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时间:2023-09-18 15:35:50 志杰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通用10篇)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支教感受所想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通用10篇),供你选择借鉴。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通用10篇)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1

  作为北京西部支教团的一员,此行感触颇多。一方面,甘肃幼教同行为了西北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勇于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另一方面,他们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文简称《纲要》)中所面临的问题发人深思。

  甘肃虽然远距首都北京几千里,但在我们所到的每所幼儿园都能感受到,老师们在努力地结合当地的情况,学习并落实着《纲要》的精神。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非常注重爱家乡、爱周围人的教育,如进行“我爱家乡”“夸呱呱(一种地方小吃)”的教育活动,培养孩子从小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小吃,引发幼儿以做一名兰州人、天水人而自豪的情感。

  同时,他们还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这在教育目标的表述中、组织活动时教师的提问中以及最后的自我评价中,都能看到教师的这种意识与行为。

  另外,他们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如利用电视、多媒体介绍兰州风情、讲解呱呱的制作方法、认识不同的时钟等,使孩子更加喜欢与理解教育内容,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甘肃老师努力学习、研究与实践《纲要》精神的行为触动并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暗自鞭策与要求自己,回京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研究教育规律,将《纲要》精神更深入、更广泛地落到实处。

  在甘肃的短短几天里,我们学习到了许多许多,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我们在贯彻《纲要》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问题。

  比如,目标意识与目标的适宜性问题。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活动的灵魂与价值的体现,因此,每一位老师在组织教育活动前,都应该认真思考:“此次教育活动我要帮助孩子获得什么经验?促进他们发展什么?”经过慎重思考确定符合本班孩子的达成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好,目标过大过多,其实等于没有目标。

  又如,教育过程的有效性问题。教育过程,包括创设情境引发孩子兴趣、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引导孩子探索与学习、帮助他们获得经验与知识、促进孩子们某些方面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发现孩子们的困惑与问题,及时调整原有计划,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切忌教师无视孩子的反应,只按既定计划走,像是按照剧本表演一样,表演完了就完成了任务。教师不能针对孩子的需要或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支持与帮助,教育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再如,教育手段的适宜性问题。实施良好的教育需要一定的方式与手段,教学形式过多,就会使幼儿心情浮躁、过度兴奋,不能静心思考与学习。同时,教师忙于一个个教育手段的更换,难以顾及幼儿的表现,也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幼儿阶段的学习,是以充分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以获得丰富的感知经验为主的学习,教师能为幼儿提供直接运用多感官学习的机会,就不要采用间接学习的方式,否则会使孩子失去许多获得感知经验的机会。所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一定要慎重,一定要真正服务于教学,而不是为了形式的花哨好看。

  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纲要》所提出的新理念、新精神与新要求,对教师多年来形成的观念、认识与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要使教师观念与行为得到改变,仍需坚持不懈的努力。

  首先,要深入学习与贯彻《纲要》精神,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尤其是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学科教育规律的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引领。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创造者,不是理论的研究者,如何领会《纲要》精神,需要专家的介绍与引导,只有认识上的真正转变与提高,才能做到行为上的改变与提高。

  最后,要加强园本教研。落实《纲要》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即:等专家、靠指导、要条件。因为专家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指导到每一个幼儿园。因此,只有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自觉地、主动地、认真而深入地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学习与研究,才能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2

  回想刚到茂县土门中学时,一辆面包车把我们送到了学校,在教学楼下,全校的学生都爬在阳台上望着我们(已经开学几天了,由于这里急缺老师而没能正常开课,很多班级的学生在这几天都在上自习),几位初三的学生很热情地帮我们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提到了寝室。那时感觉一切都是未知的,但那时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期待和饱满的激情。后来,学校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且也安排了教学班级。虽然我学的是地理教育,但当时学校由于急缺英语老师,所以学校教务处安排我教七年级一个班英语和八年级一个班政治。半期后,初二年级的地理老师请产假后,我再次被调整为带七年级一个班英语和八年级一个年级的地理了。在这里,我付出着、努力着、感动着、收获着。

  一、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其实我的所有的准备似乎都是多余的,因为迎接我的是一张张真诚热情的笑脸,没有多少寒暄,领导早已经对我的工作做了整体安排,我没有什么意见。在接触学生之前,同事们就告诉我,农村的孩子比较朴实本分,但由于知识面的狭窄,思维不是很灵活。也有调皮的,但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比较淳朴努力的。带着这些忠告,我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孩子们在安静地等待,四十双眼睛向我看来,我看到了好奇和探寻。我也微笑地看着他们,相信他们也会懂得我的友善。在这互相对视的目光中我们开始了英语的学习。

  最感动的一个细节就是,每天上下课师生互相问好时,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声音向我喊出“老师好”、“老师再见”,虽然我的耳朵经常被高分贝音量震得嗡嗡作响,但沐浴在学生的爱里很幸福。他们很有礼貌,见到老师行礼问好,他们也很勤劳,总是将校园和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同时,他们也很顽皮,班上也有个别学生违反纪律,被班主任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还有的请来了家长,看着学生们痛哭流涕地表态,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觉得这里有着更多的望子成龙。

  二、 教学工作,不敢马虎

  我在支教之时就给自己定下一条原则:到新的工作环境中要做到敬业乐群。因此,在工作中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认真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精讲精练。针对学生知识面窄、理解问题肤浅的情况,我在每堂课上都尽量匀出5分钟时间,补充一点课外知识,让学生做一做,练一练。针对学生思维不灵活的问题,我上课尽可能多地提问,从多个角度提问,并且将问题难度降低,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课堂评价。学生们渐渐由不爱发言到抢着发言。

  针对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我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一点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我还能认真备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 课堂内外、感动你我

  山区的天气比较冷,看到孩子们冻得发紫的嘴唇,通红的小手,又加上他们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没在身边,跟他们的爷爷奶奶的,想着想着我心里真是一阵酸楚,热泪盈眶,甚是让人感动。在这里,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感动,记得有一次,在英语课堂上,当全班学生都很认真的听课时,有一个女生在下面做信封(属于那种自己制作的信封),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学生是在做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贺卡。原来她是一个单亲家庭,同时也是一个留守儿童,每当生日时总希望家人能送给自己祝福,可每年等来的都是失落,所以每年在自己生日这天,她都自己给自己制作生日贺卡。得知此事后,我心里酸酸的,那节英语课后,我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送给她并祝她圣体快乐时,她感动地流泪了,告诉我,我是自她记事起唯一一个给她送生日礼物的人。还有一次,一天中午,以为老奶奶背着背篓,背篓里装着几棵青菜和十几个鸡蛋,来到我们的寝室门口,我赶紧让她进屋,他说:不进去了,上午拔了一些青菜,把嫰的挑出来给你们吃,家里的鸡下了些蛋给你们带过来。我们怎么拒绝,她坚持放下后就走了。这是班里一个学生的奶奶,学生经常回家跟奶奶说老师对她很好,所以她奶奶是专门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给我带了青菜和鸡蛋以表感谢的。像这种感动还有很多很多……

  支教的日子里虽然很辛苦,但也是快乐的。毕竟和这些孩子年龄本来相差不大,我们就像他们的哥哥姐姐一样。他们会在课余时间来办公室和我们聊天,会和我们说他们的心里话。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3

  这次支教实习,我是在学校里进行的,所以,这次的支教,我要去西部支教。这个支教地点是我的同学家乡,是一所学校,也是一个农村小学,学生素质比较低,学习的压力也比较大。而我在西部的教学是在西部支教的地点,在这个地方里,我们的老师都是我们学校中最优秀的老师,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相当的不错。这一点我很幸运,也很感激这次的支教经历。

  首先,我要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习的情况,以及学习的态度等,这样才能让我更好的了解学生,了解教学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方法,更好的教授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同时,我们也是要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是怎样的,和他们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如果学习方法有问题,也是要去找老师,去请教。而我在这个学期,也是在教学上下了很大的努力,让自己在教学上更加的有针对性。

  其次,我要求学生们必须按时的回家,不能迟到,不能旷课,也不能早退等。我要求学生们要按时的回家,我的目的,是让他们能有更好的学习,不能迟到。同时,我也是要求在回家的时候,不能迟到。这些都是要靠我们老师和学生们去做。同时,也是要求教师们在回家之后,在家里,也是要把他们的作业给做完。这也是教师要教好学生的一个重要方法,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学习是不是还有待于提高的。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4

  “西部”这个词,我想这个词的意思是说它是中国的东北部地区,这个地区就是我们的北部!这些东北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家庭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我们的学生。

  在西部,我们每个人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一份子,这里的孩子也有一份可教师,我们的教学是否也要把他们的.父亲当做朋友一样,当我们的学生们有一个可环境时,我们又要如何去把他们教育好呢?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孩子都很好,我们的孩子就要学会爱他们,不是吗?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更应该关心他们!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的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

  在学习中,我认为孩子是一个很可爱的群体,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是这么做的,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子女,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更不能把孩子送到这个家里,我们的孩子也不是我们一个家庭的子女。我们的孩子不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不是我们一个民族未来的子女,所以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尊重孩子。我们的老师是这个国家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子女。我们的父母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我们的家长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把他们的子女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孩子是天使,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所以做好一个好的孩子,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父母也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所以做好一个好的家长也是我们每个孩子的责任!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5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第三批赴藏支教师生赴西藏林芝开展支教工作。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8月22日,秉承着广师大“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校训精神,支教队十二名同学在朱敏老师的带领下踏上征程。

  临行前,广师大党委书记凌靖波、党委副书记李向明为支教队送行,寄语支教队坚定理想信念,奉献青春、智慧和才华,在志愿服务中成长成才。

  我们一行人拖着行李顶着烈日缓慢前行,在拥挤人群中汗流浃背,带着些许狼狈,却彼此笑脸相迎。始终相信着,一切至亲的情感起自于缘分,更结于信任、真挚与珍惜。时光如海,未来可期,在即将到来的四个月,我们将一起经历风和日丽、一起经历暴风骤雨。然而,未曾想到第一份惊雷来得如此之快。那是来自一张遗失的身份证,临到安检口才惊觉此事,像猝不及防的.暴雨浇了晒烫的柏油路面,顿时暑气十足。人潮汹涌,汗水迷了眼,一番波折,广师大好汉十三人兵荒马乱地赶在发车结点前进站。可谓是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

  列车开出城市,远离喧嚣的广州,窗外呼啸而过的或城市或乡村,车内是一个有趣的小世界。妙铃同学组织大伙学习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应情应景,也许是身临其境的缘故,情怀与旋律引发共鸣,众人情绪高涨唱到嗓子沙哑。“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十三人挤挤插插却感觉十分温馨,欢声笑语不断。清脆悠扬的歌声笑声引来同行旅客的注意,驱散了远途旅行路上的枯燥寂寞。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西藏梦,在接近天堂的地方,我们将会经历终生难忘的支教生活。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我们走过晨昏,走过四季,恍惚都在一日之间,心和列车一起在青藏高原上驰骋。散落在苍茫大地上的牦牛、羚羊,更衬托出了这片高原的辽阔。渐入拉萨站才能看到居民建筑,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8月24日17:10,我们结束了将近54个小时的火车之行,双脚踩在海拔3650米的拉萨土地上,感受到稀薄的空气和灼热的紫外线,也感受到林芝职业技术学校的热情。负责接应的赖校长早早在拉萨等候,洁白的哈达,暖茶热食,一番休憩后我们继续前行,目的地——林芝。满天星辰,夜车驱驰,待最终安顿下来,已是凌晨一点。

  一路走来,风尘仆仆,我们心驰神往,我们无惧困难,在此,祝愿支教工作顺利开展。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6

  看了一眼日期,粗略算了一下再有100多天就要离开这里了。这里是祖国的西南边陲,是我所支教的学校——林芝市第一中学。九个月前,追随着“钟楼少年多壮志,也学红烛照深山”的青春誓言,满怀着“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豪言壮语,坐上Z264次列车,驶向雪域高原。我贪婪地领略窗外的风景:湛蓝的天空,无垠的冰川,成群的牦牛,无边的草原……

  开学初的校园陌生又熟悉,所有高一新生像被赶鸭子一样带到田径场进行列队、稍息、立正、齐步、跑步,嘹亮的号子声渐渐成为生活的小确幸。终于,等到了他们。我模仿着记忆中高中老师的模样,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第一堂课我让每位同学起立介绍自己,却不知更大的困难还在等着我。“扎西顿珠、罗布顿珠、扎西罗布、扎西次仁、次仁罗布……”果不其然,我用了几个月才记住4个班学生的名字。

  在这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孩子们成长成才的机会稀少。教育是孩子们成才的唯一出路。受益于国家援藏政策,这里的学校得到了广东省教育资源的大力帮扶,宽敞明亮的教室不亚于内地,支教初衷始于扶贫,而今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帮扶,鼓励他们求学求知,励志笃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知三尺讲台是支教老师的本职工作。开学伊始,我只能拿出大量时间备课、磨课、教研,努力从一个小白老师成长为自己希冀的模样,一位可以为学生们传业授道解惑的合格老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相互靠近,我会提前几分钟到班里和他们聊天,讲述自己的生活和故事;他们也会悄悄在我办公桌上或课本中放些小惊喜,与我分享生活的困扰与喜悦。潜移默化中,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改观,看到他们开始默默地思考未来的方向、树立自己的目标、摸索学习的方法,他们的点滴进步,是对我的最大肯定。

  我不确定能为他们带来多大的改变,但始终坚信一步一步来,孩子们的成绩一定会越来越好、未来一定会更加清晰,毕竟他们可能是我今生唯一的学生。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只希望在林芝的日子能过的更慢一些,再慢一些。

  立足支教学校,调研周边乡镇。一次又一次的奔走调研,只为追随雪中送炭的公益初心。当我站在泥石流过后的`废墟面前,听着几个孩子描述房子曾经的位置和样子,又看到了他们现在的居所:四面透风的老式平房。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是临时的!就在一刹那,我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正在过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我蹲下身告诉孩子:“放心,衣服会有的,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一年有限的时间里,我和队员们腾出时间尽可能去周边乡镇走访、调研。没有经验去请教前辈,没有资源去寻找资源。一年很短,短得让我没有时间去帮助更多的人;一年很长,长得足以使我和这里结下无法割舍的情结。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7

  巍峨天路,青春激扬来相伴,塞上江南,粤藏连心续辉煌。”

  曾几何时,我对青藏高原魂牵梦萦。西藏,承载了我太多的期待和梦想。

  8月13日,我和其他50多名的援藏老师怀着对教育、对西藏的热爱,肩负着领导的嘱托,飞行四小时,终于到达西藏林芝这片土地。各部门领导的嘘寒问暖、嘱托让我们感到贴心,特别是林芝一中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稳定了不安的情绪,坚定了在林芝支教的信心,同时也鼓舞了我们工作的热情,使我对援藏工作充满了期待。

  进藏后的第二天,接踵而来的高原反应,使我的生活和工作大受影响,但林芝一中的同事们悉心照料,让我找到了家的温暖,下定决心要在林芝一中干一番新的事业。

  走进林芝一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尽管高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较差,但缺氧不缺精神是当地学生学习态度的最好诠释。也许是语言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导致当地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差,我对学生的教导付出更多的恒心和耐心,放慢教学进度,从识记知识入手,狠抓课堂训练,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小小年纪就离乡别井成为住宿生的藏民孩子来说,关爱是一种渴望,同时也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最佳途径。我平时注重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对学生嘘寒问暖,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每星期的休息日都与学生在一起聊聊天,还会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竞技。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学生喜欢上我的生物课,也慢慢爱上了学习,增进了师生的友情。

  对我来说,援藏不仅仅是奉献,更是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所以面对工作,我一丝不苟,对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反复推敲,做到精雕细琢。此外,我还虚心听课,利用9月份听完生物科组老师的课,见贤思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升自我,以积极认真、平等互助的态度融入林芝一中这个大家庭。

  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学习,积极沟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友爱互助,学习高原缺氧不缺精神的积极人生态度,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圆满完成援藏任务。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8

  8月下旬,怀揣着为边疆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的理想,怀揣着着对大美新疆的向往的我来到了祖国的边陲——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援疆教师。

  8月24日,航班飞越万里,降落在喀什机场时已是晚上的十时。坐上前往疏附县的大巴,借着昏暗的灯光,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笔直的白杨,“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歌声悄然响起。

  9月初的白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力争上游地向上长着,窄长的绿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反着银光。我被派往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参加工作。

  望着校园里的梧桐树,看着这群头发有点黄、有点卷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我的心里满是彷徨:我是从没有教过低年级的,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我会胜任吗?孩子们的母语是维语,只进行了半年的国语强化,我和他们之间可以沟通吗?课堂上的教学,他们能听得懂吗?这里的工作时间长,课时多,我的身体扛得住吗?

  望着窗外在微风挺立着的一棵棵像哨兵一样的白杨树,把腰一挺。我致电江门的老师,虚心向她们请教如何管理低年级学生;原来任教的学校给我寄来了一年级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我把书上的每一句话仔细研究;上课时我尽量把语速放慢,语言的表达尽可能简练,好让学生把我所教的知识点听懂;蹲下身体,在“他我打,第一名”“作业本,我们家里,没有”……的`对话中弄明白孩子的意思;晚上尽可能早地休息,保证每天工作都精神饱满。

  10月,白杨树的叶子已泛黄,一阵秋风扫过,一片片金黄的叶子翩然而下。落叶层层叠满地上,一路的明黄,脚踩在上面还嘎吱嘎吱的作响,白杨成了疏附县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金秋”真美!

  援疆支教工作已慢慢步入正轨,我们广东援疆老师的“传帮带”也成了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最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级组的数学老师找上我,“黄老师,疏附教科局要对我们这些新教师进行课堂质量验收,我们都要上一节公开课,你可以帮帮我吗?”“行,我们先集体备课,我再带着你们试教,这任务肯定可以顺利完成。”

  我帮他们剖析教学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带着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公开课的内容进行反复的试教,一句一句地教,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练,终于帮助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校的赵东杰老师、黄厚林老师要参加疏附县教科局举办的说课比赛,这两名老师都是新老师,怎样说课他们浑然不知。我使出浑身解数,利用课后、下班休息时间,从说课内容的选定、说课稿的撰写、课件的制作、说课的仪态等各方面对他们俩进行手把手的指导。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这两名参赛老师不负众望,分别获得了全县第三名、第四名的好成绩。

  不知不觉中,冬天已经到了,大风挟带着沙尘呼啸而来,人也被吹得趔趄连连。风沙过后,白杨树依然傲然挺立,它们手握手,肩并肩,抵挡着风沙的洗礼,以勇者之姿迎战。

  新疆喀什地处亚洲腹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援疆支教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军政团结、军民团结、警民团结、兵地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我们远赴万里来到新疆支教,深深明白肩上所负的重任。

  接下来,我将继续与本地老师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做好援疆支教工作。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9

  时光荏苒,来到雪域高原西藏已经快半年了,回想这半年的经历,收获良多,也感触良多。

  以前对西藏的印象,是通过电视、书籍和网络了解的。雪域高原的秀美景色、藏传佛教的神秘和朝圣百姓的虔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心里慢慢有了一份西藏情节,一直想着,有机会要来西藏看看。

  记得刚得知自己要援藏一年时,心里是既期待又忐忑。期待是终于有机会来这遥远、神秘的雪域高原了;忐忑的是自己能否适应高原的环境、顺利地开展工作。随着进藏日期的临近,进藏之行成了妻子和父母日常最最关心的内容:高原反应、饮食习惯、身体状况……。成了他们每天谈论的话题。

  xx7月15日,带着亲人的挂念和领导的关心,开始了我的援藏之旅。

  当飞机抵达机场时,受到了日喀则卫计委和医院领导的热情接待,看着手中洁白的哈达,望着头顶的蓝天白云和四周的巍巍群山,当时是紧张和兴奋的。

  到达的第二天,传说中的高原反应如期而至,开始感到胸闷气短、头痛、恶心、腹胀、腹泻、夜间失眠。走平路就像爬山一样气喘吁吁,血压也升高了,心率那些日子维持在100次/分以上,血氧饱和度75-83%……经历近一周的调整适应,终于逐渐适应高原生活,开始投入到日常医疗工作中。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可能是西藏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工作流程比较科学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了。去年在援藏专家和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同仁的努力下,超声科顺利的通过了三甲评审,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科里的机器设备得到了更新,但是人员的配备相对不足,整个超声科有6名医生,承担了平时门急诊病人和体检任务,以及危重病人床边出诊的检查,另外要排夜班值班。平时工作相当繁忙。

  通过两周的调研,发现这边心脏超声检查主要停留在对影像学的描述,缺少具体量化的评估测量数据,对临床医生诊疗尚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在就诊流程上,预检没有按不同检查脏器有效分流病人,使得一些腹部检查空腹的病人等待时间过长;本地医生对心脏超声检查的理论知识、经验和自信心相对不足等。

  针对调研所发现的问题,与本地主任协商后,制定了超声科科室发展计划,参考上海超声质控标准,进一步规范超声检查的操作标化流程及报告书写规范化。在患者候诊方面进一步优化流程,将心脏超声检查等不需要特殊准备,检查所需时间又长的项目进行分诊与预约。减少空腹患者的等待时间,合理安排检查顺序,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做到方便患者,有序候诊。

  对于本地医生对心脏超声检查的理论知识、经验和自信心不足的问题,通过“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帮带”活动与超声科4位本地同志结为帮带关系。在科室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坚持每月安排一名学员跟学,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经常放弃出夜休的时间跟学。通过建立微信带教群,将心超的理论知识要求学员掌握,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员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鼓励学员多实践独立操作检查,指导检查过程中碰到异常征象时的检查思路和注意点,增强学员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通过“我做你看,你做我帮”的手把手带教,指导学员把已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日常临床工作中。

  由于西藏是高海拔地区,低压低氧,因此,这边先天性性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较高,在平时工作之余,我通过网络查阅了许多相关文献,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巩固,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并将最新的诊疗规范、指南与学员们分享。让他们了解目前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手段有哪些,其他检查的优劣,甚至主要的诊治原则,观察随访的重点等。经过半年的'帮带工作,各位学员已熟练掌握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规范化测量技能及正确报告书写,提升临床诊疗对超声心动图数据的信任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另外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远程超声会诊中心,并随之进行了多例实时远程超声会诊,背靠上海大后方,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实现了部分疑难重症患者的异地会诊和本地治疗。

  作为“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多次参加参加下乡巡诊,福利院送医送药活动,及深入周边地县卫生院进行调研,并参加当地广播电台的《健康讲坛》节目,加强超声检查知识的科普宣传。

  高原工作的确不易。当每天检查完病人,组织每一次科里业务学习,讲课后都会觉得很累。当看到藏区病友那一张张淳朴、善良、充满感激的笑脸,以及所带学员们信任、尊重的目光时,会觉得自己任何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自己的真诚也换来了藏区同胞们的友谊,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藏区同事们肯定。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后方医院的支持。

  我相信援藏这一年的经历,将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 10

  在经历了本次“沐浴双城阳光,情深反哺故乡”支教活动,从中所获得的感悟是一般实践活动所难以获取的。这一轮活动完成下来,汉藏之间的情谊逐渐深厚,汉藏的友谊不可分割,民族间的团结友爱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加入格桑花理“物”团队,分配到相应小组之后,就分配到相应的'任务,不论是策划案还是PPT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我从未独自制作PPT甚至是策划案,这让我未免有些慌张,好在组员都是靠谱的小伙,会为我出谋划策,帮我不少忙,这也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仅一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任务。接下来等着我们的可不止这点任务,从支教活动整场活动的规划以及写新闻稿心得都纳入我们的工作范围。从赠书活动开始,我们利用先前其他组员做的PPT以及策划案开始写新闻稿及心得,写完后开始等待我们策划的活动的成果,通过关注微博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2020西藏团队,实时关注活动的进展,每每看到活动顺利的展开、西藏小伙伴们灿烂的笑容以及一张张溢满温情的合照,心里也涌上“我们做的似乎还不错”的情绪。不管是后来的汉字游戏策划、趣味数学活动、疫情宣讲还是手工香囊策划案,包括现在的总结心得,我们小组都认认真真地写,认认真真地做,为了不辜负西藏团队的活动,让前线人员能过更好地组织活动,顺利举行以及圆满结束,我们也众志成城,把活动策划以及PPT做到更好更完美。通过在格桑花理“物”团队的学习,我从一个PPT策划案小白成长为可以独自顺利完成策划的小能手,也渐渐开始关注汉藏之间的情谊,不论是那曲中学的同学们还是整个西藏,我都会从各个途径获取彼此的联系,彼此的关心。

  在格桑花理“物”团队的这些天,我从两耳不闻窗外事到关心汉藏之间的友谊互通,开始学会各项技,迎接更好的明天。

【由西部支教所想到的】相关文章:

由0想到的10-06

由洗手想到的10-06

由刮脸想到的12-11

由照片想到的作文09-08

由蜘蛛想到的作文08-08

由泥土想到的作文08-07

由小草想到的作文03-08

由圆想到的作文07-31

由西南旱灾想到的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