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王冬梅:透过“相似”看幼儿乐学获奖论文

时间:2021-10-05 18:54:14 园长之友 我要投稿

王冬梅:透过“相似”看幼儿乐学(获奖论文)

初见“相似论”,感觉“相似论”神秘莫测。红兵老师最初灌输给我的是一肚子的“高蛋白营养粥”。“相似论”是那样的高不可攀。

王冬梅:透过“相似”看幼儿乐学(获奖论文)

   

杨瑛老师从理论的传播到实践的服务,一针见血地指出“相似论”的宗旨——乐学、乐教、乐意。原来,相似、相似,孩子乐学,老师乐教,家长乐意。杨瑛老师拨开了我心中的谜团。“相似”我一伸手就触摸到了你。

   

山东省博兴一中幼儿园园长魏美红的经验交流《走进相似》,她深入实际地将“相似论”在 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定位及“相似论”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活生生地展示给我们。美红老师率先总结出了相似教师心理的经验。“相似论”,我终于摸到了你的发稍。 

   

回到幼儿园,我再度陷入困境,我如何向我的同仁介绍“相似”?通过几天的教学实践和自己不断的反思,我鼓胀的“胃”终于开始运转了,我用我的方法诠释、消化“高蛋白营养粥”了。

   

后来,园长把“相似论”再度介绍给大家的时候,我又一次和“相似”心贴心地碰撞。真的,其实,“相似”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

   

“相似”从相识到相知,正如王红兵老师所说的:“伟人,之所以伟大,那是因为我们总是跪着看伟人。”同样,之所以我们感到“相似论”高深莫测,那是因为我们在用望远镜找“相似”。其实,“相似”就在我们眼前。

   

我对“相似论”的理解虽然还上升不到理论高度,更不能刚刚相知就夸夸其谈,谈什么经验。只是把我刚刚开始消化一部分“高蛋白营养粥”的体会介绍给大家。

   

我曾拜读过瑞吉欧的《其实有一百》,我把它记在我的自学笔记上。我懂得了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有这一百。可是,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呢?

   

我曾听一位大学高才生这样说过:“老师呀,我从三岁起就没有休息过呀!”我无限感慨:是谁让他这样累?

   

有一篇题为《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的文章这样写到:我的手很小,无论什么时候,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得上您。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地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加以限制……

新《纲要》的精髓指出:尊重、呵护幼儿的兴趣儿,让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其个体全面发展,为二十年后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似论”的核心理念告诉我们:让幼儿主动学习,即在充分了解幼儿、了解宏观的教育目标以及活动可能出现的多种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尊重、呵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时把握师生互动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让幼儿自由的、自动的、自主的、愉快的去探索它们感兴趣的事物、现象或困惑的问题,去解决他们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为了避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我暂且放下刚刚开始消化还说不出滋味的“营养粥”,结合《纲要》精髓和“相似论”的核心理念,结合近几天我的教学实践解释一下我是怎样呵护幼儿兴趣让幼儿乐学的。

   

在我学习归来的第一天,我上的第一节课是《我的脸上有什么》,当我用传统模式进行第一步教学时,孩子就进入了启而不发的状态中。

我在我的第一篇案例分析中写道:孩子在炒我的“鱿鱼”,怎么办?于是我在此处搞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游戏《变鬼脸》,整节课在我和孩子的笑声中、在孩子踊跃的回答、积极的游戏中激烈地进行着,让我从“启而不发”的尴尬中走出来。回到家时我用“相似论”进行了反思才知道,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我发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成功地运用了“相似性原理”,相似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相似幼儿喜欢做鬼脸、扮怪象,相似幼儿的好游戏,与幼儿头脑中已有的相似块相似联系、相似重组、相似匹配的结果。

   

万事开头难,我终于迈出了我刚刚蹒跚的第一步,走向“相似”的第一步。 

   紧接着,我又为园里的教师作了快速阅读的示范课,我借助“相似性原理”设计了故事《小乌鸦爱妈妈》、儿歌《袋鼠家》。回家后,我不顾近几日来的“朝思暮想”、“彻夜难眠”的疲劳,及时反思自己在调动孩子学习兴趣中的成功点、难点、困惑点,在反思中,第二天的儿歌教学中避免了很多头一天曾发生的错误,使自己的认识又上升了一步。

   

丈夫为我对“相似”的痴迷醋意大发:“相似让你发神经!”我豪不介意地告诉他:“我和相似一见钟情,爱咋咋地!”

   

我的体会似乎偏离了自己拟定的主题,但这毕竟是我自己实践中的真实情感。末了,我还要说句更偏离主体的话,我最欣赏王红兵老师的一句话是:“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王老师说‘三人行我就是老师’。”幼儿园的王老师说:“三人行我早就是老师了。”是“相似论”让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成功感。尽管我将面临和已经面临很多困难,我可以自豪地、自信地说:“让一切困难见鬼去吧!”

请记住,一切精彩源于“相似”!

附录:

鬼脸”的收获

每次活动课之前,我都喜欢用轻松、自然、和谐的情节引入正题。我也会编一则故事贯穿整节活动。

然而,今天授课的内容是《我的脸上有什么》。目标显然是认识五官,越是这样简单平常的课题,越是难上。怎样让课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呢?

我用《在哪里的》律动,让孩子在忙碌地找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孩子的积极性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然后我用精心设计的导语导入课堂。刚开始孩子还挺配合,说出了眼睛的位置、作用、如何预防等。接着,一部分幼儿坐不住了,一部分幼儿则呆坐着,显然,孩子们正渐渐地炒“我的鱿鱼”。怎么办?

“相似性”迅速在我眼前闪过。如何跟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搞相似?如何走进童心世界?

有了!我话题一转,做了一个“鬼脸”,呀!一个人一只眼高,一只眼低,这个人好不好看?为什么?那他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孩子们见我做的“鬼脸”乐得前仰后合,一边模仿,一边争先恐后地回答着。接下来,在不同的变换“鬼脸”中,孩子们找到了鼻子、嘴巴、耳朵的位置,并了解了它们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等等,整节课在孩子和我开心的笑声、踊跃的回答、积极的游戏中激烈地进行着。结束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这就是相似的激活,这就是“鬼脸”的收获。我的成功之处在于发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成功地运用了“相似性原理”(相似幼儿已有的生活,相似幼儿喜爱做鬼脸、扮怪象的爱好),教师的参与激活了幼儿大脑中的相似块,让他们相互发生碰撞进行联系、重组,匹配,调动了幼儿的思维,帮我摆脱了“启而不发”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