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1-09-19 18:27:20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论文摘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从人文索质教育的视角,着力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所潜含的隐蔽性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及其文化性、行为性的特点,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发展。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 隐蔽课程 文化性 行为性

  我们知道,体育课程中的隐蔽课程与正规课程一样,是构成学校体育系统的重要元索,也是对学校体育产生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可以说,隐蔽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小可或缺的因索之一。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的交互作用,把潜含在体育课中的、具有理性层而的内涵显现出来,即人类社会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技能的认识和情感,辅射至体育教学整个话动过程,无疑会对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用,同时也会对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发挥潜在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在倡导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人背景下,隐蔽课程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实质上都凸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据此,本文依从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试图从隐蔽课程中的理性层而,着力探讨隐蔽课程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潜在价不值。

  1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

  所谓隐蔽课程就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索,如师生关系、教风、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蔽的、无意的、隐喻的或者是还未得到的教师经验,但都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能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正规课程同时发挥作用,如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情感性等教育要索。

  正规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完成的课程。隐蔽课程虽然不像正规体育课程那样有统一的人纲、教材、内容、要求及日标,但它所潜含于正规课程中的精神、文化、伦理等教育内涵,却一自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如体育教师的良好精神姿态、为人师表、教业精神等作风和风格,就隐含着隐蔽课程教育的意韵。因此,可以肯定,只要在体育课中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规范化操作的行为,就足以说明隐蔽课程教育在发挥作用。

  隐蔽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学校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文化索养和内心境界。那么,隐蔽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拓展什么文化,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能体现在隐蔽课程教育这一环上。作为体育教师史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对隐蔽课程教育的主旨有所认识、领悟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具有正而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蔽课程教育之中,才能在一定意义上把人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历史证明,“教育能使人获得史多的人性,形成史高级的人格的水”。提倡隐蔽课程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队列队形教学,其“步调一致”的练习要求,就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性,即,一是培养人学生的基木规范能力,一是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尽管这一练习单调、枯燥,但对人学生心灵的陶冶、触动是久远的。所以隐蔽课程教育,无疑对时代风貌、伦理道德、行为举止、审美情趣等正而的东酉起到了副止化及传承作用,尤其是对练达人性、朔造人格、培养人生能力意义深远。

  有鉴于此,我们以为,隐蔽课程教育较好地体现了现今所倡导的`人文索质的精神飞因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体育等诸多方而的能力培养以及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形成,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正规课程的有关知识上,而是让他们多向地摄取体育文化内涵,井能消化于人格生命之中,从而获得人生意蕴的全而体验,来充实生命内容,陶冶情感与灵魂,进而达到灵与肉的“全面唤醒”,成为全而发展的多维的人。

  2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涵义的探析,以及由此所派生出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已经让我们‘觉察出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和行为性,而且这又是人学生社会化成长最为自接和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索。

  2.1文化性

  众所周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那么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及其体系自然就会被传承、发展,特别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进而使之成为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动力。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_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体育文化又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界中的各种体育话动以及话动的组织形式、话动的规模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的复杂整体。而隐蔽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构成的。所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要索。随着人们对积祟起来的文化价值(包括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于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亦越来越显示出对人学生的陶冶和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人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意味着是将大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朔造中“唤醒”的过程,亦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程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它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集合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学生通过一定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可形成相应的体育文化规范、价值和日标意识。所以说,隐蔽课程教育也是人学生形成一定规范意识和价值意识的关键之所在。隐蔽课程教育中的文化性及其教育因索,不是简单的累加,它是从不同文化层而来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的,譬如体育教师的思想作风、情感修养、智慧能力和生话习惯等,都会对人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开展隐蔽课程教育,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理性的思维和视角来选择、设计其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若从课堂常规环节看,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的教师,则会有不同的主题要求和执行方式,有较注重追求整齐划一风韵的,也有较注重严格考勤制度的,更有较注重练习方式的,等等。这一系列不同风格的常规性操作,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帮助人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规范的概念,并起到甚至约束自己竭尽全力地按照这一要求去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在进行隐蔽课程教育时,只有体现出一定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才是体育教育的真义和实质。

  体育课程中的教育性、表现性、竞争性、娱乐及审美性均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这诸多特性,通过隐蔽课程的形式而迁入体育教学话动中,其本身就说明了隐蔽课程具有文化性的表征。强调民族文化的归属性教育,乃是许多国家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在对待这种教育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又是以隐蔽课程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用,因为追求潜移默化和自然渐进的教育,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的途径。譬如日本课堂上充溢着“日本精神”的文化意识,努力表现求合作、共存亡的民族人格特征,就是较典型而又成功的课程教育范例,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好的、健康的,但仍有不足,尤其是在发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功用性方而所涉及的实质性题材甚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隐蔽课程这一教育方式或手段,把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即求娱乐、求养身、求技艺、求优美等)及美德充溢在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才是普通高校最有效、最有力的体育课程改革。

  2.2行为性

  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的行为性,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主要包含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味性和智慧能力性等方面,是以其外延的行为影响来评价的。在体育课上,影响人学生的积极性因索颇多,但教师的外延行为乃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等,是决定人学生行为表现的自接而重要的条件。由于隐蔽课程特别强调行为的潜在教育要索以及追求自然渐进的影响效果。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智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同时又要求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那么,体育教师在运用隐蔽课程进行教学时,其行为的外在表达应体现出积极的思想内涵,这是隐蔽课程教育最为真义的一面。

  2.2.1品德修养

  在体育课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或受到尊重的基木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也涵盖着人的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体育教师的行为表达中,或多或少表征着其一定的思想和品德,因此,只有内在和外在表达统一或一致,才能构成体育教师完整的品德形象。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或操作方而,其诸多行为表达必须恪守师者风范,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展示出教师品德修养上美的一面,以此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颤,并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达到品德修养教育的目的。

  2.2.2知识修养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的知识修养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能力层次,一般说,知识越丰富,其的修养、层次相应也较高,那么,其的探知能力自然就越强,对事物的判别、驾驭或把握的能力就越高飞可见,知识的学习、吸收及掌握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体育教师若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意识以及其他相关理论知识,就能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增进心理相通和令学生信服。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身体力行中,若能以理性行为来概括其自身的身体行动,以及体现自身的知识价值和诸多能力的话,不仅能起到对学生的教化、陶冶作用,而且还能更深一层地激发学生认知、探究、创新的心理。

  2.2.3才艺修养

  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需要具备多方而的能力,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巧、动作能力、示范能力、人际能力和预见创新能力等。也就是说,“琴棋书幽、歌词诗赋”略知一、二,并能从中展示出其一定的才华、才干和才智,从而给学生留下一种博人精深、触类旁通的感觉。体育教师具备多才多艺的品质,既有利于隐蔽课程教育的开展,又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一定程度上讲,更能使学生产生无比的信赖感。

  2.2.4情感修养

  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应本着感情对感情的交流,人格对人格的交流,这是建立良好感情基础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行为上坦诚自然、开明豁达,对学生和蔼可亲、热情爱护以及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尤其是在课中形成和谐气氛、良好的沟通、协调的行动、个性的相容等气氛,无疑会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也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亲切、友谊、信赖和支持。所以,从情感角度讲,体育教师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最为本质、最可信赖的立足点,也是最根本的保证。

  3结束语

  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具有潜在的教育意义,涵盖其中的文化、品德、知识、情感等具有正向价值的内涵,无论是其的内延性还是外延性,都足以表明隐蔽课程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同时隐蔽课程教育又集中体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其理性层面中的教育元索,所反映出的内容、实质都是健康的、正向的,对人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向上的。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隐蔽课程教育中应立足于理性层而这一着力点,通过一定的文化朔造和行为表达,把属于美好的、优秀的、善意的、坦诚的、和悦的等具有时代特质的内涵体现出来,对人学生施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进而使体育隐蔽课程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苹和人学生社会化成长中发挥效能。

  【参考文献】

  【1】l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l裴时英教育社会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3】李学农学校文化论[Ml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

  【4】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 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实践思路的论文05-19

试论高中学校体育隐蔽性课程对学生德育价值观的影响论文12-28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1-22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实施现状调查10-05

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是建设的研究论文02-04

试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知识结构研究论文02-08

试论层次教学法在高职篮球课程教育论文09-22

试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育模式论文02-10

试论体育课激励教育的方法与功效论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