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

时间:2023-07-30 06:59:3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经典)《长津湖》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观后感1

  电影《长津湖》以血战长津湖为视角,反映了战争,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武器装备先进钢多气少的美军,扭转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胜利的转折点。致敬英雄,不忘历史,奋起当下,反映了伟大的精神。

  一、保家卫国。

  精神的核心就是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新生的共和国的安全。毛主席发出号召“,保家卫国。为了现在,百废待兴,我们不想打;但为了将来,国家几十年、一百年的和平发展,不得不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尊严只能在战场取得”。我们爱好和平,也誓死以生命守卫和平。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守卫新生的共和国安全,保家卫国,守护人民,是的核心。战士梅生的话说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让他们不再打仗。保家卫国,守卫家乡,保护人民是精神的核心。他们毅然决然奔赴战场,就是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生活在和平、没有战争的年代。我们今天缅怀英烈,弘扬精神,不忘前辈热血牺牲守卫的和平,珍惜今日之幸福,扛起民族复兴之大业。

  战争最后取得胜利,靠的就是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

  二、不惧牺牲,以青春无悔换山河无恙。

  热血洒疆场,英雄气长存。国家危亡之际,无数人民子弟兵奔赴前线,他们当中有人冻死在零下四十度的异国他乡,牺牲时仍保持战斗的'姿势;有不惧牺牲,主动请缨上前线的战士,毛岸英上前线时说“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更有走到距离敌人十步的距离,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有的人牺牲,是为了更多人活着。志愿军以小米加步枪战胜武器装备先进的美军,靠的更是不惧牺牲的英烈精神。更让我感动的是,雷睢生开车带着信号弹,以一人的牺牲引开敌机的轰炸换来更多战士的生存,以必死的信念守卫和平。

  电影中三次说到鸡蛋,战士伍千里(吴京饰演)对新兵伍万里(易烊千玺饰演)说:“一个鸡蛋从外面破裂,是食物;从里面自己啄开,没准就是只鹰”。鸡蛋的意象出现三次,从鸡蛋到雄鹰,象征伍万里从一名新兵到战士的蜕变和新生。志在蓝天,必做雄鹰。雄鹰也象征着历经磨难,不惧牺牲后的新生,象征新生共和国历经战役的成长与新生。

  十九万七千多名志愿军战士牺牲在战争中,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留下姓名,有的人将生命永远留在异国他乡,但我们五十年、一百年,不论过去多少年,我们永远记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以生命热血书写英雄本色,以牺牲信念换来家国和平。红色是共和国的颜色,这颜色是英雄的鲜血染成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

  三、人道主义精神。

  以正义之师,行人道主义精神,守卫和平。我们爱好和平,誓死捍卫和平。战争中闪耀人性的光辉。

  电影中有两个场景让我感动。一个画面是,伍千里和伍万里冲进美军指挥部,敌军将领中弹倒地,伍万里举枪准备射击,说“我再打八个敌人,就打够二十个了,就能成英雄了”。吴京饰演的伍千里阻止弟弟不要对即将死亡的敌军将领开枪,“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战争中闪耀人性的光辉,人道主义的精神,对生命的尊重。

  另一个画面是,美军将领看到志愿军战士冻死在冰雪中,依然保持冲锋的姿势,敬以军礼,“面对如此决心的人,我们不可能战胜”,这是军人对军人的尊重。

  但愿和平永存世间。战是为了不再有战争,牺牲是为守卫和平。

《长津湖》观后感2

  长津湖之战,中国军队打出了自己的威风、血性和精气神,让世界看到中国是一股“不可辱”的力量。近日,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

  9月30日也正值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有观众感言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走进影院,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特别有意义!”这样的心声颇具代表意义,《长津湖》上映首日总票房破亿,仅仅用时5时12分19秒。从对英雄的感动,到观影的行动,无数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英雄,通过大银幕回首那段惊心动魄的战争史诗。

  要论及这场战争的几个标志性战场——“上甘岭”“松骨峰”“长津湖”,恐怕国人最有印象的当属上甘岭,这是源于电影《上甘岭》的经典魅力,而“松骨峰”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不朽名篇的故事诞生地。相较之下,“长津湖”更在历史深处,不为更多人所知。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一定要把镜头对准为这个国家舍生忘死和流血牺牲的英雄。

  电影《长津湖》的适时出现,弥补了之前的空白和遗憾。值得肯定的是,电影《长津湖》站在了当下的审美坐标,输出着具有时代性的故事样态和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对于青年观众来说,这样的《长津湖》,既可“破圈”,也可“破防”。

  能战方能止战,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长津湖》以此来立意,并用剧中领袖所说的“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的台词来予以升华。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从来就没有改变,铸剑为犁仍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很多大国的和平崛起,都是从一场抵抗侵略的战争开始的。

  《长津湖》把这番宏观语境细致地落在七连的志愿军战士身上:连长伍千里是战友们最可靠的主心骨,弟弟伍万里是从孩子蜕变而来的战士,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是大家的“开心果”,三营营长谈子为是“打不死的英雄”,炮排排长“雷公”是七连志愿军战士的“爹”……而贯穿全片的战士们的信念,则是狂蹬了十几个小时自行车“压线”归队的指导员梅生所说的,“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这不正是这场立国之战所蕴藏的朴素道理吗?

  一部战争电影,说到底是关于人的艺术。《长津湖》的两场夜战占据了极大篇幅,打造出绝不灌水的三小时电影时长。在此之外,“人”亦是我们要关注的要素。

  《长津湖》对这一场史诗级战争较量的'呈现,并非靠单纯的时光轴推进,而是借助故事延伸对七连志愿军战士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进行内在支撑,使其成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英雄人物”。在奔赴战场的火车上,一场报出自己的姓名和编号的七连入连仪式,彰显出英雄精神传承与七连“打不垮更打不死”的战魂。

  在各大社交网络刷屏的《长津湖》电影海报,战士们卧倒在冰天雪地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这是有史实可循的。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之战,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中,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坚守阵地,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

  这种战斗姿态,体现的正是一个伟大民族“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热血壮志。这么一股子精气神,正是志愿军战士以“钢少气多”战胜敌人的“钢多气少”的胜利之道。

  再看电影《长津湖》,它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观照当下——当初我们没有制空权,多少战友牺牲于敌机的轰炸之下,再看今天,珠海航展的大国重器频繁亮相;电影里,“雷公”牺牲前说“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现实中,今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通过历史与当下的对望,我们更能体悟到先辈的伟大精神,为捍卫祖国的安全和平、人民的幸福安康矢志奋斗。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个人心得10-28

《长津湖》心得体会10-27

长津湖之水门桥心得02-10

《长津湖之水门桥》优秀心得02-09

观看《长津湖》心得体会10-26

长津湖战役的心得体会10-09

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心得12-13

长津湖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10-26

长津湖观后感04-21

《长津湖》观后感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