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

时间:2021-06-28 12:29:1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媒体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

  一、媒体融合与媒介素养教育

关于媒体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新旧媒介的碰撞与整合,在资本、信息和技术的流动中,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由不同媒介融合衍生出的信息产品,及其所产生的文化混合性影响着人们理解和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这些融合后的媒介新形态裹挟着大量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发挥着传播的正功能,让受众获益其中;另一方面又展示着负功能,让受众沉湎与听从。对于受众尤其是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大学生而言,要确保发挥媒介的正功能,而不是功能不良,就必须提高他们使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何谓媒介素养?简单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受众在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媒介素养被认为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而提高的技能,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是感官的延伸,那么新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便是对传统读写素养、视听素养教育的连续和延伸。

  二、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

  随着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最重要的凭借。首先对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90后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走访,对他们的媒介使用现状可以做出如下简单的归纳:

  1.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是大学生接触时间、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

  90后大学生都是新媒体的积极使用者,他们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一定的休闲娱乐与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又通过手机媒体进行简单的社交活动,尤其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他们而言,这些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方式,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2.在融合媒体的语境下,大学生张扬个性,善于创造性使用媒体

  由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对融合信息产品兴趣颇浓,包括电子杂志、播客、网络小说等形式,都是他们喜欢探索和尝试的新媒介形态。但这种创造性使用仍然只是简单创造,甚至是基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一旦发现更有意思的信息产品,便会转移兴趣。

  3.对于媒介以及媒介讯息,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弱

  面对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大学生对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信任度,总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但更信赖传统媒体。同时,他们对于网络流行文化基本没有抵抗力,甚至会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对媒介与媒介内容盲目跟风,缺乏理性思辨,这是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不足最重要的体现。根据以上简要分析可以得出,当前90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选择媒介的问题上,大都无法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而是集体对网络等新媒体缺乏免疫力;在理解和质疑媒体的问题上,有盲目跟风的现象,缺乏理性的批判思考;在创造和生产的问题上,媒体更多地被大学生当成了休闲娱乐的工具,而非提高自身素养、丰富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大众的基本责任,是运用一切可能性,使自己成为机警而又有能力的阅听大众。”但要提高媒介素养,仅仅依靠大众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缺失,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就要探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一)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媒介素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以及融合媒体的发展浪潮,要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应对飞速发展、鱼龙混杂的媒介信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对自身媒介素养的需求。首先高校教师要培养媒介意识,要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恰当的媒介;其次要具备媒介认知与媒介运用的能力,了解传播环境,利用媒介来进行制作和创作;最后要培养对错误或者不健康信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构建,不管对于高校学生还是教师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成为大学生学习时的指导员及学习伙伴,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媒介素养。

  (二)构建全方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受商业动机的驱使,一些消费型媒介所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让大学生获得娱乐消遣,却无法让他们精神升华、能力提升。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在高校构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如今,媒介素养教育也已陆续成为各国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的现状,要在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层级式培养模式、梯度教学目标和多样化课程设置策略。即对传媒专业和非传媒专业进行分层培养,对媒介素养教育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梯度教学,同时将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

  以数字媒体为主导的融合媒体,浸染着高校校园文化。在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手段,通过提升大学生解读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传媒使用习惯,进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提高大学生解读、欣赏传媒信息和传媒文化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辨别、选择、理解传媒信息并判断其复杂的内涵和性质;三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传播观念,主动抵制不良内容的流传,净化校园文化空气;四是增强大学生创制信息、回应传媒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传播为自我和发展社会服务。作为一种新教育主张和问题疏导解决手段,媒介素养教育对建设和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

  (四)提供大学生媒介实践的舞台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应建立多元的课程实践体系。目前大学校园中丰富多样的学生报纸、网站及电视台、广播台和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校园DV,都彰显着校园媒体的繁荣和大学生参与媒介活动的积极性。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社会参与”也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介信息的制造与传播过程,使他们在媒介实践中加深媒介素养,把握正确的校园文化发展方向。比如学生自办的电台、报纸等,这种自我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有利于推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此外,学校还可邀请新闻媒体、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新闻人物等走进校园,与大学生见面,或交流聊天,或制作节目,让大学生们得到来自媒体的第一手讯息资料,了解实实在在的身边媒体状况,增加对媒介的感性认识。

【媒体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论文】相关文章:

美育视域下媒介素养提高路径探究的论文11-07

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论文01-05

新媒体中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论文12-10

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组织战略弹性的构建的论文12-30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的媒介素养论文12-06

和谐校园视域下的校园媒体功能创新的论文12-30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论文12-24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论文12-10

小学语文媒介素养论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