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必修1》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

时间:2021-12-30 10:08:25 教育 我要投稿

教科版《物理必修1》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

教科版《物理必修1》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

教科版《物理必修1》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

——为成都2010年6月27日/7月17日二次发言准备

(2010年6月5日星期六,太原)

各位老师: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一下教科版《物理必修1》。

根据这次会议要求,要全面系统地介绍这本教材,要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关于这本教材的全面情况,可以说的东西很多。我想,由于时间关系,主要还是讲一下这本教材在表现形式上的一些特点。这是因为讲这些特点,一方面会涉及到教材的方方面面,尽量来满足“全面系统”的要求;,另一方面,讲这些特点对大家的教学来说或许是最有用的东西。讲完这些特点后,我再根据教材编写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以及使用地区教师们的反映,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和对教材某些问题的说明。

因此,今天要讲的问题是三个:一是教材的主要特点;二是教学建议;三是对教材的几点说明。

下面,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教科版《必修物理1》表现形式上五个显著特点。

1、以问题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

“课标”关于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第三部分指出:“教科书在讲解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时,应从观察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提供各种可供检验的猜想和假设,再经过分析和验证,直到问题的解决。因此教科书本身就是一个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范例。”

我们的教材就是按照这种思想来编写的。全书是一个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又可以分解为几个中问题和小问题,每一个中、小问题就是相对应的章和节。

对每一问题的呈现顺序和解决方式,通常都分为四步:提出问题;为问题的讨论作准备;找出问题的解;最后对这个解进行讨论。这四步可以简洁地概括为7个字:问题、准备、解、讨论。

下面对这个问题作点说明。

就这本书而言,为了解决宏观世界中物体运动的问题。这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了两方面的准备:首先是如何对一个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其次是一个物体受到什么样的作用,都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只有把这两个准备工作做好了,物体的运动问题才能解决。这两部分的“准备”就构成了第一、第二两章的内容。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际是给出了宏观世界中物体运动问题的“解”,找出物体运动遵从的规律。第四章“物体的平衡”,是对第三章给出的“解”,做进一步的讨论,即对物体的平衡进行分析。

看完全书我们再来看第一章。这一章的问题是如何对一个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第一节开始到第四节,引入质点、参考系、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为了对物体的运动描述作准备。第五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关于对物体运动的描述问题一种简单情况的“解”(复杂的情况在中学阶段是不可能做到的),剩下的最后两节是对这个“解”的讨论和拓展。

看了全书,看了一章,我们再来看一节。

比如第二章第5节“力的合成”(P59)。这一节是围绕两个不同方向上力的合成问题展开的。开始是提出问题,用几幅图,通过看图,让学生“讨论交流”,同一直线上二力如何合成,实际上是复习初中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新内容做一个铺垫,接着就提出了这一节的主要问题:不同方向的两个力如何合成。这部分内容是“提出问题”。然后,定义了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等概念,这是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然后用一个实验探究,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法则(P60),也就是获得了问题的“解”,再对“解”展开讨论,分析常用到的互成直角的两个力的合成情况。这节内容,围绕一个问题,分四步呈现,步步深入,层次清晰。

仔细阅读和分析这本教材,你会看到每一章、每一节大都是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教材的,这就形成了这本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2、起点低,坡度小,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

《课标》基本理念的第二条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当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

我们认为,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前,他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就构成了他获取新知识的基础,也是他在知识阶梯向上攀登的台阶,教学科学表明,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事实上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是在自己原有的认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慢慢地构建起来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只是一个唯一的途径。

高中物理学生普遍反应难学,可能有以下的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学科本身的原因,它不像小说、电影那样直接对人的情感和感官产生共鸣和冲击,能很快把人们吸引住,而物理学的魅力和它的美要通过学习者的持续的努力和深入的思考(对有些人可能是烦恼)才能体会和领悟到;

另一方面可能是教材本身和教学的过程对学生共同的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和关注,不太清楚全体学生现在知道了什么,教学的起点应当在哪里。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重视了对这一问题的处置。举几个例子。

比如,在讲运动学问题时,通常教材的起点,都从位移开始,由位移到速度,再从速度到加速度。这本教材在这里又低了一个台阶,从位置开始(P6)。教材先设置了一个情景,由塔克拉玛干的大沙漠中勇士迷路,让学生体会位置的重要性。然后教材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的活动,用坐标表示甲虫的爬行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如何建立坐标系表示汽车、轮船、飞机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为位移概念的出现作好准备。用这么多篇幅来建构全体学生共同的台阶,让学生能以这个最低的台阶为依托,齐步向前。

又如,第二章第2节重力(P47),先是用一张图和一个“讨论交流”栏目,让学生复习初中已学过的内容,通过看到图中的女生拿着弹簧秤,看到重物指向地心。这显然是一个关于“重力”教学非常低的起点,因为这个低起点,小坡度,我想即使差点儿的学生,看了这张图,都会比较容易地回答(不一定准确)教材中提出的三个问题:什么是重力?重力如何测定?重力的方向如何?

正因这本教材起点低、坡度小,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我估计这本教材应当是一本学生好学、老师好教的教材。

3、促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标》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提出:“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材的编写建议中又提出“教科书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犹如他的机体吸收营养,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来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应当是科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我们这套教材设置了《讨论交流》、《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活动》、《发展空间》、《物理在线》等多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栏目,使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交流”、“观察思考”等活动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还可在课外利用图书馆、网站等教学资源,进行开放式的自主学习。

在教材中,由上述栏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教材的情景创设中,也着力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第二章的第4节摩擦力(P54),开篇用一段文字说明了是什么魔力使地球的自转变慢了呢?

然后用二张图。一张是说明鸟儿把虫子从地里衔出来,也有摩擦力。另一张图是一位大力士能否拉动汽车还与他的鞋底与地面的摩擦相关。学生读完这些材料,会对摩擦力产生兴趣,也许会产生一种要弄清摩擦力是怎么回事的愿望和冲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又比如,第三章第4节牛顿第三定律(P80),开篇用一段文字和一张图,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忱。得出了F=-F,的规律后,又用二张图提出二个问题:“两同学的对拉,能否决出谁的力气大?”、“马拉车力如果等于车拉马的力,车能前进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应当是由教材、学生、教师等构成的多元系统,教师、教材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促成它们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丰富,构成一个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维持一个良好的教学过程,持续有力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4、着力“探究活动”的设计

《课标》在教材的编写建议中指出:“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动手实验、查阅文献等,体会探究过程的曲折与乐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高中阶段尤其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质量。”

我们认为,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问题,在老师的辅导下,为寻求问题的“解”进行观察、测量、猜测和分析的探究活动。这与科学家进行探究的性质是一样的,极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也极有利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在物理1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胡克定律、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规律、共点力的合成都是通过探究的教学形式来完成的。这本教材还着力于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主要由学生来完成的探究题目。

学完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就为学生设计了“飞机跑道设计”、“喷气式飞机制动系统的设计”、“估算楼房高度”带有探究性质的题目。还在“发展空间”栏目中对“一起交通事故的分析”(P33-35)的探究性活动。前三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画出设计分析的草图,找出设计要遵循的公式,最后给出设计的结果。交通事故的分析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事故现场测定的数据,根据国家对机动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标准,分析事故的原因,写出分析的结论。这些探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感到知识有用,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5、重视物理文化的传播

物理文化,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概念。我个人理解是以物理学科的内容(文)为中心,向人类社会辐射的一种知识和智慧,这是作为培养一个较为理想的人(化)所应当具备的东西。

我认为,作为物理教育的本身,不能仅着眼于物理学科的概念和规律,还要通过物理学的.文化,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人类文明中的重大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巨大动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修物理1》重视了这一方面的工作,并想通过这种物理文化的传播,来实现多维度教育目标的完成。

比如这本教材中,涉及伽利略、牛顿两位科学家,教材对他们的工作成就都作了介绍,并通过这种介绍,作为传播物理学文化的好素材。

伽利略的介绍见71页,教材中是这样写的:“伽利略第一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他第一次用自制的望远镜看到了月亮上的山脉、太阳的黑子、金星的盈亏、土星的光环……看到了邻近我们的这部分宇宙的面貌。他在科学史上永远是一位不朽的伟人,在科学的领域里永远是一位老师。”大家请注意,这段文字里用了两个“第一次”,用了两个“永远是”。在这里两个“第一次”是原因,导致了两个“永远是”的结果。这两个“第一次”对物理学和整个科学领域都有重大的意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具有重大的价值。因此,我想多说几句。

第一个“第一次”说的是他提出的“科学实验的方法”。人类经过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是伽利略找到了这把通向科学领域的金钥匙,使人类的文明有了突破性的前进。它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理论的建立是在实验和思考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这种相互作用是科学活动的本质;二,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无论是谁提出的理论和看法,都应当接受实验的检验;三是实验的观察事实可以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外推,这一点对于理论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他提出的“科学实验方法”对于整个科学领域的影响,从人类已获得的科学成就来看,我想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

第二个“第一次”是说他的“眼睛”。他的眼睛是人类第一双看到月球上的山脉、太阳的黑子、金星的盈亏、土星的光环的眼睛,然而,在他正式监禁的第二年,即他70岁时,他的眼睛瞎了,从而永远走进了黑暗,一直到他走完8年的监禁生活,在悲愤中逝世。随着这双眼睛失去了光明,意大利也出现了科学上的黑暗,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出现著名的科学家。

伽利略的这双眼睛,让人们看到了近代科学的光辉明天,又深刻地揭示了中世纪的黑暗。

教材第72页,对牛顿的工作也作了简约的介绍,提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原理》对自然科学、对人类的文化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材中还有类似的材料,比如引入英国名著《格列佛游记》中的图片(P49),介绍了比萨斜塔(P100),改写了《后汉书张衡传》关于候风地动仪的描述(P101)。都是以物理内容为辐射源,辐射多种文化的元素,传播着物理学的文化。这些材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同学们对物理这门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三点教学建议

这里的教学建议,大都是我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1、了解这本教材内容特征,组织好教学

按《课标》要求,物理1模块内容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这部分内容不像电磁学、原子物理学,讨论和研究的问题,都是发生在宏观世界里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直接和我们的经验进行对比和交流。因此本模块中概念的引入和规律的建立,大都可以把生活中熟悉的相关材料,作为教学的资源。在教学中可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形,组织鲜活的教学素材,不一定拘泥于书本上提供的材料。

第二,本教材中概念建立,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在物理中都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后续的物理学学习中要不断地用到,是今后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有一本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教材这样写着:“一个学生,如果清楚地理解了力学中所阐述的基本物理内容,即使他还不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应用自如,他也已经克服了学习物理学的大部分困难。”我想这个观点,大家也会有同感,因此这一部分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这里学不好,后续的学习就会使学生感到困难,甚至放弃了物理学的学习,大家在教学中应当有这个认识。认真地把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做好。

第三,因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教材所涉及的实验,操作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具有典型的意义。学生通过对这一部分实验的学习、操作,经历过程,就能为今后的物理实验打下一个基础。这一点教师们也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2、要抓住一根“线”

因为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总是以“问题”为主线,提出了四步,七个字。建议大家在教学中要抓住这根“线”。

抓住了这根线,就明确了这本教材要解决什么问题,某一章、某一节要解决什么问题。一个个问题又是如何提出的,为解决这个问题作了哪些准备,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问题解决后又进行了哪些讨论和扩展,如此等等。如果把这条“线”弄清楚了,就会自然地觉得教材内容安排有序,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始终能做到心中有数。

抓住了这根“线”,一堂课围绕着问题展开,就会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那些内容该讲,那些内容不该讲,那些内容要多讲,那些内容休少讲,都能较好地掌握分寸,抓住重点和要点,不说多余的话。师、生齐力为解决问题作准备、找方法,这样教学方向明确,教学过程清晰,教学过程始终为解决问题而展开。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可操作和好操作,教师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好每一堂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一个“景”

这本教材非常注重情景的创设。全书24节,除了少数几节实验、练习课外,大多数的情况是在每一节的开头都设置了“情景”。这也可能是这本教材区别于传统教材和其它教材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些情景,或是几张图片,或是设置一些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或“观察思考”,或是让学生完成一个活动。

关于情景的创设,建议教师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更好的“景”,也可对教材的“景”进行适当的修正。“景”的教学做好了,就能使这节课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找到了一堂课的一个好的导入点,就为这课堂教学的展开打好了基础。

三、对教材的四点说明

下面对教材中的几个重要要概念作些说明

1、关于加速度概念的建立

通常教材中加速度的引入,可能大家都较熟悉,是用一、二个具体的例子,来计算速度改变的快慢,例子中用未速度与初速度的两个数值相减,再除以速度改变所用的时间。接着就给出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在这个定义中,不容易看出加速度的矢量性,学生也不容易理解“速度的变化量”这6个字的确切含义。给出定义后,只是告知学生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也有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之分,接着就介绍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这一小节就完了。

我们认为,对于加速度这样一个概念建立,应当有较多的篇幅,要化较大的力气。这是鉴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在运动学中,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等级最高的、最难理解的一个概念。从科学史上看,这个物理学量不像长度、质量是一个确定的值,而是一个变量,它依赖于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速度又依赖于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加速度应当是变量的变量,是时间的二阶导。正因为如此,使得人们在很长的岁月里很难看清这个物理量的真面貌,天才的牛顿看清了,由此才得到了运动方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个概念比较位移、速度而言,使用频度低,学生比较生疏。要确切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加速度这个科学概念:即它是一个矢量,是两个矢量的差与一段时间的比值,就更显困难。因此教材中应当用较多的篇幅对加速度概念作一个较为深入的介绍,让学生能较为明确地知道这个概念的内涵。

二是加速度是这本教材中最重要有概念之一。这本教材最重要的概念应当就是两个:力与加速度。我们从整本教材的内容来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第一章从位置开始,进行台阶式的定义,从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最后定义了加速度。第二章讲力,第三章主要是让学生弄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全书做的都是关于“力”与“加速度”的文章,而且,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理解重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许多重要教学活动中,加速度的概念是它们的灵魂。学生在这本教材的学习和练习中,大多数情况下要涉及到的也是力与加速度这两个概念,学生觉得力学难学,做题中经常出现问题,遇到障碍,追根溯源,很可能是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掌握上出现了问题。

我们的教材先是用多幅图片(P16,图1-4-1—1-4-4),从引入速度变化的快慢,用学生的讨论交流来介绍加速度这个概念,再用图片和具体的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速度是两个矢量的差,再除以这两个矢量变化所用的时间。给出定义以后,再让学生从V-t图上来认识加速度这个概念。用较多的篇幅来讲述加速度,我们认为这对于学生认识加速度,理解、直至掌握这个重要的概念是完全有必要的,对后续物理学的学习以及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出现某些类似概念的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

2、关于“力”的定义

正如上面所说的,“力”是本教材中第一重要的概念。常见的教材中是这样来阐述这个概念的:“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说“人们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力。”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这种定义容易使学生产生两种误解:一是认为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变化,而没有其他的形式;二是也容易使学生理解解为力就是物体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

这本教材中,提出了力是物与物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P45)。加上了“一种”两个字,这可以认为是对关于高中物理教材力的定义的一个“突破”。事实上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非常丰富的:比如说,冬天热水杯把手焐热了,长年未用的菜刀生锈了;秋天的树叶变红了;一块点心变质了,等等。这些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都未发生变化,只是温度、颜色、质地等发生了变化,这显然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力。这里所定义的相互作用这是大千世界中的一种形式,是专指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发生变化那一种相互作用。让学生从更为宽广的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来理解力学中“力”这个概念。

在常见的教材中,先用生活中的几个例子,指出物与物之部的相互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了变化,就给出力的一个定义,接着介绍单位及图示的方法,不单独成节,用的篇幅较小。

这本教材先用六张图(P44)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六张图包括了力学教材中全部力的形式,也揭示了力的作用效果。通过读图和讨论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力的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性质和力的类型。为“力”这一抽象概念的教学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然后再提出力的定义,介绍力的单位和图示方法。后面还有一张表(P46),来说明多种情况下力的大小和类型,让学生对力的理解真实感、具体化。

在这一章的开头,我们还用带有文学色彩的文字来表现“力”这个概念的深刻内涵:“它不是物体,但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它不孤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它不让你看见,但你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它不像数那样相加,而是要遵循另外的法则。”

3、关于“重力”的增补

在常见的教材中,重力也显得篇幅小,不单独成为一节。先给出初中已学过的一个重力定义:G=mg;再给出测量重力的方法;接着讲重心,重心如何找,就这么点内容。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教材58页有介绍。在牛顿那个时代,科学家们还只知道重力,从那时起,人们就把地球上所有的物体的运动都与地球联系起来。物体的下落,会越来越快;投向空中的物体,会形成漂亮的抛物线;海洋的潮汐、大气的流动,甚至人们的奔跑的速度、个儿的高低,血管中血的流动,等等,都与重力相关。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是宏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个现象。事实上,能研究运动的人类,看到最多的运动,也都是与重力相关的。重力也与人的生存环境、日常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培养一个有一定科学素养的高中生,应当对与我们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重力,有更多的了解,不能光是停留在枯燥的定义和测量上。伽利略在他的著作中有许多精彩的描述,我们首次在高中教材中摘了一段(P48),并用几张图片延伸了这些内容。这对激发学生对重力、对科学的兴趣,显然是有好处的。

教材还在这一节的后面,“发展空间”栏目中,对重力作了三点说明(P49):指出了万物之间都有引力,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这个引力比其他物体的引力在大得多,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指出重力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又指出重力还可以指地球以外其他星体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这一说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对重力的理解更立体化,也能消除他们在今后学习和阅读中的部分困惑。

4、关于“最大静摩擦力”的说法

在北京地区使用这本教材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在最大静摩擦力的说法上,这本教材与别的教材有些差别。这个差别主要是在“最大静摩擦力出现时”的说法上。我讲一下这个问题。

本教材在第55页上两次清楚地说到了这个问题。说最大静摩擦力是出现在“刚要出现滑动前的瞬间”,又说“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物体还未出现滑动。此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如果把物体的运动空间划作静区和动区,那么此时物体是在静区。有的教材说最大静摩擦力是出现在“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这是明确地说物体开始运动了,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此时物体的速度也为零,但因为动起来了,由静到动,运动状态有了变化,所以加速度不为零,物体应当到了动区。这两种说法显然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可以归结为三点:有时间上“动前”与“动后”的差别;有空间上“静区”与“动区”的差别;有运动状态上加速度为“零”和“不为零”的差别。

这个差别有人认为是无关大局,微不足道。我建议老师们可以在教学中去仔细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上面的有些观点,有些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

今天就说这么多,我诚恳地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与我们联系,共同切磋。教材工作永远是在一个“未完成”的状态中,也希望能在这套教材的完善和再版中,溶入了你们的智慧和成果,把这套教材做得更好。为我们共同为之努力、付出了我们美好年华的中学物理教育事业,做一点工作。

谢谢大家!

2010-6-6太原

【教科版《物理必修1》主要特点和教学建议】相关文章:

教科版九年级《1-2内能和热量》教学设计07-23

01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下载中心(人教新课标版 光世昌)03-14

高中必修1人教版第三单元作文08-31

教科版《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优秀教学反思09-22

教科版九年级《2-1热机》教学设计07-23

教科版九年级《4-1电路》教学设计07-23

教科版九年级《5-1电流》教学设计07-23

教科版九年级《1-1分子动理论》教学设计07-23

高一物理必修1教学计划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