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论文

时间:2021-10-09 10:42:4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论文

  摘 要: 本文先介绍智能电网的特点, 再分析建设智能电网的意义, 最后说明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发挥的作用, 以期促进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建设。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论文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工程技术; 电网建设;

  智能电网采用测量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先进的控制方法与设备, 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自动化、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特点, 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稳定、持续、安全的用电需求。

  1、 智能电网的特点

  1.1、 智能电网性能优良

  智能电网发生干扰或故障时, 由于受到相关设备的控制, 不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 能够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供应, 因此能够缩小停电导致的影响范围并尽量降低影响。面对外力破坏、自然因素影响时, 常规电网已经发生故障, 但智能电网仍能持续稳定地供电, 智能电网优良的性能将表现得更明显, 因此采用智能电网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1.2、 兼容性强

  智能电网具有极强的兼容性, 能够实现不同能源的合理、有序接入, 比如能同时接受分布式微电网、电源的接入, 也能满足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从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1.3、 能实现自我修复

  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 因此在连续运行过程中能实现对自身运行状态的监控与预警, 发现故障时能由智能系统予以诊断, 即使采取隔离措施, 并通过自我恢复实现自我修复。

  2、 建设智能电网的意义

  智能电网以自身的优越性成为国家电网的发展趋势, 对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作用明显, 对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性、自动运行效率等均具有极为重要的, 同时建设智能电网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智能电网对环境造成的损坏更小。以往的电网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难以实现完全利用资源, 在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智能电网建设完毕后, 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因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小。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重要区别在于智能二字, 智能电网具有较高的自动运行能力, 这是传统的电网无法比拟的。对我国的国民生产而言, 短时间的停电将导致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生产都受到重大的影响, 停电时间越长则对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越大, 因此必须保证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电网发生故障时, 传统电网需要人工排查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理, 因此发生故障后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一一排查, 对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智能电网具有自动检测功能, 日产的运行管理维护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自动监测, 发现隐患时及时排除, 做到防患于未然, 因此发生停电事故的可能更低, 即使发生停电事故, 也能精确地提示检修人员故障的发生位置, 进而做到精准维修, 缩短停电时间, 减小停电对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

  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要多个专业的配合, 因此建设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配合, 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实现相互促进, 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作用。

  3、 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

  3.1、 输电环节

  智能电网能够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是电网的输电线路稳定、电能的质量较高, 电力工程技术的中的无功补偿技术、谐波抑制技术等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不断实践以及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一大批采用了电力工程技术的新型装置得以运用到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 较为典型的包括薄型交流变换器以及超导无功补偿装置等。

  高压直流电这一输电方式适用于输电量较大、输电线路较长的供电工程,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在采用直流电进行长距离、大容量的供电工程中的同时, 还采用了应用新型电力工程技术的新设备。例如供电线路两端的逆变阀、整流阀中采用了晶闸管变流装置, 运用这些新设备、新技术能够明显提升电网的容量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对防止电压不稳定、突然停电等作用明显, 能够明显提升供电稳定性, 因此成为智能电网供电环节中的发展趋势[2]。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交流输电的控制与传输的作用, 这一技术将微处理技术、电子技术、电力技术、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等予以充分结合, 进而为电网提供较为清洁的电能, 能够实现对交流输电予以迅速、灵活的控制, 通过提高无功功率以及感应的方式提高输电过程中的效率与输电质量, 对减少电力经过线路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作用明显, 也能极大程度提高交流电网的输电过程中的电网运行稳定性。

  3.2、 发电环节

  发电过程中, 采用新型电子设备控制并转化电能, 能够极大减少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损耗, 因此对提高机电设备以及发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作用明显, 也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电力工程技术在发电过程中能源形式的转变过程发挥作用的同时, 也能监测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热力发电仍然是当前我国的发电系统的主要发电方式, 当前我国已经充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开展了对空气污染物的大力整治行动, 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新型能源, 减少传统火力发电过程中导致的温室效应以及大气污染。能源转化技术能够实现充分利用资源, 与当前的低碳经济的理念是相符的, 因此对减少发电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明显, 未来电网的发电方式将逐步向无污染、高效率、大范围的发电技术转变, 例如光伏发电技术等。我国当前已经着手研发大规模的电厂并网, 但是能源转换技术的发展水平仍然与世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加大对能源转换技术的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支持力度以研究能源转换的关键技术。

  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电能的质量评价、确定电能的等级并提升电能的质量。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包括了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平衡供电技术等, 采用了这些新型电力工程技术的智能电网的电能稳定性更高、电能质量更高, 对减少经济成本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3.3、 电源方面的运用

  客户的用电需求不同导致用电设备、用电方式也不同, 根据可以分为对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以及恒定电源的需求等, 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从而将不同的电源运用于不同的供应需求中。对大型电子设备提供高频开关电源, 对变电所可以同时运用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 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则多采用直流电源[3]。

  4、 结束语

  我国电网的建设水平的高低受到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程度的影响, 而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程度则决定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 为了促使我国的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全面建设, 不断研究电力工程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市场的资源都应予以整合以加快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 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始终是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源泉, 因此需要加大对专业技术教育的培训力度, 培养出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吸收先进经验并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通过实现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提高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石, 赵苏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 2018 (30) :167.

  [2]李苏.试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研究[J].科技与创新, 2018 (18) :59~60+63.

  [3]孔菁, 李广凯, 王庆红, 等.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 (27) :42+46.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论文】相关文章: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论文06-13

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论文01-22

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论文06-20

未来智能电网超导电力技术的运用论文07-24

电力工程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论文01-22

智能电网及其对电力通信的要求论文04-23

智能电网下的电力营销管理新举措论文01-16

探析智能电网及其对电力通信的要求论文04-23

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