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读书笔记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1-12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以下内容是大学网unjs.com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教育学》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

《教育学》读书笔记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最近放假在家我又重新拿出了那本曾经为参加教育考试而买的《教育学》这本书,我发现,和原来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心态相比而言,现在所学到的东西比以前更深刻和更立体了,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教育学》第五章《学生与教师》中明确指出了学生与老师各自的权力与义务,比如:我国的《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还比如:老师要自学生面前扮演多重角色,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等等。仅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这么丰富的角色,更何况,我们教师还有自己的家庭,在自己的家庭中还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当这些角色与个人的预期发生矛盾或难以取得一致时,就可能会出现角色冲突。对于这样或那样的角色冲突,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首先,我们要合理调试与家庭角色的冲突。有了家庭和孩子,特别是当孩子还小需要照顾时,我们很容易同家庭角色产生冲突。对于这点,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因为每个教师都是这样一路走来,而我也正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中艰难的行走着。有时候我们真得无法尽到一些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的职责,我们往往因此内疚、不安甚至苦恼。特别是当孩子生病时,你会感到更加愧疚。在工作的这半年以来我都把精力更倾向于学校,因为有太多的事不得不去做,因为有太多的原因我们无法放手,更因为教了六年级真的是身心俱惫。于是,很容易忽视了自己的孩子。现在,当经历过一些事后,我才明白,忽视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同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孩子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最特殊的一个学生。所以,这其中两个角色我们要合理进行调试与权衡,做到有急有缓,协调控制,最好能做到统筹兼顾。

其次,我们要努力让“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和谐统一。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的再创造性。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发展、需要提升,更需要自我超越。一个善于反思、善于研究的老师总能让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一些新的工作思路和思想方法。但是局限于实践范围的再创造很难高屋建瓴,教师的研究工作需要规划指引,需要理论培训学习,需要高层次的专家点拨。所以我们要勇于抓住时机,无怨无悔的付出,善于创造机会,敢于冲破困难,努力让自己走向“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双重共赢身份。对于自己,我刚刚迈进教育事业的大门,尚未在这方面迈出有力的一步,只希望能有些且行且思与且得,这就是我目前所拥有的平衡点。

现如今,单单在面对师生冲突时,有太多的人从中指出了教师的职责和素养,而因为学生多数是未成年人就忽略了他们的义务和不足。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谨慎,素养更高,并且能迅速的在各类角色冲突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不在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中被击垮。

《教育学》读书笔记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06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

(2)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教育学》读书笔记

最近重心放在寻找附近县城能给生意带来爆发增长的合适店面,心思飘忽。导致看书效率很低。《shalock's web》短短几十页,放在床头已经半个多月。《教育学》看完也快一周了,读书笔记却一直因为各种事情耽搁。若不是惊觉离考试只余下40天,还有一本书未看,模拟试题一道未研究,恐怕给《教育学》划句号的时间还要继续delay。

如之前所言,虽然书中不乏有营养的观点,但在国内社会学科书籍热衷于装神弄鬼的大环境笼罩下,行文很是支离破碎,很难像看《社会心理学》之类书籍,如同漫步奇珍异宝堆积成的海滩,随处可见让人欣喜的句子。《教育学》基本无法原文摘抄作为读书笔记,下面的这些观点,都是以我对教育浅薄的理解,利用书中一些闪亮的观点和现实情况结合思考形成的。

A 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帮助其在德智体等方面成长,帮助其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生存的需要。

B 教育是外在的影响,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施加的影响,(在某些社会体制下)是“生产”符合社会需要或政权需要的下一代。

C 教育要使得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发展,达到预期目标。智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身体的发展。如果进一步简化,则可称为在IQ(智力水平),EQ(情感水平)和HQ(健康水平)三个方面的发展。

D 我国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外分为智力经验要素,情感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运动经验要素。我认为审美经验要素可以归纳入情感的发展中。

E 杜威所强调的活动课程,和韦钰老师的“做中学”项目几乎一样嘛。

F 职员要学会管理上司,教师要学会管理学生的家长,这两件事情在操作上有共通点。都要跨越传统所理解的作用范围,都不能让被管理对象有所察觉。

G 如果把学生视作教育的产品,那么可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操作教育过程。

H 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确定目标(“生产”出来的合格学生在智力情感身体三个方面要具备什么样的水平),尽可能精确的了解学生个体的现状,然后设计出由现状到目标的达成路径。

I 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单独的变量,用进度表的方式记录每一个学生在"智力、情感和身体"方面的变化情况。以每三天或每一周为一个周期单位,设定小目标,定时check达成效果。为了方便操作,也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按其现状分组,按组编制进度表和check。

J 教育工作可以发展成一个系统工程,和其他项目一样可以分为战略、战术和战斗三个层面的工作。

K 战略以国家和省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为行为主体。战术的行为主体包括在从年级到县市级教育管理部门之间。战斗行为主要发生在年级、班级内部,以教师和年级课程教研组为行为主体。其中学校一级是承上启下的枢纽。

L 以学生智力、情感和身体的发展为教育目标,在明确了教育很显然不是只发生在校园内部这一事实的前提下,我以为学校至少应该增加以下三个职能部门:社区合作部门、家庭合作部门和校内建设部门。分别对应学生活动的社会空间,家庭空间和校园空间,覆盖学生的所有生命时间。(太残忍鸟...)

黑体部分的几条我认为是我对书中内容和我自身知识体系结合的精华。当然在和南充市语文教学一等奖获得者李老师交流后,发现这种方式操作起来存在很多困难。

不过以我目前对教育纸上谈兵的水平,我觉得这个方向应该是对的,操作的困难是技术上可以改进克服的。

[《教育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