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析论文

时间:2021-09-12 10:04:38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析论文

  论文生态道德教育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林业院校必须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文章论述了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提出了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以供参考。

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重建人类与生态环境的新秩序,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依靠道德力量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类生态道德意识,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林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其大多数专业方向及其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与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林业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又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创造者,所以加强对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重视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认识,而且也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

  一、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总和。生态道德的概念和理论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人与将来人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生态道德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传授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使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并有效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以人与林业生态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林业自然观和林业科学价值观。

  1.生态道德意识教育。林业院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是指林业生态的理念以及维护、发展林业生态的自我责任感。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教育旨在以生态审美意识引导科学技术和人类实践创造出集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院校大学生热爱自然,追求与创造生态美,防止生态环境在科学和工业力量的干预下发生反自然美的畸形变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强化其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是建立在“真”(客观规律)与“善”(符合生态道德)的基础上的,对林业生态美的一种价值认识,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真”符合客观规律,“善”有利于社会发展,“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灵魂。具有良好的生态审美意识,把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美”体现出来,也就是表现了“美的规律”。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能使人身心愉悦,使人们能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健康的心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态消费观教育。研究表明,生态消费具有精神消费、可持续性、适度性等特征。精神消费是指生态消费要强调人的精神需要,与人的物质需要有很大的区别。可持续的消费是指将人现在的需求和以后的需求、现代人的需求和未来人的需求有机结合,体现出代际责任感。适度消费是指经过理性的思考,从而审慎地选择与一定的物质和生态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并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能够引领社会潮流,从而对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消费观教育,使其准确地、更早地意识到科学的生态消费观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一种消费方式,从而起到引领国民消费方式健康发展的作用,这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

  3.生态良心观教育。“良心”作为一个道德范畴,是个人自律的内在法则,它是评判自身行为的内在标准,能够阻止人有意作恶或劝导人积极为善,并能促使人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生态良心是指人们对大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所有生物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同情感。生态良心观教育是指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大自然的认同感和道德感,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选择并监督他人选择符合生态道德的行为,促使人们为保护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

  4.生态义务观教育。林业院校大学生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人,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与赖于生存的自然、社会、国家、家庭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应该履行爱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义务。生态义务观教育要重点强调尊重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在占有和享用大自然林业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既要对当代人的利益负责,又要对子孙后代的利益负责,并不是要盲目地阻止人类对自然的正当索取。

  二、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和谐的自然关系。其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构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需要有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没有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失去生长的土壤。所以,和谐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林业院校应真正使和谐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工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林业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2.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提升的基本要求。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一旦接受了新的道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思想理念、人生态度、具体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林业院校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从重视现实的利益延伸到关注人类未来的长远利益,从仅强调对人的关怀上升到对世间万物的关怀,把人类的发展权利与自然的生存发展权利自觉统一起来,把实现人的价值和尊重自然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其将来从事生态环境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加强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虽然新的`自然观和科学发展观多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林业院校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仍然不够重视,如何把林业生态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是林业院校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1.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中,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对象,这必然引起道德教育内容的重新构建。(1)重建价值观。由于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为人与自然,那么传统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要让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又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更要对子孙后代和整个自然界负责。(2)增加道德原则。首先,使人类所享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免受侵害,人人生活健康有序,并能为后代留下丰富的资源,保证其持续发展;其次,人类应承担起保护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的责任;最后,大学生有义务关心他人、其他物种和自然界,要充分认识到破坏他人和其他生命体的生活环境是不道德的行为。(3)提出对道德行为的新要求。在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道德教育后,则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学生的行为提出新的要求。

  2.增加生态道德的教学内容。林业院校应在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增加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等知识,在“两课”教学中合理规划、适当增加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法律基础课”中开设环境保护法的相关专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重点讲解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等。另外,可开设“生态伦理学”“社会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公共课,对青年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道德教育。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应强调用全新的意识、思辨的方法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应强调要用地球村的胸怀和大发展的眼光,审视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找准人类在地球自然体系中的具体位置,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3.营造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高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园地,又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学校的硬件环境与整体氛围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1)丰富校园设施中的生态道德内涵与文化。在学校山、水、园、林、路等各景中融入生态理念,彰显生态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贯彻环保理念,遵循生态道德,杜绝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2)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举办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周、大学生环保论坛、环保图片展览、专家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以激发大学生的环保热情,强化其环保意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主题,举办摄影展、征文、演讲比赛等,宣传与环保有关的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提倡绿色消费,重视生态建设,使生态道德深入人心。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既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又起到示范作用,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3)加强生态文化品牌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使大学生形成热爱自然和保护生态意识的重要途径。林业院校可根据自身的特色创造各自的生态文化品牌。笔者所在的南京林业大学就创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例如水杉剧社、水杉网、水杉大讲堂、水杉英才学校,在全省和全国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4.开展实践活动,加强舆论引领。

  (1)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围绕生态道德教育来进行,例如,组织野外生存体验、野外生态调查、生态环保宣传、生态参观旅游、生态公益劳动、生态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环境美,增强生态道德意识。

  (2)加强舆论引领。林业院校应特别重视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戒烟日”等特殊纪念日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型活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还可通过网络、板报、报纸、广播等形式宣传和表彰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同时设立曝光台,使道德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林业工作者的主体,是绿色地球家园的建设者,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因此,林业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林业院校在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责任重大。林业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为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生态道德理念的新型林业人才,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不断进步。

【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论文06-17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经济概念与原则论文01-15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10-05

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论文06-18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思路论文06-18

山区林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探析论文12-07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对策论文06-12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分析论文01-16

数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思考论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