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论文

时间:2021-10-03 17:09:4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论文

  【摘要】李斯特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系列,是一部不朽的作品,这部作品无论是从技巧性、表演性还是欣赏性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许多学习钢琴达到了较高水准的,都会选择其中的一两首进行学习,并作为自己的一个演奏水平的标志。但由于每个人对于乐曲的理解不同,所以弹奏的方法和方式也略有差异,这里我只是将自己在弹奏《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时的一些感想和方法列出。

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论文

  【关键词】匈牙利狂想曲弹奏八度震音

  “狂想曲”这一词来源于一段古希腊诗rhapsdia,狂想曲通常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或一些流行于民间的旋律。19世纪以来,狂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时常用来描写一些具有英雄气概、鲜明民族特色、史诗般的器乐作品。其中第二号(升c小调)、第六号(降D大调)、第十一号(a小调)和第十五号(a小调,又名《拉科奇进行曲》)流传最为广泛。

  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约完成于1845——1850年,这部乐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Tempogiusto(适当的、恰当的速度),降D大调进行曲体裁,由刚劲有力的低音作为引子,拉开整首曲子的序幕,第五小节中,右手的加入使得整个旋律更加的坚定、饱满,庄严稳重。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为一段自由的华彩,是一段完全由黑键组成,这一段如果用双手弹奏,难度可以大幅降低,但由于乐曲弹奏要求流畅、清晰,所以建议只使用右手进行弹奏。

  第二部分是升C大调,是一段吉普赛舞曲风格,速度要求是Presto急板,旋律热情、明快,并且大量采用了切分节奏和跳音,使得整个旋律听起来都让人充满了活力。

  这一部分的强弱对比非常明显,例如从第一小节到第四小节都为p,而紧接着的第五小节立即为f,而后的第六小节开始又为p,乐曲就是在这一弱一强之间不停变换,将这部分旋律推到最后。

  这一部分的演奏难点就在于,在一连串由和弦或十度音程组成的旋律,不仅要用急板的速度进行演奏,并且还要从p突然到f,但又不能给人一种唐突的感觉,这对于手指力度的控制和对和弦弹奏的把握是个极大的挑战。

  第三部分为Andante(行板),降b小调,这一部分的节奏比较自由,在旋律进行中,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表情术语和自由延长记号(),使旋律表现出类似咏叹调的形式,弹奏形式比较散漫却不松散,要求几乎是即兴的弹奏,这一部分为全曲要求最高的部分,因为是行板,所以演奏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强弱对比以及手指控制力的要求是非常的高,若稍微把握不好,就会给人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第三部分的最后一小节和第一部分一样,是一个自由的华彩部分,是李斯特作品中非常典型的炫技手法,要求弹奏得干净利落,所以在演奏这一小节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只使用右手进行弹奏。

  乐曲的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降B大调,采用了Allegro(快板),带有恰尔什舞曲后半部分“弗里斯”的热情、豪放、粗犷,从开始的三小节中,运用了切分节奏和渐慢,使人有一种力量的积蓄感。

  从第四小节开始,就开始进入主题,右手用简单的单音将整个主题引出,主题一共八小节,随之而来的就是这八小节的不断的变奏,第一次变奏中,将单音变化为八度震音;第二次的变奏转调到D大调,这一次变奏结束后,又出现了八小节的切分和渐慢的手法,预示着后面更为热烈、粗犷,在接下来的部分,右手的急速八度震音不断的将主题进行变奏,并且力度和速度逐级增加,一直将演奏的气氛一直推至顶点结束。

  匈牙利狂想曲为匈牙利著名音乐家、钢琴家李斯特所创造的音乐体裁,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19首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复调与巴赫的名字分不开一样。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浅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论文】相关文章:

李斯特名言01-18

李斯特钢琴作品灰色的云演奏分析论文06-30

浅析《秦腔》的论文11-24

匈牙利实习报告09-28

名师名作惠及吾辈 -读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 论文01-20

浅析合并理论论文04-28

证据展示浅析论文01-20

浅析配比原则论文10-05

浅析自由教育论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