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札记

时间:2021-10-02 09:14:51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札记三则

  一、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札记三则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

  这两句话,第一句讲语文的多重功能(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文化载体),第二句讲语文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合起来讲语文课程的性质。

  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对这一表述的评价是:“摆脱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论述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钱梦龙先生则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人文内涵,那么这个语言的外壳就是空的;同样,离开了语言外壳,人文内涵也就不存在。

  但是钱先生又认为,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并提不见得合适,因为这两个概念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语文是工具,但不是一般的工具,它本身就包括很多人文的内涵,即工具性本身就带有人文性,因此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并提不见得科学。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恐怕以后还要争论下去。

  钱先生还批评了我国语文界长期以来在语文学科性质认识上的“性泛滥”现象:什么人文性、思想性、社会性、文学性、朦胧性、实践性、科学性……谈得玄乎得不得了。

  其实,世界上好多国家的国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没有关于国语课程性质的表述,而是开门见山就谈教学任务和要求。他们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麻烦而有意回避,而是在他们看来,国语课就是教国语的,就是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自然包括其中,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为此自找麻烦,甚至争论不休。

  但是这事在我们中国就不一样了。一是因为我们从孔夫子以来就有干什么都要讲个名分的习惯:“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二是建国以来几次大的折腾,语文教学也深受其害,语文课一度上成了政治课、思想教育课,几乎完全迷失了自我;后来矫枉过正,一味强调工具性,形式主义又有所抬头。这样摇过来摆过去,造成了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上人为的混乱,因此确实有必要正本清源,还语文课程以本来的面目,这也实在是无奈而又必要之举。但愿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不再去争论“语文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了。

  二、关于正确认识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