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综合理科若干问题探析

时间:2021-10-02 12:06:49 物理论文 我要投稿

综合理科若干问题探析

一、历史回顾

在西方,综合课程理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儿童中心论者Parker极力反对传统的学科课程,把它们称为非自然的学习。他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应该是学校教学的基础,课程应该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心智能力。在同一时期,De Garmo认为学校应教授学科课程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但要加强各门学科的联系。在19世纪末,Herbart也提出课程应该以生活为基础,他认为分科教学只能使学校课程支离破碎,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在学校课程中强调综合知识的教学。这些早期的关于综合课程的观点曾引起了关于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孰优孰劣的讨论。

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传统分科课程因僵硬的教学模式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受到责难。在此背景下,课程综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杜威的追随者,Kilpatrick、Thorndike等人提议任何有意义的经验,包括智力的、体质的和美学的,都应该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中心。后来,按照Kilpatrick的建议,“课题方法”(projeetmethod)用来把科学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在后来的几十年间,美、英等西方国家一直在提倡跨学科的综合教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科课程在中学课程,尤其是在中学高年级课程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理科课程现代化运动的展开,其过分重视理论而忽视实际应用的做法受到了批评。由此又引起了人们对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的不满。在这一背景下,教育界再一次考虑了课程的综合问题。据统计,到1969年,在美国,已经开发了30种综合课程,其中有些属于理科课程。其中,影响最广的便是设计于1962年的“科学一过程方法”。这个课程把重点放在科学过程而不是课程内容上,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据统计,在1972年,美国有65种综合理科课程,仅仅两年以后的1974年,这个数目上升到122。这个急剧上升的数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综合理科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可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回到基础”(backtobasics)运动的兴起,综合理科的发展速度又减慢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综合理科又迎来了一次发展的良机。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的理科现代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的“回到基础”运动,特别是面对中小学生在数理方面的成绩甚至不如发展中国家的同龄学生的现实,西方理科教育界开始对科学教育的目的进行理性的反思。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的“项目综合”(projectsynthesis)研究组在1981年提出的关于科学教育4项目的的建议。他们认为科学教育应该在以下4个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即个人生活、社会决策、职业需要和学术准备。这就是说,理科课程不但要为那些进一步学习科学的学生做好学术准备,同时也要考虑多数学生将来作为普通市民对科学的需要。在课程的选材和组织上,他们强调理科课程应该建立在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主题而不是学科内容上。由此,综合理科的课程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张扬。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综合理科以科学一技术一社会(STs)课程为代表,强调加强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