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论文

时间:2021-09-09 11:51:4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如何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论文

  摘要:师生关系包含了教育的全部蕴念,教育的世界应该是师生的真情世界。随着社会的改变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师生关系也受到诸多挑战。因此,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的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如何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论文

  关键词:教师,现代师生关系;学校;教育

  新世纪的教师,肩负着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培养世纪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不仅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也应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它指教师的教育观念,具体地说:“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更新教育观念往往是未来教育实践的先导,实现教育现代化。

  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不首先破除传统教育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要取得教育实践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只有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才能建立一流的学校、创造一流的教育水平,培养一流的人才。

  其次,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社会代言人;在学生成长的众多要素,如家庭、学校、社会中,学校的影响是最重要,因为学校是有目的、规范的、正式的社会影响,教师则是社会的代言人,在现代信息、媒体日益增多,信息内涵日趋多元的社会中,社会更需要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引导和控制,这一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作为社会代言人的教师身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播者,更要注重自己的思想、态度、情感、人格对学生的感染作用,成为学生的楷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诲人不倦,热情、真诚地对待学生,其意殷殷,其言谆谆,乐此不疲;循循善诱,对待学生有如和暖的春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心静气地引导、探究,使其心领神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人格等不同的特点,做到因人而异的教育和管理;勇于创新,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活动。

  最后,各种信息的加工者;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不断涌人教育领域,就其性质而言,有些信息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有些信息则具有消极的误导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期,对各种信息的辨识能力相对较差,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相应地引导,承担起现代社会各种信息筛选者、加工者的角色,也只有加工过的信息才能有效保证信息的正向发展作用。再说,现代教学过程也是信息传输的过程,要使贮存于教师头脑中或书本中的信息传输到学生的心理场内,教师要使所发出的信息符合它本身的逻辑结构以及学生的心理结构,同时使所发出的信息能够引起学生接受信息的准备,并能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活动,就必须承担起信息加工者的角色。因此,作为各种信息加工者的教师是学生接受各种外界信息不少缺少的中介人和引导者。

  现代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互敬互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激发其从事教育工作的无穷无尽的精力,它是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内部心理机制,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利于调节控制学生的行为,通过师生关系这扇窗户,使学生体验教师炽热的情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与爱他(她)的老师相处,会形成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学生对所爱的教师会伴有一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是实施教育的基础。正如一位哲人所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良好师生关系该如何建立?受师生关系与人、社会、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的启示,我们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学校组织策略师生关系发生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组织机构和组织环境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还应当采取学校组织策略。

  第一是要重振学校伦理,创建和谐的人际环境。学校组织实质上是一种伦理组织,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人际网络组织,它是由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领导者与教师、学生、职员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职员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组成的。因此,学校的管理与运行,要淡化单纯的制度化模式,依据组织发展理论,注重各种关系的协调与整合,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和气氛,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精神的、文化的乐园。这必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二是要激发和培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角色信念。学校是教师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重要场所。有关教师专业社会化的研究表明,任职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成熟具有重大的影响;一个优良的教师,不只是师范院校培养的,而是由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共同培养的;不良的教师,也不全是师范院校的问题所造成的,中小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学校要明确树立“学生是根本,教师是灵魂”的观念,让教师自己觉得在学校有地位、有价值,同时,要努力维护教师权益,关心教师疾苦,听取教师意见,帮助教师进步,尊重教师权利,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劳动,鼓励教师借鉴创新,真正把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挥出来,以此来激发教师的专业意识和角色信念,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第三是师生共建策略;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更直接地依赖于师生之间相互的交往和影响。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复杂的潜移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师生之间心理、语言、认知、态度、情感、技能等诸多作用因素,更包含着师生相互影响的诸多方式。这里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触及各种细微的方面,但以下几点是教师主导但又需师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关系必须予以注意的。

  一 师生相互了解,教育中的许多偏见和失败,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

  的确,“了解”这一词语虽非常平淡普通,但要真正达到“了解”的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了解并不是对人的表面言行的`认识,而是对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和独特性的把握,是对言行表现的内在根据的把握。正是由于这样,在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深层次上了解每个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这既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又会使学生从教师对自己的准确把握中体会到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怀。增强“向师”意识。尤其是对学习差、行为落后的学生,教师更要透过遮掩耳目的表象从深处了解他们,寻求原因,把握特性。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是为了对付或利用学生,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独特性,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因而,需要有相应的艺术和能力。尤其是人际感受能力、反应能力等。

  二 师生冲突化解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较为艰难,但破坏却容易。

  这种破坏力量既来自学生,也来自教师。尤其是当学生出现各种问题行为,教师不能理智对待和采取恰当方式予以化解而导致师生发生冲突,且又表现出失体失格的言行(如怒斥、尖刻讥讽、体罚、对骂对打等)时,对师生关系的破坏更严重。这种破坏不仅影响教师和某个具体学生的关系,也影响教师与学生集体的关系。因为,教师的言行具有“表演”性质,即教师表面上作用于一个学生,而此时又作用于其他学生。所以,当教师遇到来自学生的各种问题时,一定要表现出高度的自制和冷静,并且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化解。这不仅表现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一种风范,而且表现了教师高度民主的专业素养和智慧,以及对学生的爱护。而这一切又会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尊重感。

  三 师生密切交往是师生关系得以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师生交往的有效性,既取决于师生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又取决于师生交往的次数多少,即频度。从时空上讲,师生交往的时间越多、空间越广、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师生相互的交流、沟通和了解,也就越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对人们的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这些在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师生关系观正在发生顺应时代发展的质的变化,并展示垒新的内涵。

【如何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论文01-06

如何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的论文05-29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07-26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10-04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0-04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论文01-07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之我见的论文10-09

试论现代教学价值观下的新型师生关系论文12-31

新时期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