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小学语文5年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时间:2021-12-08 19:08:13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5年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摇曳多姿、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他们的风采的?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人物描写一组》。

小学语文5年下《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二.提炼写法

  (一)总结文本写法

   1.思考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有哪几位

     小嘎子、严监生和王熙凤。(电脑出示三个人物头像)

   2.回顾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⑴小嘎子给人的印象是顽皮机敏、争强好胜,永不服输。(学生边说教师边点击鼠标,链接到小嘎子页面)作者抓住了小嘎子的动作、心理来写的,还运用了不少修辞方法。

    ⑵指读《临死前的严监生》,思考《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写的,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

    ⑶指读《林黛玉初见凤辣子》,思考王熙凤性格特点及描写方法。

     王熙凤很泼辣很张狂,这从对林黛玉和贾母的侧面描写可以体现出来;说话见风使舵,这从作者正面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来。

  (二)知识迁移,归纳课外文章写作特点

   1.进行中国古典名著的片断阅读,强化训练所学方法。(教师课前给学生印发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四个人物片断描写让学生熟读),课前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这四个名著片断,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个最感兴趣的人物,说说他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生讨论,汇报。(汇报时教师结合多媒体呈现相应的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画面。)

     汇报曹操人物特点,短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写出了他的生性多疑和礼贤下士。

     汇报林黛玉这个人物,做着抓住林黛玉临死前的语言和动作、神态,写出了她的体弱多病和孤苦伶仃。

  (三)游戏拓展,反向强化写法

     以《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为谜面,猜出谜底是《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

     电脑出示:"只见人丛里那个黑大汉,轮两把板斧,一味地砍将来。"

     人物:李逵。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还有斧头,都是李逵的特点。

     电脑出示"道:'有何难哉!'便拈弓搭箭,纵马向前,望着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红灯射将下来。"

     人物:花荣。

     引导归纳人物写法:从动作和语言上可以看出箭术高超的人物特点。

     电脑出示:"听了大惊道:'这三十馀岁的正是陆虞侯!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见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林冲。从人物的语言上可以看出这人和陆虞侯有深仇大恨,写出了情节上的特点。

  (四)引导学生总结写人文章的写法

   1.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细致地写,恰当地使用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

   3.可以适当通过别人的心理、语言描写,反映所写人物的特点。

  三.课堂练笔

  (一)运用所学人物描写进行片断习作,师随机指导。

   1.出示习作要求:"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父母、老师、同学……这些人很值得我们记录下来。请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你最想记录的一个人。写出他(她)的特点,字数150字左右。"

   2.学生进行片断习作,师随机指导。

   3.习作汇报,学生评价。

     注意结合课堂总结的写人文章的写法、人物特点、语言词句等多角度进行评价,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四.拓展欣赏

    教师出示自己的习作,标示人物描写的地方,配乐诵读,生欣赏。

    "终于,我从沈阳回来,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进家门,便看见父亲迎在那里,好像一直等着我似的。他不说话,两眼直盯着我,从头顶一直打量到脚上。我正要嘲笑他的大惊小怪,他似乎已经察觉,立刻扭转头,大踏步地走进厨房里,片刻之后,便接二连三地唤我吃饭。饭罢,父亲照例坐在沙发上看报,我在一旁和他闲谈。困倦袭来,我忍不住将脑袋靠在他的肩头。父亲的肩头微微一颤,却没有动。我从小就恼恨他没有文学作品中的父亲那高大魁梧的身材,更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威望和财富。可是,这一刻,他的肩头就像粗壮的老树,供疲倦归来的我贪婪地依靠;像一座山,托着我跋涉求索的希望。家,此刻就挑在父亲的肩头上。

    翌日清晨,我醒来时,正睡在我那张无比宽敞、温暖又舒适的大床上。"

  点评:

  马欢老师这节课看罢让人回味无穷。

  首先,从马欢老师的导语、过渡语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作为语文教师,马老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古、现代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再加上其丰富的教育理论,使他能以大语文观统揽教材,站在一定高度引领学生畅游书海。学生在教师娓娓的讲述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马老师能够明确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以课本为载体,自己去探究文本中的知识,从而获取语文能力。老师先引导学生自习去找寻文章的写作特点,再和学生一起概括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将这种特点与方法运用到写作当中,让学生掌握这种语文能力。

  第三,马欢老师善于将课内外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与迁移,从而巩固教学重点。如在理顺完课本文章的写作方法之后,老师又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分别选取了四个人物片断描写,让学生运用课本中体会到的方法来理解这几个人物在写作上的特点。又如,马老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先出示名著中一段人物的描写,再让学生根据这种描述猜人物等,这些都是对教学重点的强化。

  第四,马欢老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比如本组课文着重掌握人物的写法,于是,他提出一个涵盖量很大的问题:"这几位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又是怎样写出人物的这些特点的?"学生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思考,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有系统性。

  第五,马老师注重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这样做一方面创设了一种古香古色的氛围,使整个课堂散发着文学气息,另一方面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课堂容量。如开课伊始,马老师就将本课的三个人物头像出示在投影上,在淡雅的荷花的映衬下,我们似乎感受到一部部文学长卷在我们面前展开,加上师生的共同理解,三个人物显得鲜活而生动,有呼之欲出之感。整堂课,这种浓浓的文化气息使得学生与看课的教师深深地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