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1-07-10 15:21:05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热】《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回到法国家乡出席母亲的葬礼,当他的旧友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勾起了自己童年的回忆。

  克莱门特是一个生不逢时的音乐家,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根本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代课老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畔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犯过罪的、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他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暴力的手段管这些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他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一开始,他遇到了种种困难:一个不愿开口唱的天才、一个暴力、变态、处于危险边缘的学生、校长的阻拦、一个父母在二战中双亡的可爱小孩……还有一个不会唱歌的学生。

  但他以他坚忍不拔、沉稳、谦让的性格以及他敏锐的观察力,战胜了种种困难,组成了一个合唱团。

  他每天晚上都给孩子们写一些适合他们的乐谱。他从简单到很难。但是学生们都学会了。有时候学生犯了错,他还会包庇学生,以防遭到校长的毒打或禁闭。

  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的学生们用天籁的嗓音取悦了他的心灵。可是好景不长,校长在一个星期六把他赶走了。但是,那个父母在二战中双亡的可爱小孩却因为老师们善意的谎言:“你的爸妈会在星期六来接你哦。”,而每个星期六都在校门口等他爸妈。这次,他又在门口等爸妈的时候,马修老师出现了。于是,马修因为禁不住孩子的请求一次寂寞的孤独,带走了他。让他知道了他的等待终究是值得的。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想要得到回报,就得付出努力。因为努力有时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惊喜与一个大世界!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对于教育这一方面,许老师常常对我们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这也和我们这周所观看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所展现的一样,一所名叫“塘底”的学校专门收留其它学校容纳不了的问题孩子,这些孩子无一例外的都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干脆是战争遗孤。他们搞恶作剧、起哄、抽烟、打架,在我们眼中他们似乎无药可救,但新来的一位级长却慢慢改变了现状。级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像校长那样专横,在他身上,我总能感觉到亲切和包容,他曾是一位发誓不再创作的失败音乐家,但当他发现孩子们具有音乐天赋时,便再次提笔创作,用音乐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改变着那群孩子们。

  影片所带给我们的东西非常多,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在启发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或者说是如何教育问题孩子。社会上那些罪犯,他们犯罪的诱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小时候家庭教育的缺失。现今中国的学校能教给我们的也只不过是知识,可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思想、人格方面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所以必须做好家庭教育,可在中国,家庭教育的成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大多是追赶式,总在后面把孩子追着、赶着,幻想着“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时孩子总会出现一些逆反情形,到不如采用牵引式,在前面引导着孩子成长,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这就好像治理洪水往往要用疏的办法而不用堵。

  在教育问题孩子时,我们可以试着找到他们身上长处或优点,把这些长处或优点放大,他们的问题就会慢慢消失,不过,在这过程中,我们或许需要一位像是电影中那样具有包容精神和亲切感的马修老师。

  电影往往来源于生活,却仿佛又高于生活。我们在观看电影时所看到的未必是电影想表现的,这就需要我们透过现象去看本质!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

  很有幸,我能和老师们一起欣赏了这部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着一个学监和一群问题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虽然是法语,还是又是分两次看的,但是很有意味,这是我第一次看,看完之后真的让我好感动! 当马修先生离开时孩子们的折叠的带着对他的依恋、感动呀!我也想成为孩子们喜欢的“马修”,嘿嘿。努力,孩子们童心需要我们去读。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简单,干净的音乐贯穿着整部影片,使观众在天籁般的童声中欣赏着电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甚至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马修是一个秃顶的老师,他其貌不扬,但人倒是不坏。他服从制度,但能在制度下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干点事情。他喜欢音乐,于是他便开始用音乐来教化那些问题少年们,艺术的确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那一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呢?而马修老师以其温和的作风改变着什么,让整座学校师生之间的对立缓缓消散,除了那个刻板的校长,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尝没有松动过呢?这就是尊重的魅力、温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爱的魅力!用爱心可以试着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则只能驱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极端,那个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便是以暴制暴的结果。马修不是圣人,他无力坚持自我的真理,他只是一个不成功的小人物,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当他矮小的背影转身离去,我们何尝没有一份无奈的苍凉。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

  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让一位闻名全球的指挥家,想起儿时的点点滴滴……。

  那年夏天,马修老师来到了一间辅育院,任务是教导一群被大人放弃的孩子。辅育院的校长,是「铁的纪律」的拥护者,校规严厉到连马修老师都吓得倒退三步。

  无意间,马修老师发现了这群孩子喜欢唱歌,也具有潜能,灵机一动便成立了一个合唱团。过程中,她发现一位叫莫杭治的小男生,拥有一副如天使般优美的歌声。虽然校长百般刁难,可是他们仍然偷偷的练唱。伯爵夫人知道了这件事,不但前来聆听他们的演唱,也给予他们极大的鼓励。最后,马修老师因为犯错因而被开除,他走之前带走了一位孩子,后来这个孩子把日记送给了莫杭治。

  我身为他们师生之间的情谊而感动,因为马修老师有一颗包容的心,如此做并没有让这些小孩更嚣张,反而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进。他们不再像以前对老师有多的怨言和误解,也才能够在合唱练习时好好配合,成功演唱。他教导学生的方法不像校长,每当有犯错时只会殴打学生。他会去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并讲道理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过错,然后再做劳动服务加以弥补。马修老师之所以成功的得到孩子们的信任,就是因为他以「爱的教育」取代了一味的责罚,让孩子们又再一次拥有被关爱以及关怀的感觉。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也更加了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活着就一定还有希望,就如同辅育院的孩子一样,只要我们好好努力,就一定有成功的机会。「只要功夫深,铁楚也能磨成绣花针」,就是在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机会。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

  电影的经典部分自然是马修老师将孩子们组建成一只合唱团,充分的给与他们才能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音乐中建立自信,赢得尊重。也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不再迷茫。莫杭治也在后来进入到音乐学院学习,使他的将来也逐渐清晰。不可否认,马修确实是一位好老师,他总是想法设法的帮助孩子们,没有私心,有的对工作的热情。记得一位企业家说过:“一个人最难办到的就是没有私心。”但在马修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精神。与之相对比的是院长的行为,院长想得最多的只有自己的升迁与仕途。尤其是最后院长在回答是自己创建的合唱团时,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院长的卑鄙,而马修老师的不与辩解也让我们感到了他人格的伟大,因为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人:一个是热衷官职,一个淡泊名利,关心的只是孩子们得学习与生活。

  任何事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马修老师因得罪院长最后得到的是被解雇的命运,这也让我们不由想起了电影开始时马修老师的自叙:当自己在一系列领域受挫之后才来到的这所学校——。也许以前也正因为马修老师的正直行为才不断被人排挤。这也无疑是对社会某种现象的的讽刺!虽然马修老师走了,但他却成功的走入到了孩子们中间。于是在最后的电影画面中, 在马修老师站在楼下面,头顶不断有纸飞机飘落,在身边慢慢盘旋。马修老师的脸上不再有被解雇的失落,带有的是会心的笑容。

  在最后马修老师蹬车离去时,佩皮诺主动要求与他一起走,当我们听到电影中的一个声音告诉大家那一天是周六时,我们也豁然想到在电影开始时的哪一个小小的伏笔,告诉我们佩皮诺每周六就会到校门口等待父亲来接他。同时我们心中也涌起了一阵感动,马修老师被解雇这个看似不完美的结局也在这时变得圆满。

  这部电影其实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的是理解与宽容,同样重要的就是尊重。尊重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平等,理解与宽容则能让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共鸣。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

  春天应该是一个充满盎然生机的季节,可教育院里的孩子被高耸的院墙锁住了他们应有笑脸。教育院,实则为一座禁锢心灵的牢笼,而在这牢笼中孩子们失去了原本的童真换来的却是顽劣调皮。马修老师的到来使他们迎来了春天。

  本片中马修老师是一个没有多少名气,性格温和善良的音乐家,当他初入“牢笼”时,因迫于无奈而体罚学生,但他并没有在这种环境下变得麻木不仁,反而想帮助这些孩子走上正路。

  莫翰奇,一个年近十岁的男孩,只有一位美丽的单身母亲,由于受周围人影响而疏离母亲,性格变得越发孤僻,再加上环境的影响,他变成了一个问题男孩,打架、恶作剧、滋生事端。校长的排挤,老师的厌恶,自己更加堕落。但上帝却毫不吝啬地赋予他天籁般的嗓音。当然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若是马修老师没有出现,他的才能也不会被发掘,可能终生埋没,一生碌碌无为。马修的出现,伯乐的赏识,才能让千里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遇到良师,莫翰奇也终于发现自己对音乐的迷恋和痴爱。马修恰好利用这一点一步步的突破他的心理防线,在孩子们的激励下,他组成了一支合唱轩,但由于校长的压迫,不得不输给强权势力。马修敢于与恶势力对抗,尽管最终失败了,但他让孩子们学会了反抗,不再堕落,他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也让他们懂得了友好对人。

  马修打开的不仅仅是一扇铁门,打开的却是孩子们禁锢了已久的心,他虽是一们不知名的音乐家,但他却是一位懂得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教育家。他以一位长者的角度对待和关心呵护他们。莫翰奇,贝比诺,孟丹等教育院里的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也有一定改变。每个人都有天分,任何人都是天才,只要对自己有信心,才干终将被发掘。世界上缺的不是伯乐,而是千里马。因此不论人生有何逆境,都要敞开心扉,不要把自己锁在小小的世界里。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

  今天我看完了“放牛班的春天”,讲的是一所专门教育调皮学生的学校,这个学校的院长非常坏,只要一不遵守院规就要关禁闭,受罚,有一个学生叫皮埃尔他把麦神父的眼睛打伤了,麦神父住院了,皮埃尔被罚关禁闭、劳动一个月,这时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他叫马修,他是一个音乐老师,有学生给他起外号叫光头老师,因为他的头有的地方没有头发,马修老师要组建一个合唱团,但院长不同意,想尽了主意要阻止马修老师建合唱团,但还是没有阻止成功,突然有一天马修老师发现正在受罚的学生皮埃尔在悄悄的练唱歌,并且他唱的很好,惩罚结束后皮埃尔也加入了合唱队,他唱的非常动听而且成为乐队的主唱,院长下令解散合唱队,但是马修老师并没有执行,而是悄悄的坚持练唱,学校新来了一个很调皮的学生叫孟丹他不但不听老师的话而且还做了更可怕的事——放火烧了学校,原因是院长诬陷他偷了二十万法郎把孟丹送到了警察局,但确实不是孟丹做的,孟丹为了报仇才放了火,而这时马修老师正好带着所有学生去山上捉迷藏了,所以没有人受到伤害,但院长还是把马修老师开除了,马修老师走的时候他的学生们都叠了纸飞机来给老师送别,纸飞机上都写着学生们对老师的祝福,所有学生都唱起了马修老师教他们的歌,给老师送别,在马修老师要走的时候学院里最小的一个孩子追来了,他是一个孤儿,他要马修老师带他走,一开始马修老师不同意但后来还是同意了,最后院长也受到了惩罚他被开除了。

  马修老师用他的爱感化了这些学生,让他们喜欢唱歌,改变了它们的性格,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皮埃尔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指挥家,这一切都是因为马修老师的影响,改变了一个调皮孩子的命运,通过这个电影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是有天性的,而且我认为师爱是最伟大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8

  司马光曾言:“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大道至简,能以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他人并不难,而能以高尚的人格修养教育如何做人实属不易。唯美师爱,知行合一,以爱感人,以理服人,筑美天地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爱是人梯,给予攀登者无穷的帮助。

  十年支教路,坎坷不平;一对夫妻档,比翼双飞。李万军、刘延利,伉俪情深,对农村教育更是爱得执着,怎不令人感动?无声世界,忍着汗水打出生命的节拍;绚丽舞台,抹干汗水让每颗星星都出彩。董晶晶陪伴着聋哑孩子,默默奉献青春,怎不令人敬佩?他们一如马修老师,用爱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共同谱出最美乐章。

  师爱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即使是身在“池塘之底”,也能一跃而上,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师爱是绿叶,衬托桃李之花,尽情开放。

  抬起眼,仰望那理想的峰巅;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人梯。张永华透支了自己,成就了学子,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在实地,怎不绽放光彩?危急关头,义无反顾;大难面前,以身挡车。女本柔弱,为师则刚,李芳尽父母之责,书师者担当,生前桃李不言,身后万古流芳,怎不熠熠生辉?正如马修老师用师爱保护着一颗颗脆弱的心灵,大爱之花处处开放。

  让孩子在幽晦中看到希望之光,感受单调生命深处的热忱,即使多么叛逆的孩子,也会在师爱中慢慢改邪归正,逐渐走向成熟。

  反观之,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老师如同剧中院长一样,只顾自己的前途,只为自己的利益,不惜残暴高压,最终使可爱的孩子变成了问题儿童。这样的老师没有师爱,又怎能担起为人师表的重任?

  唯美师爱,知行合一。爱是教育的出发点,亦是教育的归宿点,是永远不朽的师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放牛班的春天莺啼阵阵,我们的思索柳絮纷飞。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9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自强,做事要乐观的去面对……

  一所不起眼的学校有一群不学习,整天捉弄老师,时不时地抽香烟,有着一些不良思想的学生。我想,没有老师会来这儿教书。但他偏偏就来了——长相普通,毫不起眼的音乐教师马修。

  马修热爱音乐,更热爱学生。他让这里的学生以合唱的方式唱歌。用艺术唤起学生的审美,唤醒学生的良知。让他们生活变得有质量,让他们变得热爱学习,让他们渐渐变成一个个有思想,有追求的学生。

  但你绝对想不到,在这之前,学生是多吵、多坏。在马修刚来时候,一位老师就遭到了学生的恶作剧,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因为当时上医院的费用很贵,所以就留在学校,请医生包扎一下罢了。而马修知道凶手是谁,当他带着这凶手去校长室时候,看到校长的残暴,还有那学生的苦苦哀求,令他有另一种想法:既然那位受伤的教师在学校养伤,就命这位学生每天去照顾受伤的老师。看到这,有人会想,马修教师也不过如此,能这样做的老师不少啊。但,在发生这件事的前几分钟,马修老师给学生们上第一节课。刚进入教室,就被学生们的恶作剧给绊倒,接着,公文包就被学生们抢走了,但他依然难能保持冷静克制。这点,他就与众不同了。

  在组成合唱团时,他对每位同学都进行了测试。他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全校最吵、最坏的学生却是一位无人能及的男中音。他不放弃任何一位差生,并为这些学生找到合适的位置。

  想起自己,虽然没有遇到一个叫马修的老师。可是,并不乏他那样的老师,甚至有比他还出色的老师吧?但是,学习上后进生都会想不学就算了吧?现在我明白了,没有一个人是教不起来的,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聪明的。

  对,差生,只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但长跑过的人肯定知道,什么叫做“加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0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国电影,故事情节虽不是跌宕起伏,但是也令人感动。

  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马修到一所学校担任学监,这所学校中有着品行恶劣、调皮捣蛋的学生,冷酷的老师以及残忍的校长。因为学生的捣蛋,校长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管教这帮学生,结果只是适得其反。其中有一个叫贝比诺的孤儿,每周六都会在门口期待永不会来的父母一起回家。马修看见这种情况,就想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变。马修还惊奇地发现这帮坏学生非常喜欢唱歌,于是他自发组织了一个合唱团,自己教他们唱歌。因为热爱,他们一点也不闹腾,积极配合。渐渐的,学生们开始懂事。后来学校中着火了,而此时马修带着孩子们在山上玩耍,救了孩子们。而校长认为是马修的失职造成了大火,辞退了马修。临行前,孩子们唱起歌,飞出纸飞机,纸飞机上写着每一位学生的寄语。同时,贝比诺背着行李跟着马修一起走了,这天是星期六。

  校长是非常残忍的,当学生犯了错误,他就以体罚禁闭的方式来处理。我觉得这样只会增加他们逆反的心理,让他们更加过分的调皮下去。虽然不能用体罚禁闭这种手段,但也不能不惩罚。有一位学生他扎破了麦神父,被马修抓到,准备送给校长,可学生很害怕,于是马修就罚他去照顾麦神父,我就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好,既惩罚了该学生,也让他弥补了自己的错误。马修也是个非常宽容的人,调皮的学生几次冒烦他,他能忍让,一次一个学生向他泼墨水,他并没有生气、追究,我想即使是现在的老师对学生这种过分的行为容忍,更不用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再来马修发现了孩子们的兴趣,一次次耐心的教育他们,并从这个突破口渐渐地改变了孩子们。就是马修这种耐心、宽容与仁爱得到了孩子们的尊敬与喜爱,最后的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之前,我特地介绍了贝比诺,最后他与马修一起走,显然是把马修当做了父亲。

  因为我自己想做一名老师,看了这部电影,我也收获了很多。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相关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1-10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1-17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1-17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5-1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5-08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1-01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2-25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8-1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01-01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