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研究论文

时间:2021-07-09 12:17:57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农村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研究论文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两极分化现象,这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就当前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造成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农村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研究论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对策

  1、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

  教师、教材的变化新课标的教材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觉可亲、可用,但是教材为降低难度,对有些内容进行了删、添,对有些教材内容及顺序进行了重新组织和编排,使得知识的跳跃性大,学生反而不容易接受,优秀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容易内化,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加无所适从,从而加剧了分化。对于教师来说,新教材给了教师很大的发展空间,挑战性也随即大了,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预设,又要学习新理论,研究新教法,努力应对课堂生成,所以教师的负担在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无暇顾及那些学困生,久而久之就使得分化更加严重了。

  学业负担重,对学习缺乏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好奇,任何有意思的东西都想学、都愿意学,孩子的思想也比较单纯。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由原本的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不能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逐渐缺乏了对学习的兴趣,也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再者,学生之间个别差异较大,在生活体验上也存在差别,因此出现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再加上自身的'不重视和学习目的不明确,就引发了两极分化。

  数学认知结构欠缺,不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知识框架是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全貌,然后再具体问题上细究。教材的结构跳跃性、系统性强。在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如人教版四下的简便运算这一章节中,首先学习的是加法和乘法的几种运算定律,在此之后就要巧妙的用到这几个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于定律掌握不好的同学来说简便运算一点都不简便,因为他连最简单的运算定律都没有熟练掌握,就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因此在后续的学习中是困难重重,使他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学生的心理出现了变化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有时违背,有时顺从,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会感到难为情,会产生自我保护、避免犯错的抑制心理。这时的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上课不积极主动发言,没有勇气或者怕大错被人取笑,这种少开口、少出错的心理占据了很大部分。长此以往,课堂就缺乏竞争氛围、合作意识,学生思维缓慢,学习懒散。特别是学习动机不明确,无上进心及竞争意识的部分学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使他们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二、有效消除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一)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笔者在调查问卷中也发现,凡是参与调查的学困生,对“你喜欢学习数学吗”中的四个选项“A.喜欢,B.不喜欢,C.不清楚”,都选择的是“B.不喜欢”.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消除两极分化现象是多么重要。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学中,教师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要求,势必会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破罐子破摔,进而加重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引导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尝试着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数学思维强,解决问题快的优秀学生,教师应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造探索和研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以便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数学广角》“找次品”时,对于学困生,笔者要求他们只要知道在已知产品数量及次品轻重的前提下,需要称几次,在不知道次品轻重的前提下,需要称几次即可。而对于其他学生,不仅要知道称重的次数,还要能够说出称重的方法。

  (三)从实际出发,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众多的新课程教法中,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活动往往成了优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学困生干脆连边都沾不上。因此,作为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如笔者在组织小组活动时,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小组内,根据学习差异,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兵帮兵、兵教兵”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互帮互学,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四)改变评价方式,全面准确多元化评价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因此,评价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不能只看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的发展和变化。一方面,评价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部分学困生可采取延迟性评价等;另一方面,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评价不能仅仅只依靠教师单一的评价主体,还要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及学生评价,全面准确地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有效消除两极分化。

【农村小学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探讨论文11-29

新课程下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归因与对策研究07-01

解决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策略研究论文02-08

学生成绩不稳的现象论文01-25

幼儿课堂插话现象的研究论文01-28

论全日制自考生的两极分化现象论文02-08

对节目主持新现象的研究论文12-24

节目主持新现象的研究论文12-24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论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