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6斤有多重

时间:2021-10-06 08:48:46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6斤有多重

6斤有多重

“娃娃家”中,“妈妈”快乐地抱起自己的“宝宝”要送她上幼儿园,可“宝宝”太重了,“妈妈”怎么也抱不起来。“妈妈”一边笑着,一边大叫:“你真重,像只小猪……”“宝宝”任凭“妈妈”摆布,同样快乐地回答:“当然喽,今年暑假我长胖了6斤。”

“6斤是什么呀?”“娃娃家”的几个孩子相互询问起来,可谁也说不清楚。

交流的时候,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孩子的关注。教师同样感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于是也问:“6斤是什么呢?”

“6斤是重量!”班里有许多孩子赞同这个说法,甚至还有幼儿补充:“妈妈告诉过我,我出生时是6斤。”这样的解释让所有孩子恍然大悟,“6斤是什么”的问题似乎得到了圆满解决。

此时,教师的思路也慢慢清晰起来,逐渐明白了“6斤是什么”这一问题蕴含的价值,于是,就把问题还给了孩子:“那6斤到底有多重呢?刚才有小朋友说他出生时是6斤,这是妈妈的猜想呢,还是通过另外方法知道的?”“是听医生说的。”孩子马上回应。“那医生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医生是称出来的。”

孩子们终于明白:原来6斤是重量,重量是可以称出来的。

“那我们也像医生一样来称称6斤有多重吧!”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所有孩子的赞同,孩子们开始商量着要把家中的秤带来。教师就这样通过巧妙引导,启发孩子们关注身边的常见物品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并鼓励他们就地取材,通过动手称一称、算一算来获得相关知识经验,学习测量物体重量的方法。

6本、6包、6瓶是6斤吗

第二天,许多孩子从家里带来了秤,不过,几乎都是家用称体重的磅秤。教师想,也罢,就让孩子们用这熟悉的工具来探究吧!

这天的游戏时间,教师让那些积极性特别高的孩子做起了“计划书”。所谓的“计划书”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做法进行简单的设想、预测并记录,如“想称什么”“估计想称的东西要多少才会是6斤”等。

“我准备称橘子。”“我想称水。”“我要称书。”“我来称石头。”“我准备称卫生纸。”“我决定称雪花片。”……

对孩子们来说,确定要称什么物品并不难,转眼功夫孩子们就“唰、唰、唰”地在纸上画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多少个橘子、多少本书、多少包薯片各自放在一起才是6斤呢?这些问题难住了孩子们。因为没有重量概念,他们只能“充分想像”:“我估计6个橘子就是6斤。”天天在纸上画了6个橘子,她的大胆表达启发了其他孩子。“我估计6瓶水是6斤。”“我估计6本书是6斤。”……听着孩子们的讲述,教师既觉得有趣也引发了思考:难道这就是孩子们关于“6斤”的已有经验吗?他们是怎样建立“6斤有多重”这个概念的?于是教师问:“谁有不同意见?”“我猜想要10本书才是6斤。”终于有人不认为6斤一定与“6”有关了。

孩子们的猜想虽然可笑,但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想,这就是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唯一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验证。经过充分的想像、猜测之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根据自己的预测找来各种各样的物品,并认真称了起来。

在孩子称东西之前,教师有意识地在一张大纸上写了“ 3公斤=6斤”几个大字,并将纸张贴在磅秤区最显眼的地方,但事实上在称东西之前,这个等式并没有引起任何孩子的关注。

当一样样物品依次被放上磅秤时,孩子们马上有了疑问:“指针走几格才是6斤呢?”“指针走六格就是6斤吗?”虽然“公斤”是标准重量单位,但“斤”仍然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重量单位。于是,教师指着墙上张贴的“3公斤=6斤”的标牌说:“要称出6斤东西,一定要看看这张标牌哦!”面对标牌,孩子们的表现不尽相同,有的孩子问:“是不是走3格就是6斤?”而有的孩子却始终不明白。

怎样帮助孩子理解这张标牌呢?孩子真的需要这样的换算吗?教师想必须采取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于是,教师拿出预先准备好的6斤米,鼓励孩子:“这是老师称好的6斤米,你们试着把这些米放在磅秤上,看看会有什么反应。”经过尝试,孩子们恍然大悟:“看,指针走了3格!”“指针走3格就是6斤。”

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教师并不想引导幼儿去探究、理解这个问题。在这里,教师提供“3公斤=6斤”的算式,只是为了暗示幼儿磅秤的使用方法,并能由此进一步探索“6斤有多重”;而提供准备好的6斤米则是想为幼儿搭建一条理解“3公斤=6斤”的通道。将抽象的换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直观地理解。

解决了磅秤使用的问题之后,孩子们又有了新问题。天天向教师求助:“我想知道6个橘子到底是不是6斤,我们去买橘子好吗?”在教师的陪伴下,天天来到水果摊,结果她的猜测遭到了摊主的反对。摊主反问她:“谁告诉你6个橘子是6斤的?不可能!”天天茫然:“那你说几个橘子是6斤呢?”“我帮你称好,你自己数数。”天天开始数称好的6斤橘子,6斤橘子竟有25个!

贝贝到操场上捡来一筐石头,称后发现超过六斤了,便拿掉一块,发现仍太重,便继续拿石头,直到刚好6斤。数一数,一共有26块石头。

阳阳拿了一只瓶子想灌6斤水,结果小瓶装满了水,磅秤上的指针还没有到“3”。她知道还得装水,可小瓶装不下6斤怎么办?在同伴的提议下,她换了两只大瓶子来装,指针终于指到了“3”。

“我的书放上去,磅秤怎么不动?这磅秤是不是坏了?”浩浩按照自己的想法找来10本书,可是磅秤的指针才往前移动了一点点。浩浩断定是磅秤坏了,就把书移到了另一台磅秤上,结果是同样的,这让他十分不解。“能不能帮我换一台好的磅秤?”他求助于教师。“这台磅秤真的坏了?让我来试一试吧!”教师说着又把6斤米放到磅秤上,磅秤的指针乖乖地指向了“3”。“不是好的吗?”教师故作惊讶地问。浩浩也奇怪,他拎了一下留在磅秤上的6斤米,大叫:“我的10本书太轻了!”于是,他找来室内所有图书放到秤上,指针还真朝前走了不少,可还是没有到达“3”。“你的书有6斤重了吗?”“没有。”浩浩摇头。“你怎么能确定没有6斤?”“指针还没有走到‘3’呀!”他又跑到图书廊借来图书,终于凑足6斤,数一数,一共32本。浩浩终于松了一口气,他郑重其事地在记录纸上写下了“32本书(用绘画方式)=6斤”,并在原先猜测记录的“10”旁边打了一个“×"。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记录着,大家还把活动室一角作为展示区,把自己找到的重6斤的东西陈列出来,每一份物品旁都写上大大的两个字“6斤”。

6斤的东西都一样重吗

几天后,活动室里陈列的6斤重的物品越来越多,有沙发垫、卫生纸、蜡笔、沙子,等等。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一堆一堆的物品,大家拎拎这袋,提提那筐,时不时地发出快乐的笑声,有人还叫着:“真重!真重!”

一天,莉莉抱着自己的沙发垫对飞飞说:“飞飞,你来抱抱我的沙发垫,肯定比你的蜡笔重!”“不可能!”飞飞颇有异义,“你的沙发垫是6斤,我的蜡笔也是6斤!沙发垫和蜡笔应该一样重!”“不一样,我的重!”他俩为此争执不下。

与此同时,瑞瑞也在看看、掂掂都是6斤重的沙发垫和沙子之后提出了疑问:“这么一大堆沙发垫才6斤,那么一小袋沙子就有6斤,它们真的一样重吗?”孩子们的想法真精彩,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回应的问题,但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设法引导他们再次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这天,教师在组织幼儿交流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把你们称好的两样东西分别放到跷跷板的两端,结果会怎样呢?”

“一样重!”有近三分之二的孩子看法相同。

说“不一样重”的幼儿的理由很简单:6斤的大物品一定比6斤的小物品要重一点。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教师找来一架大的天平秤,通过实验大家看到:32本书和25个橘子一样重,26块石头和一袋米一样重……于是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称出来是6斤,就都一样重。

“6斤有多重”的探究活动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有一个问题教师始终不能释怀,那就是经过这些天的探究,孩子们是否会形成“橘子25个才是6斤”“书本32本才是6斤”等概念?如果是这样,教师岂不是引导孩子们走入了另一个认识误区!于是在某一天,教师又提供了自己称好的6斤橘子(30个)、6斤书(12本),并向孩子发问:“老师这儿有一袋6斤的橘子,共有30个,你们说这袋橘子和天天称出来的橘子一样重吗?为什么一样。”“不一样。”孩子们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预示着他们的探究之路又将继续下去……

                                    (徐则民 杨 洋 上海静安区南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