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

时间:2021-12-12 11:59:52 自我介绍 我要投稿

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

编者按:在Google里以“下岗/就业难”为关键字搜索能找到约25100项记录,而以“毕业生/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为关键字分别能够查找到多达约86700项和91500项结果——我们不能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取代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劳动力市场中最大或最受关注的问题,但我们能确定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职场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2004年无忧指数年终盘点学子篇”算来已经是无忧指数系列第三次专门针对毕业生的总结了,说起来笔者有些头大,就怕把文章写得和春节晚会一样年年挨骂还年年演,但为了那些比我“头更大”的毕业生们,我们有义务也有必要写点什么,谨献给所有正毕业、要毕业和已毕业的人。

    你或许不能左右自己的价格,但能决定自己的价值。

“局部”就业难——人才培养机制所致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场艰苦卓绝而又意义深远的马拉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按笔者的理解,十年可以养成一棵大树,而百年培育的不仅仅是几代人,更重要的是一整套教育制度和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中国古代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花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而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完善成长了至少上百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从1949年建国开始仅仅过去了几十年,而这几十年又恰好是中国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变革最大、转型最多的时期,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大大超越了教育体系自我完善和修整的速度。教育的变革不像经济变革,任何措施立竿见影,往往得培养出一代甚至几代人才能看出成效,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发展速度的必然冲突,前者的变革有些赶不上趟了。

    在一个“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的调查当中,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而有关专家也分析,到目前为止,大学教育提供的知识,确实很难全面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市场是变化多端的,前进的速度也是飞快的。当前教育成果不能完全对应社会需求,有的问题不可避免,有的则可以通过改革、调整来改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是四年一个周期,而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这便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再就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高校培养的学生专业方向与市场差距较大,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知识陈旧、转化率低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至1.5年,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2至3个月。据对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补充新知识。试问一本讲义教无数届学生的教育模式怎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此外一些学校片面地以某个专业学生考研人数多为标准,以此来宣传、评价该专业办得好,并以此扩大该本科专业的招生比例。其实,一些学生很可能是因为该专业不好就业而***选择考研的。可以想见,这样继续招进来的大学生,就业率怎么会高?部分大学或院系的利益着眼点和学生并不一致,导致了学校为追求简单的经济利益而损害了学生的利益,这也是一些院校或专业就业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不少发达国家的高校学生是8年到12年才毕业,因为他们就业的压力没有中国这么大,完善的福利制度使得他们不用过早地为自己的生计操心。而在发展中的中国,很多农村学生花五六万元上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就业,承受的压力是非同一般的。在发达国家有发展很规范的市场,生产力发达带来就业均衡和城乡均衡,分不出城市和农村。而我国的国情就是城乡经济差异很大,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面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片面难”。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来看,广大农村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一直存在着大量的职位空缺等待大学生的光临,这里并不存在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真正存在问题的是在城市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的大城市,大学生就业在高密度和高竞争中出现了困难。由于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本身就是以城市为指向的,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学生在这种城市指向的教育体制下学习,其掌握的知识技能绝大多数也是城市指向的,大学的专业设置也大多是为城市产业服务的带有城市专用性特点,拥有这种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适合也不愿意在农村就业,再加之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拥挤在城市,即便是在城市自愿失业也在所不惜。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政治文化中心,一直都是主流价值的聚集地,城市人的生活价值和城市人的生活标准作为社会主流在持续发生作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递增,学生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反映城市理念的价值观,所以从价值观念上首先就造成了大学生偏好于城市厌恶农村的倾向,再加上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也表现出很强的城市指向的特点,使得受教育者形成了城市专用性的实用技能。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极高,在这种收入不均衡分配状态下,大学毕业生本身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就业。在这点上来说,调整大学教育的价值观培养比调整专业和课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