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掠影 -资料

时间:2018-12-31 12:00:00 资料 我要投稿

黄山掠影 -资料

  黄山掠影

黄山掠影 -资料

     泱泱华夏,广袤神州,三山五岳,造化奇秀,

黄山掠影

。中国名山甚多,险峻奇绝的华山,秀甲天下的峨眉,巍峨磅礴的泰山,飞瀑急流的庐山……可我国最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却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且不论这句评价是否有拔高之嫌,自然风景虽是客观存在的,但对美的领悟因人而异,徐霞客并不需要对随性而发的感慨负责。当你登上黄山之巅,凌风而立,远眺千里峰峦,延绵起伏时,也许能体会到当年徐霞客提笔挥就“黄山归来不看岳”时的满襟豪情。

刘梦得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黄山不是宗教名山,却仙气萦绕,十里一个故事,百里一个传说。“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百鹅峰旧居》)轩辕黄帝在此炼出仙丹,羽化登仙,这钟灵神秀的仙山因此得名“黄山”。轩辕氏的仙气仿佛化作轻盈缭绕的云雾,铺为万古长青的苍松,点缀成一块块妙不可言的奇石,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攀登者的足迹。

登过一些山后会发现,现代旅游业正模糊着风景名胜原本的面貌,便捷的缆车,平整的石阶,我们再也无法进行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原始攀登。工业化、商业化侵蚀着自然的纯净,聊以慰藉的是人类还没有把自然变得面目全非,我们依旧能感受到那流传千年的美与诗意。悲哀的是旅行的意义正逐渐丧失,对于更多人来说,旅游只是娱乐休闲,甚至成了一种时尚标榜,而不是对美的追寻,和心灵的洗礼。

年少时做着环游世界的梦的人们,最后往往被禁锢于喧嚣的城市,不知遗落何处的梦在忙碌烦琐的世俗中,变得遥不可及。

似乎有点偏题了。收住思绪,让它回到初见黄山之时。

站在山脚下仰望,层峦叠嶂在云雾掩映中若隐若现。黄山是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它的地质地貌很有特色,山体岩石因风化溶蚀裸露在外,上面纵横交错地覆盖着脉状的绿色植被,远远望去,黄绿交织,翠色如流,险峻苍凉中带有几分秀美灵动。

缆车盛着飞扬的心绪缓缓升腾,黄山用宽广的胸襟将蝼蚁般渺小的游人纳入怀中,又慷慨地将绝美的景致铺陈在我们的眼底,油然而生的喜悦在心中蔓延开来。喧嚣的尘世一点点在身后远去,面前的排排青松吟出一阕清曲,仿佛是黄山为我们接风洗尘。

当双脚踏上地面,一阵清新凉爽的山风迎面拂来,山下酷暑的燥热顿时消散无踪,身心的舒畅惬意是黄山给予的见面礼。深深吸一口纯净沁凉的空气,任清风在耳边呼啸旋舞,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抬头一望,白云似乎触手可及,碧草青松间雾气迷蒙,所谓人间仙境,就是如此了吧。

登山对于我来说并不是难事,记得小学时徒步攀登冬季的峨眉山,连续三天,冻僵的脚踩着厚厚的雪层,却不喊苦喊累地坚持到最后。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把“有志”列在探险要素的首位,其次是“力足”,再者为“不随以怠”。虽然体力不是很好,但不服输的劲儿总能让我支撑下去,也许最大的困难就是我轻微的恐高症,就算登上顶峰,那居高临下的无限风光也时常无福领略。

没走多远,黄山最著名的标志——迎客松就映入眼帘,

资料

黄山掠影》(https://www.unjs.com)。黄山的松树非常独特,许多松树的枝桠都是齐刷刷地朝向一边,风吹过时,枝干摇曳,就像热情挥舞的手臂,而飒飒作响的松针就如灵活的手指,走出支支动听的松涛曲。

登黄山最高峰莲花峰的一段路,是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其险峻可能足以与华山媲美。蜿蜒而上的小径直伸向云雾深处,似乎怎么也望不到头,那形似莲花的峰顶,更是隐藏在浓雾之中。这条山路不仅极陡,而且窄小曲折,旁边的栏杆很低,而栏杆外就是令人胆寒的万丈深渊。恐高的我只能双眼死死盯着石阶,遇上太陡的地方干脆手脚并用,像猿猴一样向上爬。终于,气喘吁吁,惊魂未定的我登上了白云深处的莲花峰。

无限风光在险峰,伫立在绽放的莲花形岩石上,黄山的全貌尽展眼底,层层叠叠的山峦,变幻万千的云海,苍茫翠绿的松林,站在至高之处,这一切的景色都带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刺骨的狂风肆意呼啸着,发丝在空中乱舞,而山峦间则是乱云飞渡,雾气急旋,沉稳的高山此刻展现出让人眼花缭乱的动态美,动静之间,秀美与奇险,都一览无余。

看到飞来石,想起了老版红楼,想起了那一曲《开辟鸿蒙》,想起《石头记》里的繁华没落……一块石头,不知从何处来,亦不知归于何处,沉默伫立在云端,汇聚天地之灵气,无论世间如何沧海桑田,它自岿然不动,屹立千年。

走过百步云梯,登上光明顶,最后达到排云楼安顿入宿。黄山的美的确有很多种,秀则碧落青松,险则高耸入云,雄则壁立千仞,奇则怪石嶙峋。当渐落的夕阳给山体镀上一层温暖而柔和的金色,天边的云霞粲如锦缎,渲染出缤纷的.色泽,一种宁静之美安然降临。散落满山的暮色,也柔柔地洒在心间,一幅唯美的黄山暮景图,烙在脑海里,那是镜头无法存留的心醉。

第二日凌晨四点过,为了一睹黄山日出的奇观,我们睁着惺忪的睡眼,裹上厚实的军用棉衣,打着手电筒,从漆黑的山路走到观景平台。凛冽的寒风吹走了睡意,大家兴奋而期盼地等待着天边的第一缕曙光。时间一点点临近日出之时,微弱的天光已透过层云驱走夜色,漫天的浓雾却迟迟不散。直到天亮得通透,端着相机不忍离去的人们才悻悻而归。黄山之行终究是留下了遗憾,不过有了遗憾才是完整的,或许它会让我挂念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来到这里去弥补它。

第二天的行程相对轻松愉快,加上阳光明媚,天空蔚蓝,沿途的景致也更加秀丽。梦笔生花,猴子观海,童子拜观音,以及始信峰上无边的美景。一路都有松涛声相伴,青松赋予黄山的是不老的精魂。四季长青的松林,在风刀霜剑中傲然挺立,苍翠了每一季的峰峦,还轻轻吟唱着欢快的乐章,似把千百年来默默守护的苦涩酿成温暖的甜,传递给每个匆匆过客,无论他们是否认真聆听,都不曾停止过。

这种坚韧,也能在另一个群体身上看到,那就是黄山的挑夫。山上的水和食物非常昂贵,一根黄瓜能买到5元钱。因为这些物资都是挑夫们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山底挑上来的,每一份物品都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而他们不仅挑水和食物,还要挑修索道的材料,如木材、石头,其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每当挑夫经过我的身旁时,心中都会泛起莫名的酸涩。看着他们黝黑的皮肤,大汗淋漓的额头,压得变形的肩膀,还有,劳累但坚毅的眼神,我想他们是值得钦佩崇敬的,他们拥有青松般的精神,或者说,是山的精神。

登山,是对意志的磨练,如何忍住双腿的酸痛,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如何在筋疲力尽时继续向上攀爬,在登山的过程中,会真切地感受到。也许各个山峰的景色大同小异,看多了会有点审美疲劳。但每一次的攀登,都是一次新的考验。人们常用登山来比喻人生,而登山中获得的精神,正是我们创造人生价值所需的精神。

黄山之行完满地结束了,坐在下山的缆车上,我不时回头向山上望去。最后定格在眼里的是有形的黄山,而定格在心中的是无形的黄山。

热浪带走了残留的凉意,我重新踏入尘世的喧嚣中,踏入江南温软的熏风里。

【黄山掠影 -资料】相关文章:

1.黄山 -资料

2.安徽黄山 -资料

3.黄山旅游 -资料

4.黄山介绍 -资料

5.安徽黄山屏山 -资料

6.黄山狮子峰 -资料

7.丽江黄山村 -资料

8.安徽黄山南谯楼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