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化角度探索高校辅导员资助工作的新方法论文

时间:2021-09-20 11:46:0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从项目化角度探索高校辅导员资助工作的新方法论文

  摘要:贫困生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才能更好地资助高校贫困生,创造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空间和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辅导员指导贫困生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活动,试图探索高校辅导员资助工作的新方法。

从项目化角度探索高校辅导员资助工作的新方法论文

  关键词:项目化;高校辅导员;贫困生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出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几年来高校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形成了由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杂费、助学贷款以及勤工俭学等构成的资助体系,该体系作为扶助措施使贫困生得到有效的资助。由于贫困生群体的特殊性,这些资助政策在具体落实的同时难免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高校资助重物质资助轻精神扶持

  近年来国家助学政策呈现出政策到位、体系完善、方式多样、资助额度大等特点,国家助学政策很大程度能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学费负担,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高校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面对高昂的学费,承受了比一般青年更加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适度的物质资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生活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校的学习和各项课外活动中。

  大学时代对于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气质性格、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贫困生自身角度来说,自卑心理、人际交往局限、在环境的压力下产生的焦虑不安等是他们常见的心理问题。所以,贫困生的精神扶持应包括:第一,拓宽视野、提高能力;第二,增加心理知识,加强心理干预;第三,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第四,重视诚信和感恩教育。这样才能使贫困生心胸开阔、朝气蓬勃、专注于学业,并妥善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辅导员较少针对贫困生开展活动

  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最接近学生的群体,也是开展资助工作最有力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最了解贫困生的家庭和经济情况,以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益为工作出发点,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有效地施行帮困助学。同时,高校辅导员又要以循循善诱的教育来启迪贫困生的心灵,更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有针对性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贫困生。但目前辅导员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辅导员资助工作多集中在助学评定工作。目前,辅导员负责组织政策宣传、贫困生认定、诚信教育等每一个助学环节的工作开展。在调查中,大多数辅导员表示在资助工作中,对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勤工助学方面特别重视。其次,辅导员谈心谈话多围绕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了解。与贫困生日常接触多与关心贫困生生活和学习相关,较少涉及意志品质培养、情绪疏导等内容。谈话记录也较为简单,未能形成长期系统详细的分析。并且,辅导员针对贫困生开展活动较少。辅导员日常工作繁琐,日常的资助工作集中在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上,较少开展一些针对贫困生的课外活动。常见的以贫困生为对象的校园活动方式较为单一。并且涉及贫困生隐私问题,辅导员在开展活动时更加小心谨慎。最后,辅导员开展活动希望得到专业支持。辅导员在开展贫困生相关活动时受到时间、资金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最常见困难是与贫困生谈话缺乏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指导;不知道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可以满足贫困生身心健康需求。因此,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和各二级学院有必要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包括活动开展资金的支持和贫困生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支持。

  二、以项目化为载体开展贫困生活动

  1.项目化含义

  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种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的活动。校园项目化是一种以学生自己为主体,通过学生申请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后进行项目的总结,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给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校园活动运作机制。

  2.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

  (1)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的原则。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以辅导员为主导,贫困生为主体和对象,以项目化为载体,在整个过程中把握贫困生扶助总体性原则。第一,坚持指导老师(辅导员)身体力行原则,辅导员是贫困生直接的教育者,一言一行起着言传身教的所用,在活动开展之初和进程中辅导员充分发挥了自己人格的力量,和贫困生尽可能多地交流,从健康人格的塑造到活动如何开展,应给予耐心详细的指导。第二,坚持尊重、公平、平等的原则,在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努力去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交往的环境,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坚持对贫困生的全方位关怀,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不仅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和能力培养。

  (2)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的流程。在实际运作中,首先,辅导员应积极宣传校园项目化工作,在日常谈心谈话中针对不同贫困生的特点启发贫困生以项目申报的方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或承办各项活动。随后,辅导员就活动开展意义、活动开展方法、活动预算等方面指导贫困生撰写申请书,提交至高校大学生项目化运行中心,待项目获得批准后,辅导员在开展活动的全程中就如何宣传、组织给予贫困生指导。最后,在活动结束后,辅导员组织贫困生围绕活动开展的收获,组织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活动总结,并指导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3)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在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时可开展的活动方式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思想素质类。具体方式:

  1)辅导员可以运用自身掌握各种活动动向的优势,筛选出各种中有关帮助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讲座,如励志讲坛和名人访谈,指导贫困生围绕讲座主题申报关于参加讲座后心得体会的研讨方面的项目,在讨论会上加以引导,帮助其放下思想包袱,排除自卑情绪,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

  2)辅导员指导贫困生联系社科部的思想政治专职教师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为申报项目,通过专职教师介绍一些逆境成才,在艰困环境中奋斗拼搏、改变命运的典型人物及事例或开展专职教师与贫困生谈人生等方面的座谈会,以此启发、激励贫困生,使他们树立正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人生道路,明确奋斗目标。

  3)辅导员指导贫困生申报项目组织开展班级读书活动,通过搜集和阅读励志书籍,使贫困生在读书和读书交流活动中懂得在风雨中搏击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4)辅导员指导贫困生开展班级主题活动为项目,以诚信或感恩教育为主题,通过情景剧、小合唱等形式使贫困生对诚信和感恩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并可通过校园爱心活动、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使贫困生在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习惯。   二是专业素质类。在学业方面,辅导员帮助贫困生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的时间,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贫困生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以就业见习、专业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申报项目,负责项目开展的贫困生可以开展优秀生介绍学习经验交流会,演讲比赛,学习技能交流会,专业学习竞赛,跨年级考研、实习经验介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等活动。创造机会让贫困生更多地展现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锻炼他们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贫困生和普通大学生在活动中共同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同时,辅导员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贫困生申报包括小组考察、参观、实习等活动的项目,增进贫困生对社会的认识,锻炼其人际沟通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让他们从实践学习,从而使他们明晰在校学习、锻炼发展的方向,最终实现对其学业的良性促进。

  三是文化素质类。高校应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爱和希望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态度。辅导员指导贫困生组成项目小组设立“爱心银行”——为贫困生提供小额贷款,“爱心超市”——免费为贫困生提供少量学习和生活物品,“爱心驿站”——二手物品收集和出售,最大程度上帮助贫困生,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辅导员也应引导贫困生申报项目以小型讨论会、成长分享会等座谈会的方式正确分析当前社会文化热点的介绍与评述性活动。可利用第二课堂、体育长廊等资源,组织贫困生开展高品位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四是身心素质类。帮助贫困生保持身心健康也是贫困生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项目组专门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开设心理讲座,帮助贫困生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树立自尊,自助,自强的主体意识;改变自己的负面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同时,项目组积极策划多种形式的身体锻炼方法,鼓励贫困生参与体育锻炼,如风筝嘉年华,“贴膏药”比赛,健康长跑,郊游远足等,在娱乐中锻炼了身体。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调节情绪,还可以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增加贫困生与人交流的机会。

  3.贫困生活动项目化运作的优点

  (1)提供非物质资助方法。以项目化方式开展贫困生相关活动,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开展资助工作新的尝试。它为高校辅导员开展非物质资助提供了有力抓手,对勤工助学的资助方式进行了补充;也为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增进了贫困生之间,贫困生与其他同学,贫困生和老师的沟通;更为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告别了单纯以说教为主的方式,使贫困生通过一次次生动的经历,在活动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2)符合贫困生高校资助的特点。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各种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支持,可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贫困生活动的项目化运作从项目前的总体规划,项目初期的活动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活动的组织以及项目最后阶段的总结工作都对贫困生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辅导员引导贫困生通过项目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平等、关爱之风,形成宽松、和谐、乐观、向上的群体氛围,有利于贫困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高校资助工作会更有成效。

  (3)培育贫困生的主体意识。由于项目的申报和参与都是以贫困生为主体进行的,所进行的活动也是在辅导员指导下的符合贫困生特点和需求的活动,这样能很好地培育贫困生的自强自立精神。在“项目人人可以申报,参与人人机会均等”的良好氛围中,以贫困生为主要成员的项目小组通过开展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项目化的规范运作模式,使更多的贫困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在学校中就开始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尝试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从精神上,学业上,能力上获得极大地满足和成就感,消除了经济贫困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4.项目化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贫困生开展项目化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辅导员注意有一些问题。一是贫困生隐私权的保护。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生,辅导员收集了关于他们各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都应注意保密,不宜对项目组成员和其他学生公布。二是注意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在工作中要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信息,如心理状况,经济状况,了解不同贫困生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一个动态的档案,这样才能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同时,也能进行项目开展前后对比,寻求更加适合的教育资助方式。三是注意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教育和引导。辅导员应指导学生完成申报的项目,以鼓励和支持的方式为主,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开展的活动应以诚信、自立、自强教育为主旨,重在参与,而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和效果。

  三、结语

  总之,高校辅导员必须设身处地的为贫困生着想,忧其所忧,解其所忧,从内心去理解和尊重贫困生,通过项目化开展的活动引导和指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项目化的过程中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肯定人、发展人为原则,才能使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帮助的层面,从而达到对贫困生进行全面的资助,实现贫困生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从项目化角度探索高校辅导员资助工作的新方法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方法探索论文10-04

高校体育信息化探索与研究论文10-06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正面标签化论文02-21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论文10-04

高校电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论文12-20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实践的探讨论文02-07

网络舆情与高校辅导员工作论文10-08

高校财务报账改革探索论文01-12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探索论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