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1-10-02 09:28:50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

 摘要:教学理论是指导中学学科教学模式的依据,本文通过论述教学理论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来说明中学各种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在先进教学理论指导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产生出来的CAI教学模式、教育卫星、远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模式、网络教学模式等,可以在中学教学中体现WTO所强调的人本位观念,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列举了一些具体案例,提出无论信息技术作用于哪种教学模式,或创造出哪种新的教学模式,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探索和总结,扬长避短。并且根据中学的具体情况,提出要保证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作用,必须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信息素养,现代化管理。 一、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模式、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技术包括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传感)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所用到的技术,大多数是计算机技术和与微电子、光电子传感等技术有关的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包含的领域博大精深,在中学所用到的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教学,在本文将其定义成一个联合词,指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是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包括了:(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御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教学理论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从16世纪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理论的拉特克到20世纪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造者皮亚杰,从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到当今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何克抗等,他们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都在呼唤信息技术的支持。德国的拉特克说:“教师必须懂得教授的技术。”他当时所说的技术,当然可能不是信息技术,但是是“……要懂得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最牢固地掌握”的技术。17世纪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大教学论(Didactica Magna)》的目的是:“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18、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把道德教育作为每个人都必须达到必要目的的同时,提出了教育可能达到的目的,即主张为成长着的一代将来能从事某种职业实施一定教育,帮助他们发展能力与兴趣。他针对多方面的兴趣,安排不同的学科,并认识到同一学科可以培养多种兴趣。20世纪初,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这种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是程序教学、

[1] [2] [3] 

信息技术对中学学科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