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时间:2021-10-31 09:41:50 资料 我要投稿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作者:杜永强陈柏华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2015年05期

一、研究问题

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或影响”[1]。有效的师生互动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而互动不够或具有抑制性的师生互动,容易阻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为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使课堂变成师生分享智慧、启迪思维的社会交往活动,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开展了课堂师生互动研究,如课堂提问、教师课堂话语、教师非言语行为、课堂反馈及师生问答等。另有学者提出:“师生互动不是一项点缀、一种摆设、一种形式,它应是一种有效的互动、一种真互动”[2]。鉴于师生互动主要是在课堂提问和讨论中进行的,而且需要师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下面笔者主要从课堂提问中的师生互动、课堂讨论中的师生互动以及情感交流中的师生互动来分析课堂师生互动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通过课堂观察,从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及情感交流中的师生互动三个维度,选取了广东省佛山市某小学三名语文教师的三节课为研究对象,进行记录与分析。其中,对课堂提问和讨论中的师生互动行为主要进行定量分析,对情感交流中的师生互动主要进行定性描述。依据上述分类,课题组编制出了课堂提问中的互动行为和课堂讨论中的互动行为观察量表。

提问中的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主要包括发问主体、问题类型、回答方式、反馈方式和是否追问。

发问主体指师生互动中问题的发起者是谁,即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问题类型指所提问题的性质,包括事实性、理解性、应用性和评价性四类。

回答方式指学生或教师在回答问题时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回应,是个别作答还是集体作答,是直接、间接还是不回答。

反馈方式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何种反馈。

是否追问主要是指教师是否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回答而进行再次提问。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围绕一个开放性或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展开互动,不断呈现师生间的多边活动,进而解决问题。讨论与提问的不同在于,讨论的过程是教师与多个学生或生生间的言语互动;讨论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或试图解决复杂、多元和开放性的高层次问题。

课堂讨论中的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包括讨论话题、讨论形式、参与人数、反馈方式、讨论时长和讨论结果。

讨论话题指讨论时的主题,可以是开放性的,也可以是封闭性的。

讨论形式有师个(体)讨论、师组讨论以及师班讨论。

参与人数分为5人以下、5人至10人、10人以上三个等级。

讨论结果指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学生对话题的理解是否达成共识。

三、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提问中的师生互动行为统计分析

三名语文教师三节课的课堂提问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见下页表1。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在课堂提问中,发问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提问的次数占问题总数的94%,学生提问次数占6%。从问题类型来看,以理解性问题居多,占问题总数的70%;其次是事实性问题,占24%;应用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仅占6%。在回答方式上,个别回答47次,集体回答29次。在反馈方式上,给予肯定反馈的有43次,进行补充完善的有11次,启发引导有7次,还有1次教师没有给出反馈。在这些问题中,教师进一步追问的有15次。

从上述分析来看,课堂中的提问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课堂提问频率总体较高;但在互动过程中,主要是教师掌控了提问的话语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课堂主要是师问生答。另外,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显得不够,主要表现在:(1)在所有问题中,事实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约占94%,开放性的问题比例太低,而且教师的提问以简单问题为主;(2)在回答方式上,以集体回答居多,而且基本没有启发回答;(3)追问比率不高,约占四分之一,说明教师可能过多预设了师生互动的问题和答案,导致学生一旦得出教师所期望的答案,提问也就宣告结束。

(二)课堂讨论中的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三名语文教师三节课的课堂讨论中的师生互动情况见表2。

从表2统计结果来看,这三个讨论话题在讨论形式上,既有师组讨论也有师班讨论;从参与人数来看,5人以下的有2次,大于10人次的有1次;从对讨论结果的反馈方式上看,在话题①中,授课教师给予的反馈主要是组织完善;在话题②中,教师给出话题,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对讨论结果也未给予反馈;在话题③中,授课教师既给予了肯定反馈,又对答案进行了组织和完善。从讨论时长来看,三个讨论话题共用了233秒,其中短的不足半分钟,长的约2分钟;从讨论结果来看,在《老人与海鸥》和《我是什么》两篇课文中,师生在讨论话题上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在《盘古开天地》一文中,由于教师放任学生自由讨论,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反馈,所以学生未能就讨论话题达成一致意见。

上述分析表明,讨论并没有引起授课教师的足够重视。从讨论的次数可以看出,三堂课中仅有3次讨论,讨论次数明显不足。从讨论过程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理想,只有少数学生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讨论时长来看,由于三个讨论话题总共用时不到4分钟,学生思考的时间显得有些不够,讨论内容也不够深入。从讨论结果来看,在《盘古开天地》一文的讨论中,教师对讨论缺乏引导,放任学生自由讨论,对讨论结果也没有给予任何反馈,讨论基本流于形式。从总体来看,讨论成效不够理想。

(三)情感交流中的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通过对三位教师教学过程的观察与分析,笔者发现,她们都使用了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话语,具体如下。

在《老人与海鸥》这堂课中,授课教师使用了“好”“都写得不错”“我还没有感觉到那种悲痛”“我感受到了,海鸥为老人的离去感到十分的悲痛”等7个带有情感色彩的话语。

在《盘古开天地》这堂课中,授课教师使用了“好,请坐下”“没关系,你们不熟悉课文”“好,你还有要说的吗?”“请坐下,给你加分”“好,你请坐下”“你真厉害”“你答对了,给你加分”“好,表扬她”“今天同学们好像什么都慢半拍了,快一点好不好?”“嗯,这个词用得好”“你很紧张,同学们都在下面偷偷地帮你了”“谢谢你,给你加分,我很欣赏你的勇气”“你看的真的是想象到的画面了,给你加分”“嗯,你看,有进步,给你加分”“嗯,这个好,来,给你加分”等25个带有情感色彩的话语,除一个表示消极情感外,其他都是积极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我是什么》这堂课中,授课教师使用了“太棒了”“同学们真厉害,都快成猜谜专家了”“非常好”“唉……”“同学们的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也读得很好”“同学们,谢谢这五位同学”“问得好,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老师提议表扬这位同学,同学们鼓掌表扬这位同学”“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可是老师问的是它做了什么好事”“谢谢同学们的精彩朗读”等14个带有情感色彩的话语,其中一个消极情感词“唉”是全班学生在听到一名同学把“淹”字读错时给出的。

上述描述表明,情感交流中的师生互动在语文课堂中较为常见,在三节课中授课教师用了近50个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话语来强化学生好的行为。积极情感的话语的使用既可以强化学生好的学习行为,让学生体验某种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课堂互动。但从上述统计分析来看,也出现了少数消极情感的话语,如“唉……”。“今天同学们好像什么都慢半拍了,快一点好不好?”这是在分组分角色阅读时,学生们的反应未达到授课教师的预想时教师给予的评价性反馈。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话语都可以强化学生的行为,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要尽可能使用积极话语来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四、研究结论

(一)新课程改革引发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不复存在,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较为多样。这些多样化的互动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能够利用积极的情感互动强化学生的行为

积极的情感互动对于学生有很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教师能抓住课堂中学生的亮点,及时给予表扬。从课堂观察来看,三位教师比较注重利用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话语来表扬学生,以强化学生课堂学习中好的行为。恰当的表扬对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品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给予表扬时,教师需要做到得体、及时和有针对性,不要过分夸大其辞。只有这样,表扬才能真正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三)课堂生成教学有些不够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实现和超越;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性顺应。”[3]在课堂观察中笔者发现,尽管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多,但课堂生成教学不足。如,在《盘古开天地》这节课中,当教师要求所有学生站起来并举起手,朗读“头顶着天,脚踩着地”这一段时,有一个学生拒绝举手。教师问他为什么不举手时,他反问教师既然是头顶着天,为什么要举起手来呢?教师认为这位学生确实有道理,并在课堂上断定书本上的图画错了。但在课后的课题组讨论过程中,有位教师认为因为天太重了,用手托一托,其实还是头顶着天。如果教师这个时候能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堂好课既要有一定的预设,也要有一定的生成。在某种程度上生成教学能呈现更多的精彩,是课堂资源的创生点和闪光点。

(四)课堂互动的主动权掌控在教师手中,学生的话语权不足

从课堂观察统计表中我们发现,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牢牢掌控互动的主动权,提问和讨论的话题都是教师给出的,学生只是在教师引领下亦步亦趋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还学生提问的话语权,倾听学生的心声。只有这样,师生互动才能真正开展,课堂教学才会更为有效。

(五)师生互动中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数量有限

在这三节课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提问活动多侧重于低认知水平问题,讨论则侧重于开放性和高认知水平问题。统计结果显示,在师生互动中,提问次数与讨论次数之比接近21:1。即便是提问中的师生互动,事实性问题和简单理解性问题也占到90%以上。这一数据表明,师生互动的问题(话题)多以低认知水平为主,高认知水平问题明显不足。语文教师在厘清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差异后,应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设置高认知和低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让学生在掌握文本内容的同时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研究反思

(一)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利用现场观察研究师生互动任务依然艰巨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编制课堂观察量表对师生互动进行现场观察只能诠释部分课堂教学行为。而任何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都在试图探寻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状态,以实现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为了探寻课堂师生互动的理想状态,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完善课堂观察的维度与内容,结合访谈来深入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认知,以便对互动行为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二)课堂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难以反映师生互动的全貌

受课堂现场观察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只选取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外显行为进行分析,没有对师生互动中的内隐行为进行研究。虽然把课堂师生互动分为提问中的师生互动、讨论中的师生互动和师生情感互动,每个观察点又分为若干项目,即便如此也很难穷尽课堂上的所有师生互动行为。同时,在课堂现场观察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对师生互动行为的把握上也难以完全一致。后续的研究需要从更多视角和维度来探求师生互动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三)互动教学研究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通过研究者的努力,师生互动行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互动教学研究的空间依然广阔。如“生生互动如何开展?”“支撑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念与信念有哪些?”“如何根据文本特点,来确定同类体裁中师生互动行为的参照标准?”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另外,当前对教学的研究事实上已经从单纯的行为分析走向教学认知探讨。如,有学者认为“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4],反映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积淀的对教学理念、知识、文化和行为的整体认识。而从语言课堂教学来看,更是从传统的单一行为分析走向“课堂互动语言认知研究”[5]。因此,如何从教师认知的视角来探讨师生互动行为则是后续研究需密切关注的问题。

作者介绍:杜永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5211);陈柏华,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315211)。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相关文章:

高中课堂师生口头言语互动研究09-03

师生互动研究论文09-05

师生互动共创和谐课堂论文09-09

师生互动构建动感和谐课堂09-03

语言互动:师生课堂交流的窗口01-21

现代社会的师生互动关系研究10-04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10-04

师生互动促创新 课堂内外求发展论文09-13

浅谈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论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