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响童心的串串风铃

时间:2021-11-05 15:21:38 资料 我要投稿

摇响童心的串串风铃

摘 要:在实践中,通过对学生进行个人访谈,倾听学生心声,从中探寻、发现、提炼合唱实践活动中的审美意义。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追求个性与共性和谐、声音与情感共振、教材与兴趣互补、心灵与心灵交融。

关键词:合唱;审美;个性与共性;兴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是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校园开展合唱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合作精神和审美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下面,笔者将结合我校合唱队员的训练感悟,阐述合唱实践活动中的审美意义。

一、在合唱实践活动中,追求个性与共性和谐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和个性比较,共性犹如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共性更追求整体感、合作感。合唱是一种群体性的歌唱艺术,合唱成员作为个体,都具有自身与众不同的个性,但合唱艺术最需要集体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在合唱中,和谐统一的声音是合唱成功的关键。而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合唱时,几乎没有合唱概念,以至于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极不和谐的噪音。而造成这种噪音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音色,有的学生一开始被分配到某个声部,但经过和声训练后,老师发现多个声部间的音色不统一,音量不均衡,需要重新调整,因而就会有学生被从高声部调至中声部,或从中声部调至低声部。虽然有的学生不太乐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每个学生一定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团队的进步。

因此,在合唱团队中,个人的表现必须服从整体的需求,必须最小限度地发挥个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共性,这样才能体现出协作精神和团队力量。下面这位学生的合唱感悟,就向我们诠释了个人与集体、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内涵。

【学生感悟——“通力协作”】

合唱是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歌唱者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才能发出和谐、优美的旋律。个人的演唱要服从合唱的需要,为了整体的效果,有时必须“牺牲”小我。开始训练时,我被安排在高声部,正当我逐渐进入佳境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合唱效果,老师要求我兼唱中声部。此后,因为低声部的声音太薄弱,导致合唱的声音不平衡,我又被调整到了低声部。尽管“一波三折”,但我还是与同学们通力协作,愉快地完成了合唱任务。我爱音乐,我爱歌唱。

——刘雨歌

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追求个性与共性的和谐之美。

二、在合唱实践活动中,追求声音与情感共振

【学生感悟】——“声情并茂”

在合唱队中,有许多高超的技巧,而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心三用”和“声情并茂”。那一心三用是哪三用呢?一是用耳听。唱歌时,必须用耳朵听,还要关注合唱队整体的声音,自己的声音要和周围同学的声音相融。二是用嘴唱。光听不行,还得唱。听了别人的,同时唱自己的,还不能走音。三是用脑想。唱的时候你还要想,下面的旋律是什么,怎么才能唱好等。声情并茂也很重要。老师常对我们说,合唱就是声情并茂地让此起彼伏的声音从耳边飘向心灵。

——陈皓明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因此,声情并茂是音乐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合唱中,声音的统一是手段,而情感的统一是目标,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例如,笔者作为学生合唱队的指挥,在排练过程中,尽可能地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方位地启发合唱队员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力求准确地把握每一首歌的不同情感特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使音乐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合唱队员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碰撞出情感的火花,产生共振。只有这样,才能使合唱艺术具有情感的神韵,从而使合唱艺术中的共性和音乐作品的个性得到和谐统一,达到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

可见,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追求声音和情感的共振。

三、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注重教材与兴趣互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合唱的兴趣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和维护。因而,在合唱教学中,选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合唱兴趣和参与热情,而练声曲目的精心选择往往成了教学的盲区。很多教师从没深入思考过练声曲目的作用,只是单纯地认为,练声就是张张嘴,开开声。其实,练声曲有很高的训练价值,除了声音训练、音色训练等,最重要的是它起着向歌唱作品过渡的训练作用,而选择合适的练声曲目,是激发学生合唱兴趣的关键。例如,笔者执教三年级学生,为了激发合唱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刻意选择一些旋律结构和歌词内容简单,学生容易上口的短小曲目,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为练声曲加配一些有趣味性的歌词,比如运用生活中的回声原理,并配上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歌词,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

5 5 3— 3 — 0 0 5 5 5 5 3 — 3— 0 0

(师)喵 喵 喵 (师)我是 小花 猫

5 5 3 — 3 — 0 0 5 5 5 5 3 —3—0 0

(生)喵 喵 喵 (生)我是 小花 猫

从趣味入手选择小学生喜欢的练声曲目,对合唱训练来说一举两得,既训练了学生声音,又激发了学生兴趣。

总之,在合唱实践活动中,教材与兴趣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在合唱实践活动中,追求心灵与心灵交融

【学生感悟】——“唱出大家的欢乐”

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平时也很少有什么闪光点能让自己引以为豪,然而最近刚刚结束的“南京市小学生合唱比赛”却着实让我狠狠地自豪了一把。当我被老师通知去参加班级合唱队选拔时,我顿时激动了起来,因为我终于有机会能成为合唱队中的一员,能有机会代表班级参加比赛了。我积极地准备着,在经过一次次的'音准、音域考核后,我成功地被选入班级合唱队。当时的我感到既兴奋又自豪,同时还夹杂着一丝丝莫名的紧张。在接下来的合唱训练中,我明白了团队配合的重要性,学习了很多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音乐素养。虽然训练过程中很累,偶尔还想打瞌睡……但我深知,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我们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在合唱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合唱不是一个人的欢乐,是好多人在一起配合默契,唱出大家的欢乐!

——卓逸轩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作为指导者、陪伴者,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心灵与心灵交融的感受空间,让学生与身边的每一位“角色”产生共鸣。例如,学生与指挥。指挥是合唱队的灵魂。在合唱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尽量用手势去说话,把对歌曲的理解、处理,以及对音高、节奏、音色的要求通过手势、指挥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表情、眼神及指挥中受到感染、启发,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

除此,学生在合唱实践中,与教师、作品、作曲家、小伙伴等合唱中每一个“角色”都会形成心的呼应,暗含心的交融。而这种交融,正是合唱审美的目标之一。

郭沫若先生说:“人类社会的根本改造步骤之一,应当是人的改造。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入手,从美的教育入手。”合唱实践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音乐出发、从童心出发、从快乐出发,大胆立足合唱的审美教育立场,为学生创造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无限音乐空间。

参考文献:

廖乃雄.论音乐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

【摇响童心的串串风铃】相关文章:

青春励志文章:摇响青春的风铃01-01

青春励志文章:摇响青春的风铃04-01

响在昨天的风铃04-22

响在昨天的水晶风铃01-11

风铃叮当响作文12-02

风铃摇逸,回忆生活作文09-09

风铃叮当响作文450字01-28

快乐串串串教案08-26

风铃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