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春期心理成熟的外部表征论文

时间:2021-09-09 10:26: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青春期心理成熟的外部表征论文

  论文摘要:青春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出现了外界交往的强烈需求和缺乏相应图式的发展性矛盾。闲锁化是心理发展的要求,是社会适应成熟的表现。这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未成年人表征转换的不恰当解释;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局限。

论青春期心理成熟的外部表征论文

  论文关键词:心理成熟;表征;内隐化

  纵观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有关青春期心理的论述,“闭锁性”作为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征的论断几乎比比皆是。我们不妨将此类观点称之为青春期心理特征的“闭锁说”。它不仅在心理学专业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还波及到对青少年研究及有关实际工作的诸多方面。这种现象固然有社会文化历史的因素,但也应看到我们对于青春期心理研究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对于青春期心理成熟现象重新审视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社会工作乃至家教都不乏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于心理成熟表现的误解及其由来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世界最早提出“闭锁说”的是德国教育哲学家斯普兰格(Spranger·E)。他在其1924年出版的《青年心理学》中提出了“闭锁性”是青春期心理的主要特征。他将青春期的这种特点表述为:人们到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直爽、率真,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很少吐露真情,表现出顾虑重重,不愿与他人多接触。国内诸多相关研究及著述在涉及青春期心理特征时对此基本予以认同。此类的表述如: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在论及成年初期心理的两极性中将“闭锁性和开放性”作为青春期心理特征之一;郑日昌主编的《中学生心理诊断》中对此的陈述是:“心理学家大多把‘闭锁性’看成是中学生时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中学生不再像孩童时代那样天真,毫无顾忌地向父母或师长敞开心扉,这种‘闭锁性’是中学生的‘成人感’和‘孤独感’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吕静等编著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也将“闭锁性”作为青春期的重要心理特征;《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的看法是:“一方面会产生反抗情绪,渴望被人理解,另一方面又企图把自己的内心闭锁起来,引起白相矛盾和协调困难,等等。”杨丽珠主编的《儿童心理学纲要》在将“闭锁性”进行了解释:“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

  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们并非与世隔绝或封闭,只要看看他们与此有关的表现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传纸条.发短信,如醉如痴的上网、频繁的约会、广泛的交友.这些人际交往活动在青春期表现出空前的活跃,就连“闭锁说”的依据之一记日记实际正好表明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有交流的需要,怎么能说青春期的孩子们的心理是“闭锁”、“隔绝”呢?最先提出“闭锁说”的斯普兰格本人也承认:“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

  其实,斯普兰格在提出青年心理闭锁性的同时,也看到了与此相矛盾的事实,即青年强烈的交往和交流的愿望,但是,斯普兰格没有对此进行正确的解释。实际上这正是心理活动缺乏相应的图式才出现的现象,这点已经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所证实。但是当时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似乎还没有出现足以解释这种现象的范式,于是,“闭锁说”作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局限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对于闭锁性的认识过程

  对于闭锁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由于人们社会知觉中刻板印象的影响。当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出现成熟时,很多成年人对此仍然视而不见,心目中依旧用过去形成的固有印象来认识变化了的对象,仍然将他们看作是小孩子。正是这种残留印象如变色镜一样使人们不能正确科学地认识青春期时孩子们身上所发生的积极变化。进人青春期的孩子们所表现的不愿与人随意交往不再天真坦率,并非什么“闭锁”或自我封闭,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现象。 刻板印象很容易带来沟通障碍。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成人感的出现而希望自己被接纳为成人或合格的社会成员很反感继续将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于是,成人们就利用自己的话语权力将沟通障碍推到孩子们身上,“逆反”、“闭锁”“反抗”等都是这种情境的典型用语。

  其二,“闭锁说”的出现来源于对青春期心理现象的非科学解释,将青春期孩子们的正常心理发展现象视为系统的“噪音”、“偏差”。基于这种逻辑前提,对于青春期心理特征的认识存在五大误区。

  1.对于青春期交往对象、内容和方式的变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实际上,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但正如许多研究指出的那样,此时的孩子们交友与以前大不相同:对于朋友标准、交往方式、交往内容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既是他们心理上成长的表现,也是心理成熟的需要。

  2.不能正确认识青春期孩子们对于外部评价的关注。进入青春期,青年们不仅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加广阔和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我意识密切联系的自我评价也相应发展,体现为青春期所特有的以至于对后来一生具有重大影响的自尊。这种对于外部评价的关注,使青春期的孩子们心理活动呈现为闭锁性。

  3.闭锁性是青春期个体建构自我所必需。进入青春期,孩子们身上出现了艾里克森所主张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对自身的本质、信仰和一生前后一致的比较完善的意识,反之就是角色混乱,表现为个体对生活中的角色的迷失与困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解决危机的最主要方式是主体通过反思或反省等心理活动对自我重新建构,而认识自我的有效方式就是将视线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

  4.对青春期的独立意识的误解。独立性的出现是社会和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表现为试图摆脱成人的监管,独立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他人的建议,不再无条件地接受,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拒绝。实际上,青年们对于那些经过思考后认为有道理的意见或建议还是愿意接纳的。

  5.对于社会成熟的误解。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们已经对社会现象有了一些认识。按照心理学家班都拉所指出的“观察学习”观点,此时的孩子们已经或多或少地明白,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主张和观点不能不经考虑不区分地对别人讲,做事必须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表明责任意识的发展,这是社会适应成熟的表现。

  心理活动的这种相对于外部活动而言的含蓄、内隐的变化及其中的矛盾现象反映了青春期孩子们对于适应内外环境的努力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其心理和社会适应成熟的表现。因此成人和社会应当正确理解并给予他们必要条件以促进其正常发展。其实在心理学界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新的环境需要之间的矛盾。按照这个范式,如果有必要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对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这种相对于外部表现而出现的含蓄、内隐的现象进行解释的话,本人认为应将其表述为“内隐化”更能反映青年心理发展的积极性质;相应地,作为青春期心理发展动力的形式之一,青春期心理的这种特征应根据上述解释将其表述为:强烈的发展性需要与缺乏相应图式及环境支持的矛盾。

  对于青春期“内隐化”特征的认识,正确把握其内涵,反思我们的行为,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是真正人本化的取向,是构建社会与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和谐的重要基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的历史课题。

【论青春期心理成熟的外部表征论文】相关文章:

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言表征07-11

论外部性07-10

心理表征及其特征10-15

论生物知识的表征形式及其建构的路径教育论文12-14

纳米杆的制备与表征论文06-27

论职校生的择业心理倾向论文02-17

论外部性问题及校正途径07-05

论企业外部政治环境管理07-20

论检察独立的外部保障机制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