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诗经赏析

时间:2024-03-12 09:51:59 赛赛 诗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桃夭诗经赏析

  《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桃夭诗经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桃夭诗经赏析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字词解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蓁蓁:繁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白话译文:

  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桃夭赏析:

  布满待嫁少女梦幻气息的汉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不美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们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溢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欢愉的空气。

  《桃夭》属于汉唐古典舞,默示了姑娘待嫁的神色。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活跃。拿鲜艳的桃花,例如少女的斑斓,看过这样的舞蹈不禁面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布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先以桃起兴,继以花、不美观、叶兼作例如,极有条理:由花开到结不美观,再由不美观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转变,与桃花的发展相顺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在《桃夭》中,舞者们身穿粉色的服装,衬着粉嫩的脸庞,像是在春天盛开得花团锦簇的桃花般,鲜艳欲滴,惹人怜爱。而她们那害羞的眼神、媚态横生的神色以实时不时地遮住面庞的舞蹈动作,更是充实默示出了待嫁少女的怀春与羞怯。在舞蹈中,她们在舞成纵排后,一个个地四散跳开,又默示出了一派的无邪活跃。瞬息,一群活跃而又羞怯的少女便被活矫捷现地默示了出来。《桃夭》让人感应感染到了独属于少女的那种妩媚,就像四月盛放的桃花,在舞动中让人嗅到了春的气息。

  在赏识《桃夭》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她们几回做出抛袖和翘首折腰的动作,我体味到,这两个动作恰是汉唐古典舞的标识表记标帜性动作。“翘首折腰”这一动作默示在以舞袖、折腰为主题动作的艺术舞蹈中,注重腰功与袖式的转变, 以优柔的腰功显示舞蹈魅力。随时用快节奏的技巧表演昂扬的气焰, 但其基调是美丽轻捷长, 色彩明丽, 少少萎靡, 颓丧的情感。

  在舞者们翘首折腰的动作中,少女们一颦一笑被描绘的淋漓尽致,让我想起了诗经中的闻名诗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或许舞者们的美并非绝世,但在这一舞蹈中,我体味到了这种风韵。

  创作背景

  关于《周南·桃夭》的意旨,《毛诗序》说:“《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其性质就好像后世民俗婚礼上唱的“催妆词”。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鉴赏

  《周南·桃夭》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使诗歌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感。“灼灼其华”,简直可以说桃花已经明艳到了极致,靓到能刺目的程度了。从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上看,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朱熹《诗集传》释云:“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实际上是说新婚夫妇的小家为室,而与父母等共处为家。今以现代语释为家庭,更易为一般读者所了解。

  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个“宜”字。这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后世影响

  《周南·桃夭》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当代《诗经》研究者陈子展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女作家王安忆有一部小说,名字便叫《桃之夭夭》。此诗开篇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不仅是“兴”句,而且含有“比”的意思,这个比喻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并不为过。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晋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北宋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北宋陈师道《菩萨蛮·佳人》“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但他们无不受到《周南·桃夭》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拙而已。古代文学作品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面若桃花”“艳如桃李”等词句,也是受到了这首《周南·桃夭》的启发,而“人面桃花”更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经典意境。

【桃夭诗经赏析】相关文章:

桃夭原文翻译及赏析12-19

《诗经·鲁颂·駉》赏析08-11

蒹葭·诗经原文意思及赏析02-07

鹊巢诗经,鹊巢的意思,鹊巢赏析诗词11-16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原文及赏析02-27

诗经名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全诗赏析08-15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原文及赏析12-18

诗经的格言02-21

猕猴桃11-26

桃叶的作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