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材料(2)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9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材料三

  张友鹏,男,湖北省南漳县人,1982年12月出生,现任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兼任高压开关研究所所长、高压开关设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负责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开关产品的研发工作。张友鹏同志在新产品研发中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截止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23项,发表专业论文4篇,并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16项。同时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平顶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平顶山市一线技术英杰,平顶山市青年岗位能手。

  勇挑重担、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GIS

  百万伏自主化GIS项目是张友鹏同志主持设计的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难度最大的交流开关设备。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带领团队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奉献精神,通过大量严谨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掌握了大容量、高电压等级灭弧室开断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以上关键技术的应用为百万伏断路器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产品是国内自主研制的首台双断口断路器,技术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产品已经在特高压工程中标12台,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有力的支撑了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

  坚持技术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造世界领先

  张友鹏同志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生产相结合,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科技理论和成果应用于研发设计中。在对高压断路器的电弧开断性能和特高压开关设备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自能式断路器电弧开断性能仿真分析的理论体系;2013年结合新一代智能化技术,完成了高度集成的智能隔离断路器研制。

  以上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开关设备研发、制造、核心工艺、试验检测等领域的多项重大技术创新。

  开拓创新,直流开关技术引领

  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国网公司提出特高压直流远距离输电战略,张友鹏同志主持研发的直流转换开关是其中重要的设备。

  产品研发过程中,张友鹏同志钻研直流开断技术,掌握气流场仿真技术、自激振荡过零开断技术。分析了电弧电压、谐振回路参数与直流开断能力的关系;研究避雷器参数配置,不断深化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率先完成国内±110kV直流转换开关,打破国外公司垄断局面。

  厚植深耕,国际市场业绩丰硕

  立足于公司国际化统筹发展战略,张友鹏同志带领团队成功研制420/800kV GIS产品,先后中标印度斯如瓦兰、坎伯尔,波兰多沃及凯尔兹科沃变电站等工程60余间隔。创造产值超10亿元,为公司拓展国际业务,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深挖管理、研发团队成果丰硕

  张友鹏同志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广项目负责人机制,提高研发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根据每个研发人员的特长,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做到人尽其才,最大程度的开发每位员工的工作潜力,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近几年来,张友鹏同志和研发团队先后完成了包括国家“863”、“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在内的8项国家、省、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10余项新产品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多项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张友鹏同志为平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术骨干,为平高集团新产品研发的不断突破奠定了基础。

  全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材料四

  李冬浩,男,1979年2月生,河北清苑人,中共党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卫星通信与广播电视专业部七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2001年7月毕业于河北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8月到54所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钻研和忘我精神,潜心于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作为年轻一代的专业带头人,迄今为止参与了20多个国防重点项目的研制,主持研发出十几种新设备,申报国家专利8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各一项。2013年被评为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201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24岁成为国家重点项目副总师,领衔关键技术攻关,8年拼搏实现我国自主产品零的突破,为结束我国TDMA系统30年全部引进格局建功勋

  2003年,他24岁,从校园来到中国电科54所尚不满3年。科技兴国的梦想,在54所这个广阔的平台,落地生根,茁壮生长。于他,那正是梦想炽烈的年月......

  是年,54所卫星通信专业部担纲国家某重点项目,负责研制TDMA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组网灵活,能同时为多用户提供服务,卫星资源利用率高,比起其他卫星通信体制,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然而,由于系统复杂、实现技术难度大,过去30多年,我国同类系统设备长期依赖进口。

  为了国家信息安全,研制TDMA卫星通信系统,实现自主可控,势在必行。这些,李冬浩心里十分清楚。年轻的他,正卯足了劲,誓要为这个项目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当他听到负责该课题的项目总师一脸平静地让他做副总师时,他还是震惊了。总师知道,经验虽然重要,但是敢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攻关能力更为重要。TDMA系统必须拿下,他们没有选择。

  要实现信道共享,还要做到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解决毫秒级乃至微秒级的时间同步,是关键。原理虽然清楚,但实现起来却万般困难。国内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国外产品资料也不会透露细节。为了那高山之巅的科学信仰,为了单位的信任,从2003年到2009年第一代系统的诞生,到2012年第二代系统的完善、提升和定型,他为整个项目付出了整整八年的时间。

  人的青春有多少个8年?8年里,李冬浩的人生,丰富而又单调。他和项目组的同志,反复地研究相关领域的各种理论书籍、学术论文,那长长的书籍和论文名单,艰涩的名词、术语、定理,生动向人们诉说着科研的不易;他没日没夜、反反复复地研究国外同类产品,结合所学,与大家一起商讨一个又一个解决方案,仔细论证方案的优势和缺点,再谨慎地通过大量专题试验去检验其可行性,最终将方案从纸上变成产品。李冬浩自己也记不清兴奋了多少次,失败了多少次,有多少次咬紧牙关,从头开始。这跌宕起伏的科研攻关历程中,他唯一清楚的,就是毫不气馁的努力以及夜以继日的奋斗。

  长期的加班和劳累,使得他年纪轻轻,就在体检中被发现某项重要的肝功能指标一直不正常。医生建议要治愈必须长期调养和注意休息。然而,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早日研制出TDMA卫星通信系统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一个“心病”。有这个心病,他没办法说服自己过安逸的生活。2008年盛夏,他患上严重感冒,高烧不退。而此时正值系统正样测试的关键节点,他咬着牙,以惊人的毅力坚守在测试现场,每天抽空去医院输液后就拖着尚未完全退烧的身体出现在实验室,病情因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反复了大半个月。

  梅花香自苦寒来。八年的努力,硕果累累。李冬浩和他的同事们,经过不断努力和反复试验,最终突破了一项项关键技术,研制出功能高度集成的终端设备。经专家鉴定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科科技进步特等奖。自此,我国TDMA卫星通信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成为历史。

  虽然妻子生产的时候,他没能陪在身边,女儿的成长,他也没能像大多数父亲一样时常陪伴左右,遗憾归遗憾,可是他不后悔,因为,他们终于攀登上了TDMA卫星通信的最高峰。

  十年紧跟用户需求,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创新产品设计,为圆几代人产品走出国门梦想创新业

  李冬浩深知,再好的系统若不能推广应用,也只能称得上是设计而不能算是产品。TDMA系统及设备设计定型后,他做了大量的推广应用工作。由于长期的技术落后,国人对国有高科技产品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不相信国产设备能做到稳定可靠。为了说服他们,李冬浩带着团队,精益求精,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他积极关注市场应用动态,主动与潜在用户沟通、交流,介绍系统特点及应用方式;针对不同用户的应用特点,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最优的系统方案;积极为用户组织搭建演示验证环境,在充分验证方案合理性的同时,进一步消除用户对使用国产设备的顾虑;配合用户出色地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增加用户信任度......这一系列的努力,终于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尊重,这种针对用户需求的“定制”模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让他们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目前,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TDMA卫星通信系统及设备已批量生产并大量装备使用,圆满完成了多次重大军演参演任务,在汶川地震救援、索马里护航等多样化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经济效益达10个亿以上。如今,他们整装待发,毅然向着国外市场迈出了脚步。

  34岁承前启后,走上基层研发团队领导岗位,创新管理,为专业持续发展献智慧

  2013年李冬浩被任命为专业部TDMA室副主任。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从此他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巩固市场地位,他在承担大量系统及设备研发、推广应用任务的同时,十分注重研发团队建设、专业持续发展。针对不同岗位的年轻同志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与大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成长的经验教训,努力为大家创造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各展其材、各尽其用。“手把手”的培养方式,毫无保留的坦荡胸怀,对后辈的鼓励和宽容,几年间,他培养了大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及设备调试经验的研发人员和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TDMA工程售后人员,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所在支部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

  李冬浩不仅技术创新能力强,更值得大家学习的是他的大局观念和牺牲精神。十几年时间里,他不挂名参加的项目多达十几项,主动为所有的TDMA系统生产、应用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培养专业后备人才。面对荣誉他总是退到后面,遇到问题他总是跑在前面,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岗位能手和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