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12道作业题

时间:2023-03-27 12:08:53 松涛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自然辩证法12道作业题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然辩证法12道作业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然辩证法12道作业题

  1、古代自然观为什么被称为朴素的辩证自然观?

  1、古代朴素自然观的常见形式

  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作为物质的起源,比如中国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各种实物的要素;古希腊的学者认为世界是由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处物质组成,如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形”是万物的本源等等。

  2、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①自发性、直观性。力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现象,并把它看成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把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自发地结合了起来

  ②整体性和普遍性。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直观的考察,勾画了自然界的总画面。

  ③思辨性。如人的右手、右脚比左手、左脚灵便;但其右耳不如左耳听力好。 ④具有朴素辨证法的思想因素;

  ⑤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但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 古代希腊和中国等的古代自然观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它坚持从自然界本身的原因说明世界的本原,把自然界看作是不断产生和不断消灭的永恒运动的过程。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论述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这些基本观点,本质上是统一的。

  但是由于古代自然科学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是非常笼统、模糊和粗糙。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简单性。朴素性:简单性;不够科学;把自然界的运动看成是一个圆圈式的简单循环,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内在联系的过程性/ 猜测性:幼稚的或错误的,甚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可以称古代的自然观为朴素辩证自然观

  2、试论述近代自然观的形成历程及其特点

  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5世纪下半叶,随着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贸易的形成,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15世纪中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

  2、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城市商业经济的崛起和地理上的大发现,为世界范围的贸易以及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和生产发展的推动下,近代自然科学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部机器,与人无关的机器。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命题。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它克服了古代自然观的局限,具有较坚实的科学基础,在对自然界细节的认识上高于古代。另一方面,它对自然界整体的看法又低于古代,形成了形而上学的观念。

  但是机械唯物注意是有它的局限性的:

  [1] 形而上学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是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法密切相关的。所谓还原分析法,就是把复杂的事物和复杂的关系,还原为简单的事物(要素)和简单的关系,即把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为若干孤立的部分(要素),分别研究各个部分(要素)的属性、特征、结构和功能,然后再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但如此所得到的结论却是各个部分的共同属性,而不是原有对象的整体性。

  [2] 机械性,以机械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与人。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它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3] 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4、辩证自然观的产生

  马克思的自然观实即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由恩格斯系统阐发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它不应被归结为自然辩证法这个理论,甚至也不以自然辩证法这个理论为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而是在批判地扬弃旧的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个理论,其突出特点是以实践观点为基石、以自然辩证法这个理论为方法论依托。恩格斯的自然观集中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分化过程、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协调途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恩格斯具体地考察了人类的起源亦即人与自然的分化过程,指出劳动就是人类借以从自然界分化独立出来的根本力量。其次,恩格斯深刻地分析和说明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认为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在于人对自然界的有目的的改造活动即劳动。再次,恩格斯还精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协调途径。他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支配和统治必须建立在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而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既要克服那种对于自己支配和统治自然的行为后果的短视,也要从根本上变革那种妨碍人们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社会机制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的自然观、特别是其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途径的阐述,对于分析和解决当代的全球性问题、促进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3、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

  (1)解释性原则,解释性原则关注的是科学假说和事实的关系。提出假说的目的是解释新的实验现象,同时它还必须能解释所有经过实验复核的已知事实。即使仅仅存在一个事实是假说不能解释的,这个假说也应该进行修改甚至摒弃。例如燃素说由于不能对金属煅烧之后重量增加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因而不能被普遍接受,最终被氧化说取代。

  (2)相容性原则相容性原则,关注的是科学假说和已知科学这个理论的关系。一般而言,科学假说不应与已知的科学这个理论相矛盾。若两者有矛盾之处,应首先检验科学假说。但科学这个理论也有其适用范围和相对性,不能将科学这个理论的正确性绝对化。若新事实一再支持科学假说,就表明旧这个理论的局限性已经暴露出来,此时必须突破旧这个理论的框架,提出新的科学假说,解释范围更宽广的事实。当假说不断被完善并上升到这个理论高度,取代了旧这个理论时,它应继承旧这个理论中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合理内容,并将旧这个理论作为特例或极限形式包容进来。例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宏观低速状态下的特例。

  (3)可检验性原则,科学假说应该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资格。这里所说的可检验性指的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而非技术上的可检验性。有的假说根据目前的这个理论水平来看,是可以检验的,但由于技术上的条件尚未具备,检验不能立即实施,所以此假说具有原则上的可检验性,而不具备技术上的可检验性。假说的可检验性同假说的预言和推论紧密相连。如果一个假说不能作出任何预言,那它并不具备可检验性。相反,假说的推论和预言中可以被检验的越多,假说的优劣越易判断。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后,曾预言了两个重要效应: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和光谱线的红向移动。这两个预言分别得到实践证实,为广义相对论在科学这个理论之林中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简单性原则,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许多自然科学家都坚信宇宙的简单性和有序性,都在不断追求事物之间简单、有序的关系。爱因斯坦曾指出: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许不一定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应当是逻辑上简单的。科学假说的构建必须具有逻辑上的简单性,要求在其体系中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假设或公理最少。这里的简单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有精确的评价指标,但可以帮助人们衡量科学假说的优劣。同时亦不能将简单性理解为假说的科学内容要十分简单,让非科技工作者一看就懂

  4、谈谈科学这个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构成。

  1、科学这个理论的基本特征:

  (1)抽象性 ;所有科学这个理论都具有抽象性,是对经验事实的简化或概括。这是因为任何事实或现象都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由于研究手段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经验事实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都加以考察,因此在分析事实时必须对事实进行必要的简化,借助于理性思维中抽象与想象的力量,排除事实中那些无关紧要的因素,提取研究对象的重要特征,即筛选出问题的关键变量从而使事实易于分析,并以纯粹的形态呈现出来。

  (2)逻辑性与系统性 ;科学这个理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特征。科学这个理论不是诸多概念与原理的简单堆砌,也非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和论点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它建立在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与严密的逻辑证明基础之上。

  2、科学这个理论的基本构成:

  科学这个理论是由三个基本的知识元素组成的:基本概念;联系这些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和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定律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5、试述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规范。

  科学共同体是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己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这个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它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现今的科学共同体规范基本基于默顿提出的五条科学的社会规范,即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和竞争性。

  普遍主义,强调科学的标准到处都是一样的,科学没有阶级性。对科学活动的结果接受或排斥,不依赖科学家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结果必须要服从普适性标准,即与现实及已证实的知识相一致。普遍主义也意味着科学大门为一切人敞开,人们可以自由进入科学事业的殿堂。

  公有主义,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因为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识积累之上的。协作和交流是现代科学的基本要素,所以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

  无私利性,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谋取私利。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和真理。科学家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接收或拒绝一种科学思想或观点,也不应以任何方式从自己的研究中谋取私利。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强调科学的永恒批判精神。它要求所有的科学知识,不论新的还是旧的,都要经过仔细检验,科学家对于自己和别人的工作都应持怀疑态度。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能帮助科学家发展创新精神。

  竞争性,强调科学的社会建制要鼓励知识创新中的优先权竞争。通过同行的承认和奖励,肯定科学家的独创性工作,以补偿科学家遵守科学社会规范时履行的义务,激励科学家担当好其角色,以维护科学的政策运行。

  6、科技运行需要哪些社会保障?

  科技活动必须有充分的社会条件的保障,这些社会条件涉及人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环境。

  一、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经费是科技活动中社会投入的财力支持,它是科研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现代科技的经费投入不仅是一种事业性投入,而且是一种生产性投入。科研经费的数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事业规模和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人员是科技活动的主体,进行着能动性的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活动。科技人员特别是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等科技人才,是开展科技活动最宝贵的资源。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是科技运行极其重要的保障。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增长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信息资源与科技传播。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科技传播是科技社会运行的基础。信息资源指科技活动中所运用的信息文献或情报资料。科技信息指源于科技活动、反映科技活动状态、实现科技创造的信息。科技活动需要便捷有序的信息资源系统的支撑,科技信息资源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家图书馆系统,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资源利用的科技传播手段发生着质的变化。图书馆实体的虚拟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信息交流与服务的社会化,成为今后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趋势。

  四、科技活动的社会政治环境。科技活动要正常运行,除了需要有财物投入、信息资源开发及人才培养等社会条件外,还需要有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社会政治环境对科技运行的作用,集中体现在科技政策中,事实证明,科技政策控制着一个国家科技活动的规模、速度和方向。科技政策的作用常通过价值导向、相关政策渗透或直接的政策指向来实现。除政治环境外,恰当的经济和法律等制度,适宜的文化氛围,也是科技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7、机遇在科研中的作用。

  机遇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由于某个偶然的事件或机会,意外地发现了新的自然现象,并由此导致了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具有意外性和偶发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外的发现了与原来研究目标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与现象,加以研究,取得与研究目标不同的重大发现;另一类是意外地发现了与预期不同的事物与现象,经过研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式、新手段,完成或部分完成了原来的研究目标。

  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一、机遇给研究提供了先导,启发了人们追寻机遇背后隐藏的自然界的新信息,导致作出科学发现。二、机遇能为技术发明提供线索,导致在技术上作出重大发明。三、机遇能为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启发人们深入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促进科学这个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8、创造技法的类型和特点。

  创造技法可以分为个人技法和集体技法。http://www.unjs.com/news/55AEDD1F67FA23D0.html个人技法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技法;集体技法是由集体练习相互激发的技法。创造技法还可以分为扩散技法和集中技法。扩散发现技法是运用想象进行思维扩散的技法;综合集中技法是将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的技法。

  创造技法的特点:

  1、科学性。创造技法是经实践证明了的反映了创造发明活动的客观规律。可以是本人自己总结经验,也可以是后人为前人总结。创造技法来自实践,高于实践、

  2、程序化。创造技法是思想方法系统化、模式化、的表现。它有大致明确的实施步骤,必须参照一定的程序,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完成,有些甚至有较严格的要求。

  3、实用性。创造技法可操作性比较强,比较具体,可以传授,可以学会,具有明显的实用性。

  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体现在它能够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过3次重大的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革命,每次革命都使得生产力产生巨大飞跃,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二是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使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着以服务业为主的,包括金融业、商业以及科研、文化、教育等部门的第三产业转化;三是带来了劳动方式的变化。

  10、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体系在:

  ①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的变革、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②科学技术是现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三次技术革命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③科学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

  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科学技术异化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如下表现:a、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集中体现在环境、资源和核战争危险等问题上;b、弱化了人自身的力量。随着高技术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水平愈来愈高,使人越来越多依赖于这些工具设备,甚至某种程度上沦为机器的附庸;c、挑战社会的价值和伦理观。

  科技的发展对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伦理观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1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价值?

  科学技术的价值有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两方面。

  一、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政治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

  物质文明方面: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和生产本身的需要反映了人的目的性。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必须向自然界索取,科学技术的价值就在于不断满足人类需要,不断实现人类的目的。

  精神文明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维方式的变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导致了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科技的本质上是革命的,每个重大的发现都是对旧的伦理道德的冲击。科学家们在科学活动中与科学共同体内外的联系交往中,逐渐形成约束和引导科学行为价值规范或科学的精神气质。 政治文明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参与意识,带给人们进步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政治观点和思维方式。科学的发展有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社会变革方面:科学技术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使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导致社会形态的变更。在社会的变革中,产业结构、劳动和生活方式随着科技发展和进步不断的改进和变化。

  二、科学技术的负面价值。科学技术负而价值既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上,又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上。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损害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对自然改造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产生的。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对身心造成伤害消极的现象。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新苦恼。现代文明社会的高技术“职业病”相伴而生,它是超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造成的心理疾病。现代科技使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大,而作为个体的人则在逐步退化,诸如视觉、听觉、身体灵敏度等本能的东西正在弱化其至丧失。

  12、如何看待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

  答:网络社会的伦理就是人们通过信息网络而进行社会交往时而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网络伦理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的网络社会中的问题,另一类是网络对社会影响中的伦理问题。

  狭义的网络伦理问题,实际指在网络使用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现实的伦理问题,分为具体问题、交叉问题和这个理论问题三类:

  ①具体问题指网络具体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现实问题;

  ②交叉问题是指网络与社会其他现象相关联而出现的问题;

  ③这个理论问题是指由网络道德问题引起的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包括对网络伦理研究的这个理论流派的分析研究,对网络出现后产生的人类新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这个理论阐释以及原有道德伦理原则在网络行为中的适用性问题。

  网络社会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虚假信息、有害信息机恶意信息的传播问题;

  ②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③隐私权保护问题;

  ④网络社会的安全隐患;

  ⑤网络社会的情感异化问题。

  网络社会存在伦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①网络社会的结构特点导致。网络社会采用离散结构,它是开放的,松散的,没有国际性的中央控制设备或中心,这样就使得对人们网络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变得异常艰难,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网络不道德思想和行为的泛滥。

  ②经济利益的不良驱动,不难发现网络道德问题特别是不道德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使人们藐视道德和法律,在网络社会任意妄为。以共享为特征而非为了经济利益的网络社会,已经越来越演变成不道德行为者获取非法利益的活动空间。

  ③网络社会的规范脱节。网络社会规范是由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网络礼仪等不同性质的规范所组成的规范体系。网络社会的规范脱节指网络社会规范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和谐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情形。网络社会存在无法可依的局面,相互错位脱节的网络规范不为人所认同和接受,从而导致网络行为严重偏差,失范乃至越轨。

  为改善网络伦理问题,国家提出了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构想,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网络社会伦理建设:

  ①重视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快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与信息领域的道德伦理形成良性的互动;

  ②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不良信息,加强网络管理,通过技术途径预防网络道德失范;

  ③加强网络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建立相应的维护机制作为网络伦理道德构建的自己保障,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形成舆论监督机制;

  ④加强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倡导更多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网络道德研究的队伍中来,以适应网络伦理研究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

  ⑤加强网民个体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承担其应负的社会责任,把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上网。

  自然辩证法写课程

  摘 要: 我国当代科学家自主创新的丰富案例,为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独特的教育资源,对融合研究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提高科研创新的方法论方面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自然辩证法》课程 案例应用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这个理论课的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为指导,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课程。2012年高教版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编写,增加了“创新型国家”这一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针对这一内容,除了采取传统授课方法外,更适宜采取案例教学法。从学习这个理论看,案例就是库恩所称的“范例”,具有情境性、具体性、易迁移的特点。因此,从课程目标和定位看,《自然辩证法》课程在这部分内容的案例应选取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典型范例,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该内容的教学设计上,我国科学家的自主创新案例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几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1]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自主创新的实质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核心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其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2]从广义上讲,基于本土科技知识进行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都可视为自主创新的范畴。本文所探讨的科技自主创新案例主要聚焦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当代自主创新,即我国科学家在继承传统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科学技术资源和方法,解决了现代科技问题,并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作出独特的原创贡献的案例。

  二、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案例应用的可能性

  案例教学以案例的收集为出发点。中国具有丰富的传统科技资源,几千年的科技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思想与方法,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李约瑟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洋洋洒洒七大卷三十四分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整理研究挖掘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全部出版完成,便是中国古代科技资源极其丰富深厚的一个明证。李约瑟对此感慨道:“随着时间的流逝,证明这是一个绝对的金矿。古代和中古时代的中国科学成就,一再表明足以使人眼花缭乱。”[3]面对这座“金矿”,一些当代中国科学家的自主创新已经有力地显示了传统科学在当代的巨大价值,这些资源至少通过以下两种类型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可能。

  1.传统科学思想方法解决现代科学问题的案例。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是数学家吴文俊的自主创新工作。吴文俊在深刻领域与继承中国传统数学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数学和当代计算机技术,一举解决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问题,开启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新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并被广泛运用于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学、计算机图形学、工程设计等多个不同领域[4],在国际上形成了自动推理与方程求解的“中国学派”[5],为此,他在2000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还有翁文波提出的包括可攻度性方法和干支法等信息预测这个理论与方法在天灾预测中的运用,任振球特大自然灾害触发机理研究及预测,徐钦琦提出阴阳大年生物进化论[6]等,这些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科学原创力,为《自然辩证法》课程提供了丰富案例。

  2.利用传统科学史料研究现代科学问题的案例。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不甚枚举。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利用历史文献资料收集冰川进退、湖泊冻结、动植物分布等资料,采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波动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这种气象学历史研究方法开创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天文学方面,席泽宗发表的《古新星新表》,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在天象观测资料方面完备、持续和准确的巨大优越性,考订了从殷代到公元1700年间的90次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使之成为这方面空前完备的权威资料,为超新星这一天文学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7]。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研究超新星遗迹、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等许多问题,也逐渐成为热门课题,如英、美、日、韩等国都有人在研究[8]。另外,在李四光、竺可桢的编制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势必在当前的地震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学家自主创新案例应用的教育意义

  《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课程,除了使学生梳理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其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的沟通作用,这是新版教材将“树立科学技术战略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纳入教学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中国科学家在当代自主创新的案例教学,课程目标将以更具现实性和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把以上几方面的沟通作用较为集中地凸显出来,有利于体现《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科学功能、历史功能。同时,通过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案例教学,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以小见大的效果,其意义颇为深远。

  1.融合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自2010年8月教育部出台《研究生思想政治课新课程试点工作方案》后,《自然辩证法》课程由原先理工类硕士生必修课调整为不分学科、专业均可学习的选修课,同时课时也有所调整。在新的课改方案下,课程面对的是人文类和理工类的研究生,根据该课程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自然辩证法》课程应搭建起科学与人文的桥梁,“通识”教育的内涵更加凸显。硕士研究生是高素质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资源。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案例涉及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古代及现代的科学思想,具有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 2.引导研究生树立自主创新意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的课程,《自然辩证法》课程面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关注中国背景下现代化建设中的科学技术自主创新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中国道路形成自觉思考,增强使命感和自觉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近些年的自然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获奖的科学家个人或科研团队,并透过他们解读当前科学发展的新特点和动向,学习他们在研究时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不仅贴近研究生的科研实际,还可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技术战略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竺可桢、席泽宗等老一辈科学家对传统科学的创新案例,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仍具有巨大价值,还在国际科学界为中国科学赢得了尊重,对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现实的科技创新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借鉴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助于解决现代的科学问题,使他们重新认识我国的科技资源,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在课程中,以案例为切入点带动整个教学,通过生动的讲解,再配合图片再现、视频观看、分组讨论等方式充实课堂,可以达到良好效果。中央电视台十套《大家》栏目推出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特别节目《荣耀中华》,便是一个很好的视频素材。

  4.提高科研创新的方法论自觉。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新的时代需要我们认真发掘中国传统科学的资源。在分析案例后,要进行必要的方法论总结和提升,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方法论自觉。例如吴文俊案例的方法论在于突破西方中心论下的科学观,以历史主义恢复古代数学的规范,但同时又不拘于本土知识传统,而是在此基础上,以西方数学为观照,以当代科技发展为创造性转化的发酵剂,融会中西,贯穿古今,为中华科学的复兴开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通过案例的方法论解读,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方法论自觉,在现实的研究工作中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在当代的科技中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形成文化自觉,保持开放的姿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为文化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准备与基础。

  四、注意问题

  案例教学重在分析。案例教学绝不是一些典型案例的简单罗列,也不是简单地播放和观看录像。录像、图片、文字、讨论等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启示,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深化。因此,案例教学应在案例的分析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深入解读,而不流于形式,起到“解剖麻雀”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吴文俊的案例进行分析时,必须围绕三点展开分析和讨论:一是在传统科学文化的教育内容上,应在与西方数学比较的前提下,讲清楚中国传统数算法化、机械化的特点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问题;二是在自主创新方法论上,讲清楚吴文俊使用的历史主义原则对古代数学的研究、以西方数学作为优秀文化资源和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创新转化手段的自觉性;三是在意义阐发上,讲清楚吴文俊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启发。只有凸显这几点,案例教学在上述几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很好地体现,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举一反三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作为研究生,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本分,怎样研究怎么学习,成为我们首要问题,通过学习我得知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写于1873—1886年。包括十篇论文、一百六十九段札记和片断、两个计划草案,共一百八十一个部分。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放前,无论在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有不少青年在认真学习这一光辉著作,并热情传播它所启示和阐明的真理。解放后,广大自然科学工作者把学习自然辩证法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学水平的重要步骤。《自然辩证法》在恩格斯生前并未成为最后的定稿,而且离现在已有一个世纪。这一个世纪中,无论在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和生产技术方面,都有为前人所无法想象的历史性突破和发展。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学习自然辩证法,要从实际出发。

  我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认识,我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明白要证实一个科学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即使我们穷尽了迄今为止的所有可能,但也不能保证在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与理论相反的例子。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理论只不过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同时明白证伪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人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思想方法,对我们做好工作、加强修养、为人处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看人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

  自然的基本管理的证明过程像一个圆,经过探索和发现回到起点。如果说在这里我们证明了历史的东西,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在重复前人的错误。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一代代都在重复前人的错误。对个人而言,犯的错误别人八成也都犯过。有些人说一个人总要在挫折中成长,但是牛顿也说过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个人的一生都在验证别人验证过的东西的话是不会有任何成绩的。所以要看看别人曾经犯的错误,不要在去犯。得到过去所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在其上发展自己。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验证未被验证的东西,做别人未完的事业。对一个国家而言,重蹈覆辙可不是一句轻松的话,任何一个错误都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错误总是不断的重复,几乎农民起义的失败都是因为领导者的骄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所有的统治者的亡国都是由于政治的腐败。当今中国的各方面制度都不健全,执政者的思想受历史的影响很深,更强调自律而忽略他律,导致了监督制度的不健全,从而腐败滋生,这种现象在历史的各朝各代都有体现,中国的执政者应该能够反思一下历史,不要让以前的错误重现。

  学习了自然辨证法这门课程之后我了解到西方文化来源于希腊文化,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对事物本原探求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常常和他们的宗教紧密相连,西方先哲常常把探求事情本原的工作本身当作追求,并从中找到乐趣,另一个动力来源于宗教,西方很多学者通过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来证明上帝造物的伟大。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一种入世的文化,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动力常常来源于改善现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很少纯粹的科学探求。古希腊把自然作为一个与人的主体并列的客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并且他们相信其背后都是有规律的,因此对其研究更大胆,更具体,更深入。而中国文化一直对自然心存敬畏,并把人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用推测类比来印证和解释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缺乏对自然的深入的研究。乐于探索知性认识,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正是希腊文化渊源流传至现代的宝贵的气质,这种气质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绵延不断。这种气质就是康德说的知性精神,一种不断求索、追求概念严格化、努力探索论证方式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的重要土壤。

  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思想方法,对我们做好工作,加强修养,为人处事有很强的指导性。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到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看人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到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又要看到对事业有多大好处,我认为,要看到长处和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到优点后看到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

【自然辩证法12道作业题】相关文章:

道不尽的母爱作文(12篇)12-26

道不尽的母爱作文精选12篇12-26

道不尽的母爱作文12篇12-25

自然辩证法教材建设与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12-11

论自然辩证法的演进12-09

自然辩证法的文化意蕴12-10

道诀(道訣)10-25

张道(張道)10-26

订道(訂道)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