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豆包散文

时间:2022-12-12 17:45:48 晓怡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蒸豆包散文(通用2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蒸豆包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蒸豆包散文(通用20篇)

  蒸豆包散文 篇1

  东北农村的冬天是漫长的农闲时节,寒冷的天气里,大人小孩都猫在家中无所事事,期待着过年。进入到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过年的事项了,最先要做的,是蒸豆包。

  蒸豆包的面用黄米面,学名叫黍子,去皮后叫黄米,馅用小豆或花豆。黄米和小豆是秋天就备好的,找出来,把米用清水淘洗干净,稍作滤水晾晒,再磨面,因为有淘洗的过程,所以辽西把蒸豆包简称为淘米。

  那时一个村子只有一台磨米的机器,有的村子甚至还没有,家家户户都要磨米,磨米房前排了长长的队,还经常停电,着急的`人家怕潮湿的米捂坏,只好用碾子压,压一遍,还得用筛箩子筛,然后再压,再筛。

  磨好或压好的黄米面还要掺上玉米面,兑水和好,装在粗矮的缸里或大盆里,放在炕头上,用棉被盖严,等待自然发酵。然后把小豆放在大锅里,加水烧火,直至烀得稀烂,豆馅烀好了,面也就发好了。

  蒸豆包一般都选择在晚上,白天风大有尘土,晚上温度低,蒸好的豆包容易冻,不粘连。蒸豆包的过程繁琐耗时又长,自家人是忙不过来的,需要邻居亲戚之间互相帮忙,谁家的姑娘干活干净,谁家的媳妇勤快利索,都是大家愿意找的人选。

  包豆包是个技术活,要大小均匀,光洁圆滑,女人负责坐在炕上包,男人把包好的豆包整齐地摆在蒸屉上,放进锅里,把灶坑的火烧旺,大火蒸,热气冒出来,弥漫着整个厨房,黄橙橙的粘豆包蒸好了,一锅又一锅。新出锅的豆包要放在屋外的帘子上充分散开冷冻,又热又粘,必须手蘸凉水才能捡。在寒风中冻了一夜,硬邦邦如同石头,存储在大缸里,一直吃到出正月。

  从淘米的数量能看出家庭状况,淘米多的人家往往是经济状况较好的,有的人家用粘高粱代替黄米,用粘高粱米面蒸出的豆包,黑褐色,远没有黄米面的看着悦目。那时候各家的生活状况差别不是很大,没有特别的富裕,基本都能维持吃饱饭,大米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时才吃一顿两顿,小米是留着招待客人,或给坐月子的产妇吃的,黄米面的豆包应该算作是细粮了。

  寂静的冬夜里,热乎乎的炕,腾腾的热气,手上干着活,嘴里唠着家长里短,时而爆发出一阵开怀大笑,一派温暖祥和的氛围,经久不散。

  蒸豆包散文 篇2

  我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一进腊月门,我们东北农村家庭里都要沿袭传统习惯做三件大事:“杀猪、淘米、做豆腐”。我们家居住在古老的小县城里,没有养猪的环境和条件,当然也就无猪可杀,城里人自己家做豆腐那时更是凤毛麟角。但无论家里经济多么拮据,每年“淘米”这项大事却是必须要做的。

  到了腊月,爸爸总会将“口挪肚攒”挤下来的那点“多余钱”拿出来,千方百计托亲靠友在乡下购买些小黄米,然后用葫芦水瓢反复多次的细心滤净沙子,将小黄米淘洗干净,等到把淘洗后的小黄米晾干后,送到粮谷加工厂磨成面粉。回到家里以后母亲负责将水烧到温度六十度左右,父亲则甩掉厚棉袄,挽起衣袖,将一只大“缸盆”抱上炕头。先倒进黄米面,又掺进些黄色的玉米面,为的是增加面粉的数量。这时候,父亲就开始习惯的双手和面、揣面,和好面以后,在“缸盆”上面蒙上一块屉布,盖上盖子。经过两天土炕加温,黄米面就已经自然发酵,饧好能用了。这期间,母亲已将“红小豆”放进大铁锅里,用文火慢慢去煮,看着锅里的'水被粒粒红小豆所吸收,即将要熟透时,用饭铲子不断地在锅里搅拌着,直到它慢慢的变成豆沙状,再往“豆沙”中添加一些已经化好了的“糖精水”,来增强“豆沙”馅口感,一锅绵软香甜的豆沙馅就做好了,整个“淘米”的准备工作已经告罄。

  所谓“淘米”实际上是人们为了与杀猪、做豆腐一同说着顺口而做的口头简化,用“淘米”来代指包粘豆包。实际上包粘豆包绝非仅像“淘米”那么简单轻松,“淘米”只是其中最基本的过程之一,目的是经过一系列预先准备后,最后做成“粘豆包”。

  包粘豆包时,父亲给我们家里的每个人都做了明确分工。母亲、姐姐还有哥哥,他们有的负责包粘豆包;有的负责给粘豆包贴上圆圆的苏子叶,以防止粘豆包同帘子相粘连;有的要负责起锅、捡豆包,在室外这个天然大冰箱里进行冷冻;给我的分工是做专职的“火头军”。那个年代在我们小县城里无论贫富,家家都要烧“大灶坑”做饭。我按照父亲的分工,引燃灶火,瘦弱的胳臂用力的拉拽“风箱”,并不时的探头向灶膛里张望,看看火势如何,用火钩子调理“火心”,保持灶膛内“火力四射”。随着“唿哒哒——唿哒哒”风箱有节奏响声,风箱喘着粗气,不停地向灶膛里吹风,红红的煤火在灶膛内忽高忽低,升腾跳跃,翘起脚跟,伸长舌头,拼命地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始慢慢的发出“咝咝”响声,由小而大。木制锅盖四周的缝隙中不断地窜出缕缕水蒸汽,大约开锅、上汽十五分钟后,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随着大锅盖的掀起迅速弥漫在整个灶房中。

  一锅一锅的粘豆包蒸熟了,我的脑袋上也冒出了热汗,汗水和着烟灰顺着脸颊滴落到地上,白脸蛋也变成了小花猫。辛苦劳动得到了父亲的肯定,父亲对大家说:“‘火头军’可不是好当的,这可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开锅后的时间掌握要准,时间短了,没有蒸熟的豆包揭锅后会夹生,再怎么蒸也没法蒸熟了;时间长了,火大了,容易硬边子,出嘎巴。今天咱们家蒸的粘豆包是每锅火候都恰到好处,蒸的非常好!过去粘豆包曾经帮助大清朝打出了半壁江山,也曾经成为游牧民族的随行食品,今天粘豆包把一家人粘在了一起,团结合作,亲情融融,这也正是每年无论家里经济多么困难都要包一次粘豆包的意义所在啊!”

  当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桌子周围,夹起热腾腾的粘豆包,细细品尝,不禁从心底感叹到:这豆包真的很甜、很粘,它粘住了我的嘴,粘住了一家人的心,粘来“新桃换旧符”又一个美丽新春!

  蒸豆包散文 篇3

  它来我们家只有不到一星期,即使在这么短的时间,它也完全放得开,一看就是十足的自来熟类型。

  我想,它是喜欢爸爸的,要不是也不会在见到爸爸时,就屁颠屁颠的跟上爸爸,赖在家里不走了,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

  当我见到它时,我就像被丘比特射中了爱神之箭一样,无可救药的爱上它。它还小,不像是被人遗弃的,也不像是被养着的,倒像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一样。它有着与众不同的罗圈腿,就因为这两条又粗又短的小罗圈腿,把它的可爱凸显的.淋漓尽致。

  它那圆滚滚的身材,让人情不自禁的就想抱一抱。它很聪明,当我想和它握手时,它会抬手把手让到我的手上;它还会站立。当我的视线对上它那椭圆似得眼睛时,它就会跳到我身上用那粉红的小舌头舔舔我。它很爱打滚,可偏偏打滚时它是最可爱的,那粗短的身子和粗短的小腿让人喜不自禁的想要抱它。

  我认为我很幸福,当它看见我时,就会向我奔来,摸摸小脑袋,它会舔我。那时我认为我是最最幸福的人,只因为有这么一条可爱的它。

  亲爱的它——豆包,请允许我这么叫你,你已在我心中永存,但愿你会喜欢这个家。

  蒸豆包散文 篇4

  今天是大年初四,我去小姨家拜年。忽然我在沙发旁边看见了一只可爱的猫咪,它的耳朵是黑色的,眼圈是白色的,身上有一些黑色的斑点,爪子上还有一层天生的'肉垫。我扭头问小姨:“小姨,这只猫咪叫什么名字?”小姨回答道:“它叫豆包。”小姨就给我讲述豆包以前的故事。

  小姨说,豆包有时候很调皮,它会趁小姨不注意的时候在房间里到处跑;小姨抱它的时候,它会故意溜下来,钻进它的窝。

  豆包有时候很胆小,小姨给它买了一个老鼠玩具,起初它害怕的渐渐后退,后来它发现老鼠不会动,才兴高采烈的玩起来;小姨第一次抱它的时候,它害怕的发抖。

  豆包有时候很乖,它对周围的环境熟悉后,小姨抱它的时候,它一动不动;小姨一叫豆包,它就乖乖的扭过头看小姨。

  豆包有时候很聪明,小姨带它旅行的时候,它会把旅行袋的拉链拉开;小姨给它套上项圈,它会想办法从项圈里挣脱出来。

  我快要离开小姨家了,我很舍不得豆包。小姨说,下次再来小姨家玩,还可以看到豆包。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小姨家。我真希望我家也养一只可爱的小动物。

  蒸豆包散文 篇5

  在前一年的秋天,我吵着让妈妈买一个兔子陪我,妈妈被我吵的没办法,只有照我的办了,它还是一只熊猫兔哪!

  熊猫兔熊猫兔,就是身上有黑白花斑的兔子,它买回来的时候特别小,和一个闹钟一样大,特别圆,尤其是在睡觉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它总喜欢在她的碗上睡觉,身子被碗陷的出奇的圆,和圆规画的一样,所以它不久就被我取了个外号叫“豆包”,叫着叫着我就习惯了,这便成了它的名字,说它是一只兔子,其实呀,还不如说是一只馋猫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一次早上领它去放风,便领着它去了集市,可我刚走到卖萝卜的地方,它就一口咬住了胡萝卜,我只好买一点给它。随着我们相处时间的'增多,它和我越来越熟了。

  一次我去上学妈妈在家看电视,看我手里拿着一把爆米花,它便想跳上去,可是跳了半天也跳不上去,它做出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它把小凳子拱了出来,跳上凳子,然后直奔爆米花。

  妈妈看得正入迷,突然觉得手心一沉,吓了一跳叫出了声。我闻声一看,它正坐在妈妈手心里吃得欢呢!

  时间久了,我和它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写作业时,它趴在我的鞋上睡觉;我一进门,它就冲出来,斜眼看我;我出门散步时,它便摇着尾巴前后的转陪伴着我;我睡觉时,它懂事的端坐在我床边看我入睡。

  呵呵,当然不能正眼看了,因为兔子的眼睛是长在两边的!

  我可爱的小兔子,希望你能带给我更多快乐!

  蒸豆包散文 篇6

  大家好,我叫豆包,你想知道我的主人对我怎么样吗?快,快听我给你介绍吧!

  小主人:

  推荐星数:

  你知道吗?我对小主人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她每天放学回家总会带好吃的给我,恨呢?是因为只要我一犯错误,她就打我(呜呜呜)嗨,所以我对小主人是又爱又恨。(嘻嘻)。

  外婆:

  推荐星数:(无数颗星)

  提到我的外婆,我就高兴极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不仅仅因为外婆天天给我做好吃的(流口水)还因为外婆还常常带我出去玩(减肥嘛,当然高兴),这样我不仅体质强少生病,身材还很苗条,所以大家都很羡慕我,这还要归功于外婆呀!

  妈妈:

  推荐星数:

  妈妈,对我是不冷不热,也没有什么好夸奖的,只不过她很敬业,每天一回家就忙工作,什么也顾不上,有时连饭也不吃,嗨,我这敬业的'妈妈。

  爸爸:

  推荐星数:

  要说我的爸爸,我只能说出他的缺点,他总是晚出晚归,还爱喝酒,听小主人说,以前爸爸还要抽烟呢!嗨,真拿我这个爸爸没办法。

  哇,外婆又把饭煮好了,我要去吃饭饭了,拜拜,我的联系电话是********咱们下次见。

  蒸豆包散文 篇7

  《一年级的小豆包》是一本十分好看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小豆包——妞妞是一个倔强、善良、稚真的小女孩。她的一言一行总是那么活泼、天真,她十分爱幻想,与我十分相似,让我非常喜欢她!

  看见“妞妞”这名字,最初会令人感觉很奇怪。妞妞干的事,也常令人不明白:她装病不上学,结果挨了爸爸的揍;她羡慕长辫子的女孩,可又讨厌梳长辫子的班长;她喜欢跳芭蕾舞,却只能穿着步鞋在街上跳。可我喜欢她,因为我觉得,她的想为我觉得,她的想法实在有些独特。

  从翻开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是微笑的.,因为我是笑着读完这本书的。似乎作者已带我到那京味浓郁的生活里走了一遭,让我结识了妞妞和她的朋友。

  看书时,我总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妞妞呢,还是原来的自己。因为,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也像妞妞一样,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豆包”。感谢作家保冬妮,她的作品似乎把我带回了快乐、无忧无虑的一年级,使我回忆起了一年级时,小小的我、可爱的我、淘气的我,脑海里常常出现这样的画面: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玩跳房子,你一下我一下;在家里东跑西跑,高兴了跳个舞给爸爸妈妈看看;上课时不时往窗外瞧瞧,晚上做着香甜的梦……

  作者保冬妮写出了我们小孩子的真实故事,真实的人,也把真实的童年还给了我们。其实妞妞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因此当我和同学们看到这本书时,就感觉十分亲切。

  朋友们,来看看这本书有趣的书吧!因为,它会把你带回童年,让你再感受一次童年的欢乐!

  蒸豆包散文 篇8

  今年,我是在姥姥家过的年。姥姥住在一个小城市里,那里街道很繁华。

  过年的前一天,姥姥说要做豆包。我和老爷在旁边坐着,只见姥姥拿起一块面,先把它拍成一个薄片,然后,用筷子把豆沙馅弄到皮上,一只手托住,另一只手就那么一捏一转,一个豆包就做好了。一个、两个、三个……姥姥做的很带劲儿。可是,做着做着,姥姥的手慢了下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我和姥爷说:“你们俩把剩下的包完吧!我泡得那几件衣服,不洗出来,年前可就干不了了。”姥爷没说什么,拿起一块面就包了起来。我看着姥爷包了好几个,心想:原来做豆包也很简单的呀?于是,也拿起一块面做起了豆包。面黏糊糊的.,放在手上还有一点温度。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先把面拍了几下,成一个圆片时,再放上豆沙馅,最后把皮合起来……可是,面总粘在手上转不起来。姥爷见我把豆包粘在手上了,就告诉我说:“要先在皮下放上些面粉,做的时候,把面粉粘起来……这样,面就不会粘在手上了。”我听后,就按着姥爷说的做了起来,果然不再粘手了。第一个豆包做成了,我心里非常高兴。做了几个之后,豆包越来越好看,都快赶上姥爷做的豆包了……

  姥姥端豆包下锅时,对我做的豆包赞不绝口。我的心里甜滋滋的,心想:什么能难得住我呢?只要用心学,啥事都能做好的。

  蒸豆包散文 篇9

  我家养了一只小猫咪,它叫“豆包”。它三角形的耳朵直直地竖起,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宝石一般,她的小巧鼻子粉嫩粉嫩的,一条黑黄色的`尾巴摇个不停;它身上一块白,一块黄,一块黑,胖墩墩的,卧在那里,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绒球,让人忍不住就想摸一摸;我们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个小铃铛,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地响,那声音清脆悦耳,真是好听!

  “豆包”特别能吃。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豆包正用它的小爪爪一边敲他的小饭盆儿一边叫着喵喵的叫着,好像在说:“铲屎官,快给本宫准备膳食,本宫用完膳还要去玩呢!”我连忙说:“喳,遵命!豆妃娘娘,奴才这就给你弄饭去!”我往她的“金碗”里放了一点猫粮,它摇着尾巴吃起来,我去写作业了。过了一会儿,我听到“豆包”挠门的声音,我打开门,豆包却不进门,蹲在客厅喵喵叫。什么意思?我很纳闷。和豆包一块儿跑到客厅,哦!原来它的饭碗早已空空如也。它看我喵喵叫,好像在说:“没吃饱,快给本宫弄点儿饭来!”我无奈地看着它,劝它:“娘娘,您老该减肥了!”可是有什么用呢?它不听地喵喵叫,我只得再往它的“金碗”里添了点猫粮,它立刻跑过去吃。哈哈!它可真是一只又贪吃的小猫呀。

  “豆包”特别爱干净。有一天,我看见豆包在舔自己的小爪爪,还用小爪爪抹脸,嘻嘻,这是在洗脸呢,真是臭美!如果豆包想小便,它可不会像小狗一样,随便走到哪个电杆底下就抬腿撒尿,它一定跑到卫生间的猫砂盆里,在猫砂里小便,方便完之后,又用爪子刨土,把粪便全部掩埋好,一点儿气味儿也不留。

  我喜欢豆包,因为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蒸豆包散文 篇10

  我家有一位特殊的“家人”,它是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猫,大名叫“豆包”。

  你肯定不知道它为什么要叫“豆包”,因为它有白色和黑色相间的绒毛,在我看来,白色的是包子皮,黑色的是豆沙馅,所以“豆包”这个美名非它莫属了。

  豆包的绒毛摸起来很柔软,毛色也很漂亮,但让最最喜欢的.就是它那浅蓝色的眼睛啦,简直像两颗蓝色的宝石。豆包只要无聊起来就会用它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主人,陪我玩会儿吧!”那萌萌的样子让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豆包的尾巴毛绒绒的,摸起来像软绵绵的云朵,它饿了就会摆摆尾巴,像在给主人传递信号,让人忍不住把食物放到它的碗里。

  每当我听到“喵喵”的声音,再看看豆包的尾巴,就知道它又饿了。我拿出猫粮罐,用力地摇啊摇,它就会不停地“喵喵”叫,听着豆包急不可耐地“呼唤”,我笑着把吃的倒在碗里,它连我倒了多少都没看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哈哈,豆包还是一个漏嘴巴,每次都把猫粮弄到地上和毛上到处都是,让人哭笑不得!

  豆包是夜晚出动的动物,所以早上几乎都是睡过去的。每当我用手挠它下巴时,豆包就会闭着眼睛发出“呼呼”的声音,像在打呼噜,又像在幸福地哼哼,十分治愈。不一会儿,这家伙就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我最喜欢逗豆包玩了,当我用一根绳来逗豆包时,它就会如临大敌,伸出爪子抓,还会用嘴来咬,两只眼睛瞪得像探照灯一样,十分可爱。我有时候还会转动绳子,豆包就会跟着转,像跳芭蕾舞似的,太有趣了!

  现在,让我觉得回家看见豆包就是一种幸福,我希望豆包能陪伴我很久很久。我们要和豆包一起长大,给彼此带来更多的快乐!

  蒸豆包散文 篇11

  说起那又香又甜又软又滑的粘豆包,谁会忍住不流口水呢?我想应该没有人能够做到。那软软的皮,再加上里面香甜可口的馅,嗯~~没有人会在它的诱惑下面退缩,大家都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可你知道粘豆包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不知道吧!虽然以前我还会问豆馅是怎么放到豆包里的,可现在不会了 ,因为我学会了做粘豆包。

  其实做粘豆包的.方法并不难,需要的材料也十分简单:粘米面、水、糖和红豆。做粘豆包就好像做汤圆,首先要把粘米面和水和到一起,使它形成一个大面团。因为是粘米,所以做的时候就要在面板上撒上一些面粉,这样粘米面团就不会粘到面板上了。然后把粘米面团揪成四分之一拳头大小的小面团,整齐地排放在面板上。之后就要开始做豆馅了,说实话碾豆馅真的是很费力。先要煮红豆,等红豆煮熟了的时候,就用擀面杖的一端把煮好的红豆捣碎,捣成豆泥状,再在捣好的豆泥上撒上一些糖,这又香又甜的豆馅就做好了。写到这里,一定会有人问:那豆馅是怎么放到豆包里的?其实很简单,首先用大拇手指在小面团上按一个洞(千万不要按漏了),再盛一勺豆馅放进去,最后把豆包团成一个团,放到锅里蒸。几分钟之后你就能吃到香喷喷的豆包了。

  吃起自己做的粘豆包,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香甜,我也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明白了:我创造,我幸福。

  蒸豆包散文 篇12

  不知什么时候,家门口多了两个卖豆包的摊子,一家在靠东边,另一家在靠西边。两家相隔十来米。东边那家是个二十七、八的男人,西边那家是一对老夫妇,大约已年过六旬。

  东边那家的小伙子有活力,没事就吆喝,生意还算不错,西边那家只是偶尔有人光顾,有时则一天一个也卖不出去。一天,家里没人,我要出去买些吃的,一想买个豆包又方便又便宜,便走到了门口,我在门口犹豫了一下,走向了西边那家,我看了看他们,毫无表情,鼻子有些红,可能是因为是冬天的缘故。“要买吗?”“恩!”我点了一下头。“五角一个,要几个自己拿,把钱留下,可以走了!”二十几个字吓的我肚子都不饿了,刚要拿,从东边传来了吆喝声。

  “豆包,豆包,香甜可口,东西南北,我的最好!”我犹豫了一下,但并没思考什么。“还要吗?现在不要还来得及!”“要……要”我用塑料袋包了一个,放下钱,转身离开,我没见过这么凶的老人,买个豆包,象做黑 帮生意一样,但走了两三步,又忍不住又回头,我放在板子上的五角钱已经不在了,两人依旧在那冷冰冰的站着。我记得那豆包是三口咬不到馅的,好不容易看那一点豆沙色,却“甜”的可怜,我决心以后再不往西。

  但有时也又些怜悯,看那车子里的豆包从早晨到傍晚动也没动一个,开始是卖的`出去两三个的,都是些住在西面的懒女人为了哄孩子买的,见两口全是面,便扔了。偶尔,我会买一个这种象馒头的豆包,按规矩把钱放在板上便走,每回却又不念回头看看,板上的钱已经没有了,两人冷冰冰的站着。天气太冷,好久没出来了,今天天气不错,出来走走,刚走几步才发现现在那两张脸没有了。我想问问,便走到东边那家去买个豆包,顺便问了几句:“你知道,那边那两个老人为什么没出来吗?”“咳,那老头死了,老婆回老家见拾破烂去了。”“你怎么知道的?”“我们是一个村的,我们村的豆子好,几乎每家都卖豆包。”我不好意思再问,便走了。东边那家的豆包果然馅多又甜,可吃着吃着就变味了,我又想到了那熟悉的味道……

  蒸豆包散文 篇13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 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 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

  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 后迷茫地对你说一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 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 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 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教育下 的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中包罗万象,可是独缺“常 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象牙之塔”里,只 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 火筒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们“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声: “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 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 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 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 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以后还是要靠自理。 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 事都打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 塌糊涂,又怎么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还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 阁”,而是产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 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 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 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 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两手抓,但同 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 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 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然,伟大 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的 新的思想,历史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 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 “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 吧。

  蒸豆包散文 篇14

  在我的老家东北,有一个标志性的特色小吃——黏豆包。

  听妈妈讲,在那沃野千里、地广人稀的吉林省,每到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会包上许多黏豆包,作为整个正月的“干粮”。

  黏豆包的做法比较复杂。首先要把秋天收获的黄米泡上半日,然后洗掉水里的沙子,之后晾半干,磨成面,再用温水和面,等发酵出酸味,就开始用手揉面。接下来把红豆和水按2:3的比例放进锅里,煮到豆烂没有水了,再把红豆取出压成泥--这就是馅。用揉好的黄米面把馅包好,放到锅里蒸上15分钟,一开锅,一股香气扑鼻而来,黏豆包就算做好了。

  可惜我生在深圳,长在深圳,对老家的黏豆包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妈妈和姥姥的口头描述上。直到昨天晚餐,我才真正大饱口福,享受了一把老家黏豆包的美味。

  昨天下午放学回家,一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仔细一看,一个个黄色汤圆一样的东西正“躺”在盘子里。看我疑惑的眼神,妈妈开口了:“宝贝,快尝尝,这就是黏豆包。”啊!原来这些就是妈妈经常念叨的黏豆包啊!来不及多想,我夹起一个,闭上眼睛,“啊呜”一口咬了下去,韧韧的,滑滑的,嘴里充满了红豆的香甜气息……

  一连吃掉好几个,我这才细细品尝一番。老家的黏豆包,皮薄馅多,外韧里软。咬开黄澄澄的皮儿,暗红细软的红豆沙就直往外冒。淡淡的香,淡淡的甜,这是一种老家的味道啊!

  我们离开了老家,很少有机会回去。这黏豆包就是干粮,能长长久久地让我品味到老家的味道。

  蒸豆包散文 篇15

  生在南国,粘豆包,见都没见过,听也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吃了。第一次有幸结识粘豆包,吃上粘豆包,我得感谢我的好战友,我的好兄弟。俗话说得好,"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不能一拿了之,一吃完事,应该做点什么吗。我这个吃货早应该好好赞扬赞扬,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让我吃上粘豆包的战友了——喜子。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豆包之味乃今生难忘,战友之情乃生死之交。

  时间回放到1994年的腊月,那时我刚入军营,还是一名新兵,在哈尔滨某部服役。喜子是我的新兵战友,家就是哈尔滨双城的,说实在,当时我好羡慕他,离家这么近,时不时家人能来军营看看他,给他带来好多好吃好吃的'东西,什么瓜子、花生、糖果、水果、面包、红肠等等。喜子他只要有好吃的,都毫不吝啬地与我们一起分享,每次我们都像狼一样,见到好吃的便一抢而光,喜子见到我们抢完后,眯笑眼着说,下次让家里再多带些来,让你们吃个够。

  说者有意,听者有心,我们便盼望喜子家人的到来,比鲁迅盼望闰土还迫切,有时便特意问着喜子,喜子,喜子,你家人啥时再来军营看你呀!喜子用手摸着后脑勺说,应该年底前能来一趟。日子一天天过去,年也一天天临近,有一天我从训练场回来,喜子便把我拉到他班级,给我一袋东西说,刚才你在训练,我没有去找你,他们都抢吃过了,这是特意给你留的。我打开袋子一看,有糖果,有桔子,有栗子,还有团团,黄黄的,软软的像是南方的年团,只是比南方后年团大些,黄些。我问喜子,这又是什么好吃的?

  喜子便把他叫掌握的知识在我面前显摆起来了:“ ‘粘豆包’我们东北人也叫‘年豆包’,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颜色有黑的,黄的,白的。我们东北的粘豆包大都是黄米面做成,馅是豇豆、红小豆或绿豆的。包豆包是也很有讲究,你包大了,像馒头,人家就会讲究你家不会过日子;你包太圆了,圆如皮球,那也会招左邻右舍的耻笑;最好的造型是底宽上窄,光滑圆润,小巧玲珑。摆在盖帘上整整齐齐,就如整装待发、严阵以待的队伍……"。

  喜子喋喋不休地说道,我说喜子你别白话了,你那知识以后给我说行吗?你让我一饱口福吧!时离二十多年,当时第一次吃粘豆包的场景,我还能回想起来,第一次吃粘豆包的味道,还能回味起来,真的!

  2014年2月,我要到哈尔滨出差,便提前一个星期给喜子打电话,要喜子前来接站,在那次电话交谈中,我们谈得很多,很久,不由自主谈起了摸爬滚打,站岗执勤,野外驻训,黑水演习……,交谈结束时,我说喜子我想你家粘豆包了。

  喜子自从听说我要来哈出差,不时给我打电话,问我几日起程几时到达,是哈站还是哈东站,在哈能呆几天,咱们哥们战友得好好聚聚。喜子真挚的友谊,火热的情感,让我非常感动!接站那天,喜子已早早在站台上等候,看到我下车时,快速迎了过来,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喜子兄弟太感谢你了。

  接风的晚宴早已安排,那天我们真是一醉方休,第二天待我醒来就餐时,喜子已把热热的粘豆包端上餐桌,说道这是家里做的粘豆包,兄弟你尝尝是不是原来的味道……

  蒸豆包散文 篇16

  这肯定是我六岁之前的事情,因为我那时还没上小学,又记事了,对一些给我刺激大一点的事情,甚至就刻在心里了。

  每天早起,我和三哥还没醒来的时候,母亲就在外屋大声地招呼我们,叫我们给老爷送饭。这在当时,是我最烦气的事情。不是因为远、累——我们住三间正房,老爷在南院的东厢房住,几步之遥;不是因为烫——一盆玉米渣粥,是大我两岁的三哥端着,我只是端一小碟咸菜跟在他屁股后头;也不是因为害怕——两间厢房,屋子阴森森的,光线不好,霉味十足,堆得到处都是的杂物,总似无数不怀好意的眼睛盯着我。

  我烦气这事的原因,是我这个老爷在村里名声不好,很不好。他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外号:瞎大正。瞎大正的涵义,我说不清,但好像一有“瞎”字,就足以令村人反感了。他是村里一个负面的品牌,如果谁办了不合情理的事儿,遭到大家谴责时,人们往往说,你这人怎么和瞎大正一样啊,或说,你跟瞎大正学的吧;谁家小孩淘气了,家长责备时,也说,照你这样下去,以后就会那个瞎大正似的!有时我走在街上,当有人问起我是谁时,告知者往往说,瞎大正是他老爷。在这样的时候,我脸上就泛起一股燥热。爷爷过世早,我怎么摊上这么个老爷呀?

  他有什么伤天害理的劣迹吗?我也说不清。我只知道,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他肯定到场,不请自去。什么事都明白似的指点一番,白话一阵,就跟着吃饭、喝酒,往往是第一个伸筷,最后一个咽尽。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一桌吃饭。我的父亲,是村小学的教师,给村里往外边送出不少学生,在村里威望颇高。乡亲们没有轰走老爷,我想好多是冲我我父亲的面子。他不会干活,生在农村,长在乡下,靠土地过日子,但锄镑耕刨轧,他都干不好,就连牵墒,这样小孩干的活,他也可以把牲口气得尥蹶子,把垄沟镬歪。抬杠,吹牛、打赌,他倒比较见长,乡亲们在一起,说起各路事项,他总是和大家说不到一起,就连接生这样的事,他也有自己的一套主张。他说,在解放前,他在天津铁路局打工,光坐吉普车陪上级到各地检查工作,就坐坏了九条毛料裤子。其实,他只是一个卸煤的苦工。他见过的最大的官,是管他的班长。打赌,赌吃的,一次,为一条狗的雌雄,他和别人打赌,最后,他输了五斤豆片。

  在家里,他经常无端由地挑剔我奶奶和我妈。父亲去学校,一点农活顾不上,土改后家里分得十几亩土地,主要由妈妈打理,而奶奶收拾家务、做饭、看护三哥我们,还管着鸡鸭等。老爷既然和我们一起过日子,身体又不错,满可以替奶奶、妈妈分担好多。但他,宁可四处闲逛,也不下地。有时心血来潮,抽风式地来到地里,也是活干不多,却居高临下地对母亲指手画脚,惹母亲一肚子气。有时午饭晚了点,他就阴阳怪气地埋怨:没事在家闲扯,饭还总晚!奶奶气得反唇相讥:你眼瞎,没看见我还得看孙子、推碾子,你干什么了?!老爷可能也忌讳“瞎”,马上发狠地说:两个崽子,掐死算了!这时我正帮奶奶往灶里填柴禾,烤得直冒汗,听他一说这样的话,一股寒气马上从我的心头掠过——我可怕掐死!家里外边的见到他,我一般主动叫个“老爷”,但他从不吭声,也不正眼看我一下。奶奶和母亲有时向父亲诉苦,父亲总是说:有什么办法,他连个媳妇也没说上,就为我死去奶奶,忍着点吧。

  有关老爷的事,当时,我所知道的好像就这些。我二十多岁工作后,向妈妈打听老爷的情况,才知道,在天津做工时,老爷曾有过一个女人,但处了没有一年,女人就不辞而别了,也没留下一儿半女。直到60几岁去世,他仍是鳏夫一个。

  和三哥给老爷送早饭,总有三四年的时间,怎么不情愿,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是否也像父亲说的,为了某个人?我感觉三哥也不愿意,因为老爷对他的态度跟对我是一样的。我和三哥之外,其他人,几乎不进东厢房。后来我想,既然在一起过日子,他为什么不和我们在一起吃早饭呢?

  让人不舒服的还有,每天送饭进屋的时候,他虽醒了,但不起炕,就在炕上躺着,也不开窗,满屋子弥漫着一股混合的臭味。我们都是把粥盆往炕上一放,就屏住呼吸退出来,看到他出去了,我们再把空盆和小菜碟取出来。

  激发我写这篇小文的动力是他的死,是他死前给我们的两个豆包,还有他给我豆包时,对我胳膊的用力一掐。

  50多年前的腊月初五,抑或初六?这天格外地冷。我和三哥同往常一样,在妈妈的催促下,去送饭。让我们哥俩感到惊讶的是,老爷这天在外间的门口站着等我们。在门口投射进来的.朦胧的弱光里,他好像比每天穿得干净利落一点,面容有慈祥的成份。他把那盛有多半盆粥的咖啡色小盆接过去,放在外屋那个总也没用过的灶台上。我们转身要退出的时候,他突然伸出双手,一手攥住我们的一支胳膊。我无法忘记的是,他这一攥,简直如同一把钳子,掐住了我,使我没有半点挣脱的力气。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想起了他和奶奶说的有关掐死我们的话,莫非要付诸实施?但随着他使劲往下扽了扽,我这感觉马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的一种被压抑已久的爱,一种没机会释放的感激,他不愿意离开我们,这些,都在他的心里。不谙世事的我,准确地觉察出这暗示。他好像在等待我这样的觉察,当他等到这一刻到来时,他松开了手,说等等,就折回里屋,又出来,一手握着一个圆圆的东西,塞给我们,说:“豆包,挺甜的,就两个,吃吧!”他的手冰凉,但我感觉挺温暖。

  我们哥俩不约而同地撒腿跑出屋子,但没回到正房,而是跑到了二门外那棵大枣树下,细细地吃了起来。玉米面豆包,有在被窝焐过的温度,包子皮很干很厚,开了裂,但豆馅很细很甜,还有一种小红豆的香味,我从来没吃过。“老爷真有好吃的呀!”三哥说。我使劲点头。这时,我发现,西院的那个五奶奶,正扒在墙头上,侦探似的看着我们,和我的目光相遇时,她问道,你们在吃豆包?我说是。谁给的?老爷啊。五奶奶“哼”了一声,就下去了。

  这天,全村好像只在风传一个消息:瞎大正偷了池五奶家的两个豆包,给他哥那屋的两个孙子吃了。一村人都相信这是真的。是啊,老爷从不做饭,哪来的豆包?我后悔没问一下豆包的来历,但也不能把豆包吐出来啊。

  后来的事情是,老爷这天一天没出屋。次日,我们照常给老爷送饭,可一进屋,看到,老爷赤身横在土炕的中间,侧身蜷着身子,死了。他的身体冰凉,一处的炕席被抓破,他的双手有血迹,但干了,肋骨一根根的凸起——他很瘦。

  老爷是知道自己要结束生命了,专门给我们偷个豆包吃?还是为这两个豆包,而寻了短见?我至今还是个迷。

  不能忘怀的是,那个豆包,真甜!

  蒸豆包散文 篇17

  偶尔看到朋友一篇文中提到黏豆包。不禁让我想起了亲爱的爷爷。记得爸爸告诉我们,爷爷老了,北方老家没人了。要接爷爷来我家!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以前经常看见邻居家来亲戚,羡慕得不得了!这回轮到自己的爷爷要来,兴奋得一宿没睡着觉。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他老人家, 看见爷爷第一眼的时候,不是感到亲切,而是一种敬畏。他高高的个子,不胖不瘦,腰板直直的,走起路来生风。说起话来声音宏亮,哈哈!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个武功高强的人呢!很多人都这么认为,见着我总是问,“你爷爷是不是会武功啊?”爸爸说,爷爷是老村长,老党员。

  慢慢地发现,爷爷没那么可怕。是可亲可敬的!他善良朴实又能干!

  那时候我上小学。每天放学回家一踏进门,就能闻到爷爷做的菜香的味道。爷爷包的饺子,有好多花样。麦穗,月牙,元宝,荷花等等。馅也很多种,三鲜馅,牛肉馅,猪肉馅,羊肉馅都可以。可以包成白菜馅,韭菜鸡蛋馅,酸菜馅,芹菜馅,各种蔬菜好像都可以包。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地调着方给我和哥哥们弄很多好吃的菜。

  爷爷做的红烧牛肉特好吃。我本来不吃牛羊肉的,总觉得有股膻味。可是爷爷做的一点儿膻味没有,还特别香。爷爷怕我不吃,所以他把牛肉在烧开的水中过一道水,除去脏东西,血泡子。捞起,在烧热的铁锅中,放入油,油开了之后,把牛肉放进去,再放料酒,还放点儿白糖,酱油,盐,再放点儿红红的干辣椒 ,颜色可好看了 ! 烧一会儿过后,放入土豆。熟了,连土豆都是那么好吃,就别说牛肉了!

  今天是端午节,不由得又想了起爷爷在的时候,每年端午节给我们一家人包的粽子,也是各色花样。先是要把糯米提前泡几天,每天都换水。买的粽叶子,好像先在锅里煮一下,过一道水。每次包的时候,我也跟着凑热闹。就是在那时候,我学会了包粽子。爷爷给我们包的粽子有花生的,红枣的,鲜肉的,蛋黄的,红豆的,太多了!想吃什么馅的,爷爷就给包什么馅的。

  爷爷会做的吃的东西太多了!数不胜数。

  以前家里很穷,粮食不够吃,经常吃玉米面窝窝头。纯玉米面口感粗粗的,不化渣,不好吃!爷爷就弄些叶子菜,剁碎,和上佐料,包在玉米面里。这样就成了香喷喷的菜饽饽了!

  爷爷最疼我了!每次弄好吃的,都是给我先尝。哈哈,弄得哥哥们总有意见。黏豆包是我最喜欢吃的了!

  把红小豆煮熟,搥碎,均匀和上白糖。煮红小豆的同时,可以用水和糯米面粉,和好后,红小豆馅也准备就绪。就可以包黏豆包啦!然后放在蒸锅里一蒸,一会儿香香的黏豆包就出锅了。看着都流口水呢!

  爷爷不仅会做吃的',还一直在厂电影院值班,挣钱贴补家用。爷爷是个好爷爷,我最爱的爷爷!

  时隔这么多年光景了,这片片回忆,仍历历在目。每每想起,心中有说不上来的滋味。有心痛,心酸,有欢乐,有感恩。心痛心酸的是,亲人不能够常相伴,总是会走散。想到这些,不禁潸然泪下。欢乐的是,童年的记忆还是那么真切!那么快乐!仿佛就在昨天!感恩的是,爷爷对孙辈们无私的爱,我们没能报答!心痛也好,感恩也罢,但我觉得最多的还是,一种从心底发出的对爷爷最最深切的怀念......

  蒸豆包散文 篇18

  哈尔滨群力开发区新建一处旅游景点——关东古巷。前几天和朋友去玩,多年不见的艺人正在做糖人,周围围着很多的人在参观。看到那一个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糖人,不由地想起来过去在农村熬糖稀的情景,那做糖人的材料就是糖稀,越来越感觉从心里往外甜。

  早年的农村,不但生活很苦,嘴也苦,一年到头能吃到甜味基本是两样东西,一个是苞米地里的“甜杆”,一个就是糖稀。过年的时候,农村最富裕的户才能给孩子买几块糖球吃,平时是吃不到甜味的。想吃点甜的味道,只有熬糖稀。熬糖稀家家都会做,自己做得卫生,清纯,大人小孩子都爱吃。

  熬糖稀的原料是甜菜疙瘩。那阵子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农户家自留地没有种甜菜的,甜菜“霸”地,特别能吸收土壤里的有机成份,种一年甜菜,第二年种什么庄稼都不愿意长,所以,甜菜都是生产队计划种植。收成以后卖给糖厂,保证城市里工人老大哥吃糖。上级每年都给队里下种植任务。甜菜虽然“霸”地,但是,老百姓还是挺喜欢它的。甜菜浑身都是宝,甜菜樱子长得又肥又大,是喂猪的.好饲料,甜菜从间苗开始,妇女们就偷偷地掰甜菜叶子烀猪食喂猪,一直到收获为止。甜菜疙瘩成熟以后,烀着吃,味道也佳。在锅里放上水,把洗净的土豆放在锅下面。再把甜菜用刀修理好,洗净切成一厘米厚的片,在锅边上贴一圈。烀熟了以后,甜菜上结一层黄黄的锅巴,里面的糖液流出来淌到下面的土豆上,吃起来很甜很甜的……如果在锅里再蒸一盘辣椒酱,把白菜叶子铺到桌子上,上面抹上一层辣椒酱,放上弄碎的土豆,小米饭,香菜,葱段儿和甜菜……包成饭包吃,准保吃撑着。

  生产队甜菜收获的时候,也是遛土豆的时候。我们放学以后,扛着二齿子,挎个土篮,就去甜菜地里遛甜菜疙瘩,这个队遛完了,就遛那个队,八个小队遛完,基本上可以遛两麻袋以上,够熬糖稀用了。熬糖稀前,先用菜刀将甜菜疙瘩的顶去掉,然后洗净切成条,倒入大铁锅中加水煮。等到锅里的甜菜都煮烂了,用大笊篱,将碎甜菜渣子捞进大屉布上,再将屉布口捏好,放在锅盖上使劲用手向下挤压,这个时候,含有糖浆的汁水就从屉布中流出来,淌进了铁锅里。锅里剩下的“水”,就是熬糖稀的原汁。然后,往灶坑里添柴火,熬锅里的浆水,过不了多久,锅里浆水就烧开了。这个时候要拿起一个饭勺子,在锅里不断搅动,此时的外屋地全是热腾腾的蒸气,随着锅中水分不断蒸发,锅中的糖浆水逐渐变稠,颜色也逐渐加深,到糖浆水呈黏液状的深褐色时,糖稀就熬成了,装进罐子可以留一段时间,等馋了吃。

  进入到腊月里,家家都蒸好了黏豆包,把已经凝固的糖稀稀释化开,用豆包蘸着吃,味道甜稠,不比白糖差,别提多香甜。

  苦中有甜,苦中有乐。那个年代虽然生活苦一点,可是人人心里都有一个盼头。一年里吃一顿豆包蘸糖稀就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的。幸福是存在于一种特定的环境里;幸福是一种满足;幸福是一种心情和心态;别人决定不了你的幸福,你的幸福也不能给予别人,幸福只能用心去体会。幸福就好像熬糖稀一样,慢慢用心去熬,慢慢用嘴去尝,就会透心地甜。

  蒸豆包散文 篇19

  大年过后走亲戚时,亲戚家回送了些豆包,豆包看起来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豆包的模样很像母亲包的豆包,不由地勾起了我酸酸甜甜的乡愁……

  母亲在的时候,每每到了年前就会包上一盖垫、一盖垫的豆包存放起来,等到过年正月里吃,分送给亲戚、邻居们品尝,亲戚、邻居们也会送给我家一些豆包品尝。咀嚼着母亲包的豆包,有浓浓的母亲的味道,越嚼越香甜;与亲戚、邻居间互送着豆包,传递着深深的亲戚情、邻居情,越传情越深。

  在我们胶东地区有个传统习惯,每每要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包上一锅甚至两锅豆包,供一家大人孩子正月里吃,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家家面粉都很少,过年时包上一锅豆包掺杂着吃,就算很好的生活享受了。

  包豆包需先调剂好豆包馅,那时候因豇豆少,大多都掺上些地瓜丝子,这样显得豆包馅就充足了,需提前几天用礤床切成地瓜丝子,晾晒、蒸好,提前一天将豇豆浸泡好,捞到大锅里加水要刚刚没过豇豆,用大火煮、小火焖,直到把豇豆煮烂,盛出来用小勺、筷子搅拌成半泥状,掺加上地瓜丝子,加上点糖精就行了,再用两手围成一个个团,这样,包豆包大小均匀、馅面干净。然后发酵好面揉好面,就可包豆包了。

  母亲临包豆包前,为使豆包吃起来可口,总要先尝尝豆包馅,直到调得口味满意为止。每当我在眼前的时候,母亲就会舀上一勺让我尝尝,随之便问我:“甜不甜?”我一尝那刚调好的豆包馅,软软的、甜甜的,很好吃,便忙不迭地说:“很甜,好吃!很好吃!”母亲听着脸上就洋溢着微笑,很开心地包起豆包来。

  母亲似乎特别钟情于豆包,她很爱包豆包,也很会包豆包,包出的豆包成趟成行,一个挨一个地摆放到盖垫上,就像一件件工艺品似的。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包豆包,那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有时我也加把手擀面皮,在包豆包的说笑中,真切地感受着母子情深。母亲看着我包的豆包,滚圆滚圆的,饱饱满满的,她开心地笑了。

  母亲包好了豆包,就往大锅里添上水,放上箅子,铺上麦秸草,把一个个豆包摆满了锅,有时一锅还盛不下。看着满锅都是滚圆的豆包,煞是好看。等到蒸熟了豆包,满屋都飘散着浓浓的豆包香,好久才散去。咀嚼着母亲亲手包的豆包,香甜可口,唇齿留香。

  母亲包的豆包,一如乡间馈赠的礼品一样,在邻居、亲戚间分来送去的,过年前街坊邻居相互串门的时候,母亲总会问上一句:“今年你家包豆包了吗?”“今年事多,还没顾上包,不想包了。”“俺家包了,我回家拿去。”母亲就会给送些去。假如邻居家也包了,母亲就会说:“尝尝俺的'。”邻居也会说:“你也尝尝俺的。”邻居间互相赠送着豆包,用豆包传递着邻居情。正月里走亲戚的时候,母亲也会在竹篓、纸箱里拾掇上些豆包,送去的是亲戚情,吃起来越品味越深。记得我刚结婚那阵子,每每到岳母家去的时候,母亲总会让我带上些豆包,我便说:“带些这个干什么?”母亲便解释说:“你年轻不懂,上了年纪的人都愿意吃这个。”等我把豆包带到岳母家的时候,岳母高兴地说:“你妈包的豆包真好看,我包不出这个样来呢!”等到吃过后,就说:“你妈包得豆包真好吃!”岳母也会把她包的豆包拿些让我母亲尝尝,母亲也会把岳母包的豆包夸奖一番,她俩无论谁夸奖谁,我听着心里都美滋滋的。几十年来,亲家之间不间断地赠送着豆包,我就像个跑趟似的,送来送去,亲家间的感情越传越深,相互吃着豆包分外亲切,真有亲家的滋味。母亲去世后,再也没有给岳母家送豆包了,岳母每每吃豆包的时候,就念叨着:“你妈包的豆包真好吃!”其实岳母念叨的不是豆包,而是我母亲这个人,我听着心里既感激,又觉着不是个滋味。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母亲年年包豆包送豆包,直到她去世为止,也不知母亲包了多少豆包,给亲戚、邻居家送去了多少豆包。母亲送去的豆包里包含着浓浓的情,母亲换回的也是亲戚、邻居间深深的情。

  母亲的豆包,于我而言,那是母爱的味道,我已六年没吃母亲包的豆包了,我特别想念天堂里的母亲……

  蒸豆包散文 篇20

  姥姥的姥姥,也就是我的太姥给姥姥讲过一个关于豆包的故事,姥姥又讲给我。

  旧社会,百姓的日子不易,别说豆包,就是稀粥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年年景好,除了交租,太姥家还剩了一点黄米,太姥将这点黄米拿到碾道用碾磨磨成黄米面,然后纸包纸裹的放起来,专等到过年的时候包一顿黄米面的豆包吃。

  一转眼,穷人的年关到了。腊月二十九,太姥将黄米面取出来,包了一盖帘的豆包,孩子们望着豆包,馋呀!恨不得生吃一口,但是太姥有话,这豆包要等到除夕的晚上再吃。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口水咽了一肚子。恨不得一觉睡到除夕夜,醒来黄澄澄的豆包已经熟了,摆在旧的榆木炕桌上。

  这一觉终是没能睡到除夕夜的晚上,孩子们就被太姥的`哭声惊醒了。睡得懵懂的孩子听到太姥在厨房里哭骂着该死的贼啊,谁偷了他家的豆包,这是一家老小一年的盼头啊!大点的孩子跑去厨房,果然,放在厨房盖帘里的豆包少了一半,这无异于惊天一棒,孩子们也跟着哭起来,要知道,那时候,吃得饱是穷苦人家的唯一的盼头啊,这样的一个大年让这个家充满了愁云惨雾。

  无论怎样年还是要过的,除夕的夜晚,太姥掀开已经生了锈的锅准备做饭,突然在柴火堆里滚出一对厮打着东西吓了太姥一跳。借着昏暗的油灯仔细一看,是一只老鼠和一只黄鼠狼,两只同样瘦骨嶙峋的小动物拼命的撕咬着,谁也不肯示弱,渐渐的黄鼠狼体力不支,有落败的危险了,太姥不仅动了恻隐之心,心想这黄鼠狼的孩子说不定也等着老鼠熬过这寒冷的冬天呢,于是,她趁着两只小动物喘息的机会,一烧火棍子打死了老鼠,并将老鼠扔给黄鼠狼,黄鼠狼叼着老鼠自顾自的转进柴火堆里循着房子的破洞离开了……

  这半盖帘的豆包用它的温热粘带给了孩子们一个香且饱的大年夜。

  初一的早晨,早起的太姥,懵懂的来到厨房,她使劲的揉着眼睛,几乎不敢相信,就在昨天晚上被孩子们席卷一空的盖帘上又摆满了豆包,只是大小不一,颜色有黑有黄,显然这不是一个人家的豆包。据说太姥把这飞来的豆包蒸熟之后,发现豆包里面的豆子也各不相同,绿豆,豇豆,红小豆……

  太姥坚信这豆包来自于她救过的那只黄鼠狼,而且把这件事讲了又讲,告诉她的儿孙,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你对她(它)好,她(它)都记得,帮人就是帮自己。

  这样的话姥姥也对我讲了,故事到我这里就变成了传说,甚至有了迷信的色彩,但是我却相信姥姥最后讲给我的话——助人者人助之!

【蒸豆包散文】相关文章:

豆包虽小,也是干粮12-11

小豆包学前教育12-30

卖豆包的人叙事作文02-27

蒸泥工12-08

蒸米饭作文03-05

蒸馒头的作文05-05

蒸米饭趣事05-04

蒸馒头作文07-08

蒸菜的作文08-12