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现状的分析及思考论文

时间:2021-09-09 11:01:0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对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现状的分析及思考论文

  [摘 要]课程资源是一切课程活动的基础,农村课程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课程改革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的现实及成因,并提出了进行农村课程资源建设的设想。

对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现状的分析及思考论文

  [关键词]课程资源 农村 短缺

  课程资源是课程活动的基础,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及其开发和利用水平。目前,农村课程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课程改革的瓶颈。分析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及成因,利于更好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成功地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

  由于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确实在绝对数量上存在着课程资源短缺的现实,但是也有大量的课程资源浪费和流失的现象。

  (一)实然的课程资源短缺

  (1)课程财物资源短缺

  课程财物资源是课程活动的物质基础。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在财物资源方面普遍存在“跟不上”现象。一方面,办学条件恶劣,许多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施,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状态,更谈不上通过互联网获得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待遇低,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积极性。这种状态是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造成的。我国农村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财政投资体制,由于地区经济条件差异,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经费根本无法保证。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被取消,农村中小学实行“一费制”收取,教育经费更显得严重不足,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学校的基建维修、公用经费和民办教师的工资,因为政府的拨款只能保证现有公办教师的工资,学校公用经费主要靠收取的杂费来维持,限制了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

  (2)课程人力资源偏低

  课程人力资源是课程活动的“内生性”资源,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农民、专家等。教师作为“内生性”资源的主体,其素质决定课程资源的品质。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状况却让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民办教师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教学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僵化,缺乏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二,由于信息闭塞、培训不到位,教师对新课程了解不深刻,缺乏课程开发的素养和技能;其三,教师流失严重,高素质教师缺乏。农村教师待遇差,工资低,大量中青年骨干教师纷纷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大中专师范生因农村条件差,交通不便,也不愿到农村学校任教,这就使得原来素质不高的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继续下滑,农村缺乏课改精英的引领。

  (3)课程思想资源落后

  我国当前的课程思想由三部分组成:(一)世界观;(二)生活理想;(三)教学实践活动观。在世界观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师生基本能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认识和实践。在生活理想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仅仅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管理者热衷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缺乏自己的办学理念,完全听命于上级的指示,对新课程改革的教研、教法不够重视,有的学校甚至抵制改革。在教学实践活动方面,广大教师仍持传统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师生观,教师的职责是忠实地传递课本知识,学生是知识的容器,“师道尊严”依然盛行。这些思想与新课改的要求格格不入,严重地影响了农村课程活动的开展。

  (二)现有的课程资源浪费

  农村中小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课程资源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一、物力资源浪费。许多学校花巨资建成的设施利用率十分低,图书馆、阅览室很少让学生使用,有些学校只在有人参观时才让老师装模作样地演示一下仪器设备,课程物力资源闲置和浪费严重,资源的支出和收益比重失调。二、人力资源荒废。某些优秀教师往往被提拔为中层干部或校级干部后,就很少上课或者不再上课。但优秀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干部,结果,领导工作没做好,教书只承担一半的工作量,甚至完全不承担。有的教师干起第二职业(如家教、做生意),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致使他们在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效能。造成这种课程资源浪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管理水平低,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原因之一。

  (三)潜在的课程资源流失

  从现实的角度看,农村学校的优势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如自然资源、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等乡土资源,教师经验、学生经验、师生关系等隐性资源,还有邻近学校的校际资源等,都可以经过加工纳入有关学科课程内容中。然而,由于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偏狭,他们往往过分偏重自己学校层面的人、财、物,而忽视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重视显性课程资源而无视隐性课程资源的存在,仅强调非人力资源而轻视人力资源的建设,从而导致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未能进入农村教师的课程视野,课程资源的流失无法为课改提供一个丰富的平台。

  二、对农村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知,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的现状,既有客观条件的实然,又有主观人为的成因。应当高效地盘活现有资源,促进短缺资源的建设。

  (一)多渠道筹措财物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最棘手的问题,是财物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一是通过中央加大投入、地区配套供给,多渠道积极筹措、鼓励民办教育、压缩行政开支、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筹集经费。对于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紧缺的情况,政府可采取特殊政策,设置课改专项基金。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千方百计地争取一些项目投资,来改变农村学校的现状。三是鼓励社会办学,国家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民营企业及各种民间组织和个人资助农村教育。四是动员城镇学校将更新换代下来的投影仪、电脑、书刊等捐献给农村学校,也可鼓励学生将用过的课本、学习资料贡献给学校。同时,政府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建立公示制度、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课程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掌握把资源用于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改善资源利用条件,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管理。首先,加强学校财物资源建设的计划性和管理使用的科学性,从经济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最能发挥使用效益的物质资源配置方案,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其次,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财物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提高财物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步实现学校教学、行政、财务、图书管理等各项管理的规范化,做到物尽其用。再次,校长对教职工要做到知人善任,力求把每一个教职工安排到恰当的岗位上。并且,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办法,鼓励教师去利用、开发课程资源。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进入力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而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因此,必须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1)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农村教师培训必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求真务实地抓好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培训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帮助农村教师全面理解、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改革的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培养课程开发的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应关注教师的生活背景,帮助他们加强对当地文化、农业科技知识、民间风俗、生态资源等的认识,引导他们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社区课程资源,盘活现有资源。(2)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制度。政府应该运用经济和政策调控手段,引导教师合理流动,如从工资机制、住房、评模晋级、提高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促使城市相对过剩的教师流向农村,吸引更多的师范毕业生和社会上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到农村任教。建立城镇优秀教师定期定点定向支援农村和薄弱学校的教育,参与落后地区的继续教育工程。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的,应当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四)建立课程交流体制,优化整合资源

  农村课程资源短缺与新课改要求之间的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立课程资源交流机制是缓解矛盾的有效途径。课程交流的范围包括农村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大中小学之间及学校与社区的交流等,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如派教师参观他校,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技巧;组织校际间教师的学术研讨;聘请校外课改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和课改专家对本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建立伙伴学校,实行师资共享、教学仪器、设备共享,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库等。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采用不同的交流体制,打破长期以来学校之间条块分割的现状,可以逐步改变学校思想资源落后的现实,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的作用,加快农村课程改革的步伐。

【对农村课程资源短缺现状的分析及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农村体育现状分析的论文05-16

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06-16

农村初中远程资源的使用现状及原因分析论文09-13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论文09-13

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分析及思考论文09-12

关于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的论文10-09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论文09-11

农村高中体育课现状与思考论文04-29

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