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家狗:我读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1-12-16 17:22: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丧家狗:我读论语》读后感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这是本书触动我的第一句话。这世界熙熙攘攘,我们似乎是乘着文明的翅膀飞翔,但却是迷失在对自我和社会的深度怀疑中。现在“阅读经典”的风潮多多少少带着那么一点寻求精神寄托的目的;当然,选择醉生梦死也是一条路,只是那样未免活得太悲哀:一个人,连清醒都做不到,那他还算“活着”吗?   “丧家狗”的称呼似乎引起了不少人的愤怒,但联系作者在本书中的解释就能让人明了。我不想说这称呼是好是坏,毕竟每个人都是自己思维的主宰,我只能说,这,也是作者的一种风格。但不可否认,这本书中确实有不少闪着思维灵光的东西,探讨其中的思维价值比批判其文明性更重要。   再来谈谈我对本书中的孔子的印象。从小学到高中,被动式的教育让我们一看到“孔子”二字,就自然地联想到“圣人”一词,被神化的孔子从来就在高高的云端俯视着所有的读书人,畏惧敬仰似乎就是我对孔子的全部情感了。对于“圣人”的教导也是恭恭敬敬地捧在胸前,但论实践,则是微乎其微:“圣人”与我们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啊,费得着那么死命地朝“圣人”的方向前进么?再后来似乎有人意识到要将孔子平民化了,因为国家的大部分组成人员就是平民,清高的学术能造就优秀的学者,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能起的作用却令人叹息,而现在“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将整体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要求推上了前台。在这本书中我觉得我看到了一个更真实的孔子。也许更真实的孔子我们能从很多地方看到,但因为《论语》更令人信服。孔子周游列国想要宣传自己的“仁”,却不断地失望。文中提到“孔子的一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半合作,半不合作。战、走、避、和、降。战是一端,降是一端,中间状态是走、避、和。孔子的态度是游移于走、避、和之间。他和隐逸之民的共同点,是不合作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不同点是他还不死心,一直想用自己的理想打动人主,奔走呼号,其实是欲走不走,欲避不避,欲和不和,走来走去,走投无路,四处碰壁,好像丧家狗。”“孔子,似躲不躲,似逃不逃”,文中呈现出来的便是这样一个想要出仕但终不能如愿的失意人形象。可以说,孔子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而失败也是必然的。“仁”是由乱世所孕,但却无法由乱世所养。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下来了,是功名心也好,是固执也好,是“仁者爱人”也好,这一份坚持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缺少的.。   作者说:“孔夫子是中国传统的符号,但中国传统并不等于孔夫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一个儒字所能概之,特别是在“五四”之后的视野下。”是的,在“回归经典”的潮流中,不断出现的永远是那几本。虽说“温故知新”很好,但我们是否还应该考虑当下人们阅读的需求?或许,“经典”的范围可以扩大。   “ 孔子不能救中国,也不能救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的依赖性太大,指尖抓住了什么就固执地相信那就是我们的救赎,心甘情愿地把一切都托付。但其实,我们什么也抓不住,紧握拳,我们抓住的只是自己,我们能把握的也只有自己。

【《丧家狗:我读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读《论语》07-22

我读《论语》作文11-30

我喜欢读论语作文08-23

我读《于丹〈论语〉心得》10-15

读论语,读论语陆游,读论语的意思,读论语赏析 -诗词大全01-01

读《论语》01-31

论语心得读《论语》心得04-11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04-10

读《论语》心得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