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论文

时间:2021-09-09 13:21:3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对赛前心理准备及其基本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 足球运动员 心理准备 途径

  在现代战争中,不仅是枪炮、飞机、导弹等现代化武器的竞争,而且是交战双方心理战术的斗争。2003年的海湾战争中,美伊双方在国际媒体前唇枪舌战,一方想取得国际社会对战争认可,另一方则想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这是典型的心理战争。现代足球竞技运动亦是如此,心理是比赛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不仅要为参加比赛做准备,而且要为赢得比赛做准备。为了在比赛中获胜,运动员不仅需要有熟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参加比赛时表现出最好的精神状态和端正的态度。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其克服获胜过程中的许多障碍,也能导致其意想不到的挫折。许多足球教练员承认,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们同样指出,为了竞赛,好的赛前心理准备是获得成功的必备的构成因素。赛前心理准备是心理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它是足球运动员为了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赛前心理训练和调控。青少年时期是运动员心理品质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进行科学训练,将会为运动员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青少年期的基本含义及其年龄界定

  我国中学生的年龄为12~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学生逐步由少年成长为青年,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叫做青少年期,也称为青年期的前期阶段。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范围也正是按照这个基本标准来确定的。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矛盾、困惑的时期,是运动员成长历程中的一个特定的过渡时期。运动员在这个时期,尽管生理上正逐步走向成熟,但在心理上还不成熟、不稳定。一些心理学家把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视为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把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称为“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这一时期既是运动员成长的黄金期,又是运动员成长的危险期,如果完成好这个过渡,将会对青少年今后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关于赛前心理准备及其基本理论基础

  2,1赛前心理准备的概念

  赛前心理准备是在较短时期内使运动员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在赛前适时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过程。实际上,赛前心理准备就是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赛前心理训练一般在比赛前二到三周开始进行,根据比赛的具体目的任务,对手的水平与实力、比赛环境、场地气候等条件以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来安排。

  赛前心理准备的目的,许多专家、学者作了大量的阐述,大致可归纳为如下观点,赛前心理准备是通过各种心理措施来消除运动员赛前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必胜的信心,建立积极、稳定的比赛心理定势,形成理想的赛前心理状态。可以说,赛前心理状态的表现的好坏取决于赛前心理准备是否充分。

  关于赛前心理准备的概念研究很多,在运动心理学文献中,心理准备是用于旨在促进操作表现的各种赛前技术与方法。在运动训练学中,赛前心理准备就是在较短时期内使运动员掌握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在赛前适时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过程,即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其实,这两种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赛前心理准备是运动员为了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赛前心理训练和调控。

  2,2赛前心理准备的理论基础

  2,2,1倒U型假说

  倒U型假说是人们在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关系的研究中讨论得最多的理论。这一理论最初来自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这一理论预测涉及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的关系,即人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处于较高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下降

  自耶克斯和多德森最初的研究之后,在一般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文献中出现了大量的检验倒U型假说的研究。马腾斯(Martens)和兰德斯(Landers)将高、中、低特质焦虑的中学男少年分别置于高、中、低应激水平情况下,心率和手掌汗液的生理学测量以及问卷调查的数据证实了三种唤醒水平的确立。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倒U型假说。他们还发现,中等特质焦虑水平的被试其运动表现显著优于低特质和高特质焦虑的被试。另外,中等应激水平情况下的被试,其运动表现也显著优于低应激和高应激水平情况下的其他被试。

  影响运动员的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的基本因素,除了运动员焦虑水平的高低,还有运动员参赛动机、自信心和注意水平的高低。因此,一些专家、学者从动机水平、自信心水平的高低来验证倒U型假说,几乎都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运动员动机水平、自信心水平的高低与操作成绩的关系也遵循倒U型假说这一基本理论。

  2,2,2运动归因理论

  归因,是表示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结果而推论或判断其原因的过程。人们总是力求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解释、理解和预测着各种事件,“寻求理解”是人类的基本动力。由此,海德首创了归因理论,将多种多样的原因简化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基本因素,构筑归因模式。其后,韦纳于1972年在海德的归因模式的基础上,将四个基本因素归入稳定性、控制点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构筑较为成熟的动机归因模式。韦纳的归因理论把归因过程与成就动机紧密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归因和人们的情绪、动机及行为反应之间的内在规律,对成就情境性极强的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研究表明,在体育运动情境中除了根据胜负双方对自己的表现满意或不满意进行归因分类之外,一些个体差异因素,如性别、年龄、成就动机、自信心等也是重要的归因。而这些归因正是赛前心理准备的基本准备内容。又根据归因理论的控制点这个维度来看,影响赛前心理准备的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包括气候、场地、器材等,而可控因素包括情绪、动机、自信心、注意力等。当今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可控因素的研究上,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途径

  赛前心理准备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从基层运动训练的角度来讲,它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双边活动。教练员是该系统的设计者、管理者,起主导作用,运动员是这一系统的执行者、体现者,是训练的'主体。只有两者在赛前心理准备阶段相互影响、相互协调,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制定赛前心理准备对策时,必须从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两方面因素加以考虑,制定出既适合于教练员操作,又适合于运动员运用的理想对策。

  3,1深化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要进行良好的赛前心理准备,就必须明确教练员在赛前心理准备训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针对基层教练员对赛前心理准备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与模糊的实际情况,加强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岗位培训已是迫在眉睫。

  基层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是影响和制约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教练员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是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教练员岗位培训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性质的培训,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教练员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能胜任执教工作,达到既定的工作目标。在对基层教练员培训中,应该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教练员在身体、技、战术训练方面能力较强,但在心理训练方面却比较欠缺和薄弱。为了使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能够全面提高,应加强对教练员心理知识的培训。

  对教练员的培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派出去”、“请进来”都是加强教练员培训的较好形式。“派出去”就是把年轻有为的教练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派出去进修或深造,可以采用15~20天的培训班、2~5天的短期培训班、学术会议等形式,“请进来”就是把一些运动心理学专家请进来作学术报告、举行讲座等。以这些形式来弥补教练员心理理论与方法上的不足,提高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和看法。

  3,2健全后备力量的选拔机制

  健全后备人才的选拔机制是科学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方向。培养一名世界水平的选手,通常需要8~10年的时间,其中关键是选材。当前,足球后备力量的选拔主要是以运动成绩为重要依据。这种选拔机制会促使大多数教练员迫切希望运动员快出成绩、早出成绩,而忽视了对运动员的全面培养。而体育界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助长了教练员的这些做法,进而造成了许多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过早的“夭折”,断送了大好前程。因此,必须健全后备力量的选拔机制,后备人才既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文化修养。以此为标准,来提高运动员选拔的科学性、合理性。

  3,3重视一般心理训练

  青少年时期,是运动员的心理品质最佳的发展时期。这些基本的心理品质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意志力等,都是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平时对青少年运动员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培养,这些心理品质才会逐步得到提高。一般心理训练就是指平时进行的心理训练,它是专门心理训练的基础。进行一般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完成专项运动员所需的心理因素。重视一般心理训练,就可以为赛前心理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注重运动员的心理评价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况是因各自的训练水平、个性特征、态度、情绪状况、动机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需要教练员实施有效的手段对运动员进行正确的心理评估,了解每一位运动员的心理技能的优势和劣势。在赛前心理准备时,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评价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座谈法和心理测验法。

  3,4,1观察法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也可通过平时的言行来传递和表达。教练员通过观察运动员在模拟训练中是如何对待心理压力的,就能够获得一些有关信息。当然,观察到的心理状态不一定都是准确的,它与感知到的心理状态也许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还需要结合其它的方法来评价。

  3,4,2座谈法

  教练员作为赛前心理技能训练的计划者和实施者,在赛前应主动和运动员进行谈心、交流。这时,教练员应该让运动员感到亲近,理解其善意,觉得可以对其毫无保留地吐露自己的心事。其目的是通过面谈来了解运动员当时的心理活动状况,以制定并实施赛前心理训练计划。

  3,4,2心理测试法

  心理测试是使用心理量表来测试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方法,通过测试可以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作基本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的心理状态,可以用不同的量表来测试。测量运动员赛前焦虑和情绪,我们可使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2),运动竞赛焦虑测验(SCAT),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1、AI)等量表来进行调查,测量运动心理技能,可使用心理技能量表(PSISl卜5)等量表来调查,用心境量表(POMS)可测量运动员的情绪状态,测量运动员人格特质,则可通过王文英编制的80,8神经类型量表和卡特尔16PF等量表来调查。

  通过准确地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教练员在赛前心理技能中就可以做到有根有据,有的放矢,就可以制定出适合每一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计划。

  3,5赛前心理准备应体现针对性

  世间的万事万物除了具有同一性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特殊性、独立性。赛前心理准备也不例外,它也具有本身的特殊性、独立性。因此,赛前心理准备训练计划要体现出针对性原则,必须对影响比赛的竞赛条件进行科学、综合的分析,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赛前心理准备应当从运动员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比赛出发,从不同的竞赛对手出发。

  3,6灵活运用赛前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

  进行赛前心理准备,教练员应掌握多种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其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模拟训练、表象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目标定向训练等,这些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提高心理技能和心理品质有很大的作用。目标定向训练有利于激发运动员良好的参赛动机,自我暗示租放松训练则有助于运动员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信心,模拟训练则有益于运动员提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生物反馈训练则可帮助教练员准确地诊断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表象训练则有利于运动员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当然,心理训练法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可采用不同的法来进行心理训练,但所采用的法都需遵循身心统一的规律,充分发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作用,从而更好地挖掘人体的潜力。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还应结合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个性特征,来选择和安排合理有效的训练手段。

  3,7重视赛前心理训练的阶段

  在心理训练手段确定的基础上,教练员应根据其阶段性、时序性特点,来合理地制订赛前心理训练计划。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比赛前期、准备活动、检录阶段、临赛阶段。心理训练必须和赛前的身体活动交叉协调进行,制订和实施计划时一定要结合各阶段的身体准备练习来综合考虑。

  3,8赛后总结

  比赛结束后,教练员应和运动员一起对本次比赛的心理准备情况作详细、透彻的总结。对效果较好的地方,应予以保持和发扬,对效果较差的地方,应即时改进。争取在下次比赛时,赛前心理准备取得更好的效果。

  4,结束语

  赛前心理准备是一个极为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双边互动活动。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充分认识到赛前心理准备的重要作用,在平时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都应当重视贯彻实施心理训练,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能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相应的得到提高,在赛前把心理状态调节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使技战术水平能够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取得最佳的成绩。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论文】相关文章: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整体队形的构建论文01-08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智力训练的探讨论文01-04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研究的论文01-0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论文01-07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及战术素养的培养论文01-01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策略论文01-08

试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初探论文01-08

试析如何安排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论文01-08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隐蔽性传球技术的训练论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