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语文教学之人文素养论文

时间:2021-09-19 17:47:1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技校语文教学之人文素养论文

  摘 要:《技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是技校教育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但从技校现状出发,重技术的培养模式导致语文教育存在着学科地位边缘化,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有意无意地强调工具性,淡化了人文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素养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决定了能否在职业能力上有所提升,所以技校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培养,把语文课的特点与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

技校语文教学之人文素养论文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目前我国教育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学生诸方面全面发展,但是我们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失败就是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教育失衡的现状。人文素质培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语文课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工具,作为技工学校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个人素质,发挥技工语文课应有的作用,已经是素质教育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了。在这里,本人浅淡个人所见,与同仁商榷。

  一、素质教育下当前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技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技校必须同时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而且人文教育还必须放在首位,以人文教育促专业技能教育,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办学目标。但纵观现状,在当前的技工学校教育中又似乎处于一个特别尴尬的地位!一是重技术的培养模式导致语文教育存在着学科地位边缘化,语文在技校各专业中的课时分配明显减少,所占比例有限;二是有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语文不感兴趣,认为语文学与不学对其专业技术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重视不够;三是有些语文教师偏实用性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现在的学生人文知识不够,文化素养较低,理想信念淡化,法律意识淡薄,人文精神缺失!

  二、技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求和、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著名的语文专家于漪老师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是一门最能凸现人文关怀,启蒙人文意识的学科。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形成技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涵养、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当今时代合格的技术工人,必须具备中等程度的综合人文素质。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从目前学生的素质现状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综合素质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如何能担当起人才金字塔基石的技术工人和振兴国家、民族工业的重任?因此,素有"百科之母"之称,富于人文教化功能的语文课,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使命。语文课作为技校生的必修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接受熏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从而达到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参加工作后怎样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等问题。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三、技校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1.塑造语文教师的.人文品行,树立言传身教的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技校语文教师,我们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师的知识涵养、人格魅力、品德的优劣对学生人生观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学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就不可能培养出人文素质很高的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缺乏人文意识,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技校语文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二是教学上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三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净化思想,矫正行为,提高人文素养。

  2.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和自身素质局限,技校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贪图享受、纪律散漫、意志薄弱、自私狭隘等缺陷。针对这些现象,我在教学中注重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技校语文课丰富多彩、刻画人物众多的题材,紧扣作品的语言,挖掘语文课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在欣赏中有所感悟,在欣赏中领略人文精神。例如,诵读《离骚》,让学生明是非、辩清浊;讲析《满江红》,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心、热爱祖国。再如,教学《普通人》这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我精心设计了课件,创造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到一个做事认真,为人"本色"的"普通人"的形象,使学生体会了生活中美丑的一面,激发他们的情感,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了升华。除了引导学生从语文课中学习体会到作品的内在思想底蕴,还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辨别美,通过作品与现实生活事例相结合,让学生能结合对照,产生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形成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利用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技校生多为"中考"或"高考"分流的"弱势"群体,大多信心不足,自卑心较重,抗挫折能力欠缺,现实中趋利避苦,不愿付出,爱享受,对自身的人生目标不清楚,学习缺乏动力,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道德素质的修养,尊师重教、团结同学及礼貌礼节上比较淡漠,这些道德问题说到底是人文素质问题。因此,语文教学只要充分利用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将具有启发学生理想、信念的文章,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确定,从课内到课外讲深透。譬如,说到孔孟,就讲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说到杜甫,则说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高尚情操。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平时上课多抓住一些"热点问题"关注他们最敏感的问题和现象,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引导,正面教育学生,使学生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技校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点,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优势,作为技校语文教师应着眼于社会长远需要,重视技工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培养,注重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适应市场经济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的需要,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许凤琴。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4.

  解相梅。浅淡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职业,2008(11)。

【技校语文教学之人文素养论文】相关文章:

中职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浅析论文05-11

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论文04-27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论文03-11

高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04-27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09-26

人文素养的高职英语教学作用论文10-01

儿科教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论文10-04

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意义论文04-14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