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间的最佳距离不是“零距离”

时间:2021-09-15 08:07:34 教育 我要投稿

师生之间的最佳距离不是“零距离”

在新课程改革中,改善师生关系是其中的焦点之一。很多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加强对学生的关怀,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在认识到“缩短师生心理距离”的必要性后,一些教育工作者却误认为师生之间最佳的心理距离应该是“零距离”。

  其实,师生之间的交往也是属于人际交往的一种,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好比欣赏一件艺术作品,离得太远必然看不清楚,离得太近则无法观赏到整体美,而且有可能因为其中的瑕疵而感到遗憾。而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去欣赏,才能被其整体的神韵、精妙的设计布局所吸引。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最融洽的关系,关键在于寻找这样一种最佳的距离,而不是“零距离”。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融洽程度和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并不是呈绝对的正比关系——交往越密切关系越融洽,而是呈曲线关系,即保持一定密切程度的人能形成最好的人际关系。任何人都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心理空间,让他们感到更安全和自在。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进去拿把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实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由此可见,任何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空间。这个自我空间一旦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中学里的学生大部分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既需要他人的关怀和爱护,同时也是极为敏感的`,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他们在渴望别人欣赏和支持的同时,又希望能有自己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常常抱怨,教书育人的工作太难做了:管得严了,学生会有抵触情绪;管得松了,又起不到教育效果。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常常演变成“小偷和警察”的关系:学生会下意识地躲避老师的关注;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常常引起他们的反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襁褓中的婴儿;对学生过问太少,又让他们感到老师“冷漠无情”、“不关心他们”,最终导致师生关系渐渐疏远。这些都是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所导致的。

  师生交往如何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其实就是人际交往的艺术。笔者在此建议:

  因“事”而异。批评学生时,尽量选择较远的物理距离。因为当学生受到批评时,他们的自我防御意识会增强,会需要一个较大的自我空间,相对较远的物理距离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和不安。反之,赞扬或鼓励学生时,则应选择较近的距离,辅之以动作语言。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心理交流,使赞扬和鼓励对他们的心理触动更大。

  因“人”而异。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有些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渴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老师可以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言语上的关心和问候,课堂中关注的眼神,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被拉近。对于性格比较冲动活泼的学生,老师可以表现出更多的宽容,不必对他们管得太多。

  因“时”而异。在开学初或开始某节课时,需要建立一定的课堂规范。这个时候在学生面前表现得严厉一些,有利于课堂纪律的形成。如果和学生表现过于亲密,将不利于后面的严格管理。而在期末来临,考试压力增大时,则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多给他们一些学业和情绪上的关心和支持。

  及时调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随时会发生变化,如教学中的某个意外、学生自身的心理波动、学生家庭环境的变化等。聪明的老师要学会敏锐地捕捉师生心理距离的变化,及时反思和调整。在学生过度依赖老师时,有意地对其疏远,使他们能学会更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当觉察到师生感情变淡时,能够及时找到原因,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适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所谓“物极必反”,作为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与学生过度亲密的接触,既让他们产生压迫感,使他们的自我空间受到侵犯,而且容易破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老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要注意把握大的原则和方向,不必面面俱到。

  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训斥;多一份尊重,少一份唯我独尊的心态。师生交往就如同朋友交往,给彼此都留下一些空间,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使老师的教学工作更轻松自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杨琴)

【师生之间的最佳距离不是“零距离”】相关文章:

如何消除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04-28

消除师生之间距离的方法04-28

如何消除师生之间距离01-20

零距离05-25

科学“零距离”11-06

零距离作文01-01

零距离作文09-15

零距离作文10-25

零距离的作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