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突破论文

时间:2021-09-11 17:27:5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突破论文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翻译人才必不可少。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边界线总长为4000多公里,与缅甸、老挝、越南毗连,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窗口,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近年来,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深入实施,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不断推进和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既对云南省小语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也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事实上,语言翻译人才的匮缺已成为云南省实施“走出去”建设规划的重要制约因素。云南省政府早在2006年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召开了系列会议,采取了相应措施推动云南省高校开展东南亚、南亚语种(简称“小语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看来,云南省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破解云南省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的难题,突破发展瓶颈是一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突破论文

  一、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成绩

  2006年迄今,云南省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下,通过高校自身努力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学生规模增长快速

  2006年云南省只有9所高校设置18个小语种专业。目前已有43所高校设置62个小语种专业,其中有省级重点建设小语种专业点11个。在学人数从2006年的不足2000人增加到目前的近6万人;攻读小语种专业的语言类学生也从原有的5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人。

  (二)师资建设水平有突破

  2006年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不足100人,且学历偏低,目前已增至400人以上(包括外聘教师147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约80%,职称结构也显著提高。有130多名教师通过国家和省级公派留学项目到国外进修半年以上。高校小语种公共外语教研室也从无到有。2006年以来云南省一共支持高校建设56个教研室,小语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三)教学资源日渐丰富

  迄今已编写出版、在编和列入编写计划的教材近30部。省内有25门小语种精品课程在建。全省高校购置语言对象国的图书资料和各种资料就达到5万多册(件),办学资源大幅度增加。部分高校还建起了小语种数据库和同声传译室、多媒体教室,安装了语言对象国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可收看语言对象国电视节目。

  (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各高校通过“1+3”“3+1”“2+2”“2+0保担0保怠钡榷嘀止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语言专业的学生送往语言对象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升语言应用能力。除语言专业学生培养外,一些高校对小语种人才的培养还采取“东南亚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形式,以针对非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学习小语种[1]。

  二、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问题与瓶颈

  云南省高校的小语种人才培养在过去数年主要取得了规模和数量上的发展,但在内涵发展上还有待突破瓶颈,实现飞跃。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水平师资紧缺。全省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师中,教学经验丰富、高水平的教师偏少,某些新增小语种专业的院系,仅有1~2名专业语言教师,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毕业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欠缺,而真正掌握会议谈判、经贸商务、农林矿产、机械设备等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翻译人才更是稀缺。造成上述问题主要因素:首先,复合型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机制方面的障碍。复合型人才培养涉及打破院系甚至校际之间的壁垒,实现跨学科、跨学院甚至校际之间联合培养人才。目前这一设想还存在诸如校内、校外的双学位认定、跨专业或是跨校修读学分的收费、教师和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上述障碍不扫除,“小语种”人才培养就难以真正实现“复合”,学生也难有参与修读的积极性。然而这些障碍的清除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高校自身,解决起来非一朝一夕。其次,小语种作为新起步专业,教师数量少且年轻化、经验不足,亟需相应的培训,以及加强与其他高校的本专业教师进行合作交流。但是全省高校的小语种教师群体还未形成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这使教师的自我发展受到阻碍。此外,这一群体的发展还需要外界给予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扶持。目前,这些政策和资金问题还有待政府管理部门进一步解决。

  三、云南省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突破与建议

  其一,针对目前复合型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还存在的机制障碍,笔者认为可以实施“专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云南省很多所高校在大学公共外语课中开出了小语种课程,在选修课中也有小语种课程,这无疑大大扩展了小语种学习的学生规模。但是为了保障和提高英语四、六级过级率,目前高校的普遍做法是鼓励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选择学习小语种,这样的结果是小语种学习人数在规模扩大的时候,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其实完全可以鼓励英语基础最好的.学生学习小语种,这些学生的英语通过自主学习和训练完全可以通过四、六级考试。大学公共外语在很多高校每周还有四节课时,再在选修课模块补充开出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小语种课程,那些有较好语言学习能力并且学有余力的其他非小语种专业学生则基本可以在不需要太多额外经济付出的前提下学习小语种,从而实现“专业+小语种”的复合。要切实鼓励其他专业优秀学生学习小语种。

  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现在大学生对小语种人才需求情况完全缺乏了解,没有学习热情,因此,加大宣传十分必要。

  二是要建立省级层面的东南亚、南亚小语种翻译能力资格考试体系,并且把这一考试体系做好做强,使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认可的资格认证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引导小语种语言教学和学习朝“翻译”这一实践应用方向发展,同时也能较好解决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证问题。这就如同英语有笔译和口译各级翻译资格考试一样,一个跨专业学习英语的学生,不需要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如能考取翻译资格证,在就业市场则更容易获得认可。

  三是可以在云南省院校研究生招生中增设小语种作为外语科目,这将有效激励非语言类学生学习小语种。事实上,鼓励其他专业优秀学生学习小语种,实现“专业+语言”的能力复合相对在生源质量上更有保证。客观而言,在大学四年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在本专业外再学一门知识或技能,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是一极大挑战。从生源质量而言,云南省的小语种专业学生除云南民族大学属于一本以外,其他都是二本三本生源,某些非知名院系的小语种专业学生基本依靠调剂,生源质量并不令人乐观。要求这些学生在原本只学语言的同时,再学习其他专业或领域的知识技能,其学习能力能否实现这种跨越确实令人质疑。长远来看,各级管理部门还需共同努力,消除双专业/双学位等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障碍。各校则可依据自己的生源和师资情况,灵活选择“专业+语言”或是“语言+专业”等各种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其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可行措施。

  (1)建立省级集资源共享、教师培训、经验交流、科研合作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包括以网络为媒体的网上交流平台和传统的实体平台,并使平台呈常态化运转。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这种交流对于年轻化程度高、经验相对缺乏的小语种教师而言尤为珍贵。鉴于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在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方面都领先于云南省其他兄弟院系,建议打造以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为基础的实体交流平台———云南省小语种教师交流中心,同时由其负责创建网上交流平台。交流中心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学术讲座、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交流活动。中心的运行经费支出可由政府和高校共同承担,同时也可通过社会服务获取资源和经济资助。

  (2)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稳定的小语种交流合作机制,这种合作包括在政府和民间学术协会两个层面进行教师互访、科研合作等,从而共同打造我国高校的东南亚、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广西与云南同为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相对云南,广西的小语种教学起步早,人才培养质量相对更高,中国—东盟国际会议上的翻译人才多为广西的高校培养。云南省小语种教学应积极主动地向广西“取经”,派青年教师到广西小语种教学的知名院系学习交流。

  (3)通过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鼓励高校在职青年教师赴国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短期进修访问,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的学历结构。要利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基金、云南公派出国留学基金、西部特殊人才培养项目、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等为云南省高校小语种教师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华山,伊继东,王永全.云南省高等教育年度发展研究(2014)[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2]卢铁城.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17.

  [3]张秀琴.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3(9):7.

  [4]苏森琴.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3(9):20.

【高校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的瓶颈与突破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高校女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瓶颈及突破的论文02-19

《东南亚》教学反思08-07

地理《东南亚》教案08-27

东南亚适合旅行的地方02-25

东南亚的经济发展01-20

《东南亚》教案设计08-26

如何突破职业瓶颈?02-10

东南亚短途购物之旅 -资料01-01

五一东南亚哪个国家好玩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