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故乡散文

时间:2021-10-03 13:08:27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别人的故乡散文

  常常有人问道:“你的老家在哪里?”老家,就是故乡。我常常很迷茫,后来,问的人多了,就用父亲的故乡来回答。渐渐的,在心里,便把父亲的故乡当做自己的了。看来,人是要有故乡的,否则,就成了没有根的云朵,不知飘向何方。

别人的故乡散文

  在我的意识中,我是寻不到自己的故乡的。小时候,跟随在外工作的父亲,到处辗转,居无定所,这儿两年,那儿三年,哪儿都是家,哪儿又都不是家,我不知道哪儿算是自己的故乡。所以,在小时候的印象中,故乡一词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后来,参加工作,成家生子,定居在这个城市里,但这里就是我的故乡吗?我不知道,也说不清楚。每每谈论起有关故乡的话题,我总是在头脑里寻找那些关于故乡的印记。例如一棵老树,一条小河,或者是一个能够承载我童年的梦的小院。然而,我总是茫然。

  后来,到乡镇的学校去给那些教师们辅导,我到了父亲的故乡,在辅导之余,顺便到父亲出生的小山村看看,我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故乡的感觉。虽然那个小山村是那样破败不堪,但那连绵的群山,那蜿蜒崎岖的山路,那稀稀落落在村头的矮树,还有那错落在山坡上的房屋,让我印象深刻。这不就是那些文字中,画面上或者影视剧里常常提起的故乡的情形吗?从此,关于故乡的印记就植入了我的脑海,而且随岁月而愈加深刻,以至于每每走进我的梦境里。从此,我便有了乡情、乡愁,便常常产生思乡的情感。

  父亲的故乡是赤峰西北部的一个非常偏僻贫穷的小山村,交通不便,纬度高,无霜期短,缺水、缺粮、缺柴,生存条件很差。但那是父亲的出生地,是我至今唯一可以找到的可以称之为故乡的地方啊,它再贫穷落后,我也难以将它忘却,常常会产生去看一看的冲动。

  圣诞节的那一天,冒着刺骨的寒风,我驾车驶向了父亲故乡的路上。

  下了高速路,沿蜿蜒的山路颠簸而上,站在高高的山岗,看见大山的怀抱中有一个小山村,那就是我的故乡。确切的说,那是我父亲的故乡。

  前几天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小雪,路面上时常会看见冰雪覆盖的情形,本来就崎岖不平,现在就更加难走了。刺骨的山风贴着山脊“飕飕”地刮过,卷起地上的沙砾和积雪硬生生地击打在身上,脸颊,我只好背身掩面,顺着山坡望过去。

  崎岖的山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下,像一条长长的绳索缠绕在荒凉的山坡,跌落到山底,将那个小山村连接起。枯草早已被连年不断的山风刮得无影无踪,即便有星星点点幸存于山坳中也被积雪所覆盖,只有几株瘦弱的小树在呼啸的山风中悲鸣。空无行人的黄土路袒露在荒凉的山坡上,就像一曲不知源于何时,又不知何时结束的民谣,缠绵而忧伤。

  或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村里不见一个行人。偶见一条路过的狗,也只是毫无兴致地朝我低吠几声,便匆匆钻进自家院里。站在村头,用复杂的目光打量这个小山村,不知该喜还是悲。错落在山坡上的房屋,毫无生气地蛰伏在料峭的寒风中。几间年久失修的房屋已破败得不成样子,房顶的茅草有的地方早已被山风掀飞了,露出斑驳的泥土,象一个久病难愈的老人,有一天没一天地捱着时光。门窗早已无法遮风避雨,像是空洞无神的眼睛,像是饥饿难填的嘴巴,破旧而幽深,叫人不忍目睹。坍塌的院墙,如同湮没在萋萋荒草中的千年古迹,只有荒芜,没有美感。这真的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吗?我怀疑自己走进了一个被世人遗弃了不知多少世纪的村落。

  推开叔叔家那扇低矮的房门,掀开厚厚的门帘,走进烟熏火燎的屋子里。见我进屋,叔叔婶婶又惊又喜地从炕上下来,急忙张罗着让我坐在炕上,又将炕沿边上的火盆拨了几下,吹了几口,盆里的火就红了起来,屋子里也腾起了缕缕青烟,顿时有了几丝暖意。屋子里的摆设及其简陋,窗子不大,玻璃上挂了一层厚厚的霜,屋子显得十分昏暗。一铺火炕就占去了屋子的一半空间,炕的对面摆放着一口红漆长柜,对着门口的是一对简易沙发,沙发的中间是一张简易的茶几,茶几上面摆放着暖壶以及茶具。

  叔叔一家是留在这里的唯一的亲属。说起这里的境况,他也显得很忧伤。几十年过去了,这里的生活并无太大的变化,虽然从山下引进了自来水,但吃和烧仍然是困扰人们的难题。这里基本与外界隔绝,附近没有煤源,过冬取暖基本上只能靠火盆。这里是纯粹的山区,没有水浇地,靠天吃饭,加之无霜期短,粮食收成一直不是很好,只能维持年吃年用,想要富裕起来,根本就是奢望。年轻力壮的只好出去打工谋生,因此只见老屋倒塌,不见新房建起。

  谈起孩子们,叔叔的脸上才有了些喜色。儿子在镇上安了家,女儿远嫁城里,生活还都过得去。村里别人家情况大都如此,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老人相对多一些。

  我问他为什么不搬到镇上和儿子住在一起,他随手拨了拨火盆,火光映红了那张苍老的脸。

  “这里的生活是很苦,但习惯了,不想改变了。”停了半天,才幽幽地说:“孩子们也不宽裕啊。”

  我们都沉默了,现在农村的现实就是如此。年轻人不必说,只要有一点的可能,就一定会到城里去。哪怕是砸锅卖铁,哪怕是寄人篱下,也不甘心在农村务农。年纪大的,手里有一些积蓄,或者儿女有一点出息,也搬到城里过一过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城里出现了“空巢”现象,而农村则出现了“空村”现象。一个村子有一半的人搬走,留下空置的房子任其自我坍塌,留下了大片耕地任其自我荒芜,这才是最为令人忧虑的。在城里居住的不愿意经营庄稼地里的活计,留在农村的几乎都是一些年老体弱,或者没有什么能力,没有什么经营头脑的人。他们即便想把土地经营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在农忙季节,在田里也见不到几个人,被撂荒的土地到处都是。

  “过去土地多金贵啊,这些土地得养活多少人啊。”叔叔摇着头,连连叹息。

  我也不知说什么。年轻人也好,年老的人也好,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谁能说什么呢?可是用放弃土地为代价,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况且,我们的人口众多,白白浪费那么多土地,粮食又从何而来呢?

  联想到城里为开发而圈起的土地,既不建设也不允许种粮食,在那里荒芜着,野草一茬接一茬地生长,像是用连天的荒草来嘲笑人们的无知和愚蠢。土地是寸土寸金,有的时候又是那么不值一文钱。想起这些,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

  冬天的脚步总是很快,山里的时光尤其如此,下午三点左右,暮色就将山村笼罩起来。几家的.烟囱已升起缕缕炊烟,将那些错落在山坡上的房屋缠绕起来,朦朦胧胧,绰绰约约,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一群归牧的羊群从后山坡飘落下来,像是天外飞来的白云,熏染着橘红的暮色,将沉寂的山村描画出一种难言的美丽。羊羔“咩咩”地叫着,人们纷纷走出院子,把自家的羊赶回院子里。傍晚的小山村一下子有了生机。

  村头一棵老树吸引住了我的目光,这是一棵很粗的树,那些细小的树枝都已经被料峭的山风吹掉了,剩下那些短粗的树枝在苍凉的天空颤抖着,发出尖锐的啸声。在那个粗大的枝丫间,有一个很大的鸟巢,随着树枝摇晃。四周是一片荒野,再没有任何的高大植物,远处是一条干涸的河道,再远处就是静穆的群山了。这样一棵树立在村头,显得有些突兀、孤独。那树上的鸟巢更加醒目,不知是什么鸟儿搭建的,让它孤零零地呆在一棵孤零零的树上。没有鸟儿的踪迹,想必那些鸟儿们也弃巢而去了吧,而巢就一直孤独在这里,像村里那些日渐破败的房屋,被山风日夜侵袭着,空守着这个被许多人称之为故乡的地方。

  我的心被这棵老树占据了,思绪久久缠绕在那粗矮的树干上,萦绕在那个空空的鸟巢上。

  站在沉重的暮色里回望那个小山村,心中竟涌上了一种异样的感觉。眷恋、沉重、还是失望,一时也说不清。只觉得那条在暮色里蜿蜒的山路就是一条舞动的细线,牢牢牵引着我的目光。我是一个飘飞的风筝吗?时时被故乡牵引着,无论飞多远,都无法走出故乡的目光。

  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吗?那日渐破败的身影,却叫人不免有些惆怅。

  驱车向原路返回,渐渐驶出了山区,高速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像一条涌动的河流。不禁有些感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生存条件较差的村落逐渐消失,已成必然。与其穷苦地守着那些被称之为故乡的偏僻之地,不如寻找一处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故乡啊,到底是怎样一种心结呢?

  转了一个弯,远处出现了一片璀璨的灯海,流光溢彩灿烂辉煌。那时现代化的城市,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别人的故乡散文】相关文章:

故乡啊故乡散文01-12

别人成为我们,我们成为别人散文05-03

故乡的燕子散文10-06

故乡的年散文10-07

故乡的野味经典散文10-12

故乡的云的散文07-02

回首故乡散文06-30

故乡草木的散文06-24

故乡的沙锅散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