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高考”中国本科“留洋潮”再井喷

时间:2021-07-14 15:33:02 高考热讯 我要投稿

“洋高考”中国本科“留洋潮”再井喷

  2011年12月1日,北京市2012年度高考开始报名。但北大附中高三女生陈子璐却不打算报名,她在那几天赴香港参加了一场“洋高考”。

“洋高考”中国本科“留洋潮”再井喷

  “这是我第三次去考。”陈子璐说。她参加的考试,简称SAT,即美国大学招生的学术能力测试。教育部并不批准其在中国大陆设考点,她只好远去香港。她对这场考试非常看重,因为这是申请美国顶尖大学的重要依据。

  陈子璐仅是中国今年大批投身“洋高考”的中学生之一。据国际教育协会和美国国务院教育及文化局联合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数据,2006年以后,中国的本科“留洋潮”开始出现井喷式攀升。2006年之前,中国每学年被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的学生一直在八九千人左右,只占当年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但从2006年起,这一数字逐年大幅增加,2006至2007学年度为9988人,到2010至2011学年度已达56976人,翻了超过两番。本科生在中国赴美学生中的比例,也从14.7%增加到36.2%。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海外留学目的地。中国教育在线的一份报告显示,赴美学生大致占到出国留学生总数的45%左右。自2010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美国最大的海外留学生生源地和海外本科生生源地。最近一年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的中国学生,已经超过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韩国与印度之和。

  还有更多中国学生计划踏上这条“洋高考”之路。多家培训机构都向财新《新世纪》透露,2011年中国参加SAT或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考生已超过万人,占到赴美本科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比2005年增长了近100倍。

  中产家庭渐成主流

  2005年之前,京沪等地已有报考包括SAT考试在内的“洋高考”的零星个例。

  新东方国外考试部经理李珊珊向财新《新世纪》记者介绍,2005年,“洋高考”SAT的培训班首度被引入中国内地。当时新东方首个在上海开办的.班级,招收的绝大多数是已经在海外上高中、但希望能得到强化应试训练的中国学生。两个月后在北京开办的两个班,全年加起来学生也不到100人。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曾担任过北大附中校长。他向财新《新世纪》记者介绍,过去在本科阶段就出国的学生,有极少数特别拔尖的学生。这些学生不少在国际奥赛等比赛中有很优异的表现,因而获得国外名校的橄榄枝。更多的是在国内难以考上好大学的孩子,其中家庭条件极为优越者,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

  与过去不同,近年来出国上本科的中国学生家庭背景更为多元。中产阶层已成为出国大军的主力。而有意出国的孩子,也不仅限于或家境优越、或学业顶尖、或有升学障碍这三类情况。 “现在的趋势,确实是在从两端向中间这部分延伸。”康健说。

  在中国,一个本科生出国上学的费用大约在100多万到200万元。这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参加托福、雅思等语言考试的费用一般为数千元;SAT、ACT考试在中国内地不设考点,报名考试费和来往的路费、食宿,大约在5000元以上;各培训机构的课程收费不一,从数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一般学生会花去两三万元;还有数万元中介和申请费用,前期准备期间的投入,少则5万到10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美国大学的学费,多在每年四五万美元,加上生活费等其他费用,四年的花费在二三十万美元。总数合人民币100多万到200万元人民币。

  前文提到的陈子璐,即身在北京中产之家,父母都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家中有房有车,虽然殷实但也算不上大富大贵。出国的决定,主要是陈子璐自己的想法,但父母都很支持。全家初步估算,大约需要花费200万元人民币。

  2008年就上了大学的何禹,选择从南方一所“985”高校退学,成为一所美国名校2011年的本科新生。他的家在中国西部一个县城。他获得了包括全部学费和住宿费在内的奖学金,因此没有给家庭带来太大的负担。何禹的师弟、同样来自西部一个县城的大二学生柳文,也计划退学赴美,重读本科。家里为他准备了大约100万元,这是靠多年做工程等生意积攒下来的。

【“洋高考”中国本科“留洋潮”再井喷】相关文章:

“高考加分不公”不能留到明年再“井喷”09-07

留洋10-25

闻再幸梁洋,闻再幸梁洋韦庄,闻再幸梁洋的意思,闻再幸梁洋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高考生放弃国内大学选留洋08-04

“洋高考”骤然大热 挑战中国高考教育模式08-05

太平洋潮波特征比较08-01

高中国际班“土高考”PK“洋高考”气氛悄然升温01-15

程方平:洋高考热是对中国高校缺信心01-01

洋污染挑战中国论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