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

更多作文 > 日记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

第一篇:小学生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

今天,我终于迎来了我期盼已久的节日----端午节 中午,我抓起一个粽子就吃,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

。哇,香味扑鼻。我吃到的粽子的馅有:肉,糯米,板栗,香菇,绿豆和花生。我吃着吃着,忽然又想,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于是,我便去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知道了。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9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囊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真是有趣呀!


第二篇:今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知道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知道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


第三篇:端午节赛龙舟日记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第四篇:四年级端午节日记400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是双休日和端午节加在一起的。说到端午节,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旧罗江中。

妈妈和爸爸带我一起去外婆家过,这时,外婆正在煮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外婆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听说在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在位子上,说:“外婆,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只小馋猫,好!外婆给你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接着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说:“现在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都要流了下来。

去了外婆家,我了解了不少知识,不过端午节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第五篇:初一端午的习俗日记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

今年我正好在家,妈妈就叫我来一起包粽子,“包粽子”这对我可算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呀!抓二挠腮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怎么办,这是一向自信的我犯了难。妈妈在一旁笑道:“哈,平时的自信到哪去了?”哎……

之前妈用猪肉切成5公分条,用酱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过肉的酱汁加盐拌匀,停置10分钟后再拌到均匀为止;粽叶2张背背相对,由叶蒂1/4处折成一直角匙状,取约2匙米铺在叶匙内,肉条直放其中,再铺2匙米盖满肉条,托叶匙的手要保持开头,配合另一手的动作;将粽叶剩余部分由米末处折盖上去在折处把两边的角折好。粽身由托叶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将盖叶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绳将折叶处绕紧扎好,再绕扎整个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在大锅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滚后改用中小火续煮4小时,熄火焖1小时这样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还听爸爸说过粽子的来历: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眼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却无法挽救,他日夜忧愁,最终投汩罗江而亡。楚国民众知道后十分忧伤,驾船奋力营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年年岁岁,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哎……原来包粽子还有这么多学问那,看来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第六篇:难忘的端午节日记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陶然亭端午节纪念屈原活动。”

早上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同学们身穿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向陶然公园走去……

我们首先来到了“华夏明亭园”,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https://www.unjs.com)。这里的景色十分优美,园中到处盛开着五颜六色、香气扑鼻的花朵,一座屈原塑像巍然耸立其中,还有仿造的汨罗江,江中的龙船栩栩如生。这一切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同学们在此纷纷朗诵童谣,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园中的游人也不禁被我们感染,停下脚步聚拢过来。

我也上台激情饱满地朗诵了我编写的童谣《五月五》:

楚国屈原大诗人,

忠诚报国反被谗。

秦灭楚后投汨罗,

后人纷纷把他赞。

五月初五端午到,

洒扫庭院挂香艾。

吃过粽子龙舟赛,

雄黄酒饮除病害。

毫无疑问,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们,教导着我们。随后,我们参观了李大钊生前工作过的办公室,以及一对革命烈士夫妇的公墓,并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陶然亭公园,但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感叹:今年的端午节过得可是分外有意义啊!


第七篇:端午

端午,会令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赛龙舟。吃咸鸭蛋。包粽子……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除春节外最喜欢的节日。

在端午节前几天,我迫不及待的地往外婆家赶,争取当第一个包粽子的人。一想到长长的、宽宽的粽叶,用两手握住,往里一拐,做成漏斗状,放入糯米……我就无比兴奋。

端午这天,无疑是最兴奋的日子。一大早,我便抓起老早就就编好的蛋袋,挂在脖子上,拾一颗淡绿色的咸鸭蛋,空着肚子,在河边和伙伴们抢个好位置,等待龙舟……

我们的兴趣自然不在龙舟上,来是为了随手摘朵蔷薇,将一片片花瓣抛入水中……

没过多久,肚子便饿了,掏出还存留着一丝温气的咸鸭蛋,剥开蛋壳,小心翼翼地用手捧着,用牙齿一点一点地啃——一半是因为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一半是因为太咸了。咽下咸咸的蛋清,就是粉粉的、微甜的、油光闪闪的蛋黄了。用舌尖一点一点地舔着,享受着小小的金黄色的快乐与幸福,就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呷着一盅上等好酒似的。

咸鸭蛋吃完了,人也看累了,便回家吃粽子。剥开一层又一层的粽叶,露出一角棕色的糯米,咬一口,淡淡的粽香便在嘴里漾开……

赛龙舟、吃咸鸭蛋、包粽子……这些传统节日里,包含着小小的幸福……


第八篇:端午节日记

端午节,春光明媚,在别人高高兴兴庆祝端午;在别人怀着悲伤的心情纪念屈原的时候,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庆祝,去纪念。全中国都为这一节日踏上了各自的路途,而我们也不会例外。

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小河九龙的黄山。在九龙庙里,有种很阴森的感觉,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位住在寺里的人,他们护着庙,守护着这个传说。在房屋的周围总会看到那些有爱心的人的名字,他们捐的钱或多或少,只要他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就行。贵在付出,不求数量。在屋里,我们看到的只有佛祖们,他们个个神采飞扬,见到他们,心里就会有种欲望,那就是买只香拜拜。其实每进一间屋子,自己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时我会控制自己,保持这庙的宁静。我们在这拍了照留做纪念。

唉!说来惭愧,身为小河人,竟不知有这么美丽的景观,要不是这次活动,我恐怕一辈子也看不到这么壮观的风景。我们绕着黄山转起来了,原来黄山这么大,突然,我们的视线集中到了一起,哇,好美的风景线啊!在这个角度看山脚下,真是一览众山小。不转不知道,一转吓一跳,那山脚下的房屋整整齐齐排列着,庄稼也别具一格,还有那河水,碧清碧清,有几位大小孩在河里嬉戏,想象的出他们应该玩的不亦乐乎。这样一个别有风味的景色当然不能错过,留下作纪念这个是必须的。

每年清明,九龙是人山人海,有的拜佛,有的爬黄山,把整个九龙围得水泄不通,就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也不会少一个,因为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古老的传说:曾经唐太宗在此数龙,可他数来数去永远只数到九条龙,他偏偏把自己是条龙给忘了,因此这里被称为“九龙”

要说历史悠久,那还是青城那边的银杏树,听说那里本有两棵银杏树,有一棵非常大,需要五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一圈,可惜在不久前被雷劈成两半了。另外一棵现在已有八十几年了,长的那么高大,它的存在伴随着洪福寺的存在,洪福寺在明朝就有了,现在的是重新改造了。虽然未能进去,但我能感受得到它里面的风气。

这次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他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得到放松,让自己变成一只小鸟,自由的飞翔。

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组织这次活动,在放松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了解了世界的美好,万物得由每个人去珍惜,去爱护。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 第九篇:

饰香包、包粽子、插艾草………6月6日这一天,端午节到了。

在我们家,最热闹的要数包粽子了,大家一起围坐在一起,拿着绿油油的棕叶,包着各种各样的粽子。边包粽子,我问起爷爷今天为什么叫“端午节”。爷爷解释说:“端午节由来已久,它还有许多别称,比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以前,它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祭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弟弟是个急性子,爷爷还没说完他就插了嘴:“屈原是谁呀?为什么要祭祀他?”。爷爷说:“别急,你听我给你慢慢解释。传说,在秦国统一天下的时候,屈原居住的楚国也很强大。秦王就收买楚王身边的人来去劝他投降。屈原看不下去,就去劝说楚王,经过许多次的劝说都没有说服楚王。他自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园灭亡。于是,他带着的无比悲痛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之歌。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棕子。往后每到这天,人们就会往河里投放粽子,让鱼儿不要去吃屈原的尸体。在端午节这天,有的地方还要举行龙舟比赛。据,说当人们得知是屈原大夫投江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找到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人们把船只停泊在湖边的亭子周围避雨,待鱼停后,再次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寻找屈原大夫。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在五月,外界气候正是高温高湿,此时病媒细菌大量孳生,各种传染病此时正式流行的季节。人们就在端午节这一天,将新鲜艾叶挂在门楣以驱除毒气。用红布制成红鸡心的袋子,内装茶叶、米、雄黄粉,挂在小孩的胸前驱邪。还采摘艾草沐浴,称为“百草汤澡”,去除秽气。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饰香包、包粽子、插艾草、赛龙舟的风俗。

  听完爷爷的解说,我的眼前仿佛看到屈原大夫带着无比的悲痛纵身投入江中,他这种爱国,为国家着想的精神随着端午节的传统将源远流长。


第十篇:端午节的习俗日记300字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2
  第2篇 关于写周长的数学日记
  〖预览〗日记 关于写周长的数学日记 第一篇:跑道的周长 今天,晴空万里,还不时有微风吹来,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来到操场,练习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经满头大汗,“真累呀!”我低声叫道,“到底我跑了多远呢?”我坐在台阶上,用小米尺敲着脑袋。 突然,我大叫一声:“有了!”我连忙行动起来,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的长度,是35厘米,我便沿着跑道走,1步,2步,3步......“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心里想,怎么办呢?我立刻想到了卷尺。于是飞快地回去找妈妈,拿来几卷卷尺,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量起来。我们用卷尺量出直道的长度,再用步测的方法量出弯道的长度。终于,我们量出来了,跑道的周长是200米,然后,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写着:200X3=?“是600!”不知是哪个小机灵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对的,便兴奋地喊起来:“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我跑了600米!” 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我会在生活中用数学了!第二篇:学习圆的周长 今天早上老师要教我们怎样算周长。 老师先拿出圆片说:“每个人先画一个圆片或拿出一个圆形的东西,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于是,我们开始讨论了。我……【全文阅读:关于写周长的数学日记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3
  第3篇 关于写千米的数学日记
  〖预览〗日记 关于写千米的数学日记 第一篇:体验行走一千米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从安阳实验小学走到瑞安书城,体验行走一千米。 我们带上卷尺就出发了,我们边走边看边量,发现生活中数学真是无处不在。例如:红灯要停留60秒;我走一步约30厘米,而爸爸走一步则比我大一些,大约40厘米;我们所走的人行道宽约4米;路旁的大树有的高约6米,有的小树才只有3-4米左右;电子屏幕广告牌高约2米……我们一路上观察着测量着,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已经到瑞安书城了,我还舍不得回家,想顺便在书城逛逛。我一走进书城的大门就发现大门高有4米左右,宽约6米;在书城我拿起一本《数学家的故事》,我用卷尺量了一下这本书的厚度大概在2厘米,我掂了一下重量,大约250克,跟一个大苹果的重量差不多。平时来的时候我都不注意观察这些微不足道的“数学”,今天仔细一观察,发现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我觉得收获很大,很开心。 我和爸爸在书城看了一会儿书,最后我还要求爸爸陪我一起走回家。就这样,我们又踏上了愉快的寻找“数学”的路程。第二篇:我心目中的千米 我和小伙伴们绕着400米的跑道跑了5圈,然后走到长1千米的地方休息,中午我坐客车回家,车开了大约有4千米。下午2:00我们坐上……【全文阅读:关于写千米的数学日记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4
  第4篇 关于写家乡的日记
  〖预览〗日记 关于写家乡的日记 第一篇:关于家乡的日记 我国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当然我的家乡也很美! 我爷爷的果园也是很美的哦!果园里有块菜地,菜地上种着油菜,还有大白菜、黄瓜和桔子树。 一年四季,果园里各种菜颜色不一、色彩丰富。春天,油菜花绽开笑脸向人们表示欢迎。夏天,大白菜和冬瓜像个小宝宝,躺在菜地上睡着了,黄瓜像位老人似的弯着腰。秋天,桔子树在果园里立正站着像名军人。冬天的白萝卜钻出地面要和人参来一场比赛……。 爷爷的果园只是个小地方,我的家乡还有许多更美的地方,有空,欢迎你来参观参观。第二篇:夸家乡  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靠近大海,无论在任何时候,你站在海边,都能看到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你也能感受到原来自己是那么渺小。  我家乡的特产是鱼丸,鱼丸特别好吃。形状是圆的,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脆,好吃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潮州去,热情好客的潮州老乡,准会烤出最香最脆的鱼丸让你吃个饱!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第三篇:我的家乡日记 我的家乡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小村子里,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在繁华的城市里,但是我很喜欢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有一条宽又长的马路,马路旁边有许多又高又大的树,到了夏天,那树叶绿油油的树叶,让人看了心里非常舒服。 我家门前有一天小河,每到夏天,我们许多小孩都会……【全文阅读:关于写家乡的日记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5
  第5篇 关于写亲情的日记
  〖预览〗日记 关于写亲情的日记 第一篇:亲情是水 作者:子山 亲情,永恒的主题。不管身处何处,总是难以忘怀那些为我们成长呕心沥血、默默付出、不计回报的亲人。他们或许在社会的底层卑微的活着,或许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他们总是节衣缩食,勤勤勉勉,起早摸黑,不知疲惫,为了子女,倾尽一生,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有时候,真想为这些亲人写点什么东西。我始终相信,社会底层的人们善良、淳朴,倘若乡邻真有了拌嘴,那也离勾心斗角远的很。他们很容易满足,甚至一个微笑、一个问候、一个电话,甚至,你只要听他们的话,哪怕是敷衍,他们也会感觉足够了。 记得,奶奶在世前,我经常对她说,奶奶,你怎么这么漂亮啊?奶奶就会笑着,害羞着。或许,若干年前,爷爷对她说这句话时,她也是这个表情吧,只有害羞。爷爷奶奶结婚五十多年,他们相濡以沫,勤俭持家拉扯着五个子女,从不发脾气。十五年前,爷爷左半身瘫痪,除伯父伯母在家悉心照顾外,奶奶始终伴随左右,不离不弃,相互搀扶着生活、赶集、开村委党员会议。当爷爷读书看报(爷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看报),奶奶坐在旁边叨叨,恩爱溢于言表。三年前奶奶患老年痴呆症,生活难以自理,爷爷就每天督促奶奶洗漱吃饭,擦洗身子,从未间断。偶尔的怨言,也只是偶尔而已。 时至今日,生死有命,物是人非,爷爷的泪水不知流了多少,他说,每天梦里……【全文阅读:关于写亲情的日记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6
  第6篇 关于写放风筝的日记
  〖预览〗日记 关于写放风筝的日记 第一篇:放风筝   春天,瓦蓝瓦蓝的天空像一块大大的蓝宝石,晶莹剔透,朵朵白云淘气的玩耍,太阳把阳光送给了大地,小草、小花、小树们健康生长,春天真是一个好季节呀。人们走出了家门,都来享受春天的温暖。我和爸爸妈妈也制定了一个小计划,就是放风筝。   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妈妈还有小姨决定到体育场去放风筝,到了体育场,我看见有很多人在放风筝,蓝蓝的天空上有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有黄色的小鸟、五彩的花蝴蝶、棕色的老鹰、长长的大龙、三角行风筝…美丽极了。   我们开始放风筝了,首先,小姨拿着风筝高高的举起,随着妈妈的一声“放”,我在前面拿着线轴往前跑。我在操场的一侧跑了好几次,风筝总是刚飞起来就掉下来,我们来回的放了好几次,风筝怎么都飞不起来。正在大家急得直跺脚时,忽然,我看了一个做风筝的老爷爷,急忙对妈妈说:“妈妈您看,那有个做风筝的老爷爷,他肯定知道怎样放风筝”,这时,妈妈和小姨也看见了,我们急忙跑过去请教。“爷爷”,我们的风筝怎么放不起来呀?这时候,老爷爷带着慈祥的笑容,用温和的语言告诉我们:“你们跑的路线太短了,风筝刚飞起来,就没地方跑了,风筝当然会落下来。还有,必须顶着风跑,你们从体育场的那一边跑过来试一试,肯定会飞起来”。听完老爷爷的话,我就拉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的跑到了体育……【全文阅读:关于写放风筝的日记】   〔关于写端午节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