练和拓展三部分,这些习题既来源于课文,又跳出了课文。目前我们处于无序状态的《导学案》其实可以借鉴他们的这些优点。

  在教学实际运用时,他们的总体要求是:把握“自主能动,快乐高效”理念,体现“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评教”三个要求,遵循“精准的目标定位”、“灵活的问题导学”、“及时的达标反馈”三个教学原则,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将课堂划分为“旧知巩固、引入新课环节”、“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环节”、“知识运用、巩固环节”、“当堂讲评总结提升环节”四个阶段,这样有放有收,优学优练的形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下午xx老师则着重介绍自己关于小说教学的研究。首先他讲述了目前的小说阅读现状:非语文、分文学、非小说、类型化、教学环节程序化、主题表达格式化和人物分析类型化。他认为小说有“虚构、心灵、叙述”三大特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小说教学要素:故事系统、话语系统、阅读方式,主张小说教学要体现以体验的的方式感受人物的体验这个特点,要教什么像什么。

  二、教之有法

  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两位老师分别精心设计了两堂教学课程——诗歌教学和小说教学,并进行教学展示。

  会后与同行老师讨论得出xx老师的诗歌教学环节如下:

  1、整体感知(自读熟悉文本,抽读正音、指导把握节奏、停顿、重音)

  2、细读赏析(品味词语与朗读指导相结合)

  3、主体探究(齐读把握情感,朗读品味词语,由物到人探究主题)

  4、回读品味

  xx老师的`《二十年后》则将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相结合,以吉米的故事和欧亨利的故事为切入点,联系上下文,品味语言,感受欧亨利的故事有名的原因(添加了哪些内容),最终达成通过关注作者特意关注的语言、通过伏笔来分析人物心理的教学目标。这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会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自己要有自己的理念、掌握一定的方法,多观摩前沿教育理论,构建并充实自己的理念,最终运用于自己的教学重。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0

  年月日,我和刘华姐姐等一行四人前往xx市永威学校参加2016年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研讨会。一天的车程并没有消减我们对此行的重视程度和对xx学校的敬仰,简单安顿之后,我们就参观校园。漂亮的哈佛色映衬着美观的教学楼,显得古朴而又厚重;葱郁的树木使干净的校园道路更显典雅;随处可见的警句名言使校园的文化气息四溢。这一切的所有使我们略显疲惫的身心瞬间清净,也对接下两天的培训多了些期待。

  两天的培训,一共听了九节课,内容上囊括记叙文、文言文、综合性学习、作文,形式上包括大课、微型课、说课、评课。并有幸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课标修订组组长巢宗祺先生对新课标的解读。学习之余,思考自己的课堂,觉得需要改进的很多,以后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核心问题,使之成为阅读课教学的突破点。听了两节阅读课:《阿长与<山海经>》和《最后一课》,两篇文章相对都比较长,第一位执教老师以找重点事件阿长买《山海经》为突破点,找关键句,找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以点带面。而执教《最后一课》的老师想要面面俱到,头头出彩,问题太多,显得无头绪,如果能抓住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的“变”这一个主问题读人物,整合行动语言,理解性格,也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其实,自己何尝不也是这样,每节课都希望把课文涉及到得每个知识点都给学生讲清楚,结果是面面肤浅。以后的教学,我会努力大胆“舍”,力争让孩子在一两个点上能更多的“得”。

  二、让形式多样的读成为阅读课教学的主线。听到的几节课,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都有一条主线:多角度的朗读,其中两篇文言文的朗读都在十遍以上。《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重点句子“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这个重点句子,老师指导学生反复读,比较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阿长的善良及对小作者的关爱。进入九年级以来,自己的课堂时时直击中考考点,不考的内容绝不多费时,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那么美的古诗有时被讲成了中考题的再现课,看到学生课本上满满的笔记和还算过的去的成绩,时常还有一丝窃喜,今日反思: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样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这样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的能提高吗?

  朗朗的读书声,我会让你重新回到我的课堂。

  三、关注现实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节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门峡的王庆梅老师执教的一节名为“微中见文 博中见采”的.活动课。王老师把大家耳熟能详的“微博”作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聊微博、赏微博、读微博、写微博”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文明用语、恰当用语,渗透美育教育,并使学生养成了关注现实生活的习惯,有了这些,学生作文也就不愁文采和“源头活水”了。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高潮不断,掌声不断,结束时学生幽默地评价:试问本节多精彩,此处略去一万字。也许,来年的中考并不会考到“微博”这个话题,但有这么多精心的设计,哪位同学不爱上语文?有这么一群热爱语文,细心观察,善于表达的学生,害怕什么中考?

  四、扎实上好作文指导课,保稳“半壁江山”。有人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这话一点也不过,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重视批改和评讲,忽视了作文指导。河师大附中的史亚楠的一堂作文指导课给我很多震撼。一张母亲在考场外守望孩子的图片是那节课的主要材料,史老师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写,分享,确定得分点,然后进行学法指导,最后鼓励学生再充实,给自己加分,反复几次,学生由开始的三十多字变成一百多字,内容丰富而生动。如果我们每次也能这样扎扎实实练好一个点,我们孩子的作文就不会只有骨架没有血肉了。

  感触颇多,收获颇多,需要改进的更多,但愿这些言语不只是付诸笔下,更是行动。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诗激励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几十几还“从头越”,惭愧?惭愧!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1

  10月25-26日,很荣幸来到临沂第十五中学(即六中分校)参观学习。25日11点准时来到临沂翔龙宾馆报到,下午1:30准时开会,会议共分两个阶段:25日下午观摩了三为优秀教师的公开课。26日中午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入会的人员有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的地理教研员,以及临沂市第十五中主要领导,和来自全临沂的九县三区各初级中学的地理优秀教师以及兰山区中学的大部分老师。

  第一阶段。由临沂十二中的钱红老师和蒙阴四中的王海娇老师,上了一节同课异构课——地形图的判读。两位老师风格不同,但是精彩不断。整堂课,两位老师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贯彻市“三、五X”教学策略,把每一个问题都处理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尤其是钱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他自身的素质以及对知识的融汇贯通,再加上她的.恰如其分的赞扬,整堂课都觉得精彩不断,她简直就是一位引导者,整堂课他都把学生深深的陷入了思维的深渊。王老师的课,是对四种地形图的认识用“妙妙工具箱”把每一种地形图,都做了具体的分析。就像演电影一样把每一个知识讲授给学生。整堂课贯穿“学生先感知---老师给出正确答案---训练---最后强化“的主线。再加上她的幽默的表扬,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踊跃不断,争先恐后。第三节课是由十五中的朱孝文老师讲授了一节讲评课。是对一张单元试卷做了分析。先从多个方面表扬了大多数同学,然后公布了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再让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解决本组出错的问题,再把交流的题目写到黑板上,重点问题老师进行点拨。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化应用。整堂课朱老师就是一位引导者,就是让学生去表演,小组合作体现的精彩纷呈,参与不断。总之,三位老师都各有特色的上了一节有代表性的课,我真是受益匪浅。

  第二阶段。是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的李春光老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课堂“做了一个精彩的报告,针对个人工作29年的工作历程,谈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对高效课堂的背景,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指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思维的深刻度两个方面作了重要阐述。以及对新教学理念的点滴和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与合力和高效课堂教学从规范开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报告。

  总之,无论报告还是示范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以及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上,让学生自愿去学习,而不是被迫去学习。要重视中差生的学习,让大多数同学喜欢学习自己的学科,让学生觉得你这位老师才是最受尊敬的老师。只有这样才最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是最高效的课堂。最理想的课堂。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2

  应学校安排,我于20xx年11月20至21日,赴庆阳五中参与了庆阳市第二届“适学课堂”观摩研讨会,为期两天的学习中,真真地让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领略了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受益于专家教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见证了和而不同的智慧火花在迸发碰撞。对于“适学课堂”,我是陌生的,也是好奇的,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踏入了庆阳五中的多媒体报告厅,想要一睹“庐山真面目”,果然,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适学课堂之新,同课异构之巧,以及观课研课之细,都让我耳目一新。现我就本次学习我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为各位同仁做一个简单的传达,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一) 适学课堂之“新”

  “适学课堂”立足课堂中心,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提供教师教学效率出发,以”适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不同类型特点,适合学生生命天性”为原点,以“先学后展,当堂达标”为要旨,探索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范式,提供了“问题引探型”,“任务活动型”,“整体三学”型,“学展练”型,“梳理练习”型五种模型供教师选择,他把教师变成了课堂的“主持人”,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服务者,而不是传授者,引导者和帮助者。郭亚龙校长说:传统课堂的最大弊端就是教师帮助太多,教师起了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指导。“指导者”与“引导者”是有区别的,是大不相同的,引导者站在学生的前面,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路,“指导者”站在学生的旁边甚至是后面,在学生迷失方向时抬手一指,课堂需要指导,而引导会让学生丧失辨识能力。在课堂效益方面,郭校长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果一节课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学会了,达标了,那么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

  (二) “同课异构”之“巧”

  在观摩了三节语文课后,我开始从心底认同工作室的左维平老师的一句话: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合水乐蟠初中李芳老师,庆阳五中张世猛老师,袁馥荔老师,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同上《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李芳老师以读为切口,以美为目标,声情并茂,学生竟然当堂成诵;张世猛老师像极了一名主持人,他妙语连珠,于谈笑间使学生领略文中精髓,可谓“学在课堂,功在课外”;袁馥荔老师构思新颖,大胆放手学生,将《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对比学习,既是课堂又是徜徉山水间。三位老师都是努力在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着最美的课堂,果真是“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三) 观课评课之“细”

  庆阳五中尤秀老师的数学观摩课之后,“郭亚龙工作室”的各位老师们为我们展示了课堂研究方法,短短一节复习课,五十分钟的时间(拖堂十分钟),竟然从八个维度来观察点评,精细到了教师用时几分钟,学生用时几分钟,回答问题多少次,集体回答多少次,个别回答多少次,点评多少次,如何点评,学生情绪如何,教师表情如何。剖析之细,维度之广,可谓是细致缜密,滴水不漏,着实令人叹服。

  对于“适学课堂”,对于各位名师,只能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由衷一句:佩服佩服!以上是我本次学习所得,现与各位同仁分享,疏漏之处,欢迎各位质疑提问,谢谢。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3

  20xx年4月11日,语文教师x、历史教师x、数学老师x一行三人前往南京第十三中学参加了首届全国“让课程走进学生生命自主课堂”观摩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旨在交流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欣赏名师的教学风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讨会特邀省市内外名师在南京十三中同台献课,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活动是促进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根据对内容的不同理解,策略的不同选择,资源的不同选用所进行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活动。我们觉得这种方式能赋予静态的教材以生命的活力,能展现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教学,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能彰显教学活动的艺术性,同时,可推动教师的自我反思,取长补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x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分别由南京市学科带头人x,全国语文课杯好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扬州中学x,上海市教坛新秀x执教。x老师的课先与同学漫谈阅读印象,再带领同学阅读,梳理文脉。由大而小,由概括而具体。梳理过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梳理课文由浅入深地探索散文的主旨,最后深入理解作者的生活理想,可谓水到渠成。

  x老师十分重视学生阅读的“第一感”。在同学们交流过阅读的第一感受后,王老师总结了大家困惑的共同点:语言美。然后以学定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其语言美在何处。教师循循善诱,学生体悟思考,课堂富有生机。

  x老师从学生阅读质疑中的难点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探讨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边朗诵边思考,最后打通了文脉,于是主旨也就豁然开朗了。

  母语对学生应有无穷的魅力。语文课应该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走进语言现场,进入主体,再身心愉悦,满载而归,甚至是流连忘返。而这一切要靠语文老师的努力。

  历史课是由来自天一中学的x老师,南京十三中的x老师,金中河西分校的x老师就“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课给我们上了风格各异的三节课,其中杨俊老师的课紧扣20xx年经济危机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异同展开,理论性强,课堂设计新颖,体现了很强的时事性,并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充分体出了“以史为鉴”,让历史照亮未来的特点,王东峰的老师关注基础,带领学生围绕教材进行了思考,讨论,比较明显的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关注了知识的落实,王振利的老师的课堂与我校的课改模式较为相似,也是三堂课中课堂效果最好的一节课,王振利老师在课前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六个小组,在课堂上按小组进行竞争打分,这种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围绕教材进行思考,并争先恐后的进行了发言,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是听课老师公认最好的一节课,这也让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校课改模式的信心。

  这次观摩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要消化吸收,汲取所长,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去。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4

  11月2日至3日我参加了沂南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听了8节省、市优质课以及于科长的精彩点评。活动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虽然很累但收获很多。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这次尤其突出,充电量最足,毕竟课堂教学是最直观最显性的。较之我们尚曾达不到的理论高度来说,观摩课和名师的点评是最有效地。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本质,纵观这几节课无不都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在我个人的看来这是一个宏伟目标,将影响孩子的一生,魏书生说得好“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方法”,如果我们所有老师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一定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像李芳老师《圆的周长》一课中“化曲为直”“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渗透,以及王永胜老师《三角形内角和》和张学锋老师《可能性的大小》中那种“猜测--验证--结论”的数学方法的培养无不都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真真正正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王晓艳老师《平均数》一课中那种“移多补少”“求和平分”的求平均数方法的得来虽显得艰难,但为了能力的培养王老师仍沉着冷静机智的扎实的做了最好的引导者组织者,这一点尤值得我们广大老师学习。是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是金钥匙,所以方法能力的培养就成了课堂的主线。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和这几位优秀教师比较我们之所以平凡,是因为我们的课堂缺少了灵气、缺少了情感、缺少了生活气息。听完这几节课,回想我们平静的课堂,此时此刻才发现我们在三维目标的培养显得是那么的薄弱,我们其实只注重了知识目标这一块,过程与方法目标都没得以扎实培养,更何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呢?像李芳老师《圆的周长》一课中,在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猜想推理——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加有效。还有就是这几位教师都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像张学锋老师的抽奖活动,吕健老师的生活中确定位置,王晓艳老师的选派谁去比赛等等都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恰恰是这些才使他们的课堂有了灵气有了情感,不再有所有平凡课堂中所曝露出的“空空洞洞”的感觉。仔细想来,每做一件事情,只要融入了感情,效果一定会更佳,就像唱歌一样,一首歌也许你我都能把调唱准,可谁投入了感情谁就往往更能打动听众,我们的课堂何尝不是这样呢?

  三、知识拓展的体现

  这几节课还留给我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每位教师都把问题剖析的“体无完肤”,和他们的课相比才发现自己的课上得有多肤浅。记忆最深的是吕健老师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中得出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后我以为这可能就完事了时,没想到吕老师还能把知识挖的那么深,比如只说一个数对让一排或一列都站起来到让全班都站起来乃至(X,X)(X,Y)等数对的出现。还有就是《平均数》一课中,在通过第一组数据中得出用“移多补少”和第二组数据中得出“求和、平均”的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后,王晓艳老师仍然用第3、4组的数据对问题加以剖析,让孩子弄明白了平均数的范围及真正的意义。接下来王老师又和同学一起分析了一组数据中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低于平均数的部分同样多以及平均数的敏感性。真是让我惊叹于他们对知识的挖掘,对孩子视野的拓展。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吧!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5

  自从薛校长来到我们学校,她特别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放过任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机会。她希望教师多学习,多反思,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她总是给我们创造机会。因此,我多了很多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这么多次的学习,真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这次学习,使我收获颇丰。

  本次学习使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我有幸听了两位语文名家窦桂梅、盛新凤和两位数学名家徐长青和吴正宪的四节精彩的课及讲座,使我深受触动。

  19日上午,我们首先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及讲座。窦桂梅这个名字,我早已耳闻,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窦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散发着人格的魅力,使每一个上课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沉浸在课堂中。上完课,窦老师又给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以往的报告多是专家理论加实际的逐条阐述,而她的报告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她不但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而且风趣、幽默,不时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掌声不断。窦老师报告中提到的"三个超越",即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让我印象最深!所谓超越教材指的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超越课堂是指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教师要立足把握好课堂;超越教师是指教师不光要教学生学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做人,并能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是啊,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死书,不会育人,那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而窦老师的话:“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使我感到了自己肩上重担,也给我指引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19日下午,我们听了盛新凤的课及讲座。盛新凤老师给我最新的印象是她教学中的和美,她的教学使人感到了教学之美,在“雅”中求“美”,在“俗”中生“味”。盛老师的课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我的心里,盛老师借《三个忠告》送给孩子学好语文的“一个忠告”,何尝不是送给我们每位老师教好语文的“忠告”呢?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日上午徐长青老师上的《重复》一课,真是精彩!徐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将数学思想融于课堂之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我感受到: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我深深地体会到:把课堂留给学生时就要学会“等待”和“停顿”,实现有效的数学就要走向简约数学。

  20日下午,我又一次见到了吴正宪老师,上次没听到她的课,我感到很遗憾,这次把遗憾弥补了。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其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求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如何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吴老师在教学中精心地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学生深切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不愿意下课,不愿意离开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就是明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学到的东西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要“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会自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6

  5月25——26日,为期两天的酒泉市义务教育阶段高效课堂现场观摩研讨会在玉门召开。来自酒泉地区各县市的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共计400余人云集玉门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观摩会。本次会议围绕高效课堂改革采取现场听课、评课、交流发言的形式进行。作为东道主的一员,我全程参加了这次观摩会。聆听着每一位交流者的发言我的思绪不时的在会场里受到冲击,回顾自己这些年来行走在课改的路上,经历的风风雨雨,一路的艰辛与坎坷,无论别人的冷嘲热讽,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打击,我一直在默默地坚守,默默地承受,因为我坚信:只要心中最有梦 ,梦里我们还远吗?正是有了这句铿锵有力地话语,激励着我一直向着课改的方向努力着,奋斗着。

  十年来,我行走在漫漫课改的路途里,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踏上了的三尺讲台,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满怀信心,走向了小学语文教学之路。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越浓厚的兴趣,对语文教学充满了期待。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备课,认真书写教案,每一个字迹里都印有我对每一篇课文的热爱,每一篇教案里都渗透着我对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的智慧。每一节语文课里都留下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学语文、一起成长的快乐故事。每天晚上我时常备课到深夜,时常为了准备一篇下水作文而不停地修改。我的真挚换来了学生的支持,换来了家长的信任,换来了同行们对我的'赞许。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想通过实践证明我的语文教学成果。但语文想出成绩谈何容易?它需要时间去验证,需要成绩来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在语文教学的这块沃土里继续耕耘,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明天的收获。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xx年4月,当课改的阳光洒满在那些已经走在课改前列的教师们身上的时候,我们学校也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走进新课程”玉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下发到我校的时候,经全校教师的民主推荐,我成为最佳参加赛课的人选。这是我校移交后第一次参加全市的小学语文教学竞赛,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场面,特别是对于一个刚刚才接受新课改理念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但也是一次机遇。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备战之中。学校因长期处于企业管理,教学理念滞后,没有人来指导我的备课,而此次上课的内容是一节作文指导课。我孤身作战,独自设计教学过程,独自制作课件,然后借用本校学生试讲,再修改——再换一个班试讲(没有平行班),就这样,我带着自信,也带着去学习的心情走上了赛场。

  场上我虽然没有紧张,但借班上课,在不了解学情也没有和学生课前进行见面的情况下,我一个人站在那里,镇定自若地按照预先设计的环节上完了那节作文指导课。虽然没出现什么意外,但和其他老师相比,还是有很多不足。后来,我又聆听了其他十几位来自不同学校老师的作文课,我被他们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自然流畅的精彩表达、富有激励的点评深深地吸引。在最后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有认真聆听了评委们的点评,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不足。在这次赛课上,我只获得了三等奖。我觉得很失望,因为这不是我所期待的成绩。但这次赛课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深刻的反思,也成为督促我不断进步的催化剂。

  20xx年的春天,对于全市的老师们来说,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玉门教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玉门大地上掀起了高效课堂改革的热潮。随着新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学习,我被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新教育模式所吸引。于是,我又成为学校课改带头人,率先进行课改,进行尝试。我按照专家的理念和方法再次开始了我的课改之旅。没有大胆的尝试,就不会有今天的收获。

  我先从学生入手,转变他们的观念,转变他们的上课方式,一点一点的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如何展示、如何点评,如何评价。从盲目的模仿到形式上的改变到最后的课堂教学五环节的落实,一路走来,我摸索着,收获着、反思着,分享着,终于成为我校课改的示范者,我所带的班也成为全校高效课堂示范班,引领全校老师观摩学习。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将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在全市展示,2011年5月,玉门市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观摩教学比赛又拉开了序幕。在学校的推荐下,我再次代表学校参赛。为了能够彰显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教学特色,我再次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中。本次我上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灯光》一文。

  从备课入手,我开始研读教材、细读文本、品味精句、抓住课文的特色,精心设计探究点。接着就是试讲,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共试讲了三次,每试讲一次,我都要从中反思,再次修改,再次试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次的赛课中,我荣获了一等奖。我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只要心中最有梦 ,梦里我们还远吗?我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漫漫课改路上,我还会一直坚守下去,做一个永远追梦的人。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7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收获与启示:

  一、名师观摩示范课帮助我进一步规范了课堂教学的行为,提高了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驾驭水平;

  二、注重实验教学。三节课中,名师们都注意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或自己改进的仪器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给学生以非常直观的物理情景,利于学生尽快理解、掌握有关物理问题;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同学间的互助学习。三节课都采用了分组模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合作探究;

  四、注重知识点间的衔接。名师们大都精心设计教学中各点间的衔接方式,有的用语言、有的用问题、有的用实验等把一节课衔接的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

  五、注重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对课堂的'重点或难点,老师都不惜花大力气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假设、讨论、验证等,最后得出结论。

  六、注重多种教学资源的使用。三节课都采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图片、视频、生活实例等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

  三节示范课都体现一个共同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课堂教学融入校本教研之中,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教师倡导学生积极的课堂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互动、交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鼓励都体现着深刻的教育内涵,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的学习情趣以及高超的知识素养均蕴含着教师丰

  厚的课堂教育成果,尤其是叶继辉老师(赣州文清实验中学教师,获全国创新教学大赛一等奖)和丁庆平老师(于都实验中学教师,获全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两堂课《物体的浮与沉》和《电磁感应》,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课不正体现了“书让学生读,疑问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想,方法让学生说,道理让学生讲,结论让学生下,好坏让学生评”这一课改的思想。

  给我的启示:

  1.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几位名师的授课,都在追求一个目标:课堂的高效性。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多一点学生的参与,少一点老师的替代;多一点交流合作,少一点个别指导;多一点开放,少一点固定;多一点幽默,少一点呆板;多一点思考,少一点囫囵吞枣;多一点精心设计,少一点随心所欲。

  2.要树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个人理想。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稍一疏忽,就可能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这些示范课和讲座,有的充实从容;有的自然潇洒;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激情飞扬。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但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他们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高超的专业素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与观摩,使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要加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要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

  中,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8

  上个星期,我们怀着兴奋而激动的心情前往珠海,参加于xx体育中心举行的为期三天的全国小学语文“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新锐举措”创新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这场高质量高密度的研讨会中,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了许多名师,见识到了他们浑然天成的教学风格,更有幸聆听曹xx、林xx、梅xx等文学大师的文学报告,收益颇丰。

  在这次的创新课堂观摩研讨会中,上展示课的名师大多选择了常规课,但在教学方法各有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最大可能地实现课堂资源的优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干脆利落又不失亲和的王xx老师,循循善诱、层层剖析的王xx老师、创建了幸福课堂的李xx老师,幽默机智的蒋xx老师、放松自如的台湾教师李xx。这次观摩课不仅有阅读课、写作课,还有最令人期待的吟诵教学。

  第一,教无定法,但有最合适自己的方式。

  但在这次的观摩学习中,我知道了名师成为名师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会将自己“伪装”成另一个样子,而是“就地取材”,将自己最大的优势发挥出来,风格或硬朗,或温柔,或博学,或幽默,正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从教伊始,我总是很怀疑自己是否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除了专业技术上的不足,还有一点就是我不具备一般语文老师所具备的“温柔”、“循循善诱”的特点。为此,在小学教书,我总是显得十分焦虑,很想去改变自己寻找一种人们认为的符合“温柔的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但听了王xx老师的课,简直就像是顿悟了一样,原来语文教学还可以不必死扣教材,还可以不必为了引导学生说出某个词而在课堂上苦苦纠结,还可以不必像作秀一样满堂乱窜……这节课给我的启发太多太大了。课堂上与其要操心学生的各种预期外反应,担心他们的表现不如意,还不如教师就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能带领学生往前进的旗帜。

  第二、关注细节。

  这次的研讨会虽然大多数名师上的都是常规课,少了很多刻意华丽的表演,但也侧面说明了名师较之普通教师,更加关注的是细节的'连贯性和利用教学机智最大化课堂资源。尤其是环节之间,教师的过渡语看似平淡,但却主导着整节课的导向,可见是下了极大的功夫在雕琢课堂。除了关注课堂教学环节的细节,还时刻关注着学生的状态。并且能时刻给予指导。

  第三、学海无涯。

  这节课除了让我领略到名师的风采,还知道了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还要时刻更新自己对于教育理念的理解。尤其是国学吟唱课堂,更是令我大开眼界。虽然知道诗词里面有格律,但一直认为这属于非常高深的国学,除非非常有耐心或者学识丰富的人才能掌握,从来没想过可以在小学就进行国学教学。当四年级的学生用普通话、粤语吟诵元典的时候,我更多的是不敢置信。原来国学教学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而我从未了解过,一种紧张感涌上心头。这真印证了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让我们在教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19

  xx年4月21至23日非常荣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刚开始我一听要出去听课,以为又和我以前参加的其它小学数学会议是一样的,是优质课评选类得选拨式会议。但当我走进会场,看到“x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这一题目时,有几分诧异,带着这种诧异我听完了这13节课,感觉像是打破的瓶子五味俱全。

  (一)小学生和小学生如此不同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一直相信这句话。虽然人又贫富之分,但贫穷的人有有用钱也买不到的幸福,而富有的人也有难于体会的痛苦;有时觉得一个人很聪明,但他天生缺少了勤奋,注定平平淡淡,而一个人天生呆头呆脑,老天却给了他勤奋的个性,他也可以拥有辉煌的人生。但当我听到于老师在会议总结时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时,我震惊了,我怀疑了。农村小学生比城市小学生差什么?一样的四十分钟,他们在课堂上收获的到底是什么?

  在参加会议的这两天时间里,我无意间听到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在最后散场离开时,我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说:“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只适合城市里的孩子,根本不适合农村孩子。”听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大学刚毕业,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而且一入行就进入了市直小学的大门,对农村小学教育没有太多的了解,但也从来不知道我们之间有如此大的不同。我们的孩子有如此大的不同,我们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难道智力上有差距吗?难道农村老师比我们差吗?答案肯定不是的,相反的我觉得他们付出的比我们更多。

  这样的疑问解答了我参加会议时的疑问,我想引起诧异的原因有很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但不行动就永远也不可能改变。于老师的这次会议倡导不只是给村小老师一个展示的机会,对村小老师师一种激励,也让我觉得羞愧。作为一名市直小学的老师,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学校管理,最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优秀?真想对那几位村小来上课的老师说:“无论本节课你上的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这些老师学习,走到这里你们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真的辛苦了,你们很棒了!”同时对每一位村小老师都应该说声:“你们辛苦了!”

  (二)教什么不等于怎么教

  本次听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常态课的形式出现的,没有以往优质课中的精心修饰。但老师们的表现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虽然代课仅仅半个学期,但计算课的讲授让我觉得头疼。学生对于有的题目早已经会做,所以我在思考到底要教什么?13节计算课下来给了我答案。教给学生什么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找到知识的重点及难点,面向的是学生的'起点,而怎么教的重点是为什么教?直面的是学生的终点。不能单单满足于学生会做你出的计算题目,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真正理解原因。

  虽然我也已经是一位老师,但和他们这些老师比起来差距不只一点点。一次次精彩的点评中我听进了心里,无论教授的是什么,都要从学生的起点入手。时刻都应该以学生的思考来引导我们的课堂,数学教学研究之本就是学生。我们无法主导学生的思维,但我们应该试着追随他们的思维,这样才能知道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除了对学生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也是不容无视的。我反思自己对教材理解的不够深入透彻。很多时候我只是将教学用书粗粗的读一遍,大体了解到本节课要教授的知识是什么?然后就以自己的想法进行授课。现在看来自己的粗心大意,教学用书中蕴含着巨大的资源。仔细品读能让我们发现学生的基础在哪里,本节课牵扯的的知识点有哪些,学生思维上的难点在哪里。我毕竟已经过了孩子的年龄,已经不能把思维射回过去,但现在的我们却要让自己的课堂射向孩子的思维,也射回我们的过去,用孩子的思维重新学习。你学会了,孩子就学会了。

  每次听课都有很多体会,都给我教学上敲醒警钟。我要让我的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生们学会了,我才是学会了。我们常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很难,但难不代表不能,我也知道不行动就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会慢慢试着去努力,去研究,多向各位老师们学习,有这么多优秀前辈们指引着我们,相信未来的孩子们一定都是最幸福的学习者。村小的孩子们也一样!差距会变得相同!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20

  20xx年3月28日至31日,在县教研组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21人有幸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之全国“新理念,新课标”第四届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科学、巧妙且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自然地展示于课堂,使所有在场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三天的“名师之路”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观摩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本次教研活动主要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群体,他们作为展示教师,负责展示课,以供听课教师观摩学习。而我们也从这些大师的课堂上看到了课改的又一次华丽转本文由身,看到了语文“洗尽铅华见本色”的自然美,生态美。

  根据此次的西安观摩之行所取得的收获,用来改进自身教学现状是非常及时可行得,对于刚教学3年的我而言现在的教学应该是朝如何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个人执教能力这个方向去实践努力。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对于培训的步骤和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所或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对于本次观摩后的感受体会:

  1、成长方向:爱学生和爱读书一样重要

  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成长这个疑惑听了于永正老师的即兴讲座,给了我拨云见日的感觉,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使我明白了,以学生为荣的老师是最幸福的,教师是教学中的客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通背教材是对学生慧根、德性的双重戕害,他的慷慨言辞告诉我们要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中,在良莠不齐的书城里,去选择那些适合儿童,为儿童所需要、所喜爱的书籍。

  还有他对父爱的真挚情怀,对儿童的热爱、理解和尊重,对阅读的价值判断及运用,让我感受到了阅读推广者所必须的内在动力;他“将世界带进教室”的胸怀、激情和执着的韧性,让我体验到了一路走来的坚定与坚持;他对中国传统的情愫,对宗教的信仰,在阅读中长久沉醉濡染而成的阅读品位,让我感悟到了阅读推广并不是简单的诵读而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文化底蕴是无可估量。当然他对阅读的那份热爱更是深深的震憾了我,

  2、识字教学:追溯字源

  武琼教研员的课《数星星的孩子》让我在这位知性的女教师身上看到的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在驾驭课堂的那份运用自如。比如:(1)在我们一行的小组中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把握识字教学中对字源的追溯”这一问题。整堂课武老师对于所展示的生字“坐”“很”的字源讲解更是惟妙惟肖,相信在某种适当的情况下去鼓励孩子了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介绍字理更多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2)细节的把握方面,这节课主要让孩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在理解这些文本表面的含义之后,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揣摩文本中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一节课里的每一分钟对于孩子是多么的宝贵,而对于教师更是如此,围绕一个问题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明白理解,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讨论“星星能否数的清?” 该环节的设计给了孩子一个个性解读的空间。她的课告诉我们教一篇课文让孩子只是理解这篇课文,那么我们的教学也未免太失精华,我们要教于孩子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文本有限,课外的延伸却是无垠,我们要教会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虽然她在课堂中是强势的,但不难看出孩子们都在跟她“抢”强势,其实又怎样,这不正是教学中的.共鸣吗?

  3、 有效朗读:自然、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可是在当今教学中,我看到部分语文课上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要大大多于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感知。一篇课文教师讲过了,学生听过了,书上的内容弄懂了,生字、生词解决了,课也就算上完了。这样一课课地讲下去,学生获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说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知识”,语言文字的训练被放到次要位置。叶圣陶先生对朗读这样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怎样的朗读才最有效?这是我们年轻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在武凤霞老师的古诗文课堂《伯牙断弦》,在赵志祥老师的综合性学习《我爱读对联》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渗透文本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以对内容的理解把握为基础,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口头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听了他们的示范课让我感觉最深的地方就是: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

  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和“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应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然后让孩子去“自然、个性地朗读”。

  4、语文课堂: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尤其是李卫东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环节设计非常简单,教学伊始李老师从课题入手引导:该环节设计起到了简单扎实得铺垫作用,再让学生带问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环节设计虽简约但扎实,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他们的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正如李老师他 “着眼整体发展,着力语言训练,着重内化进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特色相匹配。

  教师是一堂课的组织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圆心,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为半径“画”好一节课。这就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了,而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是课堂教学中的“中间着”,教师只需要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自读自悟。专家的教学课堂告诉我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展示自己,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总之,这次的观摩会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既是时代使然,更可以超越时代,因为他们的教学艺术着眼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名师们魅力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这是我要毕生的精力去追随的……

  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暂,收益却很多。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新的发展需要!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21

  7月10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华杰双语学校承办的“20全国初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在华杰双语学校体育馆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专家教师齐聚华杰,开展特色课堂讲座与教学。

  上午八时三十分,活动开幕式准时开始,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亚夫教授、陕师大副社长兼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社长马小为、陕师大出版总社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主编任鹏杰、连云港市教育局副局长韩金山、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周中森、赣榆县教育局局长徐健、华杰双语学校校长杨国诗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亚夫教授为与会者作了《找回国民的文化课》的主题讲座。赵教授以动物学校的启示为切入点,通过初中课程该如何定位、不仅仅是学科课,更是文化课、上出学科课的文化底蕴才是学科教师该有的追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鼓励大家必须面对挑战,学会接受我们不熟悉且必须接受的东西,强调改变也是一种进步。

  随后,特色课堂展示在华杰双语学校多媒体教室等9个分会场正式开始。惠晓丽、张文霞、张秀娟、郑秀云、王云堂、陈静、王怡兰、李玉珍、汪敏珊老师和来自国内其他学校的9位名教师同台献课。通过录像课的形式,为与会教师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特色课堂教学艺术的盛宴。参赛教师的课堂形式多样,教学方法丰富,课堂设计以学生发展为主线,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课后,各学科特邀专家与执教者、听课教师进行了现场点评互动交流,各具特色的课堂与富有成效的研讨相得益彰。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一节《故乡》。课堂通过“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又为什么着力描写这些变化?”的提问,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人物个性变化的原因及作者着力描写这些变化的.意图,教师并不急于在第一教时得出结论,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难题的途径、方法,尝试着自己先探究一下,在第二教时才来讨论。最终让学生感悟到阅读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是关键,但还需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对作品的理解恐怕才能比较贴切。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当、适时的点拨的方法,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体现出“教师是课堂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意识。

  本次展示研讨会通过不同地域的精彩课堂教学展示,让与会者观摩特色课堂,相互借鉴,分享成效的课改成果,有力推进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此次研讨会,会期虽短,但内容丰富,既有专家的价值引领、方法指导,也有老师们的同台献艺、百花齐放,更有交流中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22

  年月日,我和刘华姐姐等一行四人前往xx市永威学校参加20xx年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研讨会。一天的车程并没有消减我们对此行的重视程度和对xx学校的敬仰,简单安顿之后,我们就参观校园。漂亮的哈佛色映衬着美观的教学楼,显得古朴而又厚重;葱郁的树木使干净的校园道路更显典雅;随处可见的警句名言使校园的文化气息四溢。这一切的所有使我们略显疲惫的身心瞬间清净,也对接下两天的培训多了些期待。

  两天的培训,一共听了九节课,内容上囊括记叙文、文言文、综合性学习、作文,形式上包括大课、微型课、说课、评课。并有幸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课标修订组组长巢宗祺先生对新课标的解读。学习之余,思考自己的课堂,觉得需要改进的很多,以后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核心问题,使之成为阅读课教学的突破点。听了两节阅读课:《阿长与<山海经>》和《最后一课》,两篇文章相对都比较长,第一位执教老师以找重点事件阿长买《山海经》为突破点,找关键句,找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做到了以点带面。而执教《最后一课》的老师想要面面俱到,头头出彩,问题太多,显得无头绪,如果能抓住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的“变”这一个主问题读人物,整合行动语言,理解性格,也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其实,自己何尝不也是这样,每节课都希望把课文涉及到得每个知识点都给学生讲清楚,结果是面面肤浅。以后的教学,我会努力大胆“舍”,力争让孩子在一两个点上能更多的“得”。

  二、让形式多样的读成为阅读课教学的主线。听到的几节课,无论是什么内容,哪种形式都有一条主线:多角度的朗读,其中两篇文言文的朗读都在十遍以上。《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重点句子“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这个重点句子,老师指导学生反复读,比较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阿长的善良及对小作者的关爱。进入九年级以来,自己的课堂时时直击中考考点,不考的内容绝不多费时,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那么美的古诗有时被讲成了中考题的再现课,看到学生课本上满满的笔记和还算过的去的成绩,时常还有一丝窃喜,今日反思:这还是语文课吗?这样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这样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的能提高吗?朗朗的读书声,我会让你重新回到我的课堂。

  三、关注现实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节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三门峡的王庆梅老师执教的一节名为“微中见文 博中见采”的活动课。王老师把大家耳熟能详的“微博”作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聊微博、赏微博、读微博、写微博”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文明用语、恰当用语,渗透美育教育,并使学生养成了关注现实生活的习惯,有了这些,学生作文也就不愁文采和“源头活水”了。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高潮不断,掌声不断,结束时学生幽默地评价:试问本节多精彩,此处略去一万字。也许,来年的中考并不会考到“微博”这个话题,但有这么多精心的设计,哪位同学不爱上语文?有这么一群热爱语文,细心观察,善于表达的学生,害怕什么中考?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23

  ——赏名家风采,悟教育真谛

  20xx年4月23—26日,在漫天飞舞的柳絮中,张丽梅、蔡萍亚、赵梦郡和我一行四人踏进了西子湖畔风光秀丽的浙大校园,参加了“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活动。为期四天的活动,共安排了29节观摩展示课,数十场专家报告,每天上午五节课,下午五节课,晚上分4到5个会场同时安排2到3场报告,真正地体现出“千课万人”活动的大容量、大视野,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可想而知。

  短短四天,老师们感受了薛法根老师的智慧课堂;聆听了周一贯老师的精彩点评;享受了窦桂梅老师的魅力讲座……曹文轩老师的儿童文学专场讲座更引发了大家对作文观的思考。最新的教学理念、大胆的教学尝试、独到的文本解读让与会老师大开眼界。一页页记得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正是此次杭州之行沉甸甸的收获。

  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从杭州回来后,我翻看着学习时所做的笔记,再次由学生转换成老师,不禁产生了一些体会和反思:

  1、想要教好学生,自己也要不断学习。

  我在这次活动中发现,那些名师他们有些真是多才多艺,如虞大明老师会说评书,何夏寿老师会唱越剧,孙双金老师能把李白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有些老师对课文思想的把握真是精准而宽广,如王崧舟老师在解读《桃花心木》的时候把课文与作者林清玄的.禅意相结合理解,让人感受到这篇普通课文其实有着悠远的意境,薛法根老师以重点词句带动整篇文章的理解,如果不是薛老师自己解读准确,那么他的课堂也不会那样游刃有余;有些老师很有创造力,如张庆祖老师将微电影与微写作相结合,葛琦霞老师将绘本与低年级说话写作相结合,王红老师把一个简单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我看来这些老师虽然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即便成为了老师也有着谦卑的学习姿态,才让他们能成为名师。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还应该多加努力,不断朝着更好而迈进。

  2、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质疑

  齐白石曾说过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觉得这些名师名家所上的课、所讲的理论也不能一股脑的拿来就试用在我自己和我的学生身上。在实践之前,还应该思考这样的教学形式是否有利于我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是时候有助于我自己班的学生掌握知识?我在将我的所学教授给学生的时候,学生是不是能够真的有所收获?在陈金铭、蒋军晶和虞大明三位老师的辨课中也提到,我们年轻老师在这样的课堂观摩会中要学习,也要有所质疑。周一贯老师在点评课的时候也提到,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有侧重点,不能大满贯。

  3、以生为本,找准自己的正确位置

  整个这次活动都是以“学本”、“生本”为主题来给我们展示课堂与教学理念。提倡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似乎这是对“以教为本”、“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冲击。但薛瑞萍老师的讲座中又提到,过度放开学生,过度关注学生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回到学校以后,我也不禁思考,在“学本”与“生本”中,传统教学模式是不是也有可取之处呢?后来我想到要做到“以生为本”关键是要老师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时我们应当是严厉的老师,有时又应当是慈祥的母亲,有时又应当是孩子们信任的朋友,有时又应当是和他们玩乐的伙伴。“以生为本”并不一定是要以学生为绝对的中心,而是要求老师能成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适应生活的引导者、陪伴者。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24

  20xx年11月11日在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去兰陵参加了临沂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观摩教学活动及互动研讨活动两种形式。会上由全市选拔推荐的优秀教师进行了精彩的展示,纯正的发音、娴熟的教学技巧、精致的板书、亲切的教态、良好的素质,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感触很多,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法治教学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次观摩活动涵盖两个年龄阶段,有四年级的'《父母默默的爱》和六年级的《我们受特殊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两节法律知识课。对于难懂的法律知识,两位老师讲起来却清晰明了。比如第一课《我们受特殊保护》,张老师能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和守法观念,帮助学生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上课伊始,张老师通过课前交流让学生说说未成年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殊之处,引入“我们受特殊保护”。正是因为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他们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怎样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呢?引入新课《专门法律来保护》。这节课张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专门法律有哪些。让生从课本中找找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通过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师讲解出发点和立足点。活动二:专门法律我了解。张老师先借助教材中“知识窗”,让生明确相关法律的内容、特点和价值。学生明确后,教师在借助闯关小游戏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最后,教师发放法律条文资料,生配乐读法律条文,巩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课后践行环节,让生继续了解《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参与。

  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表现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在学习能力上也有不同,应该注意。

  三、让学生自由的发言,在讨论的时候不去限制学生。

  张老师在执教《公民的基本权利》这课中,让学生自己去摸索,鼓励学生以聊天形式来上课,让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成立一个个学习的小组,让学生在其中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后课堂上小组之间进行抢答,让其配合完成,不做太多的干预。

  四、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我的教学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足。

  2、课堂中我讲的太多,学生交流的时间略短,总感觉孩子不会、不懂,没有真正放手给孩子们。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需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渐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 篇25

  3月6日我校举行了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 观摩了5节课,我听了两节数学课,并进行了研讨,研讨会带给我深深的思考。

  一、受益匪浅

  听完课后,又听取了教师代表的经验介绍,王兆利老师的发言受益匪浅。这次研讨会不仅是对自己知识的扩充、教学理念的提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课堂上,讲课老师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教学基本功,演绎了一堂又一堂精彩纷呈的名副其实的好课。教者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课上给学生充分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感触颇深

  本次活动反映出了实施课堂有效教学以来,课堂教学更注重挖掘蕴涵的思想,注重学生的认知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启发引导,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上课老师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在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能很好的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相结合,严谨、生动,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几节课中,老师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每节课气氛都很活跃,学生参与互动性强,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老师在引导中让学生慢慢发现问题,体验数学的本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点燃探索的欲望,学生很乐意、自觉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参加这次活动感触颇深,收获多、收获的'质量高、学习的感悟深,更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特别要在如何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多作探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数学教学。

【适学课堂研讨会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老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精选9篇)06-25

小学数学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范文09-1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08-27

教学研讨会的学习心得09-12

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09-11

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09-10

“活”的课堂灵活学10-02

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研究成果展示研讨会的学习心得09-12

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